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港极长的海岸线上,都是百姓,在执行了鞭刑后,拖着所有的案犯上船沉海时,码头上爆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声。
伽利略是个局外人,他看的更加清楚,多数的百姓,其实在看热闹,有的则是拍手称快,最兴高采烈的一群人,大概就是被敲诈勒索的受害者,而那些穿着绫罗绸缎、棉衣的士大夫们,则是满眼的恐惧,似乎想起了什么可怕的记忆,而有些士大夫则是庆幸,庆幸自己不像这帮人一样的愚蠢、不知轻重。
很有趣的体验,一切都是如此的新奇。
“那就是大明的快速帆船游龙号吗?我在泰西就听说过它的名字,但亲眼看到的时候,还是不敢相信,它真实存在。”伽利略指着天边的一艘驶来的巨擘,呆滞的说道。
他看到的快速帆船,从远处驶来,起初只有一个桅杆露出,而后是遮云蔽日一样的船帆,几乎看不到船身,如同一条飞鱼划过了海面,在海面上留下一条长长的白色尾痕。
“那的确是快速帆船,但不是游龙号,游龙号会更加庞大一些,这是修改过的战船,游龙号一般不会作战。”通事肯定又否定,是快速帆船,但不是游龙号,因为游龙号会更加庞大一些,看起来冲击力更强,但其实作战能力不如改进型,游龙号更接近于商船,更加臃肿。
伽利略有点想不明白,好奇的问道:“修改过的战船,大明拥有量产快速帆船的能力,这不是让人意外的事,但是游龙号不会用于作战吗?”
通事笑着说道:“是的,用总督的话说,游龙号就是一个不承担作战任务的旗舰,这句话听着很怪,但在大明却很合理。”
游龙号、飞云号都是验证技术的船只,有点像是大明的面子,游龙号打起来因为体型过于庞大,反而会给一些小船一些可乘之机,不承担作战任务是设计的不完善,但同时也是旗舰,因为这两艘初始船只,对大明船舰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每次阅舰式,都是游龙号、飞云号前往。
“听起来有点浪费,不过大明非常富有。”伽利略不止一次听黎牙实说起过,大明人很好面子,不承担作战任务的旗舰,确实像大明能干的出来的事儿。
通事想了想继续说道:“其实快速帆船也没什么作战任务,五桅过洋船和三桅马船足够用了,它的作用就是让所有见到它的人都清醒过来。”
“巨舰,让蛮夷彬彬有礼。”
“和一些对自己实力没有清楚认识的人交流沟通,他们会非常没有礼貌,这是大明开海后一个巨大的困扰,但有了快速帆船划过海面,停泊在港口,这些个蛮夷,就会非常有礼貌了。”
“确实,我觉得我也可以很有礼貌。”伽利略十分认可这位通事说的话,他看到了快速帆船,就清楚而且具体的知道了,这就是武力。
这一艘快速帆船,是大明水师每年的武装巡游,其作用就是宣威四海,让蛮夷们静下心来,认真的听大明到底想要说什么,如果不肯听道理,大明也略懂拳脚。
伽利略出发了,他换了一艘船,和黎牙实一样,坐上了吕宋总督府前往松江府的船只,而不是泰西的大帆船,而这一次船队的船长,是吕宋铜厂的总办陈成毅,他要代表吕宋,给陛下献祥瑞去,就是他这些船上的赤铜。
伽利略一上大明的船只,立刻感觉出了差异,明明都是同一个型号的五桅过洋船,但大明的船明显更加整洁,至少清晨醒来的时候,没有比手臂还要长的老鼠,瞪着小眼睛看着你。
那真的是太恐怖了,伽利略不想再经历一次。
伽利略听黎牙实讲了很多大明的事儿,比如要面圣之前,都要沐浴更衣,就是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如果有异味,或者不洁,就会被纠仪官给压出去,甚至还要打板子,这和泰西普遍不洗澡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
“泰西的所有贵族,甚至是国王身上的臭气,就像是猛兽一样吓人,国王、王后的气味儿,就像是老山羊一样,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是如此,泰西对不洁的定义,似乎发生了一些错误的认知,肮脏的躯体、头发里爬满跳蚤、满身秽物、甚至任由蠕虫在溃烂的伤口上蠕动,真的是圣洁吗?”伽利略对干净的环境非常满意。
伽利略笑着说道:“费利佩二世都偷偷洗澡,尤其是在他的第三任妻子死后,他洗澡就更加频繁了,宫廷药剂师坚决不给王后清洗身体,最终王后死于褥疮。”
“看起来,我们的年轻人,早就对教廷的腐朽的条规产生了由衷的质疑,相信我,在大明,你拥有可以不信教的权力。”黎牙实闻言也是一愣,知道伽利略是教廷的反骨仔,但没想到居然早已经不满到了如此地步。
伽利略低声问道:“也不用信奉大光明教吗?不是说,陛下是大光明教的智慧化身吗?”
提到这个,黎牙实就笑的前俯后仰,上气不接下气,他摇头说道:“额,陛下恐怕比你还要反感这些神神鬼鬼之说,神鬼之说,在大明是异端,更加明确的说:陛下谁都不信,就只信自己。”
黎牙实笑的很开心,一方面是马上就可以回到大明了,另外一方面,就是皇帝知道自己成为了大光明教的神,那个时候错愕和惊讶的表情,最后笑,就是笑伽利略,他居然在担忧,到了大明要改信的问题。
大明不是东方的教廷,是东方的罗马。
“听着孩子,就像是罗马灭亡之后,所有人都开始怀念罗马,甚至宣称自己就是罗马,在远东也是如此,周围的小国,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东方的罗马赶紧灭亡,并自己带起正统的王冠,但东方的罗马,仍然真实存在。”黎牙实看着天空翱翔的飞鸟,最后连连摇头说道:“你自己亲身经历才会明白。”
“这在大明叫做知行合一。”
船队的速度很快,到了万历十三年五月初三,吕宋船队顺利抵达了大明,陈成毅、黎牙实、伽利略很快就坐上了车驾,前往南衙南湖别苑面圣去了。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陈成毅十分恭敬的行礼。
朱翊钧笑着说道:“免礼免礼,陈总办来的正是时候啊,朕还在忧心铜钱不够,你立刻就送来了千万斤的赤铜,解决了朕的燃眉之急,大明百姓,感谢吕宋总督府的付出。”
“谢陛下隆恩,陛下,吕宋总督让臣代为请罪,他擅自将一批流放吕宋、爪哇的儒生沉了海,还请陛下宽恕,陛下,他们太过分了。”陈成毅非但没有起身,而是说起了临走之前,殷正茂把人沉海之事。
朱翊钧颇为平静的说道:“吕宋总督府发生的事儿,朕都知道了。”
“泗水侯已经通过海防巡检,疾奏朝廷,朕收到奏疏的时候,也很震惊,朕震惊的不是泗水侯的做法,而是震惊这些流放的恶徒,居然还能在吕宋兴风作浪!朕小看他们的能耐了,是朕的错,朕没有提前预估到这个局面,没有派遣足够的读书人供泗水侯差遣。”
“沉海这件事,朕以为没什么不对的,这种情况,不沉不行,必须要沉,人心动荡的时候,就需要雷霆手段。”
吕宋士族在吕宋拥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殷正茂下手,代表着已经到了不得不处置的地步,等朝廷回函,会错失最佳的震慑时间,反倒是殷正茂在用自己的身后名,换吕宋的长治久安。
“总督年事已高,请朝廷恩封泗水侯世子。”陈成毅这才松了口气,他一直有些担心,殷正茂的雷霆手段,会引来陛下的不满,毕竟没有按死刑三复奏的流程办事,但考虑到吕宋总督府还是总督府的政治框架,这其实没有多大的问题。
陈成毅也觉得,陛下因为一些罪犯和皇亲国戚的国姓爷,而且还是儿女亲家翻脸,似乎有些不值当。
但大明的妖风比较多,有些时候,这种从快从速稳定人心的手段,很容易被一些人包装成殷正茂意图自立为王。
第692章 随时准备三堂会审伽利略
维持大明和吕宋总督府之间隶属关系的保障,从来不是什么君臣之义,而是大明水师强横的实力。
这就是朱翊钧不在意殷正茂把人沉海的原因。
万历元年末,殷正茂带着招降的林阿凤渡海奇袭吕宋之后,大明如果没有开海,没有重建水师,就是殷正茂再忠君体国,他也只能心里想想,所有人都只会逼着他自立为王;但现在大明水师强横无比,就是殷正茂再想自立为王,锡土建国,也只能想想,所有人都会逼着他忠君体国。
很多时候,人看似有很多的选择,但其实压根就没得选,现在这样就很好,事事有奏闻,所有赤铜都拉到大明换取货物和宝钞。
吕宋是个总督府,不能用腹地的条规去生搬硬套。
“泗水侯的侯府世子,泗水侯可有人选?”朱翊钧笑着问道,对于陈成毅提出的册封世子,朱翊钧自然乐意,当然也要考虑殷正茂本人的想法,杀几个罪犯而已,他就是把流放犯全杀了,朱翊钧也不会如何。
殷正茂有三个儿子,老大殷宗伊在前军都督府做经历,就是领个俸禄,在大明京师,不在吕宋;老二殷宗傅是锦衣卫的千户,加轻车都尉,也是不视事儿的闲职,在老家南衙徽州。
只有老三殷宗信在吕宋,尚了周德妃义女盈嘉公主朱轩嫦。
这算是他们徽州殷氏开枝散叶,有了三房。
按照大明继承法的嫡长继承法,长子殷宗伊是最好的人选,而且人也在北衙,若是殷正茂在吕宋逝世,大明正好把泗水侯府内迁,这样一来,把吕宋彻底消化掉,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谋划。
“国姓爷想让三子驸马都尉殷宗信嗣位,还望陛下成全。”陈成毅再俯首,说出了一个让人意料之外的名字。
按照惯例,驸马都尉不视事儿,殷宗信既然做了驸马爷,就不该再奢求了,按照惯例,该是嫡长子嗣位,殷正茂欲立小儿子,让所有人都很意外。
陈成毅面色凝重的说道:“陛下,国姓爷说长子多疾,次子不习戎事,且不在吕宋,对吕宋诸务不熟,唯有三子,文武双全,可为陛下尽忠。”
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殷正茂不打算将泗水侯府迁回腹地,而是打算让泗水侯府在吕宋世袭罔替下去。
这很犯忌讳。
“说是女婿,其实比朕还大,殷宗信朕也见过,是个忠君体国之人,文武双全倒也说得过去,就他吧,冯大伴下章内阁拟诏吧。”朱翊钧没有任何犹豫做出了决策,笑着说道:“朕欲仿黔国公旧事,也希望泗水侯府能够如黔国公府。”
“臣叩谢皇恩。”陈成毅还以为陛下会不同意,以为陛下会让礼部出来当这个坏人,毕竟涉及到了泗水侯府内迁的问题,但陛下答应的这么快,是陈成毅完全没料到的。
“陛下,臣以为略有不妥。”张居正听到这里,就站了出来,他要反对,万士和这个帝党就不必指望他了。
朱翊钧立刻说道:“先生,咱们以前说好的,当初泗水侯渡海至吕宋开辟的时候,就一直引了黔国公府旧事,包括让朕的义女嫁于殷宗信,给国姓,都是如此,先生。”
“陛下,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张居正不答应,他的理由很简单,之前他低估了吕宋王化的进程,其实吕宋,甚至是整个南洋有太多的汉人了,吕宋王化没有想的那么困难,再加上开海海贸的兴旺,让吕宋王化的进程比绥远还要快。
现在来看,泗水侯府内迁,更加合适。
朱翊钧坐直了身子,极为严肃的说道:“先生,咱们都不在吕宋,吕宋到底是因为泗水侯在才如此稳定,还是因为大明的羁縻才如此稳定,朕原以为是后者,今日看来,反倒是前者。”
“因为泗水侯还在,所以才如此稳定。”
“先生啊,你看看这些个贱儒吧,泗水侯在,他们都敢做到如此的地步,若是泗水侯不在了,甚至是泗水侯府也不在了,吕宋还不得成了反贼的老巢?到时候东南海寇四起,就成了必然。”
张居正认真思索了一番,才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陈成毅一时间有点懵,他分不清,搞不清楚状况。
第一种情况,张居正在演戏,大臣反对,皇帝坚持支持,这样可以笼络泗水侯府的人心;
另外一种情况,张居正没有演戏,真心反对,皇帝表面坚持,实则反对,让泗水侯府懂事,自己换世子人选;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张居正没有演戏,陛下也没有演戏。
“臣愚钝。”陈成毅选择了实话实说,猜不透就不猜,直接挑明了说。
“你别乱猜了,就是殷宗信为世子了。”朱翊钧看着陈成毅的表情,就知道他又在胡思乱想,不在朝廷,总是觉得这潭水过于高深莫测,但其实万历年间的朝堂,没有那么多的尔虞我诈。
皇帝笑着说道:“就这么定了。”
殷正茂的长子的确多病,而且有点文不成武不就,成婚多年,在北衙已经生根发芽,而殷正茂的次子在老家,已经抱孙子了。
当初殷正茂打吕宋,只有小儿子在跟前,能文能武,也曾冲锋陷阵,算是最佳人选了。
张居正确实想让泗水侯府内迁,因为时势在变,但皇帝说的有道理,能把殷正茂逼到把人沉海,这泗水侯府真的内迁,吕宋八成要学了当初的交趾十三司,殷正茂一走,这些文官蠹吏,一定会把吕宋所有人,都逼到沸反盈天的地步。
大明丢了吕宋,等于宣告开海失败。
综合考虑,张居正认可了陛下的想法,让泗水侯府留在吕宋,继续这种半封建、半郡县制度,云南就是这种制度的实践,效果非常的好。
大理国当年也是横极一时,大唐那么强横,都没有彻底拿下大理,一直到蒙哥攻破大理,但用的制度,仍然是世袭土司,实际上的大理国一直存在,不过不再是国王,是世袭总管段氏和世袭相国高氏,一直到黔国公府建藩永镇云南,才让云南彻底变成了大明的十三个布政司之一。
王化程度甚至高过了离大明腹地更近的贵州。
开疆拓土,还是稳一点好。
“陛下,西班牙国王、日不落帝国之主、西西里与那不勒斯守护者、弗朗什孔泰大公、米兰领主费利佩二世让卑微的使者,带来了最诚挚的问候,以及二百万两白银作为赔偿,请求陛下宽恕索伦未经允许的恶劣行为。”黎牙实上前一步,呈上了费利佩二世的国书。
“不是,费利佩现在也把自己的名头搞的这么长吗?他只需要说自己是西班牙国王,朕还能不知道他是谁吗?”朱翊钧听闻这么长的头衔也是感觉惊讶,之前费利佩是不屑这么堆砌自己的名头的,就是简单的西班牙国王,这是费利佩的骄傲。
就像朱翊钧,从来都只说自己是大明皇帝,而不说什么万王之王、四海一统之大君这类虚头巴脑的玩意儿,这是一种骄傲,我不需要虚张声势,我的名字就足以代表一切。
现在,费利佩也只能玩起了这种套名头的把戏,来让自己继续保持表面上的对等地位。
虽然大家都说他的大帆船贸易是朝贡,但他自己不想这么认为,他一直在追求一种平等的邦交关系。
黎牙实天天说大明好面子,这些搞出这么长名头的泰西人就不好面子?
朱翊钧拿起了国书正打算开始看,忽然抬头说道:“多少两白银?”
黎牙实赶忙说道:“两百万两,索伦是殿下的使者,他做出这等人神共弃之事,殿下说,无论如何都要表达自己诚心诚意的歉意。”
“哦,两百万两白银,诚意十足。”朱翊钧这才低下头看起了国书,他看着看着又抬头问道:“银子运到大明了没?”
“已经入了松江府天子库。”黎牙实赶忙说道。
大司徒王国光立刻站了出来,俯首说道:“陛下,两百万银,国帑是不是也得有一半?”
“大司徒,这不应该分账吧。”冯保立刻呛声,这是费利佩给陛下的赔偿金,国帑凭什么跳出来分一半!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天理了!
“陛下,王者无私。”王国光不理冯保的呛声,直接找陛下要钱,这银子,怎么也要有国帑的一半,天塌了,也是这个道理,陛下是大明的皇帝,费利佩二世这笔银子,是赔给大明的!
“大司徒,贪心不足啊,这银子入了天子库,还想让内帑吐出一半来?想甚美事儿,没门!”冯保还是咄咄逼人,就是不肯给。
朱翊钧低头看国书,一句话不说,他的态度再明显不过了,哪个貔貅把银子吃进肚子里,还吐出来的道理?
“陛下,天下人人为私,唯陛下一人公耳。”王国光的战略依旧是不跟宦官交锋,把矛头对准皇帝。
你皇帝今天要是开口说个不字,他王国光就敢在皇帝面前撒泼,天下是你老朱家的天下,国帑也是你老朱家的国帑,你皇帝自己看着办吧!
朱翊钧看完了国书,看着王国光也有点头疼的说道:“行了行了,为了些阿堵之物,吵来吵去,哪还有什么天朝上国的雅量,让使者看笑话,分国帑四分之一好了。”
“陛下,雅量是礼部的事儿,臣就是个浑身铜臭气的账房先生罢了,在其位谋其政,说一半就是一半,一个子都不能少。”王国光才懒得管那些雅量,银子要到手才是本事!
京营每年过年前,甚至要把永乐造的火器拿出来哭穷,不都是为了预算吗?
“陛下此例一开,是不是日后都循此例?国将不国,天下将亡!”王国光一步不肯让,这是赔给整个大明的。
“行了行了,就一百万两银子,看你说的,还国将不国,分国帑一半,一半,总行了吧。”朱翊钧都被气笑了,都说他朱翊钧是个抠搜鬼,大明户部尚书哪里逊色半分?!
“费利佩二世道歉的诚意,朕看到了,朕也接受了。”朱翊钧看着黎牙实笑着说道:“倒是让黎特使看了笑话去,为了些许银子,吵来吵去的。”
“陛下,这不是些许银子,是二百万银,万历三年以前,是两年的金花银了。”黎牙实倒没有任何看笑话的想法,这才是万历朝最恐怖的地方:耻于言利的、腐朽的大明士大夫阶级正在死去!
换成泰西,腐朽的教廷自己完成新陈代谢,将会是何等可怕的场面?
大明正在逐渐摆脱好面子的陋习,大跨步的向着务实迈进,这在大明朝廷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儿,在黎牙实眼里,就是大明万历维新的结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