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119节

  沈重明摇摇头,

  “我是生丝砸在自家手里了,必须要尽快出货。”

  刘大舟却是一脸淡然,

  “想要发财,怎么可能不冒险,重远哥,我听你的。”

  沈重远哈哈大笑,

  “感谢你们二位的支持,我的计划是现今我们八条百石商船,再去借两艘,筹够十艘。装五百石的大米,一百五十担生丝,即刻出发。”

  沈重明说道,

  “远弟,需要这么急吗?还有朝廷虽然说不查夹带,可是我们是不是夹带的太多。”

  沈重远急忙说道,

  “兄长,不得不急啊,我听说苏州的大商人正在组织一个大船队,载重数万石。到时候要是把生丝的价格打下来,就没有我们啥事了。”

  “关于夹带问题,朝廷也没有明说,我们先夹带一半。到时若是有问题,多花点钱打点,反正利润如此之高。”

  沈重明也开始着急了起来,

  “好,一切听远弟的安排。”

  只见沈重远又说道,

  “这次成本我们三家平摊,利润也是共享,要是出现风险也需要均摊。要是没有意见我们快去准备吧,尽量早日出海。”

  几人也不磨蹭,短短三天时间便打包装好。五百石米花了七百两,一百五十担生丝沈重明出了一百担,又外购了五十担。

  十艘船,一百多人,总成本大概一万两的样子,从黄浦江入海沿着海岸一路向北。

  沿着海岸线,基本没有遇到什么风暴,由于船小吃水量浅也没有撞到礁石,三人顿时大喜过望。

  顺风顺水走了十多天,船队便在山东的靖海卫附近停靠补给。

  一路上沈重远等人尽量不和岸上交流,万一被当地官府给扣了那就得不偿失。

  沈重远单人上岸贿赂了靖海卫的卫所官兵,卫所官兵给沈重远指了道路,并告诉了沈重远最想知道的京师消息。

  回到船上后,沈重远赶忙把两人拉过来,一脸喜悦,

  “哈哈,打探清楚了,我们到了山东。只要继续海岸线走一天,然后往西北方向,只需要几天便可达到天津港。”

  “而且,我问了京师的生丝价格果然暴涨,不过具体价格他们不知道。”

  沈重明本来紧张的脸色顿时松了一口气,这船上的一百五十担生丝成本都是七千五百两,要是出问题了,自家三人估计就得跳海。

  于是船队又沿着海岸线走了一天,然后在长岛附近不再沿着海岸线走,准备穿过渤海直接到天津港。

  行使进入渤海第二天便遇上了较大的风暴,还好沈重远等人运气好,只损失了一条船。

  看着不远处的陆地,沈重远等人流泪满面又是激动万分,终于要到传说中的天津港了。

  此时的天津大沽口,正好有高台眺望,一眼便看到了船队,即刻通知了天津卫。

  天津卫早就得到了朝廷的旨意,疏通了海河,时刻关注海上来的船只。

  于是沈重远等人得到了天津卫热烈的欢迎,并将船只停靠在了天津卫的码头。

  天津卫一边招待沈重远等人,一边向朝廷通告消息,毕竟这可是李适大人重点关注的事情。

  沈重远的船一停靠在天津卫就有商人上门询问,最近京师织造业火爆,但是南方独有的生丝原材料枯竭,出现一丝难求的状况,价格节节攀升。

  早就有商人堵在天津,就等着碰运气看海上的商船来,然后买生丝。

  见沈重远等人的生丝数量不少,而且质量也不错,当即开出两百二十两一担的价格。

  沈重远等人直接惊呆了,居然比两百两的价格还好,当即就同意了这交易。

  当然沈重远等人要是沿着天津段的运河进入通州价格估计卖得更好,但是这价格对于他们来说很满足了。

  天津卫也没有刁难沈重远等人,也没有检查沈重远等人的货物,只剩以二两的价格把沈重远等人的大米给买了。

  沈重远一算账,除开沉掉的一艘船,把剩下的卖掉。粮食卖了八百两,生丝卖了两万九千七百两,合计三万两多一点,除掉成本净赚两万两。

  沈重远等人直接麻了,居然这么挣钱,每人也能分个六千多两,跑一趟当以前干二十年。

  三人一合计马上修缮加固一下船只,回去加大马力继续干。

  几人归心似箭,不过却被告知京师的兵部左侍郎李适大人召见。

  无奈之下,只得沈重远一人进京,沈重明和刘大舟看守船只,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货物返程携带。

  沈重远坐着天津卫的军船走运河进京,路上看到岸边有大量的工人在干活,不由问道,

  “军爷,这是朝廷征发的徭役吗,我看有数万人在这一路上干活了。”

第192章 沈重远进京

  随船的小军官笑着说道,

  “沈先生有所不知,这是在扩修道路,天津到京师的道路。而且并非征发的徭役,乃是朝廷聘用的工人,每日都有工钱可拿。”

  沈重远顿时张大了嘴巴,这得花多少钱啊。

  到达通州后,便弃船骑马进京,走到京师附近,彻底震撼了沈重远的三观。

  这京师周边到处都是在乒乒乓乓的搞建筑,给人一股在新修一座城的感觉。

  中原不是在打仗吗,朝廷不是今年两次大战役失败吗?还有功夫修路?修房子?护城河清淤?

  本来以为南北贸易中断,京师一片萧瑟,更是缺粮严重,百姓一脸菜色。

  结果却是大兴土木,百姓一脸希望之色,完全搞不懂好吧。

  京师里面更是闪瞎沈重远的狗眼,街道焕然一新,没有任何异味。地上干干净净,甚至没有一点动物的粪便,每隔几百步居然还有公共茅房。

  还有大面积的房屋修建,甚至看到三层高的房子,大规模拔地而起。

  就这硬件条件就甩南京几条街,沈重远还记得南京那坑坑洼洼的地面,到处都是屎尿的小水坑,还有那时有时无异味。

  商业也是火热,叫卖声不断,摩肩擦踵好不热闹。

  而且京师的百姓多有穿着上好的棉布,脸上都带着幸福之色,让人向往。

  没有等待,沈重远直接见到了李适。

  “草民沈重远见过兵部李大人。”

  李适抬头一看是一个四十余岁的一脸刚毅的汉子,

  “沈重远是吧,你响应本官的政策,率先运粮进京,本官要奖赏你。”

  沈重远顿时大喜,还有这种好事。

  “草民运粮也是响应朝廷号召,不敢贪图李大人的奖赏。”

  李适嘴角一笑,果然还是我们南方人说话含蓄,

  “不要那就算了。”

  沈重远顿时顿时傻了,什么情况,我在哪?这个李大人为什么不按套路出牌。

  李适哈哈大笑,

  “好了,逗你的,本官给你两万匹上好的棉布,只要你成本价,方便你返程运回江南再大赚一笔。”

  沈重远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心里却是鄙视不已,这是想要敲诈我吗,北方还有上好的棉布?还成本价?估计比卖价都贵吧。

  看来这次进京要大出血了,早知道把东西卖了直接就跑路。

  只见李适继续说道,

  “不过你得帮本官一个忙,明日你就可以带着你的布回去了。”

  沈重远赶紧说道,

  “李大人但说无妨,草民肯定给您办好。”

  沈重远心里却在嘀咕,要是这次布匹上了大当,以后再也不来北方了。

  只见李适说道,

  “今晚本官召集几个勋贵过来,你给他们讲解一下你是怎么把粮食运到京师来的。记得危险要说小一点,利润要夸大一点。”

  “懂吧,要是你给本官办好,以后本官罩你。”

  沈重远顿时大喜,这李大人让自己搞忽悠,估计不得坑自己,

  “李大人放心,包在草民身上。”

  下来后,便有人带着沈重远去织造局查看他的棉布。

  摸着质量杠杠的棉布,沈重远不可置信的问道,

  “这布两钱一匹拿给我。”

  随行的官吏点点头,

  “李大人不是说了成本价拿给你吗,其实我们的卖价是三钱,根本供不应求。这布你拿到京师的市场上去卖,两万匹三钱的价格一炷香时间就得卖完。”

  沈重远赶紧心里计算了一下,在京师卖就可以挣个两千两。可是要是拿到南方去卖,这么好的布至少可以卖六钱甚至更多,那就是八千两的利润。

  正好自己等人正在为返程的商品发愁,这不就来了吗。

  此时沈重远真的感觉这次的冒险对了,果然活该自己发财。等回到南方后,马上买船,买更大的船。

  晚上李适召集太康伯等人来商议发财大计。

  最近京师商圈一片火热,连房价都有所回升,不过还在一万一千两徘徊,完全没有回到嘉定伯他们的成本价两万两。

  不过嘉定伯一伙人也没有把房子给抛了,毕竟手上有三百套,一下抛出去不得跌到几千两一套。

  嘉定伯一伙人也打得好算盘,只要等到回到两万两的价格,他们就出手,这次就不赚钱了。

  可惜的是直到他们咽气的那一刻房价都还没有涨回两万两,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啊。

  这次嘉定伯等人不仅把自己的家当全部给抵押出去了,还差了外面几百万两,最近债主上门讨要,嘉定伯等人直接学李适,死猪不怕滚水烫,直接耍无赖了。

  这可把债主们气的七窍生烟,关键还不敢对几个老家伙干什么。

  几个老家伙还很嚣张的说道,现在他们最大的债主是李适,要是把他们几个怎么了,李适就只有来找你们这些债主要账了。

  这顿时就把债主们吓跑了。

  当然几个老家伙差大明银行大概一百万两,这不李适为了让他们早点还钱,不得不想点办法让几个老家伙挣一点。

  但是海贸的危险李适肯定不会讲,万一几个老家伙运气好,没有触礁,也没有遇上风暴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李适的主要目的不是坑几个老家伙,只是开海总需要先行者,李适怎么看都觉得这几个老家伙合适,万一他们成功呢。

  这银行的贷款也可以还了吧,关键到时候还可以跳出来说看吧本官一般很照顾自己人吧。

  要是失败了,肯定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和我李适肯定没有任何关系。人家都发大财了,为啥您几个干啥啥不行?要学会从自身找问题。

  到时候再把他们那三百套房产收走,我们大明银行估计也不得亏钱。

  嘉定伯几人走到李适的门前碰到泰宁侯陈延祚。

  只见泰宁侯陈延祚牛逼哄哄的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19/1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