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646节

  宋仁宗对柳永的《鹤冲天》非常不满,等到柳永考中进士后,宋仁宗说了句且去填词,柳永就只能乖乖的奉旨填词了,一直到后来,开了特赐恩科,柳永这才是考了功名,宋仁宗无愧仁一字,对于得罪了自己的柳永,最终还是网开一面。

  李开芳看到这一幕,整个人都有些眩晕,李开藻要是知道这个消息,恐怕会疯掉吧,如此大起大落,先是少年负盛名入京,会试前一路鲜花锦簇、在国子监兴风作浪人人尊崇、到代笔事情暴露人人唾弃、忽传金榜题名,又突然遭逢皇帝特意罢黜,如此大起大落,李开藻会变成什么模样?

  大抵会疯。

  是一定会疯。

  看榜的人络绎不绝,而李开芳站在午门前,他只要往前走几步,就到了伏阙请命的地方,李开芳在犹豫,这一脚踏出去,生死难料,可是这一脚不踏出去,他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儿,李开藻再混账,李开藻的父亲对他有恩。

  犹豫了很久很久,一直犹豫到太阳西斜的时候,李开芳终于下定了决心。

  李开芳已经三十多岁了,还能在去年中举,他受了恩情,这份恩情是要偿还的,现在李开藻遭逢如此大难,作为兄长,李开芳不做点什么,又如何面对伯父,面对自己呢?

  他一步迈了出去,而后一步步的走到了午门前,甩了甩袖子,五拜三叩首,跪在了地上。

  午门上的大汉将军早就注意到了李开芳想要伏阙又不敢,一直在等,等到李开芳行完礼的一瞬间,大汉将军极为兴奋的敲响了午门上的鼓,鼓声传入了左顺门,左顺门的宦官分辨了一下,眉头一挑,一溜烟的跑向了午门,了解了情况后,快马加鞭跑向文华殿。

  “陛下,有人伏阙了!有人伏阙了!”小黄门跑进了文华殿内,跑进文华殿偏殿的小黄门的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些兴奋,只有那么一点点,但朱翊钧还是听出了小黄门的兴奋。

  自从上次王崇古把科道言官坑到了皇极门伏阙,被海瑞劝走之后,大明就再也没有人伏阙了,因为实在是搞不清楚,是不是被人给诓骗了,联袂的那个人,是不是来自某些人的授意,连廷杖都没得打的太监们,现在终于来活儿了!

  “好!来得好!”朱翊钧猛地站了起来,连手里拼了一半的游龙号都懒得再拼了,立刻站了起来,颇为兴奋的问道:“来了多少人?谁带的头?廷杖的棍子都烂掉了,上个月刚换了新的!让缇骑们把廷杖的东西准备好!”

  “走!摆驾皇极门!”

  朱翊钧已经迫不及待了,伏阙,这多大的稀罕事,自然要亲自前往,别人都打上门来了,没有退缩的道理。

  对于皇帝而言,朝臣们的伏阙,请求皇帝收回成命,不仅仅是在扯皇帝的嘴巴子,而是在指责皇帝,甚至控诉皇帝有错有罪于天下,一旦退缩,等同于下了罪己诏,认为自己有错,这对皇权的伤害是极为致命的。

  开打死言官先河的又不是他朱翊钧,而是武宗皇帝和刘瑾,后来,道爷也打死了言官。

  朱翊钧绝对不能退后一步,退一步,贱儒就会进三步!

  “一个人。”小黄门面色尴尬的说道。

  朱翊钧停下了脚步一挑眉头,疑惑的说道:“一个人?”

  “一个人。”小黄门颇为肯定的说道:“就只有那个叫李开芳的人在午门伏阙,并不是为了科举增员,而是为了他弟弟,李开藻被涂名之事。”

  “走吧去看看,缇帅,你把这个李开藻、李开芳的卷宗拿来。”朱翊钧也就是知道李开藻和李开芳兄弟二人,在路上了解之后,朱翊钧才知道,李开芳和李开藻,虽然都姓李,但性格完全不同。

  朱翊钧没坐车,而是一边走一边听赵梦祐介绍这个李开芳的过往。

  李开芳身世凄惨,他的父亲久病缠身,病了大概三年,终于在李开芳六岁的时候,撒手人寰,他的母亲立了贞节牌坊,要拉扯李开芳长大,但这说得容易,做起来极难,一个妇道人家,要拉扯一个六岁的孩子,多少有点困难,因为久病,家中也并无余财。

  李开芳的母亲就带着李开芳求到了他父亲的本家,本就是旁系,本家对这孤儿寡母,更是冷眼旁观。

  李开藻的父亲是本家大宗,最终收留了这对母子,这一养,就是二十六年之久,李开芳顺利长大,十六岁成婚后,仍然在读书,考取功名,一直到三十二岁终于中了进士,李开芳虽然叫大伯,但这个大伯,比亲爹还亲。

  而李开藻这厮要是个蠢货也就罢了,可打小这李开藻就极为聪明,异于常人。

  为人父母,哪有不望子成龙的?李开藻的父母就打起了李开芳的主意,造势这就开始了。

  这次会试,在经学上,李开藻二十岁年纪,考的比李开芳还要好!

  “这个李开芳居然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明明在午门外徘徊了那么久,居然还是迈出了这一步,就是天大的恩情,李开芳这午门外一跪,这恩情就还完了!”朱翊钧走到了午门前,也听完了李开芳的故事。

  李开芳在本家也不是吃干饭的,他对算学的兴趣,起源于当初给本家算账,后来就是天文,再到后来就是帮忙主持家里的生意,李开芳迟迟没能中举也和他常年操持家业有极大的关系。

  有人伏阙,宫里应对伏阙的机制就已经启动,无数的脚步声在午门内不断的响起,一队队的大汉将军,在午门前严阵以待,朱翊钧走出了午门,来到了李开芳的面前。

  “给朕打!先打二十杖!”朱翊钧手一伸,不问任何缘由,先打了再说。

  民告官,先打杀威棒,这官告君也是如此,李开芳可是有功名在身,跑到午门外磕头,就得先打,子不言父过,臣不言君失,怎么能到午门来磕头呢!

  “悠着点。”朱翊钧让人准备好廷杖后,对着冯保交代着打的细节。

  大明的廷杖分为打死人还是不打死人,打死人一棍子就能打死,不打死人,打一千下,第二天还跟没事儿人一样,当然动静都是一样的,乓乓响,极为吓人。

  显然,是后一种打法,这可是会试添加算学后,唯一一个算学满分的人,大明皇家格物院需要这么一号人才。

  缇骑们将李开芳往长板凳上一放,祭起了杀威棒就开始了,声音很大,但李开芳的表情一脸懵逼,显然他已经做好准备被打死了,结果却是不怎么疼。

  那指定不疼,缇帅赵梦祐堂而皇之的把厚厚的垫子放好,主打一个光明正大的偏袒,皇帝都说了悠着点,显然就是走个流程,廷杖都打在垫子上,当然不疼。

  “这也算是朕第一次使用廷杖吧,好好好。”朱翊钧对冯保说道。

  万历年间一共伏阙两次,一次是好说好商量劝走了,一次是大明皇帝还没赶到战场,儒生们都跑的一干二净了。

  现在这的确是第一次使用廷杖,不过不准备打死人。

  “你今天这一跪,老李家对你的恩情已经还完了,就他鼓噪国子监廪生聚啸一事,朕以谋逆罪论,他全家都得遭殃。”朱翊钧坐在了张宏搬来的凳子上,对着李开芳说道:“国子监廪生是国朝未来,他如此鼓噪,利用儒生来博名望,就是置大明于危险之中,这是谋逆。”

  朱翊钧详细的解释了,为什么这个案子是谋逆,其实不用这么解释,得罪了皇帝,那不就是谋反是什么?但朱翊钧爱惜人才,所以对李开芳解释的很清楚。

  “那,李开藻还能参加科举吗?”李开芳跪在地上,他其实很怕,但还是俯首帖耳的说道:“当初,宋仁宗也宽宥了柳永,最终让柳永成为了特赐恩科进士。”

  “可以。”朱翊钧十分明确的说道,只要他还能考的中,就剩两次机会了。

  若是李开藻能够在这次大起大落中,大彻大悟,那日后继续参加科举,朱翊钧也不会为难他。

  将其名字当众划去就是朱翊钧对这件事最后的处置结果,自然没有过分追击的道理,要么这次直接法办,要么做出了处置不再继续追究。

  朱翊钧看着李开芳十分明确的说道:“当然了,他要是继续忤逆旨意,执意阻碍大明再兴,那朕只能把他扔进天牢里,前罪并罚了。”

  不过度惩罚,是因为朱翊钧增设算学进士五十人的目的已经达成,没必要过度惩罚,造成进一步的矛盾激化,让事情出现更多的变数,但不代表着朱翊钧会放弃追究责任。

  已经看在李开芳这个算学天才的份上,网开一面了,李开藻再死不悔改,那朱翊钧也会亮出铡刀来。

第540章 大明廷臣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

  李开芳挨了廷杖没死,是因为他是会试算学第一,他的兄友弟恭,他的仁义礼智孝,都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获得大明皇帝的勉励,至于会不会有人整天到午门表演伏阙,朱翊钧充满了期待!

  不仅仅是朱翊钧,宫里的宦官,镇抚司的缇骑都在等着。

  赵梦祐让缇骑们打廷杖,缇骑们连老手艺都不熟练了,还得垫个垫子,因为手生了,毕竟十多年没有廷杖了。

  万历年间的儒学士们总是少了一些勇气,学学当初杨廷和父子,直接纠集260余名骨鲠之辈,大喊着国朝养士一百五十年,仗义死节就在今天,跑到皇极门前乌央乌央的伏阙,那样才热闹。

  这次廷杖没死人,朱翊钧真诚的希望,儒学士们见到这个场面,可以鼓起勇气来!

  来伏阙!来挑衅!来给朱翊钧枯燥的日理万机的生活,添加一些乐趣。

  “你可愿意入格物院?如果不愿,可以继续入朝为官。”朱翊钧询问起了李开芳的去向,李开芳是双榜进士,意味着他可以做双向的选择,如果他执意做官,那朱翊钧也不会拦着,只是可惜了他的算学天才。

  大明的官僚和学者是合为一体的,这一点是生产力低下的必然,掌握了大量知识的知识分子,既是官僚也是学者,也让大明的理工变得困难重重,只有技术,没有科学,始终没能形成系统性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这就是遗憾。

  皇家格物院录取算学进士,就是为了打破这一困局,分科治学不仅仅是在教学培养人才上,还体现在社会分工上。

  “学生愿意前往皇家格物院。”李开芳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他很喜欢仰望星空,对世界万物无穷之理充满了好奇,对那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李开芳最喜欢的杂报集,就是格物院的《格物报》,上面总是记载着各种有趣的道理,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这是何等浪漫的事儿。

  “好!一个很聪明的选择。”朱翊钧露出了笑容。

  李开芳就是千金买马骨的那個马骨,哪怕是他一生什么成成就都没有,那也足够了,他的会试第一,他进入格物院,就是榜样作用,可以让大明学子们,看到另外一条路,知识的最高殿堂,不只是翰林院,还有格物院。

  李开芳这个双榜提名的人,能够选择皇家格物院,那么算学金榜的前五十名,也会在模范作用下,选择进入格物院内。

  在李开芳的带动下,算学金榜的前五十名,最终都选择了入格物院备选,至此,皇帝增设算学进士五十员,得到了贯彻,成为了大明科举的定制。

  斗争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设这五十额员。

  朱翊钧心情极好,溜溜达达的回到了文华殿,继续研究自己手中的游龙号去了,根据游龙号的海测,大明会在量产版上进行深入的优化,一年十二艘的产能,会让大明在海贸上彻底站稳优势地位。

  海瑞离开国子监后,就去寻王崇古,结果没找到,王崇古去了西山煤局,不在京师,王崇古很少在文渊阁坐班,也很少在刑部坐班,多数时间,王崇古都会在廷议结束后,前往西山煤局和永定毛呢厂坐班。

  一直到了晚上,王崇古才赶在了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城,因为有驰道的缘故,王崇古才能如此快速的来往,从西山煤局到大明京堂的驰道,也是大明当下最为繁忙的驰道,羊毛入厂、宣府大同来的碱面入厂、各地铁料入厂、毛呢、蜂窝煤、焦炭、铁器出场,京西生产的铁锅,行销海外,供不应求。

  单算从京西驰道这一段,钞关抽分局其实已经把京西驰道的成本完全收回,今年开始,这条驰道就已经开始盈利了。

  但驰道总体的项目,还是亏损严重,这就是国朝了,有些驰道,亏钱也要修,如果是以利润为导向,那么亏钱的不要修,一些地方永远不会拥有驰道,就永远会处在贫困之中。

  “爹,海总宪过来了。”王谦给父亲倒了一杯茶。

  王崇古也没顾着喝茶,直接站了起来说道:“快快有请。”

  海瑞很少违反宵禁,虽然大明京师的宵禁政策,早已经有些名存实亡了,尤其是对朝廷大臣而言,校尉们哪里敢管大臣们入夜后的活动?但海瑞很少违反这种规矩,显然是有重要的事儿。

  海瑞和王崇古互相见礼,在书房坐定,开始寒暄。

  “所以海总宪是来找我,是问鼎建反腐的事儿?”王崇古搞清楚了海瑞的来意后,面色凝重的问道。

  海瑞点头说道:“嗯。”

  这方面的经验,只能询问贪官了,海瑞在这方面经验不足,鼎建大工反腐,对海瑞而言是个新的课题,同样也是新的业绩增长点,贪官就是海瑞的指标。

  “这里面的门道那就多了去了。”王崇古沉默了片刻,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

  “大体上分为了四个方面,卡吃拿要,这四个方面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循环往复,灵活选用。”

  王崇古以嘉靖三十六年,大明皇宫三殿两楼十五门俱灾,也就是中轴线建筑一体被烧毁而后重建为例子,和海瑞详细的讲解了下里面的门道。

  海瑞听得一愣一愣的,居然还能这么做!

  卡就人为设限,人都是自私的,但凡是手里攥着那么一捏捏的权力,都想着变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卡的设限,还是隐形的设限,就是里面的门道和规矩,不为外人道也,懂的都可以入门,不懂就只能在门外徘徊。

  而吃,就是吃吃喝喝,不是为了那口吃的喝的,而是人情往来,比如这个喝,没有国窖,你连请人都请不了,人情往来,饭桌社交,在鼎建大工里,更加常见,喝到位了,你没有资质也是你的,喝不到位,你方方面面都合格,也不是你的,这里可以获得情绪价值,同样可以收获一个日后可以继续利用的人脉网。

  而拿,除了受贿之外,就是顺手牵羊,这鼎建大工就是个金山银山,你不拿有的是人拿,所以大家都一起拿,这受贿是讲艺术的,拿银子不是直接拿,那多有辱斯文!多数的拿,都是通过经济买办掮客,经纪买办们居中沟通往来,事成之后,银子也不会直接到人的手里,而是不存在的远方表亲出面拿走这笔银子。

  而要,就是索贿,没有人会明目张胆的索要,但一旦项目推动过程中,突然横生阻力,懂事的人就应该知道,有人要东西,具体要什么、要多少,都要自己去衡量,就像王家屏在两广那样,习惯了殷正茂、凌云翼直接索要认捐的两广缙绅遮奢户们,对什么都需要去猜的王家屏,那真的是受不了。

  要杀要剐给个准话。

  之所以索要这个环节,要欲盖弥彰,要欲擒故纵,要遮遮掩掩,就是不明说,又回到了卡这个方面来,规矩模糊化就掌握了解释权,好处就是利益最大化。

  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规则的模糊化,有利于设限,设限有利于聚集可以谋利的工具人,而拿这个环节,就是收获,要则是规则模糊化。

  当一个官吏能够熟练使用卡吃拿要这四个技能的时候,就是成熟的时刻了。

  王崇古笑着说道:“大体而言,就这四个方面,具体的话,那门路就多了去了,其实吃点喝点拿点要点,这没什么,工程上的事儿,这都正常,最大的问题,还是层层扑买,这才是最要命的事儿。”

  “卡吃拿要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海瑞愕然,他多少有点低估了这鼎建大工反腐的难度。

  卡吃拿要的逻辑十分严密,现在居然还有更加严重的问题。

  王崇古素来都是这样的,他主持的大工鼎建,都是抓大放小,工程质量必须保证,穷民苦力每日口粮和劳动报酬必须下发,至于其他的,他就是再能干,也无能为力了,能保证工程质量,能保证穷民苦力能拿到工钱,已经是王崇古的极限了,中间的人拿多少,他也很少去管。

  让王崇古在鼎建之中,恨得咬牙切齿的就是层层扑买和转包,这意味着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同时劳动报酬的下发,过了太多次手,最终导致了干完活的苦力,拿不到钱。

  工兵团营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就是王崇古受够了这种层层转包的不可控,才自己拉了一只建筑队,仿照京营的建制,进行了规划,再加点官厂团造的生产法,随着工程越来越庞大,最终成了现在的模样。

  一开始只是为了方便鼎建大工。

  层层扑买代表着每多一层,就多一层的贪腐,层层转包,代表着权责不明,不断的转包,追责困难的同时,涉及的方面太多,调查困难,踢皮球就成了常态,你去找谁都是不归我管,最终时间一久,就没人关切了。

  拖字决,就是鼎建大工里,最让人头皮发麻的恶事,层层扑买和转包,就是鼎建大工里,最大的恶。

  王崇古总结的说道:“一旦层层扑买超过了三层,那这个工程就会变得前途未卜,一旦超过了五层,这个工程必然无法完成,与其反贪,不如抓这个层层转包,只要能够权责清晰,卡吃拿要那点事儿,我觉得不是问题。”

  “把主要精力放在层层扑买上,也是反腐抓贪,其实多数卡吃拿要,都是通过层层扑买实现的。”

  “陛下讲,轻重缓急,这层层扑买为重急之务也。”

  王崇古在尽量说服海瑞,他讲的其实是水至清则无鱼。

  他其实不喜欢海瑞,因为根本不是一路人,在王崇古看来,海瑞就是那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骨鲠正臣,和他这个僭越聚敛佞臣,根本就说不到一块去,海瑞来问,王崇古就照着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一番解释,至于有多大的效果,那就不得而知了。

  “谨受教。”海瑞听完了王崇古分享的经验,可谓是收获满满。

首节 上一节 646/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