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67节

  毕竟,谁愿意带着几千斤几万斤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斤的铁钱到处跑?

  光是运费,他们都得亏死!

  何况,铁钱每年都可能因为生锈,而损失一批。

  所以,很多世代使用交子的商贾,现在都习惯了用旧交子换新交子。

  现在,官家虽然是用铜钱为本金,发行交子。

  可铜钱也很重!

  一贯钱,已经至少五斤重(宋斤,约合640克)。

  一万贯就是五万斤铜钱。

  做大买卖的商人,光是为了运输这五万斤的铜钱,恐怕每百里的花费都是几百贯。

  还得担心路上遇到绿林好汉,还得忍受被沿途官吏盘剥敲诈……更得交税!

  所以,一旦宋辽交子发行,而且信誉稳定,币值坚挺以后。

  民间的商贾,恐怕会有好多人,选择在交子赎回时,放弃钱币,选择新交子。

  带一叠纸,可比带上几万斤的铜货到处跑,还要提心吊胆好多了。

  无非每次换新的时候交点钱嘛。

  所以,这宋辽贸易交子将来说不定每次换新,光是本金就足以应付兑换!

  如此一来,对大宋来说,其实全是好处!

  辽国却还得感谢,还得称赞大宋真兄弟之邦,有事他真帮忙!

  ……

  保慈宫中,两宫也在听着,粱惟简带来的汴京交子务的官员的汇报。

  在这些官员的叙述中,慢慢搞懂了一些事情。

  “卿是说……如今民间流通的交子,可能已经超过千万了?”

  对方点点头。

  两宫对视一眼,都感觉离大谱!

  因为根据这个人的说法,每次交子赎回的时候,光是本金就已经足以应付兑换了。

  好多年份,甚至只有不到一成的人选择换钱。

  其他人都选择了以旧换新,宁肯多给赵官家一笔钱,也绝不要现钱!

  这已经超出了两宫的理解能力范围,感觉像是在听天书一样。

  送走交子务的官员,两宫都陷入了沉默。

  良久,太皇太后道:“英文烈武圣孝皇帝究竟给老身生了个怎样的孙儿啊!”

  又孝顺又聪明又懂事还念亲情,知道外戚们都不容易,对高家、向家还有两位皇叔那是恩宠不绝,生怕他们吃亏受委屈了。

  两位太夫人,更是被他的仁孝感动,特别是太皇太后的生母韩越国太夫人,就常常让人入宫在她面前称赞官家,都说官家隔个十天半个月,就派人登门赏赐。

  财帛、御药、香药甚至脂粉。

  络绎不绝,源源不断!

  上上下下,都说官家仁孝聪俊,真社稷主。

  如今更是在两宫眼皮子底下和朝臣面前,给她们整了一个大活。

  一旦成功,在两宫的理解中,不仅仅每年给辽国的岁币起码省下了九成。

  辽国还得感谢大宋!

  官家的成长速度,两宫感觉自己要是再不努力,恐怕就要跟不上了。

  看着太皇太后的样子,向太后满心都是欢喜。

  “娘娘,新妇以为此乃祖宗庇佑,神佛保佑!”

  “保佑我大宋国运昌盛,天降圣主!”

  “将来,娘娘有的是福可享!”

  太皇太后听着,点点头,道:“太后,是该选个良辰吉日,去开宝寺中给佛祖、菩萨上香了!”

  向太后道:“新妇一切唯娘娘之命是从!”

  注:北宋元丰、元祐、绍圣、元符的铜钱,大约在4-3克上下徘徊,北宋一斤约合640克,一贯770文,差不多五斤。

  注2:北宋交子的崩溃,是因为赵佶那个大聪明滥发,导致信用破产,后来搞了个钱引取代,其实就是金圆券的套路。

  当然在哲宗时代,其实已经在贬值,因为军费开支,大量印刷,这是史实!但哲宗稳得住,知道回收,而元丰时代交子币值非常坚挺,因为准备金充足!

  注3:现在主角搞得这个贸易交子,其实就是老毛子的贸易卢布的北宋版本。

  虽然毛子活糙,玩脱了,但我个人觉得在北宋应该是行得通的,毕竟辽国他只想要货,恰好北宋有货啊!

  什么封建计划贸易区啊!

235.第223章 赵煦的解释

  235.

  2023-09-05

  福宁殿中,赵煦正拿着笔,在书案做着注释。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从帷幕一侧,轻轻的走进来。

  见着正在提笔写字的赵煦,两宫都是欣慰的笑了一下。

  然后,便走到了赵煦的身后。

  赵煦听到动静回头一看,立刻笑起来:“太母、母后怎来了?”

  “来看看六哥……”向太后微笑着,看了看赵煦身前的书册。

  薄薄的纸上,似乎抄录着句子。

  每一句下都有着六哥自己的诠释、想法。

  向太后看着,问道:“六哥,在读明道先生的文章?”

  赵煦点点头。

  心中其实有些得意,因为,在世人的印象中,程颢似乎是旧党的理论大家。

  应该对王安石新法进行激烈批判才是!

  表面上,看着也似乎如此。

  但实际上……

  看看程颢在识仁一书的注解最后陈述中对赵煦说的话吧:人主当去深锢之弊,而图长久之计,用生意行仁心,体察天理,顺乎阴阳!

  所以,这位理学大宗师,其实是支持变法,只反对激烈的变法,反对急于求成的政策而已。

  可惜,他已经去世了。

  也就没有人知道,他对王安石变法的真实态度。

  这可就太方便赵煦了。

  儒家思想,就是这样的。

  随便怎么解释,只要逻辑能说得通,而且可以被人认同,就可以被认为是圣人的‘微言大义’。

  这从孔子之后,就一直如此。

  赵煦在现代,甚至见过自称儒家门徒的工业党。

  也看过好多水论文家伙,发的那些什么儒家思想和中国工业,论儒家思想在现代工商管理之中的应用一类论文……

  他们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发表了。

  赵煦起初是懵逼的。

  但,后来请教了他的老师,才被老师一语点醒:“儒家思想,从古至今,都是一门社会科学!”

  “儒家思想必须解释社会现状和社会问题,以此来迎合统治者,并得到主流士人的认可!”

  “不然,就会被社会和君王抛弃……”

  “所以,每一个时期的儒学,都有那个时期的特点!”

  赵煦当时听完如同醍醐灌顶,知道他的老师说的对。

  作为曾经的君王,赵煦当然知道,那确实就是儒家的主要任务。

  服务于君王的统治,替君王解释社会现状(忽悠糊弄老百姓)。

  所以,儒家必须要让人相信才行。

  要是连农民都忽悠不了,君王要他何用?

  两宫却是都看着赵煦写着的东西,眼中异彩连连。

  因为赵煦不仅仅是在抄录程颢的文章,还同时在解释、诠释程颢的文字。

  两宫只看了一会,就都觉得,虽然官家(六哥)的想法有些稚嫩或者天真。

  但细细一想还真的有几分道理。

  再联想今天殿上之事,两宫都已经完全接受了赵煦的说法。

  他确实是自己悟出来的。

  这也符合赵煦这几个月来在两宫面前的表现——常常能敏锐的抓住关键,屡屡出奇妙之手。

  不过,两宫还是有些不放心。

  辽国,那可是北虏!

  于是,太皇太后拉着赵煦的手,将他带到了御床上坐下来,向太后也坐到另外一侧。

  “六哥,太皇太后和吾,已经知道六哥的交子发行是可以成功的!”向太后轻声问着:“就是,太皇太后和吾都担心,北虏每年多得了那许多的钱帛,会不会欲壑难填?”

  这是两宫忧心的主要方向。

  过去,大宋给北虏每年二十万两白银,三十万匹绢布。

  北虏尚且已经嚣张到了如今的地步。

  何况是一年三百万贯?

  俗话说的好,如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万一北虏愈发贪婪,如之奈何?

  赵煦看着向太后,微笑起来:“不瞒母后,儿就是希望北虏欲壑难填!”

首节 上一节 267/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