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第29节

  倒不是说关张赵马黄的后辈是庸才,而是没机会成长。

  黄忠儿子早夭,马超儿子同样早夭,赵云儿子还没阿斗大。

  关羽和张飞的儿子除了关平在军中能统兵,其余几个都还年少。

  这也是刘备器重刘封的主要原因:亲族无人啊!

  好歹刘封还是个义子,也随军多年,勉强能独当一面。

  故而。

  不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在大力的提拔和培养亲信。

  如刘备中意的魏延等小辈骁将,诸葛乔中意的马氏兄弟。

  除了有意培养王平外,将王平带在身边,诸葛乔也是为了能执行后续计划。

  宗预去了公安,傅肜在江陵城统兵,邓芝去了宜都郡,这三地重镇加固了防御。

  而诸葛乔要随军,身边除了在荆州征调的习珍和樊伷外,也无其他人能用。

  习珍和樊伷虽然有忠义心,但能力和经验终究还是太欠缺。

  诸葛乔需要一个真正在战场上磨砺过的骁将留在身边,以策应不时之需。

  而王平,就是现如今最佳的选择。

  季汉后期,邓芝在东防孙权,马忠在南防南蛮,王平在北防曹魏,并列平安三侯。

  足见王平的潜力天赋,是很罕见的。

  诸葛乔不是说假大空话的人,既然许诺了王平,就不会食言。

  当即。

  诸葛乔就让王平端着《劝学》竹简,然后逐字逐句的给王平诵读。

  反复诵读了一个时辰,这才停下。

  王平内心感动不已。

  除了刘备,诸葛乔是第二个器重王平才能的人。

  刘备欣赏的是王平的忠义武勇,给王平官职和赏赐;诸葛乔同样欣赏王平的忠义武勇,教王平识字念书。

  虽然教的只是简体字,但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其实是不重要的。

  读书识字是为了明理,是为了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思想,而不是去纠结具体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

  秦前,诸国文字种类繁多,秦始皇觉得这样的文字不方便,就统一了文字。

  这才有两汉以来,更辉煌的知识流传和继承。

  同样。

  诸葛乔的简体字,也是为了知识的流传和继承。

  虽然现在只在小范围流传,但假以时日寻到合适的机会后,诸葛乔也会将这简体字推行。

  繁体字不用禁止,可用于研究前人经典;而简体字便于推行,可用于普及民众教育。

  相对于那复杂的繁体字,简体字的学习难度让王平也不由心中惊叹。

  这一个时辰的时间,王平的识字数就已经过百了。

  当然,这只是瞬间记忆的识字数,过了今天王平还能不能认得今日记住的百余字,就另谈了。

  即便如此,王平的内心也是欣喜的。

  以前军中的文吏也给王平诵读史汉诸纪传,但王平的识字数依旧不超过十个字。

  “我王平,也能识字了!”

  内心的欣喜,会增加人的自信,有了自信,学习的动力就会更甚。

  这是个良性的循环。

  同样,这也是诸葛乔的目的。

  王平的“自轻”,其根本原因是王平觉得自己是个文盲。

  不读书不明理,所以对任何事都谨慎小心,生怕因为不懂而做错了。

  谨慎小心不是错,但谨慎小心到怀疑自己就太过了。

  想改变王平“自轻”的缺陷,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教王平读书识字明理。

  “乔公子大恩,小将没齿难忘!”王平郑重的给诸葛乔行了个大礼。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诸葛乔教王平读书识字解惑明理,就等同于在当王平的老师了。

  虽然没有师徒名分,但王平不会因为没有师徒名分就觉得诸葛乔是应该教自己读书识字。

  受了恩义,就必然要报恩回礼,这就是两汉义士的认知觉悟。

  诸葛乔连忙扶起王平:“王将军勿要拘礼,我等都是为了左将军兴复汉室的大志而聚在一起。自当同心协力,彼此相扶。”

  见诸葛乔虽然年少,但儒雅器量却远胜寻常士人,王平的内心更是钦佩:军师将军的长子,果然器量非凡。

  诸葛乔又道:“王将军,你去换身常服,今夜随我同往君侯府,也让你见见君侯的风采。”

  王平内心生怯:“乔公子,小将只是个小小的牙门将,还没资格见君侯。但小将可以随行护卫。”

  诸葛乔见王平又不自信了,嘴角轻扬:“王将军,那可是万军中阵斩袁绍上将军颜良的汉寿亭侯,你真的不想见?”

第46章 初见关凤,诸葛乔壕气送礼

  说不想是不可能的!

  以寒微出身达成封侯拜将的成就,这对汉末的武人而言,是难以攀登的高峰。

  而关羽,却做到了!

  用那万军中刺死袁绍上将军颜良的骁勇做到了。

  王平内心忐忑:“小将,真的可以见君侯吗?”

  诸葛乔轻笑:“王将军,切勿自轻。你可是左将军相中的良将,君侯又岂会轻慢了你?”

  王平的内心逐渐平和。

  到了傍晚。

  诸葛乔和王平换上常服。

  诸葛乔白衣纶巾,英姿俊雅,尽显少年意气。

  王平则是黑衣苍头,仪容朴实,显得极为低调。

  诸葛乔见状,让王平将裹头的青布改作青巾束发。

  虽说关羽傲上而不辱下,但这青巾束发和青巾裹头,表现出来的精气神是不同的。

  王平内心更是感激。

  两人同行来到关羽的府邸外,府邸门口立着关平。

  “阿乔,你来得颇迟了些。”关平的言行举止依旧庄毅持重,颇有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沉稳。

  诸葛乔行礼笑道:“让兄长久侯,是我的疏忽。”

  关平又将目光看向王平:“阿乔,伱身后的这位,似乎不是校刀手的人。”

  诸葛乔介绍道:“兄长,这是西川来的牙门将王平,表字子均,君侯也是知晓的。”

  同时。

  诸葛乔又向王平介绍道:“王将军,这是君侯的长子,现任讨寇校尉的关平,表字坦之。”

  王平连忙向前行礼:“小将见过小君侯。”

  这称呼.

  关平看向诸葛乔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询问。

  “王将军曾是曹操麾下的假校尉,向来谦逊。”诸葛乔婉言而道。

  低情商,王平自轻;高情商,王平谦逊。

  关平也听懂了诸葛乔的意思,王平这声小君侯并非是刻意的谄媚。

  “王将军客气了,还是唤我讨寇校尉的官职吧,否则父亲听到你的这声称呼,会不愉快的。”关平善意提醒。

  寒暄一阵。

  众人来到内院。

  诸葛乔先让王平在内院门口静候,随后入内见关羽,具说王平出身际遇才能,又道:“小侄擅作主张,请君侯宽谅。”

  宴请诸葛乔,诸葛乔却带王平来,这本身就有失礼。

  想到王平是刘备在汉中招募的良将,诸葛乔又对王平这般器重,关羽也决定见见王平:“让王平近前吧。”

  王平内心又是忐忑又是激动,近前就是一个大礼:“小将王平,拜见君侯!小将久慕君侯威名,今日有幸一见,得偿所愿了!”

  关羽见王平生得魁梧,虽有激动却也不失态,举止间亦有沉稳气度,对王平的第一印象就有了欣赏。

  “能让兄长瞧上的,果然不是寻常的武人。”关羽也是暗暗惊叹。

  对于兄长刘备的识人之明,关羽向来是很钦佩的。

  当即。

  关羽就对王平勉励了几句。

  对王平这种出身低微却又有能力的武人心态,关羽是很有体会的。

  昔日若不是遇到刘备,关羽即便有万人敌的武勇,也难以得到表现才能的机会,更别说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

  武人,向来都是被鄙视的底层。

  即便是以战功升迁的武人,同样也会遭到鄙视。

  比如战功赫赫连平三郡叛乱的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就曾经被琅琊王氏出身的荆州刺史王睿鄙夷。

  在青徐儒士出身的王睿眼中,孙坚即便表现不错,也只是个丘八。

  又如张飞,因为仰慕士人而想跟刘巴共语,结果刘巴直接都懒得跟张飞说话。

  诸葛亮去劝刘巴,结果刘巴来一句“大丈夫应该跟英雄共语,又怎么能跟兵子共语?”

  就连刘备,私下里都被彭漾嘲笑为老兵痞子。

  如刘备孙坚等,好歹还是立功升迁了的武人,多多少少有点儿名气;而王平这样的还没名气的,就更遭鄙视了。

  关羽的勉励,让王平内心更为感动。

  王平亦是识趣,攀谈了片刻就退出了内院。

  能跟关羽攀谈几句就已经遂了王平的愿了,自然不能再厚着脸皮留在宴席中。

首节 上一节 29/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