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第221节

  “我担心陛下会小觑对手,不将曹操的儿子当回事。”

  “公孙瓒界桥之败、袁术匡亭之败、袁绍官渡之败、曹操赤壁之败,皆是轻敌大意而遭逢大败。”

  “曹操虽然死了,但曹操麾下有不少能人尚在,倘若针对陛下用诱敌示弱之计,恐有意外。”

  “法孝直虽有谋略,但他未曾真正统兵布阵调兵遣将;倘若陛下不能洞察出魏兵在统兵布阵调兵遣将上的假象,法孝直也难以分辨。”

  诸葛亮徐徐道出了心中的担忧。

  会出谋划策跟会统兵布阵,是有很大区别的。

  法正更擅长的是奇谋,如魏国的程昱和郭嘉。

  若是没有平陇右的经验,诸葛亮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而有了陇右亲自统兵的经验,诸葛亮对统兵布阵上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是跟奇谋决策截然不同的概念。

  韩信为什么是军神?

  因为韩信能统兵,连军中要配多少个马夫、马夫每日能走多少里路,都是精打细算过的。

  而法正对刘备统兵布阵调兵遣将的依赖性极强。

  诸葛乔理解诸葛亮的担心。

  不论是公孙瓒袁术袁绍,还是曹操和刘备,都犯了相同的错误,在势力巅峰的时候遭遇大败。

  公孙瓒拿着一万突骑在界桥耀武扬威,结果一万突骑被麴义射成傻子,连大将严纲都被射杀。

  袁术气势汹汹的引兵北上,却在匡亭战败,被曹操狂追六百里。

  袁绍在官渡跟曹操对决,本可以力破巧将曹操给硬推了,反而被曹操烧了粮草。

  曹操本可覆灭群雄,却在赤壁却遭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战败,雄心直接磨灭了大半。

  刘备同样如此,气势汹汹的去打孙权,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给烧没了。

  虽说刘备现在不亲征孙权了,改为亲征曹丕了,但这魏国的善战善谋的也不少,没有陆逊还有司马懿。

  这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时候,看起来似乎很怂,却也只是面对诸葛亮的时候才怂。

  可面对其他人的时候,司马懿那是一打一个狠:襄阳胜诸葛瑾、石阳胜孙权、上庸擒孟达、辽东平公孙渊、三州口胜朱然、庐江胜诸葛恪。

  虽说现在的司马懿也未单独统过兵,但司马懿是曹操征张鲁的时候就随军了,并非是个不懂军务的。

  曹丕更是对司马懿说:我向东用兵孙权,你负责洛阳;我在洛阳,你就负责东征孙权。

  足见曹丕对司马懿的认可和信任。

  诸葛乔仔细思考,道:“陛下用兵,我是劝不了的。”

  “陛下许了我不受军令之权,又许了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奇谋。”

  “有我和魏延两支奇兵在,或可临危破局。”

  诸葛亮吃了一惊:“文长还是没放弃兵出子午谷的奇谋吗?若想成功可不容易。”

  诸葛乔凝声道:“的确不容易!”

  “七分人谋,三分天定,运气的成分很大。”

  “魏延又是陛下教出来的,魏延要请战,陛下是不会拒绝的。”

  “我已尽可能的助魏延完善子午谷奇谋,即便拿不下长安,也能保全那支奇兵。”

  诸葛乔简单的将游击战术以及离间潘濬等部署告知诸葛亮。

  在提及蒋琬时,诸葛亮也不由叹息:“蒋公琰乃社稷之器,只可惜受到了潘濬的牵连。”

  “陛下虽然用公琰为尚书郎,但已经有了疏远之意。”

  “倘若文长真的建奇功,再向陛下举荐公琰,亦是大汉之福。”

  诸葛乔又道:“魏延的事暂且不提,我来寻阿父,是担心上庸的。”

  “曹丕在关中、洛阳和南阳都部署了重兵。”

  “若得知陛下亲征关中,曹丕极有可能会兵指上庸,牵制上庸和荆州方面的兵马。”

  “孙权这人反复无常,若上庸和荆州方面的汉兵被牵制,而孙权在合肥又吃瘪了,恐怕会起歪心思。”

  “即便孙权不歪心思,我料其极有可能引兵再去打文聘。”

  “若让孙权得了江夏郡北部,在荆州方面,陛下就等于吃了暗亏。”

  诸葛亮沉吟片刻:“我明白了,上庸和荆州方面交给我,关中就交给伯松策应了。”

  “陛下这一战,不能败,只能胜,否则北方的民心尽归曹魏了。”

  若是诸葛亮北伐,不败不胜影响也不大;可刘备亲征,若是不能胜,那就会让更多的北方士民认为天命在魏。

  刘备若是胜了,那就是势如破竹之势。

  汉中大捷斩夏侯渊、襄樊大捷擒于禁、陇右大捷擒孟达,再来个关中大捷,曹丕就得考虑迁都了。

  曹丕若迁都,刘备就能还于旧都。

  那这天命归汉还是归魏,就难说了!

  这一战,刘备不能输;同样,曹丕也不能输!

  虽然不是决战,但比决战更凶险,任何的意外都可能会出现。

  在与诸葛亮商议具体的细节后,诸葛乔遂引亲卫返回了冀县,召来黄忠、姜维、王连、霍弋等文武。

  听到刘备要亲征,黄忠那双虎眼瞬间多了精光:“伯松,陛下亲征,老夫岂不是也能去长安了?”

  黄忠可没忘记诸葛乔的承诺。

  留在冀县而不是回南郑和成都,黄忠也是为了能继续参与雍凉的战事。

  身为老兵,黄忠只想在最后的岁月里,能打出更精彩的战绩来。

  对于现在的黄忠而来,多活一天都是在与天争锋!

  是郁郁凄凄老死于床榻之间,还是轰轰烈烈战死于战场之上,对黄忠而言是很重要的。

  诸葛乔语气笃定:“老将军,我承诺过的,就一定会兑现。”

  “陛下在亲征调兵遣将时,许了我不受军令之权。”

  昔日。

  诸葛乔曾向黄忠保证,他日北伐,定让黄忠轰轰烈烈的一战,绝不会让黄忠如昔日飞将军李广一般因为迷路而遗憾自刎。

  黄忠的人生终点,不在成都,而在长安!

  如今。

  诸葛乔依旧是同样的态度。

  承诺过的,就一定会兑现。

  黄忠大笑:“那老夫就谨遵伯松的军令了,伯松让老夫去何处,老夫就去何处。”

  霍弋看向黄忠,却是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欲言又止。

  有心想劝黄忠在冀县安养晚年,可又担心黄忠会因此而郁郁寡欢,这纠结的心理让霍弋十分的难受。

  姜维仔细揣摩了刘备亲征的战前规划,道:“伯松准备如何行事?”

  诸葛乔凝声道:“优先保证西汉水运来的粮米能顺利的抵达五丈原。”

  “这二十万石粮米在路上虽然会有消耗,但足够陛下在关中跟曹彰打一场大战了。”

  “王刺史,劳烦你向各郡的豪族巨室征用船只,只要肯提供,该许诺就许诺。”

  “同时再在天水郡和南安郡征召劳工协助粮米的转运,依旧许诺钱粮金帛,做好对官吏的监管。”

  “敢趁机中饱私囊、构陷同僚的,皆以抄家之罪流放南中;对于尽心尽责的官吏,待陛下取得关中,我定会向陛下彰其功绩。”

  王连领命:“将军放心,我绝不会误了此事。”

  以诸葛乔目前在陇右的威望,谁敢在这个时候生事,抄家流放都只是轻的。

  若有不服想叛乱或生事的,那五部无当飞军的刀口可不会认人。

  章武二年四月。

  先有张飞马超出现在陈仓城外,后有赵云出斜谷入郿县外。

  又有《伐魏诏》檄文传入关中诸县。

  诏书中细数曹魏十大罪,大汉皇帝刘备亲征关中,顺者昌,逆者亡。

  檄文一出。

  关中震动!

  长安的曹彰一面给安定郡的张郃下令,让其去陈仓抵挡张飞和马超;一面下令夏侯霸、鲜于辅、戴凌、刘若等将引兵入郿县抵挡赵云。

  “镇西将军,刘备亲征关中,此事得快马送入洛阳。”

  “仅以关中新练之兵,恐怕难以抵挡刘备。”

  司马懿凝声劝谏。

  孟达折损精锐太多,以至于曹彰不得不再募兵,如夏侯霸、鲜于辅、戴凌、刘若等将,都是从其余地方调过来协助练兵统兵的。

  除夏侯霸外,鲜于辅等将都是跟着曹操的老将了。

  曹彰虽然很想跟刘备一较高低,但想到刘备麾下的精兵猛将,这心底也是有些发虚。

  刘备亲征和诸葛亮北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将对将,王对王。

  这事是必须要禀报给曹丕的。

  曹彰点头道:“监军,急报说不明白,不如你亲自走一趟洛阳。”

  司马懿沉吟片刻,道:“若我去了洛阳,镇西将军切勿轻易跟刘备出战。”

  “汉中到关中,运粮困难。”

  “倘若刘备屯兵五丈原,就意味着刘备准备稳扎稳打,镇西将军可让郿县的守军守城不出,切勿初战挫了锐气。”

  “倘若刘备引兵郿县,就意味着刘备准备速战速决,镇西将军可亲自引兵去郿县助阵,只要刘备拿不下郿县,他就会粮尽而走。”

  “只是我以为,刘备既然亲征,是不会轻易撤走的。”

  “我料其会屯兵五丈原,将五丈原作为囤粮之地。”

  曹彰思索片刻,认同了司马懿的断言:“监军之言,我会谨记在心的。”

  司马懿不再迟疑,引了几个亲卫就往洛阳而走。

  长安洛阳虽然相据八百余里,但中途有驿站补给,司马懿昼夜兼行,不到两日就抵达了洛阳。

  抵达洛阳的时候,正是半夜,洛阳早已关闭了城门。

  司马懿身份特殊,城门令不敢阻拦。

  入城后,司马懿直奔皇宫。

首节 上一节 221/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