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135节

  没有任何士大夫可以指摘其中一个字。

  可是……

  向宗回和高公纪,去了熙河路,会乖乖的听从少主之命,只修寺庙,供奉佛宝吗?

  他们万一在熙河掀起风浪,制造大战,酿成祸患如何收场?

  须知,祸患常常就是这样来的。

  当年王韶开边,侥幸得了些西蕃无用的苦寒之土,由此却酿成其后延绵十余年的战火。

  无数的血肉和铜钱,都填进了沿边的边塞之中,除了千里无用的苦寒荒野,什么都没有换回来。

  所以得防微杜渐,所以需要严防死守。

  少主才那么小,正是学习圣人之言,受君子之教的最好年纪。

  若是不幸,高公纪、向宗回真的在熙河路做了点什么成绩出来……

  恐怕,祸患就又要无穷无尽了。

  想到这里,司马光就深吸了一口气。

  “若是老夫主政,宁肯将熙河之地,让与西贼,换取两国休兵,与百姓安宁,也绝不让这等祸患有萌发的机会!”

  张巽人都傻了。

  我的司马相公,你在说什么?

  割地?弃土?

  熙宁年间,韩缜被大行皇帝逼着割了几百里东关之地与北虏,到现在都还被人骂呢!

  祖宗之地,尺寸皆为王土!谁敢言弃?

  何况大行皇帝尸骨未寒,就要弃其毕生心血?

  少主知道会怎么想?!

  他虽然才八岁,但有些时候,却成熟的可怕!

  尤其是涉及大行皇帝的事情的时候!

  没办法,张巽只能劝道:“相公,现在还是先想想办法,如何将两宫误会解开……”

  司马光点点头:“这是自然……”

  “待老夫入京,到了两宫面前,自然会解释清楚的……”

  “老夫上书所言,每一个字,都未有涉及国亲外戚……”

  “只是在言说都堂已亥日,明发天下的所谓‘求直言’之诏书而已!”

  “这就好……这就好……”张巽松了口气。

  然而……

  司马光却看向汴京方向:“但,两位国亲熙河路差遣一事,老夫却也不得不上奏两宫,请另择美官安置之!”

  张巽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公!”他都要跪下来了:“万万不可啊!”

  “这是少主第一次除授大臣官职!”

  “那又如何?”司马光毫不在意:“少主仁圣纯厚,必能听进老夫的忠贞良言,也必能明白老夫的一片良苦用心!”

  “熙河,本就是多事之地,外戚去了,就必然是祸患!”

  高遵裕的教训还不够吗?

  还要吃几次亏?!

  当然,司马光也知道,自己需要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和方法。

  要委婉一点也要慢一点。

  最好拉上在京城的文彦博等元老一起进言此事。

  若是可以的话,韩绛也最好能够说服参与进来。

  但,司马光的决心,却是已经确定——熙河本是祸患之地,是非之所,外戚国亲去了,哪怕最初的设想再美好,也一定会变成未来的祸患。

  为了防范于未然,也为了止息干戈,还天下太平。

  司马光知道,他必须阻止这个事情!

  无论如何,也需要阻止!

  原因?

  这是为天下苍生!

  至于结果如何?其他人怎么想?

  司马光不在乎,也不想在乎!

  此事不成,他宁肯辞官归隐!

  大行皇帝在日,他能在洛阳隐居十五年。

  如今已是老迈之躯,残破之体,难道还会眷恋那点虚名和权位?

  他是贪恋权位的人吗?不是!

  王安石邪法,必须尽罢!

  沿边无休无止的战事必须终结!

  天下要太平,百姓要休养生息!

  而,这正是他司马光司马君实余生要做的全部事情!

  等下还有!

  PS:晚年的司马光,已经偏执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唯一的好消息是,他还能听得进吕公著的劝说。

  坏消息:吕公著现在在扬州

120.第115章 长胖长高了 (15500更新完毕,求月票!)

  120.

  2023-08-02

  元丰八年四月甲申(二十一日)。

  在经过冗长的讨论后,都堂终于拿出了大行皇帝封桩钱的取用条贯草案。

  右相韩绛、左丞章惇、右丞李清臣,中书侍郎张璪、同知枢密院事安焘各自签押,然后呈递两宫。

  两宫在看了条贯后,都觉得还不错。

  于是,略作商议后就下旨命户部和刑部也参与进来讨论。

  看看还有没有修改的余地。

  尤其是向太后,认为条贯越详细越好。

  毕竟,大行皇帝封桩库那么多的钱,都是六哥将来的!

  要是没能替六哥守好,等六哥长大,发现大行皇帝留给他的钱少了很多甚至直接没了。

  她将来如何面对?

  百年后,去了地下又怎么有脸面去见大行皇帝?

  大行皇帝给她留了一个这么孝顺的孩子。

  她也必须有所报答才可以!

  当然了,向太后还是拿了初步的草案给赵煦看。

  赵煦看了后,虽然感觉确实还有改进的余地。

  但已经不错了!

  最起码,详细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财务取用制度。

  三千贯以下,就需要都堂执政的签押,三千贯以上就需要至少两位执政或者一位宰相的签押。

  而一万贯以上的取用,则需要两宫共同认可、签押后才能取用。

  还详细规定了清点、点验、日常巡护、看护和防火、防潮工作。

  这可比赵煦上上辈子,封桩库的钱,最后大部分根本不知道用去了什么地方要好太多太多!

  当然,赵煦虽然觉得还行。

  但他依旧没有表态,只是让向太后教他这些条贯的意思和具体流程是个什么样子?

  向太后自然乐得如此。

  母子两人于是度过了一个温馨的上午。

  陪着向太后吃了午膳,赵煦照例午睡了一小会。

  等他醒来时,钱乙已经照着惯例,到了君前问诊。

  诊脉、数心跳、听呼吸然后一一记录。

  一切结束,钱乙就恭喜道:“恭喜陛下,御体一切安好!旧疾似乎也没了踪影,应是大好了!”

  赵煦点点头,他也感觉到了。

  自庆宁宫醒来后,除了那一天晚上咳嗦了几声,他已经很久没有咳嗦了。

  他记忆里曾经频繁的喘息,也没有再发生过了。

  这可能和他的饮食、作息有关。

  当然,也和他主意适度的锻炼和经常在户外散步有关。

  “此外……”钱乙仔细端详了一番赵煦后,又恭喜道:“臣感觉陛下近来,似乎长高了些,也胖了些……”

  赵煦闻言,顿时欢喜起来:“是吗?”

  “应该是的!”钱乙说道:“陛下或许没有发觉,但臣每隔五日,才能御前拜见圣容……故此能察觉得到……”

  “陛下的手心,多了些肉,胳膊也似乎壮了些,此外脸上也胖了一些……”

  “而且身高似乎要比月前高上寸余……”

  赵煦听着开心不已。

  他最关心的,始终是自己的健康。

  再没有比他开始长胖、长高让他高兴的事情,于是,对冯景吩咐:“去告诉陈意简,太医钱乙,御前诊治有功,当迁一官!”

首节 上一节 135/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