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406节

  在廷臣、朝臣、大明士人看来,大明皇帝几近于病态的吝啬和聚敛兴利,都是张居正的错。

  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反复上奏唠叨要尚节俭,反复批评道爷焚修、批评先帝好奢尚侈,听话的小皇帝,才变成了这样。

  朱翊钧看着沙阿笑着说道:“考虑的话,和万太宰接洽下,生意就是生意,赚钱寒碜吗?不寒碜。”

  肯加钱,朱翊钧当然优先安排给莫卧儿帝国排产,泰西的费利佩二世不乐意?他也可以加钱,谁加的多,优先给谁交付。

  大明群臣也觉得陛下这话说的没错,赚钱,真的不寒碜!

  大明朝廷上下,真的穷怕了,修个皇陵拖欠了一年的工程款,这说出去,就不损害天朝上国的颜面了吗?

  沙阿再次陈述了阿克巴大帝希望和大明通商和建立对话渠道的意愿,并且立刻马上表示了可以加钱,没有银子可以用棉花、可以用港口,甚至可以用人来换,大明在南洋武力催收货款的事儿,杂报上也有报道,大明的种植园也需要奴隶。

  经过了友好的沟通,沙阿表示可以加五万两银子,争取到大明皇帝的优先排产,朱翊钧年轻而英俊的脸上,都笑出了褶子来,甚至让缇帅赵梦祐亲自把阿送回四夷馆。

  朱翊钧喜气洋洋的说道:“哎呀呀,买买提,果然是豪奢大户,这一加就是五万两,很好,工部知道,优先给咱们阿克巴大帝排产,安排的妥妥当当,再送他五千…一千斤的火药吧。”

  “臣遵旨,十月就能给他交付,正好有一艘要给泰西特使。”郭朝宾出列,俯首领命,必须优先安排。

  “陛下,这聚敛兴利之事,就交给臣等去做吧。”张居正面色复杂的站出来说道。

  朱翊钧连连摇头的说道:“不不不,先生此言差矣。”

  “先生教朕说,这天下诸事万般复杂,但总归是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朕作为天下之主,自然要洞彻其中的关系,而且这也不是单纯的生意啊,买卖军械,都是包含着强烈的政治目的,大明要在南洋收回货款,那么多的种植园,卖船给莫卧儿王国,还能给红毛番添堵。”

  张居正为之语塞!今天他吃了两记回旋镖,却只能无言以对,都是他说的话,陛下拿他的话堵他。

  王崇古涵养的功夫是极好的,他微微偏了偏头,生怕自己脸上洋溢的笑容,被张居正给看见了,王崇古只能说:陛下,干得好!

  这天底下,能让张居正吃瘪的人不多,甚至说只有一个,那就是陛下了!

  看看陛下这回旋镖打的,你张居正上天下地的能耐,伱反驳你自己的话!

  王崇古是真的怕张居正,没有皇帝的支持,王崇古也怕,看到张居正吃瘪,王崇古的涵养功夫都丢了。

  “宣泰西使者黎牙实吧,他天天凑什么热闹?”朱翊钧摇头说道,每次宣见外使,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黎牙实都要来凑凑热闹,也没别的事,就是来皇帝跟前露露脸,维持西班牙和大明友邦的关系。

  “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黎牙实见礼。

  朱翊钧手虚伸开口问道:“免礼,你有什么事儿吗?没有的话,朕还要见下一个外使。”

  “就是过来请个安,看到陛下春秋鼎盛,就安心了。”黎牙实真的没啥事,凑热闹是人的天性,圣眷这东西,是要时常出现在皇帝的面前,无论是用奏疏,还是见面,陛下日理万机,很容易就把人给忘了。

  朱翊钧假装想起来一样说道:“对了,莫卧儿王国的人,来到了大明,每艘加价了五万银,提前拿走了两艘五桅过洋船,朕也不想给的,可是沙阿特使,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啊?”黎牙实目瞪口呆,很快就觉得合理了,他多次面圣,对大明皇帝十分了解,这个贪婪的君王,是不会放弃一厘钱的利!

  “你回头给费利佩二世写封信,告知他,他应该可以理解,好饭不怕晚嘛。”朱翊钧笑呵呵的说道。

  “尊敬的大明陛下,我回去就会写信,但是送回泰西,大约要明年了。”黎牙实有些懊恼的说道,生意场的事,加钱的事儿,不能说不讲信用,这是买卖,大明开门做生意,哪有把银子往外推的?

  朱翊钧听闻,笑容再次浮现:“感谢贵使的理解,你也知道,大明人多,摊子大,都张着嘴问朕要钱,朕也为难,咱们啊,就勉为其难吧。”

  “恭喜你做了父亲,朕让人打了一把长命锁,张大伴,赏。”

  “谢陛下隆恩。”黎牙实再次俯首谢恩,他和他的妻子生了个儿子,而这个儿子也得到了陛下的赐福,这可是真正的圣恩,这把长命锁,至少能保儿子在大明好好的活下去。

  黎牙实领走了长命锁,至于加钱的事儿,黎牙实也只能给费利佩二世写信告知,决策得费利佩二世自己决策,黎牙实和泰西有自己的信息渠道,那就是教会,传教士们会把书信带回泰西。

  朱翊钧示意冯保上前来,对着冯保耳语了几声,冯保一甩拂尘往前走了几步,大声的说道:“宣倭国使者毛利元清、前田利长,琉球国王尚久觐见。”

  尚久畏惧倭人,朱翊钧偏偏把他们安排到一起觐见,就是刻意为之,威逼利诱这四个字是要一起用的,得让尚久知道,他现在还好好的生活极其奢靡的活着,是大明的恩德,做出明智的选择。

  万士和左右看了看,站的更直了,他毒?他再毒,还能有陛下毒?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上殿,五拜三叩首,行大礼觐见。

  尚久是大明册封的琉球国王,称臣是合理的,而毛利元清和前田利长,是拿着室町幕府的堪合来大明朝贡,室町幕府是成祖文皇帝册封的倭国国王,称臣也是合理的。

  “免礼。”朱翊钧看着这三个人,就是一乐,这尚久真的被揍得鼻青脸肿的,本来略显俊秀的脸,现在看起来有几分滑稽,尚久站起来,都离这两个倭人能远一点就远一点。

  毛利元清和前田利长代表的势力各不相同。

  前田利长是代表织田信长前来大明请封的,而毛利元清表面上是支持室町幕府,反对册封织田信长为新的幕府将军倭国国王。

  “琉球国王尚久,你在大明已经逗留日久,国不可一日无君,明日,就回琉球吧。”朱翊钧看着尚久,笑着说道。

  尚久一听就吓了一个哆嗦,颤颤巍巍的说道:“陛下,臣不敢回去啊,这些个倭人,在大明的地界,都能对臣拳脚相加,臣回去,恐怕惶惶不可终日,恳请陛下仁慈,给臣一席之地安身,待琉球安稳之后…”

  “安稳以后如何?”朱翊钧打断了尚久的话,语气变得冰冷了几分,看着尚久,就像是看死人一样,费了这么大的劲儿,若是还要回去,就显得无礼了。

  客气客气,尚久难不成当真了?还真打算回去不成?

  尚久只感觉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猛地打了个寒颤,立刻开口说道:“安稳以后,臣还留在大明,沐浴圣恩。”

  “啊,这样,可以!”朱翊钧听闻之后,语气变得温和了起来,令人如沐春风,翻脸比翻书还快,这是政治人物的基本修养,朱翊钧没有军事天赋,可是政治天赋还是极高的。

  “礼部知道,安排妥当。”朱翊钧看向了马自强,安排尚久定居大明诸事。

  以后尚久还是琉球国王,人不在琉球,是君主离线制。

  莫卧儿帝国,就是蒙兀儿帝国,蒙古也叫蒙兀国,买买提=默罕默德,这四个字出现容易被检测,所以换成了买买提。求月票,嗷呜!!!!!!!!!!!

第336章 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

  2023-11-27

  君主离线制,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并不少见。

  一些个权臣们,将皇帝架空,皇帝成为国朝的象征,统而不治,国朝的所有权力,完全归权臣所有,这类的皇帝从秦二世胡亥开始,有就从未断绝过,比如西汉末年汉平帝,东汉末年的汉献帝等等,比较有趣的是东西两晋。

  西晋除了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之外,第二任是晋惠帝,天生痴傻,就是那个说出何不食肉糜的人主,而第三任和第四任的晋怀帝和晋愍帝,都被匈奴人给俘虏了去。

  而东晋一共十一位皇帝,共计十个傀儡,一个被废,主打一个君主离线制。

  东西两晋实在是不配大一统王朝、也不配帝制这个概念,满打满算,一共十五个皇帝,只有司马炎还算是个皇帝以外,不是痴傻就是被抓,要不然就是被架空,连盖章都用不到他。

  而大明君主离线制和前代的君主离线制又有不同,道爷是克终极难,隆庆皇帝是主动放弃,而万历皇帝则是开摆。

  道爷和隆庆皇帝的君主离线制,不是已读不回那种,对国事毫不理会,他们将自己手中的决策权,让朝中的内阁首辅代持,行使权力。

  道爷和隆庆皇帝只行使人事权。

  君主,国朝象征,统而不治,但拥有任命首相的权力,严嵩、徐阶、李春芳、高拱都是被皇权所任命,也因为皇权而罢免。

  内阁,文渊阁,权力的中心,文武大事交汇之处,是权力本身的具现,谁是文渊阁的主人,谁就掌控了权力。

  元辅,行政中枢和大脑,拥有参政议政决策权,负责主持内阁会议,综合阁老、廷臣们的意见,达成意见的一致,行使决策权。

  言官,纠错力量的具体体现,负责纠正内阁、皇帝做出的错误决策,监督、限制内阁、元辅、君王正确行使权力,御史、六科给事中的封驳事权,可是朱元璋给的,而内阁阁老、廷臣又负责言官的任免。

  君王、内阁、元辅、言官这一套朝廷中枢的运作逻辑,何尝不是一种君主立宪制的实践呢?

  大明的宪纲,不正是朱元璋建立的法统,祖宗成法吗?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套法统出现了漏洞,就要修修补补,在万历年间,终于成为了《大明会典》,这何尝不是大明的宪纲?

  所以,张居正毕生的遗憾,绝不是他被自己的弟子给清算了,张居正那么聪明的人,大抵是想到了自己的下场,他最大的遗憾,正是他活着的时候,未曾修完的《大明会典》,他的制度设计,大约是想建立一套,即便是皇帝昏聩,也能够顺利履行朝廷职能的制度。

  大明会典,是皇帝、朝廷、外官、天下万民,约定俗成的规矩,也是大明修修补补的法统,是大明自上而下的权力。

  张居正丁忧这一年,朱翊钧依旧让修出来的每一卷大明会典,都送到宜城伯府,给张居正亲自订正。

  大明,一个拥有非常非常多君主离线制经验的国家,现在终于将这套经验,搬到了琉球的身上。

  朱翊钧在这个过程中,多少显得吃相极为难看,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丝毫不顾及脸面之事,尚久但凡是露出一点点不肯安心做个富家翁的想法,那朱翊钧就决计不会让他活着。

  “宣旨吧。”朱翊钧对着冯保平静的说道。

  冯保上前一步再甩拂尘,小黄门拉开了圣旨,吊着嗓子,振声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恭承天命,诞受多方,爰暨海隅,罔不率俾,声教所讫,庆赉惟同,尔琉球国僻处东南,世修职贡。自我先祖称为礼义之邦,自洪武五年遣行人杨载封中山王至今二百零六载,非进士不去,非博学不差[chāi],非优赡不往,恩封十四次,尔历代恪守王章、小心祗畏,忠诚茂着,称我优嘉。”

  这是大明和琉球的历史,从洪武五年开始册封中山王开始,大明到万历六年,一共进行了十四次册封,每次都是挑选大明器识远大、学问该博、文章优赡者任使者,前去册封的是使臣都是进士,而大明派往琉球的规格极高,编修、给事中、行人回到大明,都会得到升迁和重用,出使琉球,大明极为重视。

  “今海波不宁,琉球不安,倭寇逞凶于藩篱之间,朕痛彻心腹,尔王所请,朕不忍好生,遣王师安定克平。”

  “昔东瀛之邦,弹丸之地,临海而居,附以中国而存,仰中国礼仪教化,中国以友善之爱传度,倭国报以禽兽之行。”

  “方圆之田,尤有十家之主,千里之地,岂为无属之姓?琉球虽孤岛悬于海外,本属中国,生息繁衍皆为汉民,然邻为盗寇,欲以近其土而并之,生境鄙之嫌,无事生非。”

  “倭人不思滴水涌泉相报,以作奸而窃我藩篱,屡屡犯乱,秽污东南,其罪刻于竹,伐南山未穷,其恶陈于水,没东海难尽,大明有幸,得君臣一心,万夫一力,上下同德稍有振奋之景,水师白帆动于云,则秋雁避,惊鼓击于锤,则春雷隐,既倭不惜片瓦之碎,吾岂可成其美玉之全?既贼欲以锋刃加之,吾岂可静坐以待毙?”

  这是个许诺,也是檄文。

  既然尚久决定不走了,那么尚久不走,到底换到了大明皇帝怎样的承诺?自然是平倭的承诺。

  是倭寇先惹大明的!

  自嘉靖二十年以来,东南倭患千里狼烟,妻离子散,百姓路死道旁!

  大明励精图治,水师浩荡,帆船在白云之间前行,连秋天的大雁也要避让,船上的战鼓敲响,连滚滚雷声都被遮蔽,大明收琉球的领土,不是白收,是给出了灭倭的承诺。

  “今中山王久逃亡,朕设馆阁以酬,惟愿永绥海国、共享升平,惟尔君臣亦世世永孚于休。”

  “特赐展角全纱帽一顶、金厢犀束带一条、常服罗一套、大红织金胸背麒麟圆领一件、青褡补一套,玉圭一枝、五章绢地纱皮弁服一套、麒麟纹大氅一件,纹银五万两,为常例。”

  “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钦此。”

  冯保将拂尘拿在了手里,小黄门将圣旨卷好,交给了琉球国王尚久,算是完成了尚久内附的典礼。

  “臣叩谢皇恩。”尚久端着圣旨,再拜谢恩,他跪在地上,挺直了身子,低声问道:“陛下,臣有一惑,这一年五万两银子,是每年都有吗?”

  朱翊钧闻言,眉头稍皱,他本来是有些歉意的,毕竟是强行挽留尚久在大明,但是尚久不关心他的灭倭许诺,直接问待遇,让朱翊钧心中那一丝丝的愧疚烟消云散了。

  正如圣旨里说的那样,琉球的子民,都是大明迁徙过去的繁衍生息,而琉球地面倭寇横行,尚久这个模样,指望他励精图治,抗倭拒敌?琉球马上就不属于他了,他还在那关心一年五万两的白银花销。

  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

  朱翊钧说城门楼子,尚久说胯胯轴子。

  “朕不给你,你这琉球王府,吃什么喝什么?”朱翊钧看着尚久,越发亲切的说道。

  琉球的海税,抽出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就够琉球王府的生计了,一年五万两白银,大明还是付得起的,这是个血赚的买卖。

  大明在琉球能收到税,可不代表琉球国王尚久能收到税,他若是真的有办法,还能只养一百二十人的卫队?

  “臣叩谢隆恩!”尚久面色大喜,果然那个常例是他理解的常例,每年五万两银的花销,供他花天酒地,绰绰有余了!

  尚久欢天喜地的走了,朱翊钧看着尚久的背影就是直摇头,这个尚久,真的枉为人君。

  他其实准备一整套的流程,他让尚久回去,尚久哭诉说倭寇逞凶,朱翊钧在痛心疾首的历数倭寇的罪行,尚久同仇敌忾,满是悲愤的请大明皇帝遣王师安定,朱翊钧以祖宗成法为例,琉球是不征之国,大明无法前往云云,尚久哭诉琉球百姓苦楚,倭寇凶逆,朱翊钧勉为其难。

  这一套流程,朱翊钧跟礼部对过戏,礼部也告诉了尚久,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但是尚久一入殿,就只关心自己内附后的待遇问题,该配合演出的时候,视而不见,朱翊钧也懒得跟尚久继续对戏,直接宣旨,少走了不少弯路。

  “先生,此为治人者呼?”朱翊钧看着尚久,询问张居正。

  五星帝师张居正,摇头说道:“德不配位,窃居高位而已。”

  也就是陛下英明,张居正才敢这么说,按照皇帝还是太子时候的表现,这句话,张居正是万万说不出口的,他这么说,群臣还以为他张居正要造反呢,现在陛下英明如此,张居正自然有话可以说。

  张居正现在的烦恼,都是幸福的烦恼,而不是殚精竭虑,国朝仍无法振奋的烦恼。

  “两位倭国的使者,还有话要说吗?”朱翊钧让两个倭国上殿,自然是吓唬尚久,让他好生思考怎么说话,另一方面,则是对两个倭国的使者表态,无论倭使来的目的是什么,大明的手伸向倭国,是势在必行。

  大明需要银子,而倭国有银子。

  “臣为大明贺!”毛利元清根本没有任何负担,先是一句道贺,直接把皇帝打了个措手不及。

首节 上一节 406/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