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71节

  但要他道歉,那是不可能。

  高拱闷闷不乐道:“搅吧!搅吧!就让他严绍庭和严党,把咱们大明朝搅的亡了国,我高肃卿大不了陪着你徐阁老一起赴死!”

  外面。

  马车停了下来。

  马夫放好车凳,躬立在一旁。

  “徐阁老,高阁老。”

  “裕王府到了。”

第89章 朝廷离不开严师傅

  裕王府。

  满朝臣子,都说裕王优待文官,重视文教,待臣子宽仁和善。

  当府前的仆役来报,朝廷的两位阁老,王府的两位师傅到了。

  裕王朱载坖便立马从后面到了前厅。

  待徐阶黑着脸,高拱红着脸,绕过影壁,到了前厅的时候。

  裕王朱载坖便已经满脸笑容的说道:“两位师傅这些日子忙于朝政,今日可算是来了。”

  徐阶、高拱正要作揖行礼。

  朱载坖却已经开心不已的说道:“倒是严师傅这两日不曾来,本王颇是想与他畅谈一番。”

  此言一出。

  徐阶、高拱便愣在当场,也忘了行礼。

  朱载坖却全然不知,仍在说着:“这一次朝廷欠俸,闹出了百官静坐午门的事情。若不是当初有严师傅送到内府的银子,恐怕朝廷现在已经闹翻了。”

  裕王府前厅,只有朱载坖那开心的声音,以及……

  徐阶的脸更黑了一些,高拱的更红了。

  原本才发生争吵的两人,这会儿又齐齐觉得上不来气了。

  朱载坖这时候才发现,自己这两位师傅到现在都没有开口。

  他看向两人:“徐师傅?高师傅?你们怎么不说话?”

  朱载坖心中不由一紧。

  脑袋里已经闪过无数种可能,只觉得大明朝这天南海北两京一十三省,是不是哪里又生出什么祸事了。

  朱载坖赶忙说道:“可是哪里出事了?要不要以世子的名义,叫了严师傅过来一同商议?”

  砰砰!

  两道枪声,终于是正中徐阶、高拱的心脏。

  徐阶、高拱这两位刚刚还彼此红了脸的人,默默的对视了一眼。

  今天就不该来这裕王府,自找没趣啊。

  但两人都到这了,只能是请了裕王进到厅中。

  随后徐阶才开口道:“回王爷的话,眼下天下承平,无事发生。”

  听到社稷无事,朱载坖松了一口气。

  高拱却是哼道:“外头是没事了,但朝廷如今也没钱开支了,再这样别说是百官午门静坐讨俸了,就连朝廷的几桩大事都做不下去了。”

  他这本就是怨气之言。

  朱载坖却是不同于往日,一听到这些难处,就愁容满面。

  他面含笑容道:“钱啊,朝廷这些年确确实实过的艰难。不过今年倒是眼看着渐渐好转,明年更是有千万收入从海外而来。

  说起来,父皇前几日在玉熙宫身后的那句话倒是在理。

  可不光是父皇离不开严师傅,我大明朝如今也离不开严师傅啊。”

  想回家!

  高拱一下子就愣住了,瞪大双眼,张着嘴,看着说出此话的裕王朱载坖。

  这位严格来说,算是自己等人学生的亲王殿下。

  竟然还在皇帝的那句话上,进一步的深化了一下。

  所以说到底,你们老朱家就指着他严润物当差做事呗。

  咱们这些人都是无用之人。

  高拱心里那叫一个气啊。

  徐阶这会儿已经彻底麻了。

  压住心中的阴霾。

  老徐抬头看向裕王:“王爷先前所说无错,朝廷当下首要的事情,还是如何得些钱银,如何将地方上一样样的事情继续办下去。”

  朱载坖连连点头:“徐师傅说的是,总不能真的走到没钱办不了事的地步。只是如今朝局,徐师傅有何想法,能为朝廷暂解时局之艰难?”

  当裕王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满心吃味的高拱也是默默的侧目看向老徐。

  徐阶沉吟了片刻后,开口道:“百姓艰辛,加之南北几处战事久久不平,这几年两京一十三省也是屡生灾患,再不能叫百姓缩紧裤腰带,朝廷对他们增开赋税了。

  不过今年严师傅在圣前提到东南增产丝绸行销海外,以禁止民间私营的法子,提高售往海外的丝绸价格,倒是个好法子。

  臣倒是觉得,能否以此为鉴,在东南增开几项官营的买卖?诸如东南棉布、茶叶、瓷器等物?”

  朱载坖仔细听着,当即点头:“徐师傅说的是个好法子,只是具体如何操作?若是可行,二位师傅倒是可以上奏陛下知晓。”

  徐阶一边琢磨着,一边说道:“不过这事也不能完全照搬丝绸的法子。若是处处都以官营,则有朝廷与民夺利之嫌,到时候朝廷的体统颜面必将遭受民间指摘。

  所以老臣以为,能否由朝廷出面,让东南的商贾们联合起来,叫他们的货物都并在一起,再与外商商议货价,朝廷则从中抽取商税。

  如此民间富矣,朝廷富矣,无累税于百姓,徒增百姓重担。”

  说完之后,徐阶便安静了下来。

  其实今日当着裕王的面说的这番话,早已在他心中酝酿许久。

  之所以放在现在说出来,一来是因为今天高拱的愤怒和不满。

  如今朝中依旧是严党做大。

  自己身为内阁次辅,还是要多多团结朝臣的。

  二来便是因为徐阶自己确确实实感觉到了如今朝政的多变,以至于让他看不清接下来大明朝又会怎样发展。

  所以他需要在这个时候出面,出声。

  次辅虽是次,可也不能一直当泥塑说不了话的菩萨。

  高拱认认真真的听完老徐的建议,心中琢磨分析良久。

  而后他开口道:“这件事可以办,办好了可为朝廷再增钱银。只是却不能再将这等事交付给严……侍读。”

  朱载坖挑眉:“哦?”

  高拱轻咳一声,才解释道:“王爷,严侍读现如今身上的担子重啊。

  昌平那边的灾民还没安置好,听说他要在昌平做些事情,更是放出话要让昌平的这些灾民以后的日子过的比京城百姓还要好,这可不容易啊。

  还有东南的几桩事情,都是朝堂之上的大事。这时候要是再将担子加到严侍读身上,便是铁打的汉子,也有累倒的时候。”

  老高一番解释,看着确确实实是在为严绍庭考虑。

  他更是目光肯定的看向裕王。

  “王爷,你也不想严师傅累坏了身子吧。”

  朱载坖脸色一紧:“断是不能让严师傅因为朝政累坏了身子!既然两位师傅都觉得这件事可以做,那到时候就奏于陛下圣裁吧。”

  见到裕王也点头同意,徐阶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自己要做这件事,若没有裕王的同意和支持,在朝中那些人面前就需要百般解释说服。

  而有了裕王的点头,朝廷里的麻烦就会少很多,关键的点也就可以放在东南了。

  徐阶当即拱手颔首。

  “王爷英明!”

第90章 人人都爱严润物

  大明朝的裕王殿下。

  九成九概率的下一任皇帝。

  朱载坖。

  他到底英不英明,对于千里之外的人来说并不关心。

  就如同。

  即便今天皇帝老爷嗝屁了,对于百姓们而言,不过是换个人交税罢了。

  还有可能要交的税更多。

  就比如如今驻扎在浙江道台州府,由台州、金华、严州三府参将戚继光统领的戚家军士卒,便不会去思考远在京师的裕王殿下到底是否英明。

  台州府城,并不在后世位置,而是在灵江出海口西边百里外的江边。

  这是一座在东晋元兴元年,郡守辛景为抵御孙恩建造的千年古城。

  而在嘉靖三十六年,随着戚继光驻守此地,又根据抗倭的军事要求,进行了改善加固。

  这时节。

  戚家军刚刚结束在新河镇与倭寇的战斗。

  因为朝廷有旨,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胡宗宪,斩了原布政使郑泌昌、原按察使何茂才及浙商沈一石等一应犯官犯人,抄没家产。

  胡部堂谨遵上命,将所有人犯抄没之家产家资冲抵军用。派人押送这批军饷前来台州,分发给抗倭军将士。

  今日晚些时候,军饷大抵便要到了。

  也正是因此,戚继光才下令军队暂时在府城内休整,只等军饷送到,便立马带着军队南下继续寻求与倭寇决战。

  天一早。

  城中军营校场上,便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官兵走了出来。

  发军的日子,又是即将要再赴战场前。

  便是戚继光也难得给手底下这些官兵们,放了半日的假。

  校场边缘,聚着一伙人。

  不算少,只估摸着看便有二三十人,半哨的人数。

首节 上一节 71/1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