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神情极为振奋的说道:“臣从解刳院了解到,天花也分为几种,都是天花,可即便是轻症也有超过30%的死亡率,若是严重或者出血,必死无疑!以山西大同五里寨为例,万历八年爆发天花,最后封闭城门,再打开时,一万五千丁口,只剩下五千人了。”
“若是牛痘真的有用,当真是生民无数,岐圣再世!”
“以何等论功?”朱翊钧作为后来者,他其实对天花的可怕和天花造成的危害,无法感同身受,因为他没有经历过,后世是一个没有天花的世界,而且连牛痘都不种了,肩膀上种的花是卡介苗,不是牛痘。
朱翊钧无法理解时人对天花的恐惧,但朱翊钧经历过生死,他知道,死真的很可怕,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一等功赏!”张居正十分确切的说道,今年的技术进步奖已经名花有主了,甚至等不到过年颁发了。
庞宪代表解刳院拿下一枚一等功赏奇功牌。
“陛下,在天花爆发的地方,只能封闭城门,无论老幼妇孺,都要关在城里,直到每个人都感染、病发、死亡,等于说是…朝廷抛弃了黎民,现在终于有办法了。”张居正攥着拳头,用力的说道。
从封闭城门,再到开启,是三年时间,大疫三年。
天花爆发的地方,都是死绝之地,任何一个城池经历了天花,都要废弃一段时间,这也有了各种天弃的传说。
朱翊钧的农学老师徐贞明的老师马一龙,曾经说过,人力胜天。
老天爷抛弃了此方黎民,但是朝廷不抛弃此方黎民。
天弃人不弃!
牛痘法真的有用,当牛痘法广泛使用的那天,陛下就是立刻宣布自己是真武大帝转世,也有大批的拥趸,坚信不疑。
战争、瘟疫是杀死人类的最大杀手,旗鼓相当,不相伯仲,往往相辅相成。
“庞宪,终究是要青史留名了,他是第一个种痘者。”朱翊钧朱批了张居正为解刳院集体请功的奏疏。
三娘子还没走,她一直在等庞宪结束观察期后,和庞宪了解这种法子的结果,草原也深受其害,天花从汉朝的时候,就被叫做虏疮,意思是从北虏匈奴传来的恶疾。
草原上,天花肆虐。
人痘接种防治天花有四种,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每一种都是用的人痘病毒,极其危险,而牛痘法几乎不起痘,更不会致命,这就是牛痘法的奇妙之处。
“那就先试试吧,从京师开始推而广之。”朱翊钧决定先试点,还是从京城开始。
崇祯年间,因为空前的少雨多旱,蚊虫老鼠泛滥成灾,从山西为源头的大瘟疫时代来临,伴随着旱灾,百姓不得不迁徙,瘟疫被带到了华北平原,这场瘟疫既是大鼠疫,也是天花肆虐,因为当时有疙瘩瘟之称。
崇祯十四年,沿街小户,收掩十之五六,街坊间的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二十余万也。
京城爆发了超过超大瘟疫,十家里有五六家都要收掩埋尸体,街上房间看不到一个人,有棺材的、没棺材的死人,光是九门计数,就超过了二十万。
崇祯十六年八月到十二月,再次爆发瘟疫,以最保守估计,和崇祯十四年的规模相当,李自成在攻破大明帝国的京师时,没有遭遇到任何抵抗,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白骨道旁、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王希元跑到皇帝这里诉苦,说自己苦,自己累,顶不住了要致仕,是因为他肩上的责任真的很重,王一鹗那会儿京师人口密度还比较低,沈一贯的任期极短,王希元是真的接了个烫手山芋,越来越多的人口,防疫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王希元是事务官,要处理这些事,处理不好就要担责任。
“《荀子·王制》曰: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此为圣王之制也;《管子》曰: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
“陛下,这两年京师肉眼可见的绿了起来。”张居正谈到了环保,说起了京师肉眼可见的变化。
荀子在王制一篇中提到,草木繁荣生产的时候,斧头不要入山林,这是法自然的圣王制度,山泽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开发,在草木生长的时候把它砍伐,是违背自然的。
法自然是先秦诸子的都认可的共同认知。
京师绿了,就是这些年张居正察觉到的最大的变化,从灰蒙蒙的一片,到现在的绿意盎然,就连附郭民舍也种了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树木,再加上顺天府大力植树,来应对贱儒对西山煤局的攻讦,最终得到了这一结果。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极大,自从西山煤局以六文一斤煤,稳定供应煤炭之后,砍柴夫、抬柴夫没有消失,他们不再进山,而是集中在煤市口的附近,西土城豪奢户因为在皇帝病危时候,鼓噪风力言论被斩首,煤市口已经归了工部管辖。
自然恢复的很快,飞鸟将远方的种子带到了各处,在雨水的滋生下,生根发芽,无人打搅中逐渐长大,开花结果,山林、草地在山野间出现,田间地头也多了树木,风一吹,枝叶婆娑,摇曳着树影。
张居正颇为唏嘘的说道:“或许这就是天志,这三五年来,京畿算得上是风调雨顺,冬天下雪冻死了蝗虫,春天下雨滋养了万物,臣在京师生活居三十年,这三五年是旱灾最少的年份了。”
冬天下雪、春天下雨,不应该是理所当然吗?其实不是。
嘉靖三十六年至嘉靖四十五年这段时间,嘉靖皇帝一共到祈年殿祈雪六次,只成功了一次;隆庆共六年,隆庆皇帝祈雪三次,祈雨一次;
万历十二年为止,只有万历七年十二月初五,皇帝到天坛行大雩礼,进行了修省祈雪,洪应坛修省三天不到,大雪纷纷扬扬。
老天爷不下雪、不下雨,对皇权和朝廷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皇帝可能被老天爷抛弃了,朝廷需要组织赈灾,减免税赋。
“哼!这倒是风调雨顺了,朕听说,咱们西土城那些富户,沿着百望山建了一千二百栋别墅,有山有水有园林,叫什么?百鸟朝凤厝、驷马拖车厝,在朕眼皮子底下起大厝!成为名儒流连忘返之地!那百望山光秃秃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起大厝!”朱翊钧说起这个就来气。
随着自然的恢复,百望山(颐和园附近)的植被恢复的速度极快,再加上引水渠,西土城的富户,搞了一个堪比龙池规模的人工湖,沿湖营造了一千二百栋的别墅,每一栋都有自己的名字,最贵的百鸟朝凤大厝只有八栋。
不敢建九栋,主要是怕僭越,被皇帝给抄了去,所以建八栋。
这百望山下还有条长街,贩售的都是稀罕之物,连红毛番、金毛番这种胡姬都有,是奢靡享乐之地,这些个名儒流连忘返就不意外了。
“还没建好,这八栋百鸟朝凤大厝就卖光了?!朕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谁这么有钱!他完税了吗!”朱翊钧把桌子拍的砰砰响。
“冯大伴,下章户部,超过了三进出的院落,加入奢侈税的行类,起征30%,这种九鸟朝凤的大别墅,100%征税,他们不是有钱吗?不交税,不给住!”
朱翊钧把大别墅,明显超出了居住需要的大别墅,纳入了奢侈税的征收范围,这玩意儿不收,天理难容!不交税还想住大别墅?交不起税就别买!
“臣遵旨。”张居正也没想到刚刚定下的奢侈税名录,这么快就更新了,这就多了一个新的名目。
这税该收,天下这么大,不想交可以去海外起大厝去,到那些地方没人管,朝廷还支持。
朱翊钧要给庞宪颁发一等功赏牌的打算落空了,因为庞宪已经答应了前往归化城,京师的试点,有陈实功、李时珍、吴涟等等大医官在,不会出现纰漏和问题。
而庞宪要亲自赶往草原,去推广种痘法。
庞宪会在过年前回京,不耽误陛下颁奖,庞宪的推辞,得到了大医官的一致认同,其理由十分充分,主要是没有大规模的应用,没有践履之实,庞宪也不确定牛痘法的具体效果,等到试点之后,再领奖不迟。
不给贱儒留下任何的把柄,就是大医官们的共识。
朱翊钧想要年中颁奖的打算落空了。
五月底是每年一次的开沽点检,大明的白酒都会云集京师,相比较去年的仓促,今年筹备十分充足,这一次开沽皇帝御笔亲书的天下第一酒,费用从五万银涨到了十万银,但依旧被人趋之若鹜。
开沽点检还没开始之前,倭国的使者,前民部大臣神田真一抵达了京师。
一路上神田真一的嘴巴都没合拢过,惊骇到无以复加,神田真一是倭国的铁杆抵抗派,而且是明目张胆的抵抗,要以私铸钱对抗舶来钱,拒绝大明利用宝钞的予取予夺。
而后他就被罢免了,因为大明的要求。
而这一次神田真一抵达了京师,是代表织田信长。
“助军旅之费,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年息4%,一年内支付300万银四十年还清?不可能,绝不可能!倭国哪来的这么多的白银!”神田真一刚刚抵达了四夷馆,就收到了大明鸿胪寺的照会。
“经过长崎一战,倭国水师尽丧于长崎,你们引以为傲的铁甲船,有两条会在十五天后,拖拽到天津卫,首里侯陈璘有恭顺之心,把这两条拖到大明来,准备拆了给陛下当摆件。”少卿高启愚笑容满面的说道。
陈璘真的这么打算的,这种船大明也用不到,唯一的用途就是给陛下当手办了,这次不是模型,是实物拆成零件后,放到太液池里,给陛下赏玩。
胜仗陛下看不到,给陛下两艘铁甲船,让陛下有参与感。
“大明怎么不去抢!”神田真一怒不可遏的大声喊道。
“这不就在抢吗?你不会以为,我在这里跟你磨嘴皮子吧,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就不可能得到!织田信长当然可以不给,没关系,大明水师会自己去拿,现在抉择的时间到了,是让大明水师自己去抢,还是织田信长给呢?”高启愚老神在在,也不动怒,但一字一句都像是利刃一样捅在了神田真一的心窝子上。
大明可以自己去取,这就是大明敢索要如此巨额战争赔款的理由。
“大明不是这样的,贵为天朝上国,怎可如此充满了铜臭味!”神田真一呆愣了许久,坐下说道:“那是九鬼嘉隆自己一意孤行,是水师独走,不是将军犯的错,为何要将军承担错误的责任呢?”
“骗鬼呢,水师独走,九鬼嘉隆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反抗织田信长?”高启愚拍着桌子大声喊道:“你当大明傻吗?火炮谁给他的!火药谁给他的!水师的倭寇谁给他的!都是织田信长!狗屁的水师独走!”
“这一千五百万银的战争赔款,也不是让织田信长自己拿出来,还有那个毛利家,他们偷偷摸摸的登岸,偷偷摸摸溜走,就可以当做无事发生了?当大明是什么!青楼里的娼妓,想进就进,想出就出?!还不想给钱?”
高启愚说的话很难听,他是第一任的遣泰西特使,这帮番夷都是这样,讲道理,他们听不懂。
什么礼义廉耻,高启愚只要银子!
他已经没有希望升转了,张居正在,他不能升官,张居正不在了,他也不能,陛下决计不会升转,因为那会成为反攻倒算的突破口。
谈判桌上,就是用嘴皮子为大明争取利益,前线打了胜仗,就要把战果扩大,谈判桌也是战场!
“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实在是太多了,倭国没有这种财力。”神田真一面带痛苦的说道,如果不答应,大明就会全面攻倭,需要做出点什么平息大明的怒火。
本以为白银硫磺条约已经足够苛刻了,没想到更加苛刻的条约等着他去签署。
“白银嘛,挤一挤总会有的。”高启愚平静的说道:“你不知道的是,皇帝陛下否决了长崎总督府提出的白银硫磺条约,长崎总督府离倭国更近,陛下担心长崎总督府的安危,但是倭人自取灭亡,非要攻打长崎总督府。”
“自作孽,不可活啊。”
这就等同于在陛下的心头挖了一块肉,陛下对白银硫磺条约的态度是慎重,让长崎地方再研究下,不要那么苛刻,防止狗急跳墙,结果还没有结论,已经狗急跳墙了。
这皇帝的面子受损,需要多少白银才能给陛下找回场子?
“还有对马岛。”高启愚提醒神田真一,大明要的不仅仅是白银,还有对马岛上的一切,营堡、军器、工场、港口、倭人,一切物件,皆割让大明,以为永例。
对马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岛屿,是倭国攻打朝鲜的必经之路,随着开海,倭国的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大明自然要有所防范,倭国想要窃中华之权柄,就要先取朝鲜。
那么对马岛和对马岛控制的海峡,就是大明必然要掌控在手里的冲要之地。
“对马岛是白银硫磺条约建立的基础,没有对马岛,倭国的船只依旧可以到朝鲜,而后假借朝鲜堪合贸易,别以为朝廷不知道,还是那句话,可以不给,大明自己可以去取。”高启愚看着神田真一说道:“对于织田信长而言,也无所谓的。”
“反正对马岛是毛利家的,又不是织田家的。”
济州岛、长崎总督府、琉球形成的包围网,会将倭国牢牢的锁死在了岛上,动弹不得。
织田信长无所谓吗?织田信长自诩天下人,他作为倭国的幕府将军,签署这份条约的结果,就是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还不如死在刺客手中算了。
这些骂名,都需要织田信长去背负了。
“将军是不会答应的!”神田真一面带痛苦的说道。
“正好。”高启愚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要我说,谈什么谈,大明怜悯织田信长被刺杀,才特赐设立了长崎行都司、大阪湾守御千户所,他不知感恩,还阴谋造反,把织田市和她的女儿直接杀了祭旗,全面进攻好了,谈个屁!”
高启愚一甩袖子,作势欲走,他这个态度极为嚣张,似乎压根就没打算谈判一样,但其实高启愚很清楚,还没到时候,胡元就是仓促攻倭,因为不了解水文,被‘神风’给击败了,而且,现在倭人实在是太多了,还需要再等等。
“等一下!”神田真一伸出手来,面色难堪的说道:“等一下,我们可以再谈谈。”
背对着神田真一的高启愚露出了个笑脸。
倭国越虚弱,灭倭的时候就越轻松。
第619章 不学数理化,处处是魔法
大明的外交政策是十分温和的。
从国初大明就制定了十五个不征之国,除了矢志不渝的进攻北元,消灭这个前朝之外,大明没有发动过持续的灭国战争,对麓川、安南的征战,主要以防守反击为主。
在永乐年间实际占领的安南,在宣德年间不情不愿的放弃,在正统年间确认放弃,也是朝中有人认为朱棣占领安南,违背了皇明祖训的十五个不征之国的事实,祖宗成法不可违,也是明朝的政治正确。
张璁、桂萼等人批评三杨,主要是为了批评贱儒,就只会守着祖宗成法,冥顽不灵,不知变通。
神田真一其实很了解大明,因为是天朝上国,自然要有大国雅量,说的更加简单易懂,就是爱面儿。
给够了大明面子,多大的梁子,也就过去了。
但现在神田真一清楚的知道了,大明变了,这一套不管用了,现在大明变得咄咄逼人,已经彻底没有了雅量,做事斤斤计较,分毫必争。
在十七条后,就是白银硫磺条约,白银硫磺条约又有了附属条款,对马岛和一千五百万银的战争赔款。
织田信长不会在这份条约上签字,而签字的只能是他这个神田真一,而且他还必须签字,除非神田真一疯了,希望全面开战。
“容我奏闻国内将军,再做定夺。”神田真一眼睛珠子一转,准备拿出拖字诀来,这是大明贱儒们常用的伎俩,很多事,大事拖成小事,小事拖成无事发生,非常好用。
拖着拖着,人们就不再关注了。
神田真一是儒教各种经典培养出来的官僚,整個东方,都被儒教文化影响,会点贱儒的招数理所当然。
高启愚嘴角勾出了一抹笑容,有一种面对朝中贱儒的既视感,大明贱儒实在是太多了,各种招数,这么多年,高启愚见得多了,用海瑞的话说,就是老手段了。
在如何做好一个贱儒方面,大明是倭国的活祖宗。
“你想拖下去?哦,没关系,首里侯已经带着水师前往了大阪湾,相信,织田信长会把签好的条约,送到大明来。”高启愚告诉神田真一一个绝望的现实,那就是大明并没有因为他这个使者的到访,而停止进攻。
没有人规定,战争和谈判不能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