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常洵那孩子这些天可是每天都上奏折给您问安啊。”
“眼下您都生病了,不如就让常洵那孩子先从洛阳回来,给您伺候汤药吧。”
听到这里,一直紧闭双眼的朱翊钧,终于睁开了眼睛。
不知为何,他的身体之中突然有了力气,缓缓地坐了起来。
郑贵妃怔了一下,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陛下,您好了?”
朱翊钧表情有些奇异,他先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瘦弱的身躯。
然后才转头看着郑贵妃,意味深长地开口。
“爱妃,常洛好几天没来探望朕了,这是因为他不想来,还是因为有人不想让他来呢?”
郑贵妃闻言,表情顿时有些发白。
“陛、陛下,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翊钧有些吃力地挤出了一个笑容。
“爱妃,常洛那个孩子的本性如何,朕是他的父皇,朕比你更加清楚。”
“他不来,并不是他不想来,而是有人不愿意他来。”
“皇后几个月前已经去了,如今宫中事务都是你在操持。”
“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能不让常洛出现呢?”
郑贵妃脸色越发惨白,说话都有些不太清楚了。
“陛下,妾身、妾身……”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道:
“你当不了皇后,常洵也当不了皇帝,朕早就告诉过你了。”
郑贵妃闻言,心中的希望一点点地熄灭,手里拿着的汤碗也情不自禁地放下。
朱翊钧还在继续说话。
“常洛宅心仁厚,他当了皇帝,你和常洵都能安度一生。”
“反之,呵呵……”
朱翊钧笑了笑,没有继续开口。
郑贵妃身体冰凉,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一阵脚步声响起,很快有太监进来禀报。
“陛下,方阁老等人在外面候见。”
朱翊钧嗯了一声,对着郑贵妃道:
“你退下吧,朕有事和大臣们交待。”
郑贵妃欲言又止,但身体一动不动。
朱翊钧加重了语气。
“退下吧。”
郑贵妃默然几秒钟,端着药碗离开了。
很快,方从哲等人就走了进来。
“陛下,您好了?”
看到坐在床榻上的朱翊钧,众人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当然,心中想法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朱翊钧笑了笑,道:
“这是回光返照,朕的时间不多了,你们仔细听着就是。”
众人都变得安静下来。
朱翊钧捂嘴咳嗽了几声,微微摊开掌心。
点点嫣红,映入眼帘。
他没有什么表情地抬头,淡淡道:
“朕死后,所有之前卡住的人事任命,都尽数以圣旨的名义通过吧。”
之前为了补充大明官员的数量,内阁和六部其实都已经廷推商议完毕,经司礼监送呈朱翊钧御案之前了。
但没有朱翊钧的圣旨宣布,这些人事任命就走不完最后一步。
随后,朱翊钧又开口道:
“内阁的阁员,可由齐、楚、浙、东林各自推举,尽数入阁。”
“依旧以首辅方从哲为主导,向新皇汇报。”
听到这里,在场的所有臣子,心中都不由欣喜。
内阁,这个臣子们最高的职位,终于再度向所有人开放了!
就连方从哲自己也是如此。
只有一个内阁大学士的奇葩现状,终于要结束了。
朱翊钧想了想,又道:
“矿税,也可废除了。”
方从哲忙道:
“遵旨。”
朱翊钧又陆续安排了一些其他事务。
最后,他长出一口气,缓缓道:
“朕死后,以太子朱常洛继承大统,诸位卿家当竭力辅佐之。”
方从哲等人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谨遵陛下旨意!”
他们心中其实还是挺害怕的。
害怕这位叛逆了一辈子的皇帝,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选择叛逆,让远在洛阳的福王朱常洵继位。
那样的话,大明可就又再度生出波澜了!
第514章 朱翊钧落幕,刘邦忧心忡忡,汉武帝父子反目?
朱翊钧将方从哲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这位大明皇帝默然片刻,叹了一口气。
“朕死后,一切就拜托各位了。”
方从哲等人脸上十分熟练地露出了悲痛的表情,纷纷下跪。
“臣等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待方从哲等人离开之后,朱翊钧脸上的红润渐渐消失。
他感觉到有些疲惫,缓缓躺了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的意识混混沌沌。
“冷,好冷。”
朱翊钧轻声自语,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幕回忆。
那是万历八年十二月的某一个冬天。
清晨,正在熟睡的朱翊钧被推醒。
他正想大发脾气,耳旁却传来了大伴冯保的声音。
“陛下,该上朝了。”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有些不高兴地说道:
“大伴,朕不是已经下旨给百官,大雪连日,今日朝会不办了吗?”
话音落下,朱翊钧突然发现冯保脸上的表情变得颇为复杂。
冯保深吸一口气,轻声道:
“张阁老已至太和门外。”
“什么?”朱翊钧怔了片刻,坐了起来。
“给朕更衣。”
片刻后,太和门钟声响起,侧门缓缓开启。
一个身影迎着风雪,缓缓自太和门入,来到金銮殿中。
他略微有些疑惑,目光环视大殿,发现只有自己一人。
“陛下驾临!”
少年朱翊钧身着龙袍,走上大殿。
“臣张居正,见过陛下。”
朱翊钧一张嘴,哈出一口凉气,有些无奈地看着张居正。
“张先生,朕已经下旨,大雪停朝了。”
张居正脸颊微微动了一下,弯腰请罪。
“臣无知,请陛下降罪。”
朱翊钧看着张居正官帽和袍子上逐渐消融的雪花,环视一圈空荡荡的大殿,突然来了兴致。
“张先生……”
张居正正色,打断了朱翊钧的话。
“此非授课之处,居正乃大明臣子,当不得陛下口中‘先生’。”
朱翊钧有些扫兴地翻了一个白眼。
“好吧,张卿家,你前几天是去了戚继光那里?”
张居正点了点头,道:
“寒冬将至,边军士兵镇守边疆,生活困苦。”
“蓟辽乃是大明屏障,不容有失。臣担心下面的总兵、旗官为难士兵,故而亲自前往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