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214节

  故以,山越即便是献上了矿产,那最多只能算是发现有功。

  更何况,山越本就没有挖掘且利用矿产的能力,空有宝山也只能是瞪着眼干焦急罢了。

  至于那三万余已经缴械开始劳改两月一十三天的山越青壮,“以工代赈”暂且已经不缺人手,李基准备将这三万余人都安排去开垦良田。

  正好随着吴郡水利一步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土地已经具备改为良田的潜力,只是一时吴郡官府还腾不出什么人力去大规模开垦罢了。

  正好,这三万余人也算是发挥作用了。

  而等李基有条不紊地将山越之事都初步安排妥当后,骤然想起了一个被他忽略了近三个月之久的人。

  “呵,光顾着处理山越,倒是忘记处理你了。”

  李基有些自嘲地摇了摇头,然后拿过一卷空白竹简书写了起来。

  兹有妖道于吉蛊惑百姓,装神弄鬼……今,斩之!

  李基面无表情地写下最后一个字,为于吉的生命划上了一个句号。

  此前,李基犹豫着留下于吉,乃是考虑到或许需要通过于吉去与山越沟通,引导山越融入到大汉之中。

  只是世事变幻莫测,如今李基几乎已经将吴会之地的山越掌握在手中。

  只等李基慢慢将这些山越完全变成吴郡的形状,还需要担心没有带路党?又何须留着于吉那个隐患?

  旋即,李基将这一手令交给郭嘉前往大牢之中执行。

  这还是郭嘉跟随在李基左右治政多日,首次看到李基亲自为一犯人写下处斩手令,这让郭嘉不免有些好奇。

  原本郭嘉只需将这个手令交给大牢,大牢那边的狱卒自会执行命令。

  不过郭嘉心生好奇之下,选择去见一见那个所谓的于吉妖道。

  于吉在大牢之中所住的地方,环境无疑还算是不错的,毕竟此前李基考虑到或许会有用到于吉的地方,故以便留了些许情面。

  起码相对比其余犯人,于吉的牢房还多了一处小窗户,有些许阳光照入到昏暗的牢房之中。

  并且于吉的牢房之中也多了一个小桌案,桌案上还有着笔墨以及竹简。

  而在牢房之中似乎在打坐的于吉,看到郭嘉这么一位少年的出现,神色也有些诧异地问道。

  “汝是何人?”

  郭嘉上下打量了一下于吉,答道。“子坤先生的一个小书童。”

  于吉沉吟了一下,问道。“南面的战事如何了?”

  “大胜。”郭嘉答道。

  于吉叹息了一声,道。“那看来老道的死期已至,终究还是逃不过这一劫啊。”

  “哦?为何如此说?”郭嘉问道。

  于吉也似是看开了,甚至连打坐的姿态也不摆了,整个人软软地躺了下去,道

  “倘若南面战事不利,难以处理山越问题,那李子坤或会用我去尝试与山越沟通,如今既已大胜,那便代表老道在李基的眼中已无价值,唯有隐患。”

  “如此一来老道除了一死,尚有它路乎?”

  “你猜得没错!”

  郭嘉点了点头,然后从袖子里取出手令宣读了一遍。

  当于吉听到最后一个“斩之”时,脸色明显地白了白,嘴巴张了张,却又没有说出话来。

  “你可有什么话需要在下带给先生的?”郭嘉问道。

  “有!”

  于吉就仿佛力气都抽空了似的,有些勉强地抬手朝着桌案上摆放着的竹简一指,道。

  “老道于狱中修行数月,也渐悟了己之过错,以如此邪门歪道广纳信徒,确乃是取死之道,纵使那日不被李子坤所撞见,他日亦会死于他人之手。”

  “自作孽,不可活,纵使悔之亦晚矣,老道无甚可说的。”

  “那些竹简上所记载的乃是老道生平所学,不算得上是包罗万象,亦包含了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医道、炼丹等等。”

  “这些学识随老道直入黄泉未免可惜,便留给李子坤,也算是老道为苍生留下些许福祉了。”

  “还烦请小友代老道转交给李子坤,此书就名为《太平清领书》好了,若是能用,他便用了吧。”

  这一番言语下来,郭嘉对于眼前的这个于吉倒是多了些许敬意,转而应了下来之余,问道。

  “可尚有口腹之欲未曾满足?”

  “有!”

  郭嘉点了点头,令狱卒去将那些竹简都取了出来,然后又私人去买了些酒肉回来送给于吉。

  直至郭嘉目睹着于吉酒足饭饱后,才令狱卒带着于吉去行刑斩首。

  随后,郭嘉方才带着那三卷名为《太平清领书》的竹简回到府衙之中向李基复命。

  听着郭嘉的讲述,李基的目光没有什么变化,转而落在了那三卷《太平清领书》之上。

  不过,李基并没有急着去触碰那三卷竹简,而是让郭嘉带了几个医师过来检查一下竹简内部是否涂抹了什么毒药之类的。

  这个时代的道士可是一个比一个能作妖,李基可不会有丝毫的掉以轻心,免得被于吉给带下去一起作伴了。

第243章 人形气象台

  而在几位医师的交叉检查过后,确认里竹简之内没有涂抹毒药,李基才打开《太平清领书》翻阅了起来。

  一开始,李基更多的只是抱着几分好奇的想法去翻阅,不想这《太平清领书》果真称得上一句包罗万象。

  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医道、炼丹等等均有所涉猎。

  当然,更重要的是里面归纳了太平道的“天人合一”思想之余,还有种种修身养性之术,甚至还完善了冥想养神之法。

  至此,李基总算是明白了于吉为何没有在竹简上做手脚了。

  因为,重点在于《太平清领书》之中的内容,里面有着包罗万象的知识之余,更是完全将太平道的理念融入其中,为的便是让李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太平道的影响,继而对太平道萌生认同感。

  文韬武略如秦皇汉武,尚且避免不了被道人所忽悠而坚信寻仙炼丹之路,可想而知类似的内容对于这个时代之人所具备的蛊惑性是何等之高。

  可以说,佛教走的是下层路线,那道教走的则是高端的上层路线。

  在李基粗粗翻阅了一遍后,抬头看向郭嘉,问道。“此书内容,奉孝可曾打开看过?”

  “未有。”

  郭嘉摇了摇头,答道。

  李基微微放心了些许,道。

  “那便好,此书内确有不少菁华所在,但亦有大量蛊惑人心的内容,奉孝若是看了,那反倒是件麻烦事。”

  或许郭嘉足够聪颖,但往往遭受蒙骗者正是聪颖之人。

  秦皇汉武,聪颖否?依然被忽悠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只能说在诈骗这一行,同样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了。

  郭嘉闻言,为之一惊,问道。“先生,那是否需要我现在便将此书销毁之?”

  李基摇了摇头,拒绝道。“那倒不用,此书你看不得,主公也看不得,但是我却是看之无妨。”

  相对而言,《太平清领书》之中所掺杂的太平道思想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是高端的,但是对于李基而言无疑是落后了近两千年的版本。

  前朝的剑,还斩不了当朝的官。

  “于吉,可惜,你以生命所做的最后一策,终将还是落空了。”

  李基暗自叹息了一声过后,则是开始细细地阅读起《太平清领书》之中所包含的精华所在。

  以这个时代的大儒名士相比,餐风饮露的道人无疑对于星象观测,气象变化更有心得。

  因此,《太平清领书》之中便是记载着一种对于李基而言,可谓是苦苦追寻良久而未得的知识,那便是天象变化。

  当然,诸葛亮那等“借东风”必然是为了唬周瑜,顺便脱离东吴大营,免得在赤壁之战大胜之后,只需三五东吴士卒便能挟持自己的逃命之策。

  只是,夜观星象而提前推演出未来的气象规律,在《太平清领书》之中却是总结得相当的详细具体。

  尽管于吉在其中引用或冠以了大量鬼神之名,但其中所涉及的规律在李基眼中却是相当的明了。

  这让李基一下子就看得入迷了起来,一连三日都在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其中的知识,并且不断地尝试运用其中的规律来推演未来的气象变化。

  对此,跟在李基左右的郭嘉不禁有些担心起来。

  尽管李基声称自己不会受到《太平清领书》的蛊惑,但是眼下的状态反倒更像是入了迷似的,甚至罕见地主动休沐了两天在家中研究《太平清领书》。

  就在郭嘉犹豫是否要将此事禀报给刘备,让刘备亲自来了解一番情况之时。

  第四日清晨,郭嘉便发现李基早早便在焚烧着那三卷竹简。

  “先生,你这是?”郭嘉有些诧异地问道。

  “《太平清领书》的精华已被吾记住,此书留于世或有隐患,不如焚烧之。之后,我再以于吉之名重写一卷去了其中充满蛊惑性的鬼神之说的《太平清领书》就是了,如此也不算负了于吉的授业之恩,且更利于此书流传后世。”

  李基平静地说着,一点点地看着眼前的三卷竹简在火盆之中彻底化为灰烬,心中倒是生出几分感叹。

  或许,最初于吉研究天象变化,料想是为了更好的装神弄鬼,假以呼风唤雨之名广纳信徒。

  然而,于吉恐怕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是,这些学识到了李基的手中会被发挥到什么程度。

  就算是李基评价自己,那也是:‘人形气象台,不外如是也’。

  尤其是李基所具备的“计谋模拟器”,同样也能够对气象进行推演计算,这便让李基在天象方面已经达成了一种演义之中诸葛亮能做得的,李基同样也能做到。

  诸葛亮所做不到的天象判断,李基同样能对天象做出准确判断的程度。

  待那三卷竹简在火盆之中完全化为灰烬,李基方才往外走去,准备到府衙之中点卯。

  不过,李基刚刚走到门外之时,目光扫了一眼天空,转而却是对郭嘉开口道。

  “奉孝,将雨具带上,稍后有雨。”

  “有雨?”

  郭嘉看着天清气朗的天空,顿生疑惑。

  尽管如今是九月,天气多变,时常就有倾盆大雨,但是郭嘉如何都看不出不久后就会降雨。

  不过听着李基那相当笃定的语气,郭嘉还是将雨具带上,然后便两人结伴步行往着府衙的方向走去。

  不得不说,吴县比之两个月前,明显又繁华了不少,便是连商贾都明显变多了。

  只是,就在李基即将走到府衙之前,天色骤变,甚至让人来不及做出丝毫的反应。

  尽管上空依然是晴天,但却是降下了一阵急促的雨水,惊得街道上的行人纷纷躲到两侧房檐避雨。

  这反倒是显得街道之上唯一带着雨具的李基与郭嘉格外突出,依然不急不缓地往着府衙走去。

  而在李基抵达府衙点卯之后,略微思索一下,道。

  “奉孝,你且带着雨具在门口处等待一阵,这一场雨来得甚急,主公、子仲、元叹等人坐马车来府衙未必会随身带着雨具。”

  “是,先生。”

  依然沉浸在李基那似乎准确得分毫不差的天象变化的震撼之中的郭嘉,下意识地应了一句。

  这一刻,郭嘉甚至生出了一丝怀疑,莫非李基已经从那《太平清领书》之中领悟了什么神仙之法,几近仙神了?

首节 上一节 214/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