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56节

  司马光乘上一叶扁舟,到了岸边。

  两个粗壮的使女上前,为他解下蓑衣,接过蓑帽。

  服务了他数十年的老下人,端来了煮好的茶汤。

  司马光饮下一口,茶叶苦涩的味道和姜片的辛辣,在口腔里晕开,让他的精神得以一振。

  “相公!”一直在旁边等待着的范祖禹,此时才拱手拜道:“京师来了消息!”

  “辛卯日,已立皇太子!”

  “皇第六子,延安郡王更尊讳曰:煦,立为皇太子……”

  司马光微微颔首,面朝汴京方向,拱手拜道:“国家有后,社稷有嗣,天下幸也!”

  对司马光来说,对在这洛阳的元老重臣们来说。

  当今官家,虽俨然有圣君风范,可是……却走错了路!

  许多人早就在等待着,这位陛下宫车晏驾。

  只是没有人说而已。

  如今,这一天终于将要到来!

  最重要的是——他的继承人,才只八岁!

  八岁的太子、天子,可塑性是很强很强的。

  只要将之带上正轨,天下事可兴也!

  范祖禹却是咽了咽口水,小声的道:“旨意,似乎有些……”

  “嗯?”司马光问道:“旨意怎么了?”

  范祖禹低下头去,说道:“汴京消息,圣旨以皇太后殿下权同听政,皇后殿下权同佐理军国事!”

  司马光错愕的抬起头来。

  “王玉禹和蔡持正疯了吗?”

  “自古以来,何来两宫听政的故事?”

  “我要上表言此!”司马光当即就做了判断。

  这肯定是朝堂上的新党大臣搞出来的!

  天子卧疾,一病不起。

  少主幼冲,春宫懵懂无知。

  肯定是王珪、蔡确等人,诓骗了两宫!

  这个事情,他司马光必须管!不管不行!

  不止如此,司马光还决定,写信去许州、扬州、大名府,联络其他元老重臣。

  甚至,还可以写信去江宁,问问那个拗相公——王介甫,这是你指使的吗?

  范祖禹却拉住了司马光的袖子。

  “纯甫?”司马光皱起眉头:“可是其中有隐情?”

  范祖禹点点头。

  司马光沉吟片刻后问道:“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

  范祖禹于是就将他得到的消息大概,和司马光说了一遍。

  司马光听完,满脸的不可思议:“确定吗?”

  范祖禹点点头:“应该是确定了!”

  “若相公有所怀疑,最迟明日,汴京来的马递就当送来辛卯日的朝报和当日在汴京的小报了!”

  司马光深吸一口气。

  “家和万事兴……”他沉吟着、咀嚼着,然后赞叹道:“陛下真乃圣哲天子!”

  只是……

  陛下既然知道这个道理,为何却只相信王安石和王安石提拔起来的那些新法小人?

  任由他们祸乱国家,破坏祖宗制度?!

  司马光在心中摇着头。

  然后,他就看着范祖禹,问道:“纯甫以为,汴京来的消息,可信否?”

  范祖禹自然知道,司马光指的是什么?

  那位春宫元良,大宋如今的皇太子殿下的种种传说!

  若是在今日之前,范祖禹大概会摇头。

  汴京传来的消息,都是些什么啊?

  八岁的皇子,日抄佛经两卷,送天子御前祈祷。

  不止如此,这个皇子对于礼法,还分得清楚!

  为父祈祷之余,还知道要给太母祈祷万寿,母后祝祷千秋,祈佑母妃长乐!

  这就真的是有些过了。

  八岁的孩子,哪来的这样的行动力和执行力?又哪来这样的认知和见识?

  不过,这并不妨碍,洛阳众人在得到消息后,立刻就开始写贺表。

  天家嘛,不都是这样好面子?!

  既然天家想吹,那么大臣自然不会扫兴!

  可是,汴京来的消息,越来越夸张。

  皇子笃礼好学,年仅八岁,便已通《论语》、《孝经》,仁圣之言,随口而出,圣人教诲,铭记于心。

  他甚至开始向太母求学!

  太母赐春秋之义,皇子读而通之,谨奏太母:若郑伯擒而不杀,以仁义礼法诫于段叔,则段叔将何以对郑伯?

  消息传到洛阳,所有人都是张大了嘴巴,然后接着回去写贺表。

  太后想要捧自己的皇孙,想要让皇孙在天下人面前的形象光鲜亮丽。

  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范祖禹随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手中史料,车载斗量。

  相似的例子,史书上不知道有多少。

  比这更夸张、更离奇的事情都有。

  左右无非是当政者为了粉饰自身而刻意制造出来的虚妄。

  旁的不提,本朝的天书事件,就是人尽皆知,士大夫皆以为耻。

  哪怕天家现在也是能不提就不提。

  但,今日从汴京传来的消息,却委实是叫人深思。

  皇子……不,现在应该是皇太子殿下了。

  这位殿下,移殿御前后,表现出了叫人惊讶的智慧。

  特别是,面对宰臣询问时,能够条理分明的说清楚他个人的意见,同时还没有逾越任何礼法。

  假如汴京那边的消息,确实不虚。

  那么范祖禹,就不得不回过头去审视之前那些被他认为是皇宫大内的太后、皇后,为了粉饰皇子而特意放出来的种种美化事迹。

  他不得不去想——万一……万一,那些事情真的是皇子个人做的。

  那么,如今洛阳城中,元老贤达们,对于那位大宋元良殿下的一切揣测和想定,都得推翻重来。

  想着这些,范祖禹就拱手说道:“相公,下官以为,若汴京所言种种皆为不虚,那就真是社稷之幸,国家之幸也!”

  洛阳群贤,退居洛阳十数年,就是在等这样一个机会和可能。

  官家,固执己见,已经彻底被府库里的金银铜钱,迷住了心神。

  可他哪里知道,天下财富是有定数的。

  不是在官府,就是在百姓。

  现在,朝廷的钱多了,百姓的钱自然就少了。

  百姓无钱,民生凋敝,万业萧条啊!

  如此一来,官府府库里的钱再多,又有什么用?

  司马光却并没有回答范祖禹,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范祖禹见着,不由得好奇起来,拱手问道:“相公,您在想什么?”

  司马光眼神迷离了一下,看着在他面前,和他昔年壮年时,几乎没有太多区别的范祖禹,沉吟片刻后,悠悠说道:“老夫在想一个事情……”

  “敢问相公是何事?”

  司马光抬起头,看向苍穹:“如纯甫所言,立储制词之上,以皇太后权同听政,皇后权同佐理军国事……乃是宰辅御前请于春宫元良后,群臣殿上集议后奏请两宫而来……那么……”

  “纯甫随我修书也有十余年了,当知道,自古以来历代女主临朝处断军国之权,皆出自于上授!”

  “本朝章献明肃皇后,垂帘治国之故事,便是因真庙遗诏而来!”

  “可如今,两宫垂帘听政,却是宰辅请于元春宫良后再奏于两宫所来……”

  “虽并非直接由春宫元良旨意而来,可也与春宫元良脱不开干系!”

  “既然如此……”

  “春宫元良来日,也可以一纸诏书,收回权柄!”

  范祖禹听着,不太明白,问道:“相公,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天子若是成年,两宫自当还政天子!”

  司马光闻言,笑了起来。

  对范祖禹的回答很满意。

  这是没有受到朝堂污染的纯正君子之言。

  所以,他对范祖禹点头:“纯甫说得对!”

  天子成年之后,无论是皇后还是皇太后,都将自动丧失对朝政的处断权,都应该主动归政于天子!

  这不仅仅是礼法,也是制度,更是士大夫们的原则。

  可是,司马光知道。

  这种礼法上正确,制度上天然合理,士大夫们全体认同的东西。

  在朝堂上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首节 上一节 56/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