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小娇妻后,我奋发图强考科举 第135节

  三人这才愣愣的看着董舒婉,疑惑的“啊?”的一声。

  董舒婉笑着摇摇头说道“你们都到了成亲的年龄,真想成为老姑娘啊?”

  卫灵儿17岁,小莲19岁,小婵也是19岁。

  小莲还想要说些什么,却被董舒婉提前抢说了,摆摆手接着说道“相公说了,你们的婚事自行安排,我们不会强加干预,若是想出去嫁人的,那我和相公会归还你们的卖身契,并赠送一些银两给你们作嫁妆”

  董舒婉顿了顿,扫了三人一眼,笑道“若是现在暂时不想嫁人,也可以继续留在任家嘛我们不勉强,不过有人看上了灵儿,就是不知道灵儿有没有意愿”

  小莲和小婵闻言,纷纷转头看向卫灵儿,啥情况?

  卫灵儿也是有些懵逼,难道是阿福哥?不会吧?

  随即卫灵儿连忙行了一礼,说道“要不是大少夫人,奴婢和弟弟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流落,灵儿的婚事大少夫人安排就好,奴婢皆会遵从”

  董舒婉呵呵一笑,说道“现在阿福有意于你,你觉得如何?要是觉得可以的话,这下个月就给你们办场喜事”

  卫灵儿一听就唰的一下脸红了,真是阿福哥?卫灵儿压下心中的喜悦,连忙跪了下来行了大礼,磕了几个响头“谢谢大少爷和大少夫人的成全”

  这回就轮到小莲和小婵懵逼了,他俩啥时候的事啊?难怪最近阿福总往伙房那边去。

  董舒婉一看卫灵儿答应了,她也为他倆高兴,随即便乐呵呵的让卫灵儿快些起来吧。

  而小莲和小婵也在一旁笑着恭喜呢。

  阿福20岁配上卫灵儿17岁刚刚好。

  但董舒婉还没问完呢,随即又将矛头转向了小莲,她也不废话,直接点名了杨庸。

  这一点名,轮到小莲脸红了,一时间她已经想到了拜堂成亲的场景了。

  这还没细问呢,众人都已经知道小莲的想法了,不过杨庸才16岁啊,小莲已经19岁了,这女大三,抱金砖。

  是的,董舒婉就是这么跟小莲说的,女子大男子几岁不成问题,别太离谱就行,重要是两情相悦嘛。

  古代有些童养媳比小丈夫大十多岁的,大有人在。

  而且杨庸又是管家的儿子,配上董舒婉身边的小莲也合适,任家现在就是官宦人家,管家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的。

  至于小婵嘛,她看到身边的小莲和卫灵儿都快要嫁人了,心里也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姑爷是不会当她是通房丫鬟的,这都几年了?小婵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还有她也不想让自家小姐担心。

  所以小婵直接了当的跟董舒婉说了,她对姑爷身边那个憨憨阿宝有意,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董舒婉听完就愣住了,这两个又是什么情况?

  其实小婵只是对阿宝有好感而已,两人都是贴身小厮和丫鬟,平时也经常接触。

  倒也不是爱得死去活来的那种,但现在她年纪也大了,再不嫁人的话会让自家小姐误会的,而且现在成婚还能挑个好的。

  董舒婉再三确定小婵是真的要嫁给阿宝的吗?毕竟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董舒婉哪里不知道她的想法。

  小婵坚定的说是真的愿意,还请小姐和姑爷做主。

  董舒婉一听,想了一下也就随了她吧,小婵能嫁给阿宝,那以后小婵也就能继续待在任家不用离开,这样也好。

  而且阿宝人看着挺老实,功夫也好,年龄也跟小婵同岁,挺好的。

  就这样,这三人的婚事算是单方面定下了,能不能成还得问问另外一半呢。

第275章 飓风要来了

  午休的时候,任俊杰回到后宅听到这消息也有些懵逼,啥情况?三喜临门?

  于是乎,任俊杰叫来了相关人员,和董舒婉一唱一和的说了此事。

  诶,六人都毫无例外的都像红苹果一样红,还羞答答的说全凭少爷和大少夫人做主。

  管家杨兴和陶氏听完了也很高兴,想不到今年他们运气这么好,能在官老爷家当管家,现在儿子杨庸也要娶妻了。

  这以前他们可不敢想的呀,还有这小莲姑娘看着也挺乖巧懂事的。

  任俊杰嘱咐了杨兴这段时间准备好,下个月选个好日子,将三对新人的喜事一同给办了吧。

  杨兴自然的乐呵呵的应着好,一定会将这三桩婚事给办妥当了。

  此时六人在厅里是眉来眼去,满满的情意在其中,看得其他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阿福和杨庸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而阿宝现在还懵逼着呢,这就要成亲了吗?还是小婵姑娘,这幸福来得也太快了吧?以后一定要好好对她,阿宝暗暗想着。

  任俊杰和董舒婉也相视而笑,看着身边的人能高兴,那他们也高兴,笑是能传染的。

  ...

  时间来到了九月十二日,早上。

  这天,任俊杰还是一如既往的在签押房上班,不过却传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大人,大人...”

  签押房外传来了稽查司刘司丞的声音,此时任俊杰正跟着黄茂商量着下个月要派人去往南洋各国招商还有番商回国的事情。

  听到外面的声音,任俊杰和黄茂都愣了愣,啥事这么急?

  很快,刘司丞的声音出现在了门外,还敲了敲门“大人,下官有事要报”

  “进来”

  刘司丞闻言,匆匆的推开了门走了进去。

  任俊杰看着急急忙忙的刘司丞,疑惑道“刘司丞,什么事情这么急?”

  刘司丞来到任俊杰的面前,匆匆的拱拱手道“大人,飓风要来了,据附近的渔民说,昨晚海面上出现了涌浪一直持续到现在,并且越来越猛”

  刘司丞又说道“下官刚刚和郑巡检去码头观察的时候,还听见了海吼,只怕飓风是离咱们是越来越近了,不出三天必会吹来,咱们市舶司要做好准备啊”

  古代是没有台风一词的,他们将台风称为飓风。一般来说,台风多形成于每年6-10月份。

  古代虽然没有现在的科技发达能精准预测台风,但老祖宗的智慧也不能小瞧,他们有诸多的预测手段,都是一次次灾难总结下来的经验。

  刘司丞刚刚所说的涌浪,便是台风还在较远的海面时传到岸边的一种特殊海浪,浪顶是圆的,浪头并不高,大约在一米到二米左右。

  而且浪与浪之间距离较长,跟普通海浪有明显的差别。随着台风的靠近,涌浪会越来越猛。

  而海吼也叫海响、海鸣,台风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在海边就能听到海吼,是从海面上传来的,声音跟飞机在天空经过时类似,在夜晚尤为明显。

  任俊杰和黄茂听完后也是一惊,这台风过境百姓又要遭殃了。

  古代百姓的房子大多都是木质的,要是遇到大台风,盖都给你掀了。

  每逢台风来临前,古人可不像现代人一样只想着放假,他们要忙着求神拜佛,加固房屋,做好一切防灾手段,接着就听天由命了。

  但话又说回来,台风年年有,只是大或小,沿海居民也都习惯了,房屋相对来说比其他地方的房屋还要牢固,怕就是怕大台风和连续下暴雨而发生的水涝。

  任俊杰是江南人士,自然很清楚台风的危害,虽然台风到时不知道在哪里登陆,但该预防的还是要预防。

  随即任俊杰微皱着眉头,敲了下桌子询问道“黄大人,往年飓风来之前市舶司需要做些什么?关闭码头?”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问专业的人。

  黄茂微微点头,说道“没错大人,下官建议让刘司丞等会传下去,通知各码头明天之前没卸完货的船别卸了,让所有进港的船都靠岸避风”

  任俊杰站起身来,摆摆手说道“本官对这些不太了解,黄大人,市舶司预防飓风的事情由你全权负责,你来指挥,本官现在要去巡抚衙门一趟”

  黄茂也不推脱,毕竟市舶使大人也是刚上任的,对于这些肯定不比他们懂,台风来临是大事,马虎不得。

  黄茂拱拱手应了一声,说道“好的大人,希望这次飓风能小一些吧”

  任俊杰轻叹一声,说道“但愿吧。”说完,任俊杰便走了。

  任俊杰走后,黄茂便开始了相关安排。

  除了明天关闭码头让进港的船靠岸之外,黄茂还写了张公文派人马上去往外港屯门。让屯门那边的码头在后天之后就别放船过来了,避免河道给堵死了。

  而且屯门是个大码头,也是水师主营驻地,港口坐北朝南,九运山与青山为其东西翼,大屿山为其屏隙,是一个天然避风好港口。

  不仅如此,黄茂还让巡检司的人这两天多去珠江水面上巡查,碰到需要帮忙的船舶要及时帮忙,以应付台风的到来。

  而飓风要来的消息这会已经在城里城外传开了,要说意外吧,倒也没多大意外,毕竟今年这边还没刮过飓风。

  早来晚来都得来,反正年年总有一两次在沿海地区登陆,不是这省就是那省。

  但目前涌浪出现在广州这边,那大概率会在这边登陆,所以百姓们都纷纷赶回去忙活着了。

  任俊杰赶到巡抚衙门时,巡抚大人曹正望正跟他几个幕宾商量着飓风来临的事情。

  这几个幕宾便是曹正望的主要智囊团,类似于师爷之类的角色,也是没有官职在身,但位低权重。

  布政使曾毅明也在,布政使衙门的左右参政和左右参议也来了。

  参政从三品,参议从四品,皆是布政使的副手。

  看到任俊杰的到来,曹正望直接摆摆手说道“刚刚已经派人去市舶司找你去了,任大人倒是先来了,先坐下吧,其他大人也快到了”

  消息一传开,曹正望便让人去找广州城各衙门的主官过来巡抚衙门商议飓风来临的事情,也好早做打算。

  而布政使曾毅明第一时间便发公文通知广东各府的知府要做好防备,特别是广州府附近的,有情况第一时间来报。

  任俊杰拱拱手说道“下官刚刚才听属下来报,听到这消息就立马赶过来”

  言罢,任俊杰便找了个稍靠后的位置坐了下来,毕竟是他品级低,等会还会有大佬来呢。

第276章 相关安排

  曾毅明看着坐了下来的任俊杰,说道“任大人可能刚来广东不懂,飓风每年都会来广东几次,或大或小,你待久了就习惯了,市舶司那边有让人安排了吗?”

  任俊杰闻言,拱拱手说道“布政使大人放心,下官已经让属下全权负责安排下去了,一定做好预防飓风准备”

  其实曾毅明就是怕任俊杰不懂还瞎指挥,现在听任俊杰这么一说,他也就放心了。

  曹正望微微点头,摆摆手说道“那便好,你第一次到市舶司任职,不懂之处要多问问下面的人”

  任俊杰连连点头应了一声“是是是...”

  曹正望敲了敲桌子,继续说道“行了,接着议事...”

  不一会,广州城各衙门主官接到巡抚大人的消息,都陆陆续续的赶来巡抚衙门参加会议。

  按察使、广东监察御史、盐运使、盐课提举、广州知府、巡漕御史、广州总兵...

  反正都是大佬,都是能在广东这地界上说得上话的人,这么一排,任俊杰就果真给排到了最后。

  论搞钱他们市舶司行,但论实权那就不太行了,都得叫在场各位为大哥。

  年年都有台风,他们这些官员也都习惯了,无非就是大或小,古人想要精准预测是不可能的,减轻台风带来的灾害和灾后救助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会议上,巡抚曹正望让广州总兵等会吩咐下去,让广州城外八个军镇随时做好准备,这些天准备抢灾救民,是救民而不是扰民,否则军法处置。

  这次台风还不知道在哪里登陆,所以曹正望刚刚还写了几张公文,派十余个驿兵快马加鞭这两天赶到广东各府,将军令传达到各府驻将,也让他们配合各府知府下达的抢灾工作,勿扰民。

  曹正望不但是广东巡抚,而且还手握兵权,全省陆兵皆由他调令,治军还是很严的。

  布政使曾毅明刚刚已经有写公文通知各府知府了,这会也让广州知府等会吩咐下去各县,让各县县令都派衙役下乡通知村民台风要来了,这两天都做好准备。

  不仅仅是通知,还要派人巡查海堤,缺漏补漏,台风来临最怕的不是风大,是由台风带来的洪涝,这一冲下去啥都没了。

  (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多年,广东开展了大规模的海堤修建工程,珠江三角洲以筑堤围为主,明朝筑堤围181条,总长度22万丈,超过了宋元所筑堤围的一倍)

首节 上一节 135/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