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61节

现在组建一支全部识字的人为士兵的军队?那简直是豪华和奢侈到惊天动地的程度,反正没有诸侯能够办到,偏偏孔子有那种资源。

有资格纳赋的“士”和“徒”都识字吗?这个可不一定了。

到了“士”的阶级,也许有机会识字,可是想获得一些成系统的知识很难。

“徒”算是士兵阶级,他们可能有一些耕田,自己的宅子和奴隶,可是不一定识字。

一直到教育得到普及之前,想要识字都显得极度困难,造纸术和印刷术广为流传之后,能有一本书都能被普通家庭当成宝贝。

进入到东汉末年阶段,一些地方上的豪强都不一定识字,他们只能依靠一身武艺获得晋身之资;需要到了“寒门”的阶级才有家族的书籍传承。而“寒门”根本不是什么穷苦人家,他们只是无法比得过真正的高门大户,家中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农田或其余产业,并且不会缺了伺候日常生活所需的仆从。

智瑶真正要去的地方是“壶口”那边,随后则是会进入太行山区。

目前老智家已经开始在进行征召,先期征调了六千余二十岁到二十五岁的男性,他们会分批先到“壶口”报到,随后再进入山区里面的基地。

为什么会有六千多人得到征召令?因为但凡跟训练有关,必定会出现淘汰这么一种规则,哪里可能召唤来接受训练的人最后全部留下。

最为重要的一点,有竞争才有压力和动力。

事实上也是那样,涉及到竞争的话,谁都不想比谁差,能够被挖掘出来更多的潜力。

智瑶还不知道六千人最后能剩下多少,绝对不会为了数量而忽略质量,哪怕绝大部分不合格被淘汰,干不出留下滥竽充数者这么一种事情。

他们从“黄父”离开时,跟随一同前往“壶口”的人增加了两百余。

这两百来人是智瑶很早就聚起来的少年,经过智瑶的教导,后面又在“黄父”接受识字的教育,很难在政务领域发展,充斥进入军队成了不多的选择之一。

所以是,智瑶会拿他们当骨干,把属于智氏的一支精锐部队的架构搭起来,再充实进入从各地征召的年轻小伙子最终成军。

随同智瑶前往山区还有程朔与子路二人。

不出意外的话,智瑶只会掌控全局的同时加入训练,担任正教官的人会是程朔,副手则是子路了。

“众人皆自出兵、甲、粮秣,随行亦有仆。人数恐将有两万余?”智瑶当然知道受到征召需要执行携带武器装备和粮食,必要的随扈也会进行携带。

晋国对纳赋有着比较明确的要求,参加纳赋的人要不要拥有甲胄,携带了多少种类的兵器,粮食够用多久之类。

山区里作为练兵场地的所在有几个,最大的一个是宽度千米,长度接近两千米的一个山谷,用于日常休息的驻地则是在旁边的一个山地上。

在“壶口”接待陆陆续续过来小伙子的任务被宰予接了去,他需要了解前来纳赋那些人的家庭背景,再询问他们愿不愿意长久留在某个地方。

必须要说的是,过来的小伙子在知道并非进入战争状态的前提下,只是集中起来进行训练,他们有权利拒绝常年累月进行纳赋。

也就是说,非战时状态的话,他们可以服役三到五个月,然后提出返回家乡的请求。这个跟包含战国时期以及以后各个朝代是不一样的。

到时候智瑶没有找到正当的理由很难拒绝他们返乡的请求,强制留下在当前时代则是在败人品。

所以了,愿意留下的小伙子才会被接到山区,不愿意留下的人则是会被带往它处。

现在各个家族忙着去接收或攻克得到分配的地盘,他们在春暖花开之后有进行自己的征召,老智家发起征召令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得到掩护。

每每有队伍过来,智瑶会亲自去谷口进行观看。

只是观看,并不是迎接,原因是那些小伙子不够资格接受迎接,智瑶真干出这种事情会把他们吓坏了。

这事一点都不搞笑。

一群人没有立下任何功勋,受到了领导的迎接,会是高兴到不行,还是心情忐忑?

直至某一天,智瑶得到的数据是有五千三百余小伙子已经来到山谷,其余人并不愿意长年累月处在纳赋的状态之下。

因为有记录名字和来历的关系,智瑶看了名录有些哭笑不得。

五千三百二十一人之中,得到征召原属中行氏的人一个没跑,倒是智氏治下的一些人没有留下。

这个也不奇怪,刚刚成为智氏治下的那些人,他们心里不乐意也不敢拒绝一些要求,怕的就是家庭因为自己的拒绝而有相关的处理后续。

“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前程,注定无法成为这支部队的一员,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啊!”

智瑶未来会是智氏的家主,会用心来建设这一支部队,对于自己亲自训练出来的部队,伴随自己成长的人,心态上肯定会更有倾斜,有好处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们。

正式开始训练的那一天起,参加的人才知道智瑶是跟他们一起接受训练。

思维迟钝的人当然不会多想。

机敏的人却是知道,他们只要不倒在前进的半途,未来哪怕没有飞黄腾达,家族也绝对会因为自己而受益!

第102章 共甘共苦难有效的年代

“奔!”

“不可停滞!”

“余者五十,开革出列!”

数千人一起奔跑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其实也就是看到一个个身影,再看他们挥洒汗水,因为体力消耗而有各种窘态。

智瑶知道练兵要从纪律先练起来,很难得的是当前历史阶段的晋人足够自律,一个个生长在军果主义的制度之下,作为能纳赋的群体很小就从长辈那里得到教导,大体上清楚什么叫令行禁止,到了军队不用再从头塑造纪律性了。

当然了,纪律肯定还是要塑造,短时间内想要达到那种“前面即便是刀山火海,得到命令也要向前”的程度很困难。想要达到这种高度的难度太多太多了,伴随而来的必将是练兵时的高压政策,少不得会在训练时有死亡指标。

智瑶也是众多正在奔跑的人一员,跑得气喘吁吁依旧在坚持。

他们的训练基地是在群山之中,好多地段都是山地,跑起来对体力的消耗更大。

跑得快的人已经能够闻到远处食堂飘过来的香味,一闻就充满油腻的味道太过于勾人,使得几近没有力气的人想到前方有大肥肉在等待,再怎么咬牙都想坚持到底。

“呼、呼、呼……”

正在用极缓慢速度小跑的智瑶剧烈喘气,心脏跳动的声音震动着耳膜,每一次呼吸都有体力消耗到极致的痛苦,伴随着一阵阵强烈的晕眩感。

展开训练已经有半个月,一开始就是检阅纪律性,过程中剔除掉一些根本没有搞懂情况的人。

所谓的没有搞清楚状况,无非就是明明进入集体受训阶段依旧保持我行我素的陋习,或是觉得自己很牛逼就各种不服的刺头。

智瑶知道有某类群体很喜欢有本事的刺头,觉得这种刺头一旦收服了就会因为自身的优秀变得真正牛逼。

然而,军队为什么是军队?说白了就是一个极度强调集体性的组织,压根就容不下太过特立独行的个体,尤其是这位个体因为觉得自己非常牛逼而各种不服管教。

在一支部队里面,有一个人觉得自己牛逼,着实也是非常牛逼,可是无论做什么都特立独行,他注定会成为一颗老鼠屎,越是得到重视就会让同期接受训练的人变得更心灰意冷,绝对不是在产生什么正面的作用。

这里会有人觉得,一个强大的人能激励更多的人想要变得强大,从而提高受训人员的积极性,然后呢?需要培训者掌握极高的社会关系学和高级心理学的基础,有那个能力去处理好受训者的人际关系和各种心理问题,不然就是在瞎胡搞!

说白了,除非是搞特战部队,要不然士兵的平庸并不是什么坏处,服从命令才是最为关键。

或许有人觉得得到一个人才,远比得到千军万马更重要。若是真正的战略级别人才,那么认为是正确的。可是一旦达不到战略级别的高度,为了一个人而去让一个集体所需要的纪律变得不存在,真的合适吗?

军队是一个整体,有一个绝对的真理,也就是集体爆发出来才是最强的力量。

智瑶能够分清楚时代不同的需要,更加明白士兵就是要以服从命令为首要,尤其是冷兵器时代根本不需要极少数非常牛逼的特战士兵,需要更多平庸的人来组建起一支服从命令的暴力机器对外征战,或是在遭遇入侵时可以依赖的血肉长城!

“呼哧……呼哧……”

智瑶知道自己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完全是依靠意志在驱使身体继续前行,跨过一条白线直接扑倒在了食堂的地界范围之内。

食堂里面有许许多多早就先跑到的士兵,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第一时间抢食,一个个或坐或躺还在缓气。

他们看到智瑶异常狼狈地跑过来再摔倒在地,没有人过去想要扶一把。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知道会得到惩罚,并且已经有过相关例子。

智瑶躺在地上缓了十几个呼吸,挣扎着自己站了起来,双手撑住膝盖摇摇晃晃地站着。

做过剧烈运动最好不要躺下或坐着,成站立姿态缓过劲来最好。这样可以使得血液的循环更加顺畅,还有利于精神意志得到升华。

智瑶极度想喝水,缓了一小会自己走到一个水桶旁边,拿起水瓢也没有猛灌,贪婪却是有节制地喝了几口就停下来。

这不是智瑶为了保持属于大家族子弟的风度,纯粹是很清楚水喝多了等一下会吃不下东西,没有汲取到所需要的营养会对身体造成坏处。再则有那么一个基本常识,极度缺乏水份再猛灌水会导致突然性的呕吐。

走到哪都会被注视这一点,智瑶很早就习惯了,不会以为得到万众瞩目的待遇而有任何不适。

程朔和子路就在旁边看着。

他们未必明白智瑶为什么要跟众人一块接受训练,对于智瑶能够坚持却是感到极度的惊喜。

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人愿意吃苦,还是有目标的去吃苦,代表这个人有自己的追求,并且表现出真正能吃苦的一面,预示着这人未来的成就不会低到哪去。

另外,智瑶并没有在言语上公布自己会跟士兵一起接受训练,干却是在干那种事情。

没有嘴炮,有在身体力行,尽管从开始到现在都有些狼狈,还在坚持就是对受训人员一种最大的精神鼓舞。

“公孙因何如此?”子路低声问道。

程朔并不知道智瑶为什么要这么做,压低声音说道:“虽不知,有益也!”

跟士兵一起同甘共苦可以得到军心这种事情,相关的道理并不难让人明白,类似的理论却是从来没有人提起过。

往知识层面来讲,跟士兵同甘共苦也是兵法的一部分,能在春秋时代有多大的效果则是暂时属于未知。

春秋时代能够成为士兵的人,他们不是“士”就是“徒”,得到召唤进行纳赋跟家主是一种“契约”关系,牵扯到义务和责任,想要的是保证自己的特权,获得上升的渠道。

因此吧?作为主人依靠的是一种“社会价值”和固定的三观,去驱使士兵为自己卖命。

换个说法,到现代之后为国效力是一种绝对正确的思想,春秋时期有资格成为士兵的群体为家主效力也是当代绝对正确的思维。

智瑶清楚且明白自己不用有更多的表演,只是依靠身上的血统在天然上就能获得很多人的效忠,还是想要更进一步收割他们的忠心,同时也是锻炼自己。

年纪只有十五岁的智瑶表现得有点糟糕,看看士兵能从他们的眼眸里观察到对智瑶除了敬畏之外存在尊重。

下位者敬畏上位者?从古至今便是这般。

尊重却不是与生俱来,需要来自后天的各种努力,得到认可尤其关键。

“公孙,半月开革便有三百二十人。这……”子路有点迟疑了。

那些被开革的人未必有犯下什么大错,可能只是对某条指令存疑,执行起来不是那么干脆利索,后面就是竞争中淘汰了。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仅是每天的体能训练就要开革五十人,十天就会有五百人出局。

没有谁跟智瑶同桌吃饭,他尽管感觉超级饿还是吃得慢斯条理,显示出了大家族子弟的涵养。

在场没有任何人够资格跟智瑶同桌吃饭。他要是真的表现出不在乎身份跟谁都能厮混到一块,以当前时代的特殊性来看,得到的不会是喜爱与赞扬,相反会因为太离经叛道而失去很多人的爱戴。

桌是一种矮桌,离地面约有四十厘米左右,恰好是屈膝跪坐后让人很舒服的高度。

座位则是一种草席,直接就铺在了泥土地上。

这里是智瑶吃了办学堂的教训,不想再闹出太尴尬的事来。

什么尴尬的地方?当前时代没有内裤,并且人们穿的是一种“裙”款式的衣服,里面没有再穿一条长裤的话,坐高一点再岔开腿,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必须还要了解到一点,目前的战袍有带长袖,战时才会一圈圈地卷着并拿绳索或布捆起来固定住;衣摆也比较长,类似于一种比较宽松的连衣裙,需要有一条腰带来束腰,同时也将衣摆给卷到腰带上。

与战袍搭配的是一种束裤,晋军就是身穿红色的战袍和黑色束裤的外观,甲胄会因为不同的材料做成而呈现不同颜色。

跑了十五里的人,过程中还有不少是山地的地形,一个看上去早就服饰有点凌乱,累的时候可以不在乎,缓过气来又吃了东西,没有谁去忘记整肃自己的衣着。

“如我新制衣袍以为着装,可否?”智瑶以前还没多么觉得,亲自参与训练觉得旧有穿着有点麻烦。

程朔和子路对视了一眼,他们的身份地位都不够,不好对智瑶答话。

别以为现在各国对参战士兵的着装没有要求,一般什么款式和颜色都被限制得死死的。

智瑶没有得到答案,想了想决定写信给智跞询问意见。

“如此再训一月,人数精简为四千,兵甲皆可抵,届时以类而分。”智瑶说道。

程朔和子路都看过练兵手册,知道三千精兵的训练流程,齐声应道“唯!”

第103章 全功尽弃?不,新的开始!

首节 上一节 61/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