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15节

  崇祯是能跑的掉的,崇祯的大伴王承恩准备了后路,随主上自缢后,王承恩的尸首被他的徒子徒孙们,运到了广西安葬。

  “你该死。”朱翊钧放下了案卷,看着王章龙说道:“一刀杀了你,太便宜你了,所以朕选择用刀,冯大伴,把朕差你打好的刀具给陈太医。”

  “这是解剖刀,极为锋利,可以十分顺畅的切开你的皮肤和肌肉,刀尖可以修洁血管,你甚至不会感觉到疼。”

  “这是撬骨刀,它的作用是将你的骨头一节一节撬开,喀嚓,喀嚓,然后把每一块骨头都浸泡在松脂之中,就可以时刻观察了。”

  王章龙在那一排的刀具展示在阳光下的时候,就已经吓的打了个哆嗦,随着皇帝平静的叙述着几把刀具的作用,王章龙终于吓得抖如筛糠,不停的抽动着。

  “对,还有。”朱翊钧继续说道:“你的五脏六腑也会被浸泡到松脂之中,以便时常观察。”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王章龙,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什…么…?”王章龙猛地打了个哆嗦,愤怒的咆哮的问道。

  朱翊钧满脸的阳光灿烂,笑着说道:“最可怕的是你不会马上死,解刳院设立的目的是,让你不停的在刀下验证解刳之术,你会活很久,因为解刳院的太医们,医术是极为精湛的,最可怕的就是不会马上死,但是一直在等死。”

  “行刑前,等死的这段时间,是令人恐惧的,因为你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那种临死前的恐惧,最是折磨。”

  “杀了我!杀了我!杀了我!”王章龙彻底的怕了,他不停的缩着身子,声线颇为奇特,像是在愤怒,又像是在哀嚎,他惊恐不安的看着十岁的小皇帝,在他眼里,小皇帝简直比阎罗王还可怕!

  被斩首示众,死无全尸,死后便不得安宁,已经是一种极为可怕的死法了。

  现在小皇帝给了王章龙一条更可怕的死法,死去活来。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陛下杀了我,杀了我!”王章龙已经被吓的语无伦次。

  朱翊钧闻到了一股骚味,显然是王章龙已经被吓尿了。

  大明小皇帝站在阳光下,露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笑容说道:“咱还以为你嘴多硬呢,这就求饶了?”

  “晚了。”

  “冯大珰!”张居正满是怒气的看着冯保。

  他虽然和冯保是政治同盟,联手赶走了高拱,但是他并不想看到大明皇帝,是一个如此暴戾的君主,张居正以为这些刀具,这些话,都是冯保教的。

  冯保那是有苦难言,他哪里知道小皇帝让他打刀具,是来做这种事的?!

  冯保现在腿都在打摆子,要知道他之前可是有些不恭顺的行为!

  小皇帝要是记仇,哪天把他送到解刳院来…

  想一想冯保都觉得心在擂鼓一样的跳动,哪里有功夫和张居正分说?

  陈实功终于看不下去了,哪里会有那般可怕,陛下真是会唬人。

  解刳院院判陈实功,端了一碗药汤,要给王章龙灌了下去,王章龙自然不肯喝,两个缇骑掰开了王章龙的嘴,给他灌了下去。

  没一会儿,王章龙舌头耷拉着,翻着白眼,躺在地上,还活着,这是一碗迷魂汤,里面主要是洋金花、大草乌制作而成的草乌散,主要是民间正骨用的麻药,也就是通常而言的蒙汗药。

  陈实功还有一种局部麻醉的药,名叫茴香散,用来进行铜丝套摘鼻息肉术、挂线治痔疮术等。

  朱翊钧笑着对张居正说道:“元辅,朕就是吓唬吓唬他,若是死了才会解刳。只要还活着,也就是一些拿不准的手术,才会在他身上诊治。”

  这么好的素材,自然不能轻易浪费,朱翊钧可是一个很节俭的人。

  张居正认真的把这句话看了一遍,反复做一些拿不准的手术,那不如直接死了算了。

  朱翊钧对着“陈太医,百千万症局于数方,以数方疗常症,不免束手,这王章龙就交给陈太医处置了,朕对太医多有期许,期望一日,使四海八方,均沾岐圣昭德;际天极地,共沐大医膏泽。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壤。”

  “臣遵旨!”陈实功听闻陛下期望,赶忙跪地接旨,陈实功发现自己和妖孽待久了,自己也是个妖孽。

  因为如此残忍的事,为了医术更进一步,他居然坦然接受了。

  妖孽竟是我自己!

  感谢诸位读者的打赏,非常感谢!追读真的对作者很重要,现在网站的推荐机制全看追读,吾谁·祥林嫂·与归再次念叨。求一切支持,嗷呜!!!!(づ ̄ 3 ̄)づ

第18章 旭日初升,大耀东方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陈实功陈太医,常年和大明的妖孽们打交道,打的交道多了,自然就变成了妖孽了。

  当然陈太医也会自我纾解:陛下说了,全都是为了大明的医学!

  人要擅长和自己妥协。

  朱翊钧本来还想看看陈实功的解刳之术,尤其是这个年代的阑尾炎医治手术,这的确是稀奇,如何麻醉,如何刨心挖肺,如何缝合,如何消毒,如何清创换药,大明在万历年间就能做到这种事儿,朱翊钧自然很好奇,陈实功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但是朱翊钧看到张居正已经喷火的眼神,便果断选择了回宫习武去了。

  小皇帝再看下去,张居正怕是要表演五拜三叩首,直言上谏了,多大点事儿,至于磕头磕的砰砰响,搞得苦大仇深,一副天下将亡的样子。

  不就是看看如何解刳吗?

  朱翊钧不是怕张居正念叨,是这解刳院刚刚起步,要是因为皇帝非要亲自看解刳,解刳院被解散了,朱翊钧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回宫后,冯保选择性的将宫外的事儿,汇报了一番,小皇帝的话,他选择性的隐去了。

  皇帝陛下给他的旨意是不要让太后担心,作为大珰,首先要做的就是精准体会上意,抓得住重点,这老祖宗才能做的长久。

  那么阳光开朗小皇帝的形象,需要冯保在奏禀中,一点点的去维护,那么一些该省去的内容,就必须要省去,该春秋笔法就遮掩一二,一些该重点描述的东西,就应该着重描述。

  冯保恭敬的说道:“待到那案犯吓得浑身打哆嗦的时候,陛下对着陈实功陈太医说道:使四海八方,均沾岐圣昭德;际天极地,共沐大医膏泽。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壤!”

  “太后千岁,这可是陛下德泽万民的宏愿!”

  “张元辅面色当场就变得复杂了起来,看着陛下,多了几分期盼,群臣们交头接耳,多在议论此句,内外文臣武将皆期盼明主,再振朝纲。”

  “陈太医跪下接旨,承圣命继岐圣门庭,想来日后,必然有一番作为。”

  冯保并不想在皇帝心目中印象更差,他之前有不恭顺的表现,若是印象再差些,怕不是被送到解刳院?那还不如死了算了。

  今天陛下就跟个小阎王一样,用最开朗的笑容,说着最狠的话。

  “嗯,这王章龙着实可恶,草菅人命恶贼也,斩首示众,确实便宜了他,送解刳院却也合适。”李太后是宫女出身,知道百姓疾苦,若是有点办法,哪家爹娘肯狠心把孩子送到宫里去。

  一入宫门似海深,从此高墙绝红尘。

  王章龙在老家杀陈氏一家三口,在山东为响马,入京盗窃还嗜赌成性,送入解刳院,立刻让人可以接受了。

  李太后不想孩子见血,但孩子去了解刳院,到底是让朝臣们见到了皇帝的品性,皇帝不是怯懦之人。

  刺王杀驾又如何?皇帝还是有胆略亲自前往解刳院,皇帝还不是亲自见了那刺杀之人?

  那乱臣贼子王章龙,起初还嘴硬,还不是被皇帝三言两语说的语无伦次,只有求饶的份儿?

  皇威不振,皇威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中,积累而来。

  “那句四海八方,际天极地,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壤,出自何处?”李太后有些奇怪的问道,十岁皇儿,能说出这等话来?

  “出自永乐至景泰年间的礼部尚书胡濙所著《卫生与简易方》,太医院院判因解刳院事上奏疏,曾经引用过这句话,陛下今日在文华殿听政,看到了这份奏疏,想来是觉得适用,才记下了。”冯保赶忙说道。

  回宫之后,冯保也奇怪,这话说的极有章法,这是十岁孩子能说出来的?

  他让司礼监的小黄门翻查,查找出处,才发现太医院的奏疏里有这句话,而这封奏疏就在今天的御案之上。

  “乾清宫宫女出宫采买,曾经听闻坊间传闻,十岁皇帝、读六月书,只翻不看、目不识丁。”

  “哼,大抵是那些个讲筵大臣们,到了家里和下人胡说八道才传了出去,他们教的不好,怪皇儿天资不敏,到底是教的差,还是皇儿读的不好?”李太后说起这个就来气。

  乾清宫外出采买宫女回宫,小声讨论这句谶言,被李太后给听了去。

  李太后也不好问个明白,毕竟皇帝读书确实不是很好,问了反而自取其辱,不问是越想越气。

  现在这口气终于顺了。

  冯保立刻怒气冲冲的说道:“什么话!陛下有天慧,指斥乘舆,是大不敬之罪!待臣查明白,非撕烂他们的嘴巴不可!”

  李太后则满是笑意摆手说道:“完全不必,是非公道,由人论说,现在丢脸的,是那些个大臣。”

  现在好了,陛下句句字字都有章法,那之前讲筵学士教不会,张居正一教就会了?

  到底是谁的问题,不言而喻。

  笼罩在李太后心中的阴霾,终于慢慢消散,现在只剩下了一片乌云,她的皇儿在习武,多少显得有些不务正业。

  朱翊钧在十分认真的习武,他需要保护好自己,后世他六岁的侄儿都知道一句话。

  活着才有输出!

  朱希孝对朱翊钧的习武进度非常满意,其他几个陪练的小宦官们,都是被迫的,陪皇帝练武这种事,自然要谨慎认真的对待。

  而皇帝却是主动训练,朱希孝看着小皇帝满头是汗,在内心深处,突然生出了一点点的期望来,大明还能再出一个马上皇帝吗?

  这个奢望一出,朱希孝立刻将其打散,陛下习武,不过是为了面对刺客之时,有逃脱的能力罢了,天生贵人,何须如此辛劳?过不了多久,太后就得下懿旨,罢了这皇帝习武之事。

  朱翊钧哪里知道朱希孝那些心思,他是累的满头是汗,但是这第三日习武,走路终于不再一瘸一拐。

  年轻真好。

  他站直了身子,起身见礼,算是结束了今日的课业。

  讲筵学士讲筵,张居正讲筵,朱翊钧都要微微欠身以示尊师重道,武道老师就不是老师了?

  朱希孝赶忙回礼,想要夸赞几句,奈何实在是读书少,不能出口成章,文臣拍起马屁都是押韵的章句,而且能说个三天三夜,不带重样的,这方面,武勋们的确比不了。

  “娘亲。”朱翊钧露出了他的招牌笑容。

  阳光开朗小皇帝,这笑容加上微胖的笑脸,很有欺骗性。

  “皇儿今天极好,若是这武艺学累了,就停了吧,眼下朝中局势终于安稳了一些。”李太后有些心疼孩子吃的苦,又劝皇帝放弃武艺。

  朱翊钧则摇头说道:“《论语·泰伯章》有云: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元辅解曰:弘毅,弘大刚毅,才能胜任重任,走得更远,笃行至远。”

  “北宋范仲淹曾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怀天下有大志,叫做弘,心中只有私利,则狭隘。”

  “做一件事目标明确而坚持,每一件事必须有始有终,叫做毅,做事无定性则馁弱,事事只做一半,会丧失面对困难的勇气,变得胆怯。”

  李太后听闻之后,沉默了片刻说道:“元辅大才也,大才也,今日方知弘毅是如此解法。”

  她也是第一次知道弘毅这两个字,原来是这样解读的,张居正解的鞭辟入里,不仅在教圣人训,还在讲做人,而且像是在教皇帝如何分辨忠奸。

  “皇儿是如何解的?”李太后颇为期待的问道。

  朱翊钧笑着说道:“孩儿问元辅:弘而不毅何解?元辅答曰:无规矩而难立,眼高手低,便做不成任何的事儿,若居庙堂之高,则为高谈阔论之徒,清谈之辈,误国也。”

  “孩儿再问元辅:毅而不弘何解?元辅答曰:隘陋私无居之,只为一己之私,若是居于庙堂之高,为国贼,若治人者,皆满心私利还能矢志不移,则国大危。”

  “孩儿又问元辅:亿兆供养朕一人,是否任重?元辅答曰:重若泰山。”

  “孩儿再问元辅:大明国势江河日下,是否道远?元辅答曰:道长且阻。”

  “孩儿解此句:天下亿兆黎民供养朕一人,其任重若泰山,当心怀天下;大明边防不宁兵凶战危,其道长且阻,当执守坚定。”

  “谓曰:亿兆供养,任重于山,一息尚存,此志不懈,不弘不毅,馁弱懦夫耳。”

  “元辅先生沉默良久,方才说道:陛下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臣见旭日初升,大耀东方,敢不没身而后已,一息尚存,此志不懈!”

  朱翊钧颇为确切的说道:“孩儿谨记于心,习武并不是很累,且别有一番乐趣。”

  “孩儿不想无始无终,不弘不毅,为懦夫耳。”

  李太后只感觉自己心疼儿子习武辛苦就像是在犯罪,自己不让他太过劳累,反倒是让大明的皇帝变成了懦夫似的,这没由来的便产生了一种负罪感。

  “皇儿不嫌累,就学吧,学吧。”李太后打定了主意,日后不再劝了,这搞得自己像是成了祸国殃民的妖妇,耽误了大明皇帝成大才。

首节 上一节 15/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