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122节

  对于建奴,李适也有自己的思量。

  建奴不过是仗着自己兵精粮足,外加赏罚分明,至于那天下一绝的骑射功夫和那重甲铁骑的确是让人不寒而栗。

  再看看我大明几大总兵,兵少粮缺,完全没有赏罚的说法,主要就是望风而逃还有不战自溃。

  李适知道只有靠自己的京营了,目前京营十一万兵额满员。

  虽然士兵多为新募,但是人多势众啊。虽然疏于训练,但是士气高昂啊。虽然缺少战阵经验,但是本土作战啊。

  天时地利人和面面俱全,怎么也得和建奴干一仗。让建奴知道什么是王者之师,什么是雷霆之怒。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把建奴放到京师附近,京营依靠京师城墙和建奴决一死战,但是这等于把京师周边放给建奴烧杀抢掠。

  虽然我李适才疏学浅,但是也是一身正气。作为朝廷的柱石,崇祯皇帝最后的忠臣,大明最后的希望,我李适岂可让建奴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奸淫掳掠。

  士可忍孰不可忍,堂堂穿越者,位面之子,要是不能保护黎庶,枉为人子。

  更何况京师周边上马了大量的工程,要是被建奴给破坏了,李适不得哭晕在茅坑里。

  李适和兵部尚书吴甡商量,将蓟辽总督张福臻召回,改任兵部左侍郎张国维兼任蓟辽总督,全面整顿蓟辽一线长城。

  当然不管怎么防,肯定还是避免不了建奴的破关。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适心里默默成行。

  话说郑森接到老师钱谦益的书信,意思就是老师我现在在朝堂混得很开,你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但是老师我也能给你安排一个官职,让你报效大明,速速前来。

  于是十八岁的郑森就不顾郑芝龙的强烈反对,带着十几个下人跑了。

  一路北上,又恰好碰到黄河泛滥,运河堵塞。耽误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到达了京师。

  一到京师郑森等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京师居然如此繁华,摩肩擦踵。比南京都繁华多了,更不用说福建那个乡下地方。

  郑鸿逵当即不可思议的说道,

  “崇祯十三年我到京师来参加武举的时候,京师看起来平平静静。南京比这繁荣多了,这才过去两年,居然两极反转?”

  原来郑鸿逵是郑森的叔叔,郑芝龙的堂弟,今年才二十九岁,崇祯十三年的武进士。当时朝堂无人,所有就选了一个没有实权的指挥使回了福建。

  因为爹死得早,所以便不受家族的重视。

  听到侄子郑森的老师钱谦益如今发达了,便腆着脸和郑森一起到京师来求官。

  郑森一脸崇拜的说道,

  “肯定是我老师施政有方,京师才能有如此局面,我老师可是内阁大学士。”

  郑鸿逵赶紧赔着笑脸,

  “侄儿,你可要在钱阁老面前给叔叔我说几句好话啊,给个实权参将就行,再不济游击守备也行啊。”

  郑森当即板着脸,

  “七叔,我们是来为大明效力的,不要贪念于高官厚禄。”

  郑鸿逵当即苦着脸,

  “可是侄儿,没有实权官位,我们怎么为大明效力啊。”

  郑森当即冷哼一声,便前往钱谦益的府上拜见。

  钱阁老如今大权在握,拜访之人犹如过江之鲫,当日郑森一行人居然没有见上面。

  郑森当即大感没有面子,郑鸿逵也大失所望,原来这个阁老弟子也不值钱啊。

  第二日,郑森和郑鸿逵早早守在钱谦益的大门前,见到钱谦益准备前往内阁上值。

  郑森当即跳出来喊道,

  “先生,弟子郑森前来拜会。”

  钱谦益的护卫也很多,马上把郑森当作刺客,几下就把郑森和郑鸿逵给擒住押到钱谦益的面前。

  钱谦益是怎么看也没有想起这个弟子来,毕竟当年只是收了重礼,然后见了一面。

  “你是本官的弟子?”

  郑森顿时如遇雷击,居然不认识我了?郑鸿逵也是心如死灰,跑这么远白瞎了。

  “先生,崇祯十二年,我父亲福建参将郑芝龙,携带重礼带着我在先生的老家常熟拜师,先生当时为我取名大木。”

  钱谦益顿时想起了,当然想起来的是重礼,因为郑芝龙实在给得太多。

  “哦,本官想起来了,原来是大木啊,快快松绑。”

  钱谦益坐在轿子里,连身都没有起,

  “本官实在太忙,险些忘了此事,兵部左侍郎李适大人召你入京的,你去拜会他吧。”

  然后钱谦益就摆摆手走了,毕竟这个就见过一次面,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学生,实在没有兴趣和他多说几句话。

  毕竟我钱阁老日理万机,现在正是掌握天下权柄的重要时候,哪里有时间和你一个小秀才浪费时间。

  郑森呆呆的看着钱谦益的轿子越走越远,一脸懵逼,不是说好叫我来京师重用吗,不是叫我来京师报效大明吗?

  郑鸿逵也是一脸苦涩,这下脸丢大了,回去不得被家族那些人笑死。

  “侄儿,走吧,我看我们还是回福建算了,好好把我们的家族产业发扬光大。”

  郑森顿时面红耳赤,走的时候自己可是说得天花乱坠,这次一定要到京师来当个大官,甚至将来要比自己父亲这个总兵官还大,结果就这?

  更何况自己还是偷偷溜出来的,要是这么灰溜溜的回去,肯定被家族里面的人耻笑。

  “我们去拜访兵部左侍郎李适大人。”

第197章 郑成功拜官

  郑鸿逵也只好不抱任何希望跟着郑森来拜访李适,还好今日李适正好在家里。

  虽然面对建奴的即将入侵,我李适还有功夫在家里和美人调情说爱,完全做到凛然不惧。

  果然我李适稳如泰山,犹如赤壁之周公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实际上李适心里是慌得一批,要是这一战京营战败,我李适也只有随风而去。

  所以李适这不最近就要抓紧机会,好好享受享受。

  李适正和小绿玩得嗨皮,杨心慧出门查看她们那玻璃作坊去了,李忠很没有眼力劲的走了过来,

  “少爷,外面有人拜访。”

  李适很不满的说道,

  “本少爷好不容易有点时间享受享受,哪个王八蛋来打扰我。”

  李忠狠狠的瞪了一眼在李适怀里的小绿,然后说道,

  “好像叫什么郑森,那我把他赶走就是。”

  李适摆摆手,说口说道,

  “以后这种无名之辈直接赶走就是,本少爷也是需要休息的。”

  “什么?郑森,马上把他给本少爷带到堂屋里面来,上好茶。”

  面对李适大人管家的热情接待,郑森感觉有点戏。这李大人怎么说也是个兵部侍郎,给我安排个小官当当问题不大吧,再怎么说我也是一个秀才。

  李适一脸笑意的走了进来,只见一个十几岁一脸正气的,还略显稚嫩的小子,还有一个一脸愁苦的青年男子。

  “哈哈,可是福建总兵郑芝龙的公子。”

  郑森很不满李适的这句话,最烦的就是他人张口闭口就是福建总兵郑芝龙的公子,我叫郑森郑大木!

  不过郑森和郑鸿逵马上站起身来行礼,只见郑森说道,

  “李大人,学生郑森,身边这位是学生的七叔郑鸿逵。学生的老师钱谦益大人说李大人召唤学生进京不知有何要事。“

  李适淡淡一笑,

  “本来朝廷想通海贸,你们郑家又是靠海贸出身的,便想让你来京师传授一点经验。不过看到你以后本官改变了这个想法。”

  郑森顿时大失所望,原本以为到京师来搞个大官当当,然后为大明效力,没有想到人家只是看中了自己家的海贸背景。

  “李大人但说无妨,学生洗耳恭听。”

  只见李适说道,

  “本官看你唇红齿白,又是一脸正气,将来肯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郑森顿时心花怒放,果然这李大人有眼光啊,我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不瞒李大人,学生从小便抱有大志向,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就如戚少保有诗言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李适顿时哈哈大笑,

  “好,果然年少有为,志存高远。本官是京营的提督,外加深受皇上的信任。京营里面的官员升迁上到总兵副将,下到千总守备,本官一句话便可定下。”

  “本官的京营里面有个副将的位置,看起来就很合适你啊。”

  郑森还没有激动的叫出声来,郑鸿逵便惊叫出声,

  “什么?副将?正二品的副将。”

  李适笑着点头。

  郑森再次大喜,这都混到副将?和自己父亲总兵就差一个品级,这是在做梦吧。

  “李大人,学生真是太感谢你了,无以为报,以后只能马革裹尸以报国恩。”

  李适收起笑容,一脸正色的说道,

  “郑公子,你想多了,你一个一无战功二无资历的小子,也能直接升任副将?”

  郑森顿时如遭雷击,反应过来,是啊,自己高兴得过头了,这根本就不现实。

  郑鸿逵当即便察觉出了李适是有所图,难道是要钱?

  “李大人,卑职是崇祯十三年的武进士,授予指挥使的职位。李大人能不能给卑职在京营里面安排一个官职,卑职必有好处奉上。”

  李适瞥了一眼郑鸿逵,没有想到还是一个武进士,看起来还是有两把刷子。再加上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可以用。

  李适当即板着脸,

  “本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岂可贪图你的好处。”

  郑鸿逵当即哭丧着脸,这李大人也不要钱啊,难搞。

  只见李适继续说道,

  “不过本官看你是崇祯十三年的武进士,又是郑公子的叔父,肯定还是有点才能,就给你一个京营的参将吧。”

  郑鸿逵顿时大喜,看来峰回路转,这李大人还是要钱。

  “李大人,卑职以后就是李大人的人了,稍后卑职一万两白银奉上。”

  李适撇撇嘴,不悦的说道

  “本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根本不爱钱好吧。本官只是看你还不错才提拔你一下,以后好生办事就行。”

  这可把郑鸿逵搞不会了,难道李大人真看重我的能力?

  见自己的七叔混到了京营的参将,正三品的高官,这下肯定能把家族里面那些人给羡慕死,甚至父亲都要高看一眼。

  郑森心头可是百般不是滋味,难道自己就要灰溜溜的回去?

首节 上一节 122/1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