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第604节

  墙壁上挂著数幅名贵的字画,既有古人的墨宝,也有当代大师的杰作,每一幅都散发著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韵味。此外,包间内还摆放著舒适的软榻和精致的茶几,软榻上铺著柔软的锦缎,茶几上则摆满了各种名贵的茶具和茶叶,供客人们休息品茗。

  此刻,这间奢华包间内正聚集著数十位朝廷中最有影响力的大臣。他们身著华贵的官服,气宇轩昂,神态各异,但每个人都散发著一种威严而不可侵犯的气质。这些文官平日里在朝堂上叱咤风云,掌控著国家的命脉,此刻却聚在一起,密谋讨论如何反对迁都的事情。

  “诸位大人,”一位年迈的文官缓缓开口,他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充满了威严,“迁都之事,关乎我等切身利益,不得不慎重考虑。我们的产业、家族都在南方,根深蒂固,岂能轻易舍弃,跟随朝廷迁往北方?”

  “李大人所言极是,”另一位大臣接过话茬,他眉头紧锁,显得忧心忡忡,“北方苦寒之地,气候恶劣,我等南方人岂能适应?更何况,北方临近军事前线,战火连天,危险重重。我等文官,身负国家重任,岂能身处险境,置家人于不顾?”

  “是啊,”又一位大臣补充道,“迁都之后,南方必将失去朝廷的庇护,成为蛮夷之地。我等家族百年基业,岂能毁于一旦?更何况,南方物产丰饶,经济繁荣,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一旦迁都,南方的经济必将受到严重打击,国家也将陷入动荡之中。”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脸上露出担忧之色。他们深知,迁都之事一旦成行,他们的利益将受到极大损害。因此,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这个计划的实施。

  “诸位大人,”最初发言的那位年迈文官再次开口,“我们必须团结一心,共同反对迁都。明日朝堂之上,我等要联手进谏,向陛下陈述迁都之弊害,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对!”众人齐声应和,“我们必须联手进谏,誓死反对迁都!”他们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决心和信念。

  然而,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著,一个侍卫推门而入,神色慌张地禀报导:“大人们,不好了!刚刚得到消息,陛下已经下令著手准备迁都事宜了!”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惊慌和不安。他们知道,一旦迁都计划开始实施,他们的反对将变得更加困难。

  “这可如何是好?”一位大臣焦急地问道,“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阻止陛下的决定!”

  “没错,”另一位大臣附和道,“我们必须立刻进宫面圣,向陛下陈述我们的意见和担忧。”说著,他站起身来,准备离开包间。其他人也纷纷起身,紧随其后。他们知道,此刻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他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面对这个挑战。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离开包间的时候,最初发言的那位年迈文官却突然开口了:“诸位大人,稍安勿躁。此刻进宫面圣,恐怕并非明智之举。”他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却让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回头望向了他。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陛下既然已经下令准备迁都事宜,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此刻我们进宫面圣,恐怕只会触怒陛下,反而适得其反。”

  “那依李大人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一位大臣疑惑地问道。其他人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那位年迈的文官,期待他能给出解决方案。那位年迈的文官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为今之计,我们只有联合更多的力量,共同反对迁都。我们可以联络朝中的其他大臣,甚至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士绅和百姓,让他们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迫使陛下收回成命。”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他们知道,这位年迈的文官所言非虚,只有联合更多的力量,才能有效地阻止迁都计划的实施。于是,他们开始商议具体的行动方案,准备联络朝中的其他大臣和士绅百姓,共同反对迁都。这场密谋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天色渐暗,众人才纷纷离开包间,各自回去准备接下来的行动。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斗争将会异常艰难和激烈,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决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家族而奋战到底!

  应天府。

  紫禁城。

  乾清宫。

  一处暖阁。

  朱元璋看著奏章,剧烈地咳嗽起来。

  朱元璋坐在乾清宫的暖阁中,原本宁静的氛围被突如其来的怒火打破。他的目光如炬,紧紧盯著手中的奏章,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尖锐的刀,深深刺入他的心中。这份奏章,是锦衣卫经过长时间暗中侦查后精心整理出的,详细记录了应天府中那些文官大臣在背地里如何密谋反对他的迁都大计。

  奏章中,那些大臣们的言辞犀利、举动狡猾,他们利用醉仙阁的奢华包间作为掩护,私下里串联、策划,企图阻挠迁都的进程。而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大臣们平日里在朝堂上表现得毕恭毕敬,对他这位皇帝言听计从,但私下里却露出这般狼子野心。

  朱元璋的手紧紧握著奏章,他的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的青筋。他的胸膛中仿佛有一团烈火在熊熊燃烧,那是被背叛、被欺骗后的愤怒之火。这些大臣们,他们不仅辜负了他的信任,更在关键时刻对他的决策进行阻挠,这简直就是在挑战他的皇权!

  “来人!”朱元璋的声音在暖阁内回荡,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门外的侍卫立刻应声而入,跪倒在朱元璋面前,等待他的吩咐。

  “传锦衣卫指挥使蒋?!”朱元璋冷冷地命令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令人胆寒的杀意。

  片刻之后,蒋?急匆匆地赶到暖阁。他身为锦衣卫的指挥使,自然知道这个时候皇帝召见他意味著什么。他跪倒在朱元璋面前,神情凝重地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朱元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手中的奏章狠狠摔在蒋?面前!

  蒋?瞬间被吓了一大跳!(本章完)

第374章 朱棣懵了,我家成都城了?那我咋办

  蒋?有些惊慌地捡起奏章,快速浏览了一遍。随著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明白,这份奏章所记录的内容,对于朝廷、对于皇帝、甚至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陛下息怒,”蒋?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臣这就去彻查此事。一定将这些大臣的罪行一一查清,为首者决不轻饶!”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然而,朱元璋的怒气并未因此消散。他瞪了蒋?一眼,语气严厉地说道:“朕养你们锦衣卫,就是要你们为朕分忧解难。这次迁都之事,关乎大明未来,绝不能有半点差池。你务必给朕查清楚,这些大臣背后还有哪些势力在暗中阻挠!朕要知道,究竟是谁在背后捣鬼!”

  蒋?感受到朱元璋身上的怒火和威严,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他肃然应道:“是,陛下!臣定不辱使命,誓死捍卫朝廷迁都大计!”说完,他站起身来,匆匆退了出去。

  随著蒋?的离去,暖阁内再次恢复了宁静。但朱元璋心中的怒火却并未平息,他的目光依然冷厉而坚定。他知道,这次的迁都之事已经引起了朝廷内部的巨大纷争,这场斗争将会异常艰难和激烈。但他也坚信,只要他有足够的决心和手段,一定能够扫清一切障碍,将大明的未来引领向更加光明的方向。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应天府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中。锦衣卫在蒋?的指挥下展开了秘密的调查行动,他们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暗中跟踪那些涉嫌串连的大臣,监听他们的言谈举止。一时间,应天府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而朝堂上,朱元璋也加强了对迁都事宜的推进力度。他频繁召见群臣商议迁都事宜,亲自督促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他的态度坚决而果断,让那些原本还在犹豫观望的大臣们纷纷选择了支持迁都的立场。他们明白,这个时候再反对迁都,无疑是在挑战皇帝的底线,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尽管朱元璋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应对,但迁都之事依然面临著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那些反对迁都的大臣们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他们依然在暗中进行著各种阻挠和破坏。而更让朱元璋感到头痛的是,随著调查的深入,锦衣卫发现这些大臣背后竟然还隐藏著更加复杂的势力网络。

  这些势力不仅涉及到朝堂上的文官武将,更与一些地方豪强、士绅甚至皇室宗亲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暗中操控著朝廷的决策和走向,企图阻挠迁都的进程。这让朱元璋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感。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朱元璋不得不采取更加果断和强硬的措施。他一方面加强了对锦衣卫的支持和信任,让他们放手去调查那些涉嫌串联和阻挠迁都的大臣和势力;另一方面,他也加强了对朝堂的控制和整顿,对于那些敢于公开反对迁都的大臣进行了严厉的打压和惩罚。

  同时,朱元璋还积极寻求外部的支持和援助。他派遣使臣前往各地宣扬迁都的好处和意义,争取地方豪强和士绅的支持;又与周边国家进行友好交往,稳定外交关系,为迁都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应天府。

  紫禁城。

  奉天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满脸冷色。

  这已经分不清是多少次讨论迁都的事情了。

  然而,依然进展缓慢!

  朱元璋心中恨恨。

  天下文官皆可杀!

  朱元璋一边想著。

  一边寒声道:“迁都之事已成定计,断无更改之理!还请众爱卿早做打算,抓紧筹备!明白了吗?”

  朱元璋话音刚落,六部尚书便相继踏前一步,出列陈述,他们的面色皆显得凝重,仿佛迁都的重担已沉沉压在肩头。

  户部尚书,名唤赵衡,首先启奏:“陛下,迁都之举,诚为社稷之大事。然户部所掌钱粮,近来因灾害频发,赈济百姓已耗费巨资。北平新都之建设,所需银两浩繁,实难筹措。臣诚恐力不从心,误了朝廷大事。请陛下明察。”

  朱元璋闻言,双眉紧锁。他深知赵衡所言非虚,但迁都之议已定,岂能因小故而废大计?于是沉声回应道:“钱粮之困,朕自有主张。户部当务之急,是需精打细算,杜绝一切靡费。”

  赵衡领旨,暗自叹息,只得退回班次。

  紧接著,工部尚书李泰上前奏道:“陛下,迁都工程规模宏大,非一朝一夕所能竣事。工部人手本已捉襟见肘,技艺精湛之工匠更是难觅。若欲工程质量与进度兼得,实乃难事。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听罢,心中不悦更甚。他目光如炬,直视李泰道:“工部之责,便是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如今迁都在即,岂可因些许困难而推诿不前?朕不管你如何筹措,总之迁都之事,不容有误!”

  李泰被朱元璋的威严所摄,只得唯唯诺诺地应承下来,心中却是愁云惨澹。

  刑部尚书王琛见状,也硬著头皮出列奏道:“陛下,迁都期间,需大量人力搬运物资、营造住屋。刑部虽掌管天下刑狱,但囚犯数量有限,且多为重刑之徒,难以充此任。请陛下斟酌。”

  朱元璋冷笑一声,斥道:“刑部何时也变得如此畏首畏尾?迁都乃朝廷大计,刑部岂能置身事外?若人手不足,便去设法招募!朕要的是结果,不是借口!”

  王琛被训得面红耳赤,只得灰溜溜地退回原位,心中暗自叫苦。

  此时,礼部尚书陈雍出列奏道:“陛下,迁都虽急,然礼法不可偏废。臣以为在迁都之前,应先行祭告太庙之礼,以慰先祖在天之灵,亦为迁都增添吉祥之气。”

  朱元璋闻言,脸色稍霁。他颔首道:“礼部所言,正合朕意。祭告太庙之事,便交由礼部去办。但须速战速决,不得延误迁都之期。”

  陈雍领旨谢恩,暗自松了一口气,心中庆幸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吏部尚书周弼见前四部都已发言,也只得硬著头皮上前奏道:“陛下,迁都之后,应天府衙门必将空虚。臣以为是否应在新都设立相应机构,以维持政务正常运转?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请陛下赐示。”

  朱元璋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吏部所虑,亦不无道理。然迁都之事,迫在眉睫,不容拖延。朕意已决,在迁都过程中逐步设立新机构,以确保政务不受影响。吏部需尽快拟出详细方案来。”

  周弼见朱元璋已有决断,也只得应诺而退,心中却是忧虑重重。

  最后出列的是兵部尚书孙懋,他神色凝重地奏道:“陛下,北平地处边疆要塞,目前鞑子仍有侵扰之虞。臣以为在此关键时刻迁都,更需加强戒备、严密防范。是否应暂缓迁都之计,以确保万无一失?”

  朱元璋闻言大怒道:“兵部竟也敢来阻挠迁都!朕告诉你们,这次迁都正是为了更好地防御外敌入侵!兵部若连这点担当都没有,那朕要你们何用?迁都之事绝不容许有任何延误!你们需加强戒备、严密布防,确保迁都过程中的安全无虞!”

  孙懋被朱元璋一番训斥吓得噤若寒蝉,连忙跪地谢罪并承诺加强防范,心中却是惶恐不安。

  朱元璋环视一周,见六部尚书都已发言完毕且再无异议,他这才冷冷地说道:“迁都之事乃朝廷大事、国家大计!朕希望你们六部能够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若有再敢推诿阻挠者,休怪朕不客气!”说完,他拂袖而起、转身离去。留下六部尚书面面相觑、噤若寒蝉,心中各自暗叹不已。

  北平。

  燕王府。

  朱棣看著朝廷的邸报满脸呆滞。

  “什么?朝廷要把都城迁到北平来?这是何道理?若是北平做了都城,那我这个燕王去哪里?爹这是怎么想的?”

  朱棣身边,道衍和尚满脸笑容道:“殿下,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朱棣眉头紧锁。“这叫什么好事?”

  道衍和尚缓缓走到朱棣的身边,他的步伐轻盈而稳重,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实处。他深知朱棣此刻的心情,也明白他的担忧和疑虑。于是,他轻声开口,声音中充满了睿智和从容。

  “殿下,迁都之事虽然突然,但并非无迹可循。朝廷此举,必有深意。”道衍和尚缓缓说道,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能洞穿一切表象,直达本质。

  朱棣侧过头,看向道衍和尚,他的眼中闪烁著询问的光芒:“深意?何为深意?”

  道衍和尚微微一笑,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棣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殿下认为,迁都北平对您来说是好是坏?”

  朱棣皱了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坏参半。好的是,北平成为都城,我的地位必然提升,影响力也会扩大。坏的是,这背后必然牵涉到诸多复杂的政治博弈,我恐怕难以应对。”

  道衍和尚点了点头,赞同道:“殿下所言极是。不过,贫僧认为,此事对殿下来说,利大于弊。”

  “哦?何以见得?”朱棣好奇地问道。

  道衍和尚开始详细地为朱棣分析起来:“首先,北平一旦成为都城,其政治地位将大大提升。作为燕王,您不仅将更直接地参与朝廷的决策过程,还有机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这对于您未来的事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次,北平地处边疆要塞,是防御北方外敌的重要屏障。迁都于此,意味著朝廷将更加重视北方的防御工作。作为镇守北方的重臣,您的责任和地位也将随之提升。这对您来说,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

  朱棣听著道衍和尚的分析,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了一些。他开始意识到,迁都北平或许真的对他有利。然而,他仍然无法完全放下心来。毕竟此事牵涉到太多的政治利益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话虽如此,但我总感觉此事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朱棣沉声说道,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和不安,“我担心的是,迁都北平并非表面所见那么简单。背后或许隐藏著更大的阴谋和陷阱。”

  道衍和尚闻言,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明白朱棣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朝廷中的政治斗争向来复杂而残酷,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别人的棋子而不自知。因此,他必须提醒朱棣保持警惕,小心应对。

  “殿下所虑甚是。”道衍和尚缓缓说道,“迁都之事确实非同小可,背后必然牵涉到诸多复杂的政治利益和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从长计议,谨慎应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或许我们可以找些朝廷中的朋友打听打听消息,看看他们对此事有何看法。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自身的防备和准备,以防万一。”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所言极是,我会立刻安排人手去打探消息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他的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起来仿佛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准备,“无论迁都之事背后隐藏著怎样的阴谋和陷阱我都会小心应对、勇往直前!”

  道衍和尚看著朱棣坚定的目光和果敢的神情心中不禁暗暗赞叹,他深知这位燕王殿下并非泛泛之辈而是有著雄心壮志和远见卓识的英明之主。只要他能够把握住这次迁都的机遇并小心应对其中的挑战和困难那么他未来的成就必将不可限量!

  两人又聊了一些关于迁都事宜的具体细节后便各自离去忙碌起来。朱棣立刻召集手下的谋士和武将商议对策并安排人手前往朝廷打探消息。而道衍和尚则返回自己的禅房闭关静思试图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洞察出迁都之事的本质和真相。(本章完)

第375章 十弟,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北平的夜幕缓缓降临,繁星如璀璨的宝石点缀在深蓝的天幕上,而燕王府内却是一片灯火辉煌,金碧辉煌的大殿在烛光的映照下宛如梦境般绚烂。雕花的梁木散发著岁月的芬芳,壁画中那一幅幅历史的画卷仿佛在低声诉说著皇族的辉煌与无奈。在这幽静而奢华的殿堂中,朱棣坐于翡翠玉座,手指轻轻敲击著座椅扶手,眉头紧锁,深邃的眼眸中藏著波澜起伏的情绪。

  作为大明朝的藩王,他原本应当心中自豪,但随著北平即将成为都城的消息传来,这份荣耀却被一丝迷茫悄然侵蚀。坐在对面的朱檀,十弟的姿态则显得从容而超然,他悠然自得地品著香茗,仿佛世事与他无关。那双闪烁著智慧光芒的眼睛,似乎早已洞悉未来的变幻。

  当朱棣终于忍不住开口,沉声问道:“十弟,你如何看待朝廷将北平定为都城之事?”这一问,既是对朱檀的探寻,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不安的试探。窗外的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似乎为他们即将展开的对话增添了一层神秘的气息。在这瞬息万变的权力游戏中,朱棣与朱檀之间的微妙关系正面临著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

  朱檀放下手中的茶杯,瓷器与桌面轻微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为他即将说出的话增添一分重音。他神色自若,眼中闪烁著坚定的光芒,仿佛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了朱棣内心的阴霾。“四哥,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在吟唱一首激昂的乐章,“北平成为都城,意味著燕王府的地位将愈发显赫。你不再只是北平的藩王,而是整个大明朝的焦点。你的未来,将更加广阔。”

  朱棣面露忧色,眉头微微皱起,他的心绪在这一刻仿佛被潮水拍打,难以平复。“话虽如此,但我却感到迷茫。离开这熟悉的北平,我又该何去何从呢?”他的话语如同秋日的落叶,轻轻飘落,却又沉重得令人心痛。北平的街巷、古老的建筑、熟悉的人们,都在他的记忆中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画卷,如今却要在他眼前渐渐淡去。

  朱檀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似是捕捉到了兄长心中的不安。他站起身来,轻快地迈向朱棣,像一阵春风拂过枝头,带来一丝温暖和力量。他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手掌的温度仿佛为朱棣注入了新的勇气:“四哥,你怎能如此小看自己?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朱檀的声音犹如战鼓阵阵,鼓舞著朱棣内心的斗志,激起他心中那份渴望与追求,仿佛在呼唤著一场即将展开的伟大冒险。

  朱棣的心中被朱檀的话语激起一阵波澜,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窗户,定格在那片辽阔的天空之上。夕阳的余辉洒在北平的街道上,金色的光芒如流淌的河水,带来温暖与希望。那一刻,朱棣仿佛看到了广袤的草原、壮丽的山川,以及那无尽的冒险与机遇,豪情顿时在他心中汹涌而起,如同奔腾的江河,澎湃不息。

  可随即,他的脸上又掠过一丝阴郁,心中难以平静。“开疆拓土,谈何容易?万一失败,又该如何是好?”这声音几乎是低声自语,透著无奈与顾虑。他心中隐隐作痛,那些关于失败的种种想像如影随形,缠绕著他,难以摆脱。

  朱檀察觉到了兄长的犹豫,他微微一笑,眼中闪烁著自信的光芒,宛如初升的朝阳。“四哥,你何须如此担忧?”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像清晨的露水滋润著心灵,“自古以来,华夏的藩王诸侯们都是为国家开疆拓土的英勇将士。他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最终成就了不朽的功勋。”朱檀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与鼓舞,他的话语如一股春风,轻轻拂过朱棣的心田,带来一丝温暖与力量。

  在这豪华的殿堂中,空气仿佛因朱檀的话语而变得愈发凝重,烛光的影子在壁画上跳动,似乎在倾听这场兄弟之间的心灵交汇。朱棣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天际尽头,是他未曾探寻过的广阔天地,心中涌起一阵向往。他的思绪在这里徘徊,仿佛看到了那些开疆拓土的英勇将士,披荆斩棘,书写著属于他们的传奇。

  “你身为大明朝的藩王,怎能畏缩不前?”朱檀的声音响起,坚定如钢铁,直抵朱棣的心底。那一刻,朱棣感受到一种被唤醒的力量,他的内心似乎被重新点燃,火焰在心中熊熊燃烧,驱散了所有的迷惘与不安。

  朱棣深吸一口气,仿佛是在吸取那一份勇气与信念,目光愈加坚定。他的心中闪现出无数的可能性,开疆拓土的愿景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向北的草原,向南的岛屿,向东的海洋,向西的文明,似乎都在召唤著他,让他在这片辽阔的天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与荣耀。

  此时此刻,朱棣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幅壮丽的画卷展开:他骑马驰骋在战场上,手握利剑,身旁的将士们也都眼神坚定,奋勇向前。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他所渴望的开疆拓土的伟业与梦想。

首节 上一节 604/6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