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366节

  “让他们去扫街,去清理府库,去拿石灰给汴京城的树木刷石灰……”

  “总之,不要让今年的冬天,有人被冻死!”

  “唯!”石得一点点头。

  赵煦则继续看下去。

  汴京城的大部分物价,都在走高。

  这也正常,汴京城每年的冬天和春天,物价都在高点。

  看完物价,赵煦翻到最后一页,他看到了那首他题的临江仙。

  赵煦笑了起来:“三国是今日首刊?”

  “是的!”

  赵煦说道:“让探事司关注各方的议论……”

  然后他开始看起北宋版的三国演义。

  自然,远远比不上他在现代所看的三国演义。

  毕竟,这是一些说书人写的,怎么比得上罗贯中这个亲自参与过元末战争的文人的文笔和阅历?

  不过不要紧。

  普罗大众喜欢就好!

  ……

  司马康拿着刚刚被人送来的《汴京新报》。

  他看着最后那一版上的文字,尤其是那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他低声念着:“浪花淘尽英雄……”

  只是开头,就已经让他呆住了。

  英雄气息扑面而来!

  再看其后,更是让他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尤其是那最后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杨慎,大才啊!”司马康抚摸着文字,喃喃自语。

  晏几道也道:“这一首临江仙一出,某从此不敢再写临江仙了!”

  这是实话!

  他写的临江仙,都是情情爱爱,哀怨婉转,寄托的不过是男女之情。

  而这一首临江仙,气势磅礴,英雄迟暮与英雄气概,同时存在。

  “这杨慎,恐怕是一位久经沧桑,看惯了人心起起伏伏数十年的长者!”

  “若是能有幸相识就好了!”司马康感慨着。

  他是无意为官的。

  生平就喜欢结识文人墨客。

  所以,司马光让他主持汴京义报,正合他心意。

  他在家办报之后,人也年轻了,精神也抖索了,和晏几道相识后,他甚至学会了饮酒!

  虽然酒量差的要死,一杯就倒,但他还是很喜欢。

  司马康继续看下去,旋即大失所望。

  因为刊载的所谓‘三国’,用的全是俚俗的白话,文字简单完全就是拿着三国志在套民间传说。

  只看了一会,司马康就摇头叹息:“可惜了这么好的词!”

  “那杨慎杨公的文字浪费了!”

  于是,就不再将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转而专心的开始研究,明天的汴京义报——主要是选文。

  司马康,多少也在《资治通鉴》书局之中做过事。

  所以他的文字审美能力很强,评价能力也不错。

  这些日子来,在他的主持下,汴京义报的发行量,虽然没有增加,但大体保持了稳定。

  每天三千份,有时候能有四千份,甚至最高卖到了五千份!

  那一期,刊载了晏几道的好几首词。

  所以,整个汴京城的勾栏瓦子都轰动了!

  姑娘们人手一份据说当代的李师师还放话:愿得叔原一会!

  然而极限也就是这样了。

  根本无法和和发行量已经稳定在四万,已经卖到了整个开封府,甚至卖去了大名府和洛阳的汴京新报相比。

  司马康当然知道原因。

  汴京新报,每天都在追踪汴京物价。

  普罗大众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事情。

  他有心要效仿,奈何却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做这个事情。

  汴京城太大了。

  旧城、新城加起来,数百个厢坊,无数店铺。

  没有几百个人,随时盯着这些地方,并统计物价,根本不可能做到每日跟踪。

  ……

  但司马康不会知道。

  汴京新报刊行了《三国》后,当天晚上,整个汴京的瓦子,都开始说起了汴京新报的三国。

  同时,那一首临江仙,更是通过瓦子勾栏以及汴京新报的辐射,在一个晚上之后,就已经在整个汴京传唱。

  等到第二天,司马光从都堂回家的时候,就听到了大街小巷的孩子,都在唱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司马光听着,微微颔首:“好词!好文章!”

  “公休我儿,在何处觅到了如此佳词?”

  听着孩童们唱着的词,司马光深感,教化百姓有期。

  只要今后,汴京义报刊登的文章诗词,都能如现在一般,直接在大街小巷唱开。

  那么,天下大治,人人皆知孔孟忠孝仁义之道的世界就近在眼前了。

  等司马光回家一问,他才知道,那首词,不是汴京义报刊载的。

  而是汴京新报!

  同时他也知道了‘三国演义’的事情。

  于是,让司马康将那汴京新报拿来给他看。

  司马光看完,神色就古怪起来:“如此好词,为何却给了如此烂俗文字?”

  “可惜!可惜!”

  在司马光眼中,这三国演义,其实就是在用文字去取媚那些布衣黔首。

  这样的事情,他是不愿意做的。

  文字是高雅的、神圣的,也是承载圣人经义和大道的。

  不过,司马光虽然看不起那汴京新报的文字。

  可不妨碍他对此持宽容的态度。

  只要不是鼓吹新法的文字,只要没有王安石的背景。

  实际上,司马光对大部分东西,都能持一个相对开放的态度。

  不然,他也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和仰慕。

313.第298章 吕公著的提醒

  313.

  2023-10-01

  就在汴京城被《三国演义》的连载而轰动的时候。

  蔡京通过了《汴京新报》,刊载了一条开封府的公告。

  公告内容很简单。

  僧录司群吏不肖,本府奉诏刷新吏治,所以面向全汴京、整个开封府,招考僧录司吏员,一旦选用,月俸加月禄不低于六贯。

  顿时,整个汴京城轰动。

  须知,这可不仅仅是有史以来,第一条刊载在小报上广而告之的官府公告。

  同时,这也是有史以来,官府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吏员!

  两个第一,打破了无数过去的规则。

  也动摇了胥吏家族的根基。

  然而,汴京城的那些胥吏家族,还没有来得及想好如何阻止。

  来自士林的声音,就让这些人,被迫偃旗息鼓了。

  太学的学生,还有在汴京城备考的士人们。

  对于此事大唱赞歌!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联动了士大夫。

  无论是在京待阙的官员,还是在京任职的官员,也都对开封府的这个行为大加赞赏!

  彼此联动之下,让那几个胥吏家族,根本不敢有半点反抗的心思。

  士人和官员的反应,自然很好理解。

  大宋的文官们,对胥吏的痛恨不是第一天了。

  而是百年为单位,铭刻下来的血海深仇!

  那一句:胥吏皆曰可杀!

  可不仅仅是选人在说,京官、朝官也在说。

  便是都堂上……也有一个深受胥吏之害,正欲发泄的大佬!

首节 上一节 366/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