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第259节

  如预料般,满宠的策略很有效。

  张辽在病重的最后一刻,还要为国家尽忠、为将士谋功,不论是公还私,都令合肥众将士钦佩。

  这三个月来逐渐疲敝的士气,因为张辽的赴死一战,不仅没有变得低迷,反而更加的高涨了!

  而在这期间。

  孙权令人散布的檄文,也传到了曹仁手中。

  “刘备在关中连战连胜,陛下亲征关中?”

  “曹子丹为何不来信通知?”

  曹仁有些恼怒。

  曹丕去关中这种大事,竟然无人通知合肥众将!

  “陛下去了关中,意味着我等在合肥就是孤军了。”

  “幸好有晋阳侯以身诱敌,激励了众将士的士气,否则这合肥城就难守了。”

  满宠暗暗庆幸。

  若是这消息早来几日,合肥士气必然动荡。

  而现在。

  因为张辽这一战,合肥的士气恢复,让孙权的阴谋难以得逞。

  “先遣人将战报送往洛阳。”

  “眼下的局势,不能有半分的大意。”

  曹仁当机立断。

  千里之遥的指挥,情报的延后往往会影响胜败。

  另一边。

  手指受创,朱据朱恒又被击败,最后连张辽的尸身都没抢回来。

  孙权虽然醒了,但怒气已经到了极点。

  从此以后,孙权的就只有九指半了。

  而张辽死前那句“孙权,挨了我这一刀,将是你这一辈子的荣耀!”,以及那肆无忌惮的狂笑。

  如钢针一般,再次刺进了孙权的内心。

  荣耀?

  这是耻辱!

  一辈子的耻辱!

  比逍遥津战败还要憋屈的耻辱!

  因为,张辽死了!

  孙权报不了仇!

  除非孙权能学伍子胥灭了曹魏,再将张辽尸骨挖出来鞭打,否则孙权就得在张辽的阴影下活一辈子。

  甚至于,骂名千载!

  不论是朱恒潘璋等将,还是陆逊诸葛恪等人,此刻都是低着头,不敢去看孙权。

  这个时候谁先开口,谁就可能挨孙权的怒斥。

  不知道过了多久,孙权徐徐开口:“伯言,将张辽已死的消息,送往夏口。”

  “再让诸葛瑾遣人将消息送往益州。”

  “虽然没有打下合肥,但这消息若是到了刘备耳中,刘备定有办法击败曹丕。”

  “张辽狗贼,我要让你知道,你死了,这合肥就是我的!”

  孙权语气忿忿。

  牵引到了手指伤势,孙权又感到一阵钻心的疼!

  求月票

第219章 科举制的俩前提,诸葛乔兵临长安(

  加更求月票求追)

  夏口。

  得到军令的诸葛瑾,将合肥的战报整理后,交由幼子诸葛融乘快船走江陵城入上庸。

  相较于诸葛乔和诸葛恪精于务实,诸葛融虽然继承了诸葛家的聪慧基因,但却沉迷寻章摘句和奢靡享乐,看似多才多艺,实际上在学问上是博而不精。

  唯一值得称赞的,是诸葛融继承了诸葛瑾的宽容脾性,不争不抢。

  对这个幼子的脾性,诸葛瑾亦是挺头疼的。

  不论是诸葛乔还是诸葛恪,都是当世智勇才俊。

  尤其是诸葛乔,虽然只有十八幼龄但已名震当世,堪称大汉麒麟儿。

  诸葛恪虽然次了些,去年也助孙权平定了丹阳的山越,收服山民三万余人,如今更是跟着孙权在合肥参赞军机、统兵作战。

  唯独诸葛融,即便是在军中都是锦罽文绣,独为奢绮。

  每次诸葛瑾拿诸葛乔和诸葛恪来勉力诸葛融的时候,诸葛融就会以“诸葛家的优良传统,次为龙,长为虎,幼为犬;我与均叔皆为犬,尽孝守家业即可。”为由,气得诸葛瑾说不出话来。

  可诸葛瑾又没法反对。

  诸葛瑾不如诸葛亮,亦是当世英杰,唯有诸葛均名声不显,务实家业。

  同理。

  诸葛恪不如诸葛乔,亦是当世俊杰,作为幼子的诸葛融,务实家业不是很正常?

  这,就叫优良传统!

  “叔长。”

  诸葛融虽然只有十六岁,但诸葛瑾为了让诸葛融能早日立业,早早的取了表字。

  “此去汉中,你见了你二叔后,就去关中寻伯松,跟着伯松历练几月。”

  诸葛融讶然:“阿父,伯松兄长如今为二叔嗣子,我跟着伯松兄长历练,你就不怕吴王猜忌吗?”

  诸葛瑾瞪眼:“吴王器量,岂会狭隘?”

  “伱若能学得伯松三分本事,回到江东后我亦可向吴王举荐你。”

  “吴王又岂会猜忌?”

  诸葛融眼皮垮拉:“阿父,诸葛家的——”

  刚要开口,诸葛瑾就喝斥道:“你均叔是要尽孝守家业,不是没才能;你是现在没才能,别跟我提尽孝守家业。”

  见诸葛瑾发怒,诸葛融缩了缩脖子,不再多言。

  然而。

  诸葛融心中却是打着歪主意:待去了二叔处,我就谎称要在汉中玩几个月,二叔必不会让我去关中。

  假意承诺会跟着诸葛乔历练,诸葛融乘快船前往江陵城。

  到了江陵城,糜芳又安排了军士护送诸葛融走上庸入汉中。

  诸葛融虽然好享乐,但这正事上也未耽误。

  虽然比不上赵统来时顺流而下的便捷,但诸葛融也只用了十余日就抵达了汉中,将诸葛瑾的信送到了诸葛亮手中。

  “二叔,来的时候我舟车劳顿甚为疲惫,想在这汉中闲游几日。”诸葛融趁着诸葛亮看信的机会,开口请道。

  诸葛亮闻言,微微讶异:“闲游?兄长在信中说,你自觉在家习文练武太枯燥,想跟着伯松历练几个月。”

  诸葛融瞬间瞪大了眼睛,脸颊有些抽搐:“二叔,请勿戏言。家父怎会在信中说这些。”

  诸葛亮笑容和煦:“由你前往关中,我也不用再另外委派信使了。”

  “只是汉中去关中,沿途多栈道,你穿的这身文绣行走不便,我会替你准备裋褐。”

  “都是自家人,不用感动。”

  感动?

  我这是感动吗?

  二叔你怎么比阿父还狡诈啊!

  一个变着法儿让我去关中吃苦,一个直接让我脱掉文绣换裋褐。

  见诸葛融这不情愿的样儿,诸葛亮令人取出了提花绫锦:“叔长,可曾见过这种提花绫锦?”

  诸葛融本就是喜欢华服奢靡的,一见这提花绫锦就移不开眼了:“二叔,这是何处生产的?我在江东从未见过,跟蜀锦也不相同。”

  诸葛亮徐徐而道:“想知道何处生产的,可问伯松。伯松说,这样的提花绫锦,他的工坊有几十种不同的花纹。”

  “甚至还可以定制花纹,制定独一无二的提花绫锦用来剪裁衣服。”

  诸葛融的眼睛瞬间亮了,身体挺得笔直:“二叔,方才我只是戏言。”

  “我跟伯松兄长乃是一母同胞,血缘亲情系于一身。”

  “多年不见,我对伯松兄长的思念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诸葛亮赞道:“叔长不因为伯松过继给我就心生疏远,乃我诸葛家的幸事啊。”

  被诸葛亮这一忽悠,诸葛融全程兴致勃勃,只想着去关中见了诸葛乔后,能多带些提花绫锦返回江东。

  一想到今后能穿上独一无二的华服出现在江东,让江东的同辈士人羡慕嫉妒,诸葛融就无比的兴奋,这沿途走栈道的苦闷都一扫而空了。

  诸葛融抵达五丈原时,已经八月初了。

  自六月曹丕出现在长安城后,刘备就一直避战不出。

  除了修城开荒外,刘备还在五丈原种上了粟。

  虽说时间有些晚了,但有总比没有好。

  再加上渭河有充足的水源灌溉,这收成也只是相对渭河其他地方差了些。

  等粟收割了,再种上麦。

  假以时日,这五丈原就会成为关中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

  再有诸葛乔计划的以“上邽、临渭、陈仓、五丈原、郿县、武功、周至”七城构建的渭水七星。

  不论是今后伐魏,还是督治雍凉,五丈原都将是重镇枢纽。

  垦荒的期间。

  马钧在陇右监造的农具立了不小的功劳。

  高坡上。

首节 上一节 259/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