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第39节

  “催收税粮,要得先了解一下,大明的里甲制度。”

  “里长、甲首!”

  “一百一十户为一个里,其中,往年缴纳最多的,或者财力最大的,分出十户,轮流当里长。”

  “剩余一百户,各自分为十户,而从这十户中,又轮流选出甲首。”

  “甲首、里长。”

  “是你皇爷爷沿用前朝,也是对皇权不下县的一个补充。”

  顿了顿,留给朱雄英消化的时间。

  他又继续道:

  “缴纳税粮,的确是有凭证的。”

  “但是,如某些人所想:大明的百姓太多,这些凭证只能保证百姓不被那些里长或者是贪吏,强行以“税粮没交”而重复让百姓再交税粮。”

  “然而却没办法,在这之间,形成一个简便而高效的核对。”

  “对对对,咱就这个意思。”朱元璋暗自点头。

  “所以,我才说的是……菜农!”苏闲的声音继续响起。

  “菜农是什么?上面也已经说了。”

  “就是这些,每年轮流,要运送税粮的甲首、里长,还有各地负责税粮的的通课司官吏。”

  苏闲并不准备再往税收方面上扯。

  实际上,税收是一国命脉,眼下大明才开国十年,所有的利益体初步形成。他现在扯这些,吃力不讨好多管闲事不说。

  而且洪武皇帝并不会理他,整个官场神经敏感的,还以为自己再挑动不可触摸的逆鳞。

  虽然后世的税收方式更好,但现在远远不是时候,各种基础条件还远没有达到。

  所以,苏闲这个时候,只说税粮运送的方式。

  至于通课司,是大明各府、州、县掌管税收的机构。

  苏闲刻意停顿一会儿,让他们理解。

  而他自己则也陷入沉思,这些话题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而且看样子,效果还不错。

  苏闲虽然知道,这里面有自己站在后世长河,看的清楚的原因。

  但更多的,还真是自己的“童言无忌”,并没有让老朱愤怒,相反,还在各个巧合下,让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看样子,自己以后,还得继续挖掘词条。

  最起码,一定要有新的词条,特别是关于化险为夷之类的词条出现!

  如此想著……

  他才继续接著自己的话题,继续说道:

  “运送的这些人,才是应该在善后空印案上,下功夫的群体。”

  “比如现在大明的税收核验,是地方官府,和户部的两方核验。他们在帐目的骑缝中间上盖印。如此一来,地方官府一份,户部留底一份。”

  “可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空印案,因为地方官府可以提前盖印!到了户部根据数目再填。”

  “但是,想一想,如果再加上他们呢?这些我们说的运送的群体……”

  “让这些人起运的时候,税粮是多少,他们要在印上签字确认数额,然后地方官府再盖印。”

  “这叫……印在字上,如此,便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提前盖印。”

  “运送到目的地后,又是多少,一应如实,继续和户部的府库盖印,依旧是先签字后盖印。”

  “除此之外,他们也要持有两方盖印的副本。”

  “此种情况下……”

  “不仅官府有自己的官方帐目,负责运送税粮的队伍包括通课司的官吏,也有自己的帐目!”

  “当然了,如果你皇爷爷还担心,那就让运送税粮的这些人,将自己征收乡里时,各家各户出的粮的帐目也带上,或者和这帐目本身就并一起,这样来龙去脉,不嫌麻烦更好查。”

  苏闲快速的说完后。

  便看向朱雄英,笑道:

  “如此一来,三方互对。”

  “清清楚楚,空印自解!”

  

第32章 因祸得福?

  不知何时。

  宫城的城墙上,竟然起了风。

  本来就是开春,天气还没暖和,凉飕飕的。

  但朱元璋却瞪著眼睛,只感觉自己的心跳是亦如此的火热。

  “完了,失算了,这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

  他惊讶一声。

  旋即看向朱标,“是不是能用上?”

  朱标点点头,这几年他跟著处理国事,也对这些事情如数家珍。

  “光是‘印在字上’这一点,就能用上!”

  “好!好!”

  “咱反应过来了,让运送的里长、甲首跟著,再拿上各自的税收明细,这不就是让百姓自己,在路上监督,这些税粮的来龙去脉吗?”

  “印在字上,就不会再有空印,让百姓自己去核查数目签字,真要出了问题,咱可以两方都查。”

  “好!”

  朱元璋欣喜不已。

  往日里只觉得一团迷雾的空印案善后的问题。

  似乎也如同一份神秘的画卷,被层层的揭开。

  他现在不仅激动,甚至,还能举一反三,在这个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所学已经这些年的积累,重新修正。

  逐渐的……

  他的眼眸越来越亮。

  “话说……咱之前怎么没想到。”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朱元璋沉思一会儿后,又蹙著眉头道:

  “那还是有损耗啊?他之前说的损耗,说的那么严重。”

  “但就算按照这种方法来,也无法保证,地方官府送到户部各个仓库的税粮明细,是一字不差。”

  “大孙,你再帮咱问问。”

  而朱雄英听到皇爷爷的问题后,也是连忙点头。

  说实在的,他刚才听到“空印自解”,再看到皇爷爷高兴的样子。

  他便有些失落。

  因为他知道,今天这么好玩的事情,就要结束了……

  可他不想回去,类似今天这样……跟著爹爹、爷爷、奶奶一起在城墙上的场景,他的记忆里根本没有。

  他有些留恋不舍。

  但听到皇爷爷还有问题,他也是连忙又从城墙上,探出小脑袋。

  这一次他爬的很高,倒是把朱标吓得够呛。

  赶紧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不仅让他踩好凳子,还得抱紧了他。

  要不然。

  自己这儿子真出了一定点的皮毛伤。

  爹娘合起来,就能把自己给刮了。

  “对了,还有你说的……损耗!”

  “损耗?”

  苏闲眼神一动,虽然朱雄英只说了两个字。

  但他却可听明白了……

  洪武皇帝这是铁公鸡,一毛都不想拔啊。

  故而。

  他诧异的看向朱雄英。

  “损耗是必然的,朝廷身为征收税粮方,要允许运送过来的帐目,有细微的差异。”

  “但是,需要在合理的区间之内,他只需要查一下,核验一下两地距离,以及中途是不是有什么山灾、或者地祸,导致阻隔了税粮队伍的运送效率。”

  “这都是朝廷官府应该承受的成本!”

  “百姓产出粮食,朝廷征收粮食,地方官府代为管理。”

  “朝廷作为征收方,说是连运送税粮的损耗都不愿意承担,那又该让谁来承担?最后不就又是苦一苦百姓?”

  苏闲说著,话音一重。

  “你的皇爷爷是布衣天子,肯定是明白下面百姓的苦楚。”

  “地方官府对朝廷中枢,那是以下对上,肯定是不敢造次。”

  “但反过来,他们对百姓,就是以上对下。”

  “朝廷承担一定的损耗,这就足够避免,官府对于百姓的剥削。”

  “否则……”

  “剥削过多,伱皇爷爷说的为了百姓,就是一句空话。”

  “真到了那时,全天下人算起旧帐,肯定是记不清当时在他们这儿的官府的官员叫什么?”

  “但他们却能记得两个字:大明!”

  这一句话说完。

  朱元璋的脸色立马就不对了。

  还是马皇后手疾眼快,将他按住,不由得道:“这小嘴巴还真厉害!”

首节 上一节 39/1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