大明话事人 第221节

  “真的不可以!”吴田氏还在抗拒着。

  林泰来声音冷了下来,“夫人!你也希望你儿子能平安长大,将来读书学艺甚至出将入相吧?”

  高长江叹口气后推门而入,助纣为虐的对吴田氏说:

  “夫人!劝你还是从了吧,不要违逆坐馆的意志。

  不然的话,只怕就要把你交给外面那几十个伙计了,你一人又如何能抵抗几十个?”

  大运河从扬州城外的东、南两个方向绕城而过,所以这两个方向都有大码头。

  从南边来的船只喜欢停靠南门外,而从北边过来的船只则喜欢停靠在东门外。

  转眼就到了次日,扬州城东利津门外的大码头上十分热闹,数十本地官员名流在这里汇聚。

  因为杨巡抚马上抵达扬州城,并在这里下船,然后从利津门入城。所以按照惯例,自然要组织本地代表在码头这里迎接。

  杨巡抚下了船后,府衙知府、县衙知县以及盐商领袖郑之彦一起迎了上去。

  如果在别的地方,此处出现一个商界领袖会很奇怪,一般商人根本上不了台面。

  但这里是扬州,盐商在扬州具有特殊地位,基本上相当于别地的士绅了。

  寒暄过后,众人让开了去路,恭请杨巡抚上轿,等入了城再接风洗尘。

  但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个美貌少妇抱着幼儿,扑到了巡抚身前,叫道:“民女吴田氏,状告恶贼郑之彦戕害同行,谋财害命!”

  众人愕然,谁也不知道这个少妇怎么出现的,又是怎么混进来的。

  只能说这种拦截高官告状的事情一直是被严防的,但却又屡禁不止。

  其实吴田氏并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抛头露面的来告状。但是被逼无奈,不得不来。

  杨巡抚冷淡的看了眼吴田氏,开口说:“如有冤情可去府县,不要越级上告!”

  如果不是看在对方是妇孺的份上,早就喝令左右打出去了。

  吴田氏又叫道:“此事可能与官兵有关联,事情又发生在城外,还涉及到盐业,府县衙门焉能处置?唯有请抚台青天老爷做主!”

  杨巡抚到扬州城来,为的是名为的是利,可不是找麻烦当青天来的。

  当即就斥道:“若无凭无据,告什么状!退下去!”

  人群里有带节奏的叫道:“谁说告状就一定要证据?如果查明是诬告,就判反坐好了,又有什么不能收的?

  如果抚台不想收告郑家的状子,就请直说!”

  杨巡抚轻蔑的瞄了眼人群方向,什么也没有说,拔腿就走开。

  按常理来判断,这状子绝对是一个坑,为了避坑不能接。

  作为一个封疆大吏,自然有足够的担待。

  别说不收一个不明不白的状子,就是真判个冤假错案又能怎样?

  但没等上轿子,又听到有人大喊:“郑家害人的证据在这里!”

  回头看去,却见有十几个人绑着两个汉子,死死的按在地上。

  郑之彦眉头皱起,他已经认出来了,被绑的那两个人都是郑家打手的头目。

  三天前在武馆养伤时,武馆遭到了偷袭,好十几个人被抓走了,这两人就是其中之二。

  当时郑员外精力和人手都不足,无暇他顾,只想着等巡抚来了再想法救人,没想到他们今天以这样的方式出现了。

  有人继续叫道:“方才抚台说无凭无据,我等不服!

  这两人都参与过郑家对同业吴家的围剿,可以作为人证!”

  还在围观的其他人想到,看来告状的美貌小少妇也是有备而来,这下有戏看了。

  当日林大官人听到吴田氏说的家门惨事后,立刻就猜测,如果吴家被近乎团灭真是郑家作为,那现场八成有郑家打手直接参与,至少也会在现场盯着情况。

  所以迅速调集了二百人围攻郑家武馆,又从伤员里抓走了十几个疑似头目的人。

  经过细心审问后,终于审出有两个人参与过围剿吴家的事情。

  所有人都在为林大官人攻打郑家武馆而疑惑时,谁也没想到林大官人是为了抓另外一件事的人证。

  杨巡抚忍不住狠狠瞪了一眼旁边的郑之彦,盐业领袖就这?做事都做不干净!

  这下状子就更不能接了,一旦接了就等于是大坑。

  如果状子进入了司法程序,然后就会被有心人“监督”,这样反而更麻烦,所以不接才是避坑。

  郑之彦还在惊疑不定,他完全没意料到,吴家这点小事,会在这时候被拿出来说事。

  你们不会真以为,杨巡抚就是评书里的青天大老爷,随便当众接状子?

  杨巡抚对发呆的郑之彦喝道:“这是什么情况?”

  郑员外毫不犹豫的回答:“请大中丞明察,这都是诬告!而且必定背后有人指使!”

  然后又指着两名人证说:“此二人在三天前,被苏州人林泰来掳走!估计是又被林泰来私设公堂,屈打成招了!

  旁边那十几个带苏州口音的人,全都是林泰来的同伙!”

  杨巡抚稍加思考后,决定还是帮助郑之彦过关,毕竟涉及到郑之彦的利益太大。

  又因为张四维的关系,首辅申时行与自己明显尿不到一个壶里,所以结好次辅许国就是必选项了。

  再说这只是一个小案子,处理起来没有什么难度。

  至于说林泰来与申家关系不错,那不在杨巡抚优先考虑范围内。

  首辅申时行毕竟没有张居正那种权威性,对于有派系有势力撑腰的大臣来说,对首辅还谈不上畏惧;只有那些没有靠山或者没有势力撑腰的官员,才会畏惧首辅。

  拿定主意后,杨巡抚就下令道:“将人全部带走,待本院勘察是否为诬告,是否有人背后鼓动和指使!”

  当即就有数十巡抚亲兵上前,围住了那十几个人和两个证人。二话不说,直接动手抓人!

  忽然有个六品武官从人群里挤了出来,大叫道:“慢着!”

  杨巡抚诧异的看向这个小小六品武官,你又是哪颗葱?

  那武官行了个礼道:“在下苏州卫百户官赵大武,斗胆请军门放人。”

  杨巡抚懒得搭理这武官,起轿走人。

  没事凑上来的人必定都是坑,不理睬为好,多说一个字都是输!

  但是还没走几步路,连城门口都没到,忽然就听到轿外传来人群呼啸的声音。

  杨巡抚掀起了轿子窗帘,向外面看去,却见在前方城门外,已经聚集起了起码上千人。

  不但彻底堵死了官轿的去路,还渐渐向两侧包抄过来。

  这让见多识广的杨巡抚也脸色大变,究竟是什么情况?难道遇到了民变,还是暴动?

  如果说其中没组织,那狗都不信,但谁又能组织起这样大的阵仗?

第252章 一步一坑(下)

  当然面对这些突然出现的上千人,杨巡抚现在的心态只是吃惊,并不是害怕。

  第一是因为,他身边有精锐亲兵护卫,城中又有数千扬州卫官军可以支援,遇上民变也足够保证自己安全。

  第二是因为,他这个巡抚才刚上任,之前就没来过扬州城,无论现在出了多大的事故,又能有自己什么责任?

  按大明官场规矩,自己或许要被迫善后,但引发事故的责任肯定不能算在自己头上。

  如果对人身安全和仕途利益都没影响,那杨巡抚又有什么可担心和害怕的?

  没准还能坏事变好事,再从处置过程中捞一手利益交换,老官僚都懂。

  倒是陪伴在巡抚左右的盐商领袖郑之彦有点被吓到了,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怀疑人生,扬州城到底是谁的地盘?

  如果今天这场面还是林泰来暗中指使和组织的,要不要这么夸张?

  前些日子调动几百人就已经够惊世骇俗了,今天又搞出了上千人的场面!

  这踏马的都是从哪来的人手?你们这帮人给林泰来卖命都不要钱的吗?

  所以扬州城到底是谁的主场?为什么一个外地来的林泰来,随随便便就能如此兴师动众?

  正当众人心思各异的时候,堵住了城门的上千人群里,忽然有人高呼:“河漕总督包庇盐商,残害漕军!”

  众人:“???”

  这句口号且不论对不对,前半句大家还能理解,毕竟杨巡抚和郑盐商看着像是一路人。

  但是,后半句“残害漕军”又是什么鬼?

  杨巡抚在轿中吩咐了几句,于是旗牌官按剑而出,对着上千人群斥道:“尔等何人,胆敢在此聚众生乱!”

  突然不知从哪扔出一块石块,直直的砸中了旗牌官的头部。

  这旗牌官在外面向来趾高气扬惯了,挨了这么一下,登时勃然大怒,习惯性的拔出了剑,大骂道:“哪个泼才找死!”

  然后人群耸动,便有人带头一拥而上,对着旗牌官拳打脚踢的围殴起来。

  周边几个巡抚标兵想上来抢救,结果也被一起围殴了。

  随即场面秩序大乱,上千人一起闹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其余巡抚标兵连忙收缩,紧紧的将巡抚大轿护在当中,保证巡抚不受到侵犯。

  但前面的巡抚仪仗就倒霉了,官牌旗帜之类的不是被踩碎就是被扯碎,像垃圾一样扔在地上。

  所幸这些乱党似乎很有分寸,打了旗牌官和几个标兵,冲撞了巡抚前导仪仗之后,就收手了。

  接下来并没有去冲击巡抚大轿,也没有波及无辜或者在周围乱打乱杀。

  这种该死的分寸感,让远处的吃瓜群众很有种熟悉的感觉。

  上次在小东门附近十字街头,数百苏州人殴打郑家打手时,也是这样的分寸感!

  忽而又有人叫道:“郑盐商在那里!”

  扬州城盐商领袖郑之彦像是受到了惊吓,立刻扔下仆役,拼命挤进了巡抚标兵里面去。

  现场唯有在巡抚标兵的保护下,才能稍微有点安全感。

  大轿中的杨巡抚脸色铁青,这场冲突简直来的莫名其妙!好似是冥冥之中的下马威一样!

  扪心自问,他什么都没做,这群乱民为何要这样针对自己闹事?

  到底是谁能聚集上千人,并且还能如臂使指?

  一切都像是迷雾一样,让五十多岁的老官僚杨巡抚完全找不到北。

  那没眼色的旗牌官已经被打的人事不知,统领巡抚标兵的中军官只好亲自上前。

  他充分吸取了旗牌官的教训,没有叫嚣和威胁,只是问道:“有没有头领上前说话?尔等到底是何人,有什么诉求?”

  人群无人应答,但是刚才劝巡抚放人的那个苏州卫武官赵大武赵百户,溜溜达达的又从后面走了过来。

  然后对中军官说:“他们这些人都是从苏州过来的漕军兄弟,气不过杨军门偏袒盐商,对漕军兄弟滥抓滥捕!”

  巡抚一般兼理军务,武官对巡抚尊称为军门也是常见的。

  中军官一脸懵逼,就算是捏造,能不能专业点?

首节 上一节 221/5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