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95节

所以了,栾书不愧是一个老阴逼,远在一百多年前就明白大编制的优势,改变了晋军的编制。

对其他诸侯来说更要命的是什么?晋人本身就很能打,一个“两”的士兵数量再多出诸侯的三倍,肯定更要命啊!

不是诸侯不想学栾书更改军队编制,一来是他们的可参战人员不足,再来就是经济难以支撑,不然就是受到晋国的压制了。

现在,智瑶还是作为栾书的受益者,五千左右的原军不止顶住了一万联军的进攻,并且还进行了逆推。

当然了,军队并不是编制越大越好,看实际情况最为重要。

怎么说呢?有些师一万三千多人,有的师有一万八千多人,前者却是能暴揍后者,乃至于有的一个师能跟一个军打得有声有色。看的还是整体的素质,再来就是军事装备的差距。

“君上,敌军另有动静。”籍秦说道。

智瑶将目光转向有异动的地方,目测约是有万余再次脱离联军本部。

看那支有新动向的联军旗号,尽管距离有点远,还是能够分辨来自越国和鲁国。

智瑶回身看向己方的后面,大量的车辆已经在做防御措施,一些辅兵也开始在伐木。

“智英。”智瑶点了一个名字。

一个看上去二十来岁的青年拍马过来。

智瑶下令道:“你率三千骑兵,袭扰越军鲁军即可。”

本来有点失望的籍秦听到在点自己的名字,赶紧摆出恭敬聆听的姿态。

“秦率一‘师’向前,若敌军出兵来阻,与之交战;如是敌军并未增援,听从国尉调度,歼敌已参战步车。”智瑶下了另一个命令。

籍秦要的就是一个舞台,好能够建功立业。

原有的制度还没有完善,大多数人却知道不会是原有晋国的模样,原先智氏就在执行的政策一定会得到延续。

智氏的什么政策?不问出身有功必赏,出身再高有罪必惩。

孙武正在指挥的部队,他们就是智瑶打造了七八年的常备军,五千打一万要是再打得艰难,会让智瑶成为大笑话。

战事进展不止顺利,完全是原军压着联军在暴揍!

智瑶再调上去一个“师”的兵力,为的就是吸引敌军进行增援,要么就是让敌军停止交战。

如果诸侯进行增援,原军可以在对方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前消灭更多联军。

换作诸侯不派遣援军?智瑶就全歼已经参战的敌军,再创造出一个能够好好立起营寨的环境。

智瑶抬头看了一下天色。

太阳已经移到了中间偏西的位置,时间应该是未时四刻(14点)左右?距离天黑还有两个时辰以上。

智瑶举起了手里的一个玩意凑到眼前。

这玩意除了望远镜还是什么?

烧玻璃嘛,几乎是每一个穿越者都会干的事情之一,智瑶提供相关的概念,智氏足足花了六年的时间才将合格的玻璃搞出来。

制作望远镜的玻璃要求会更高一些,又是花了两年时间才出现成品。

想当初,智瑶“发明”纸张也是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这还是智氏家大业大,足以说明从无到有的难度。

通过望远镜观察,智瑶能将分别站在巢车之上的诸侯看得比较清楚。

诸侯一个个看上去表情非常严肃,像是早知道晋人能打……,不对,应该称呼原人了,就是原人这个称呼听着有点怪。

只是换了旗号,战袍都没有变,诸侯却是发现对面更能打了!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地方。

化家为国之后,智氏固然获得了好处也迎来了危机,治下的人其实也是一样的。

说句比较操蛋的话,原国现在的大多数人,他们希望战事的规模能更大一些,好让自己变成受到征召的一员。

正在服役的这一批人,他们则是希望战事能够一场接着一场爆发,有更多可以立功的机会。

这种情况之下,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原军将士怎么可能不卖力拼杀,肯定会比以前展现出更强的战斗欲望。

“撤兵吗?你们撤不下去了。”智瑶将视线转到了孙武身上。

能看到孙武频繁地发布指示,原军在调动中将敌军给围了起来,诸侯不派出增援部队解救的话,八九千人真的要被消灭了。

与此同时,赵氏的骑兵有试图帮友军解围,他们却是高估了自己,同样也低估了原军的骑兵,丢进去三五百骑兵之后,赵毋恤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这种严肃的场合之下,有那么一个地方却是看上去带着搞笑色彩。

越军和鲁军合起来约是一万左右,不知道谁作为他们的指挥官,能从进军的各种姿态看出一种犹豫不决。

智英率三千骑兵出现,直接让越军掉头就走,遭到丢下的鲁军稍微再前进一段距离也是转身就跑。

敢在碰上骑兵以后背相对?跑得慢的鲁军被一支又一支箭射倒,后面更是被原军骑兵追上去,变成了一场衔尾追杀。

好歹是越军发现那种情况原地重组队形抗住了一部分压力,要不然三千多鲁军不知道能活着逃回去多少。

越军和鲁军顶着不断射来的箭矢小心翼翼退却,他们的出场也就变成了搞笑。这一幕却没有吸引多少人的关注,大多数人在看的是酣战正烈的另一边。

孙武显然在玩花活,能用最猛烈的攻势消灭逗留在战场上的联军,偏偏一再给予他们突围的希望,看着就是想吸引诸侯派兵援救。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的交战大概就是这般模样?

“寡人以为今夜楚军便会退兵。”智瑶回到了帐篷,召唤来没有军务的高层。

一众人听了表情各异。

楚国君臣会那么干吗?其实,楚国这么做并不是一次两次了。

智瑶继续说道:“当是退兵宋境之南,抑或明岁大军北上?”

仅是下午一战不会完全打崩诸侯的信心,他们都有眼睛,脑子没坏也知道这一战没有胜算,必然是要做更充分的准备,它日再与原国一战。

范蠡说道:“如此,非是好事。”

当然不是好事。

那样一来,原国的立威之战没有打成,无法威吓列国不敢轻易侵犯。

下一次联军再来,一定是他们做好了更完善的准备,战事规模不会小!

一旦楚军真的夜奔,原军当然能够施以针对,哪怕无法全歼,肯定也能消灭不少。

可是,无法在这一战威吓诸侯,接下来还有更大规模的交战,乃至于会进入到使用各种手段,干扰乃至于破坏对方国内稳定的时期。

“诸侯大多就在这里,留住他们,不怕本土不来救!”

智瑶现在需要思考怎么将诸侯留住了……

第425章 诸侯误我!(求订阅)

智瑶做了两手的准备。

首先,原国再有使节前往诸侯处,询问楚君章是不是要今夜撤军。

然后,原军搞了一种渐进的立营方式,看样子是想将营寨逼到足够靠近联军的位置。

抵近立营的这一套,楚军在“鄢陵之战”使用过,一度将晋军逼得非常狼狈,没有智罃填堵灶口和拆除前营的建议,晋军连布阵的空间都没有。

“欺人太甚!”白公胜是一点就着的性格。

本来吧?白公胜就对楚国和郑国联盟有很大的意见,碍于局势那般勉强答应,只是心里的火气一直很大。

在报父仇这一方面,白公胜历来是很认真并迫切的!

白公胜为了能够报复仇,不是一次两次无视楚国需要的利益,成了令尹才算有所克制。

在原国使节到来之前,楚国君臣的确在商议夜间撤兵的事情,结果被原国使节当众说出来,场面就变得很难看了。

尴尬?楚国君臣并不会有多少尴尬的情绪。如同他们的几个祖辈那般,一旦到了需要的时刻,楚人是可以吼嗓子“我蛮夷也”,再理直气壮干一点什么的。

楚国君臣的盘算被拆穿,诸侯的眼神再怎么怪异都无法影响楚国君臣的决策,重要的是原军知道楚军想夜里撤退。

原国君臣是怎么知道楚军要夜里撤退的?倒是没有人觉得有叛徒。

他们才刚刚商议完毕,请来了诸侯以及代表要说点什么,突然间来了原国的使节,有谁想当叛徒也没那么快将消息送过去。

所以,一定是原国那边有人猜到了呗。

“已被洞悉,原瑶岂有坐视大军离去之意?”子期说道。

他们刚刚还在跟诸侯谈事,夜间撤军的意图被拆穿终止了会议,变成了本国君臣重新商讨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换作是一百多年前,楚国君臣才不会在乎意图有没有被洞悉。

要知道楚共王可是干过独车拦住郤氏大军的事情,逼得郤氏玩了五进五退,每一次到了楚共王车架前都是行礼再退下。

为什么会有那种事情?无非就是君权不是臣子所能冒犯,郤氏不敢动楚共王一根毫毛而已。

现在时代已经不一样了!

楚君章敢那么干,原军能抓就抓,抓不了,也会不计代价想要抓住。

君不见,小兵兵也敢对贵族挥刃,俘虏贵族不再递玉。

再有勾践使用阴暗手段算计夫差,并且勾践还亲手将夫差杀死,再一次向世人宣告时代变得不同。

子期说对了!

战场之上,孙武在无法勾引来联军的援军之后,用比较快的速度消灭了敌军。

当然不是所有联军的士兵都被杀死,一万死了三千多,剩下的联军将士等不来援军,意识到不投降就全部死掉,只能选择投降了。

随后,原军不止在干递进立营的事情,还有原军骑兵向联军后方移动。

白公胜说得不错,原军摆明了就是欺人太甚,敢用少于联军的兵力,一点不掩饰要做包围联军的意图,并且真的在那么干了。

“诸侯误我!”楚君章苦笑说道。

一直以来,楚国为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就是因为知道诸侯都是纸老虎吗?

说白了,与楚国相比,大多数诸侯国什么都不是,才会让历代的楚国君臣不在乎诸侯的态度。

事实上,大多数诸侯除了有那个名份统治一个国家之外,他们对外还真的什么都做不了。

这一次是一样的。

不要看有多少诸侯组成联军,大多数诸侯根本就是个凑数的。

有点能力的越国和郑国,从他们的表现来看,出工不出力的迹象有点明显。

很想做点什么的鲁军?他们还不如什么都不干。

这特么!

明明是诸侯提议立刻北上,结果一个个光演,担起重任的独有楚军,着实是令楚国君臣感到太糟心了。

白公胜说道:“原侯提议平分南北,乃是至理之言。”

这是智瑶在正式举行立国仪式和登极之前,派出使节对楚国君臣的一个提议。

根据智瑶的提议,完全可以将郑国对半分,随后楚君章攻伐南边诸侯,智瑶征讨北边的诸侯。

那个时候,白公胜哪怕知道最后是南北对抗,还是赞同智瑶的提议。

可是呢?楚君章觉得北边的条件本身就比南边好,一旦形成南北对峙,楚国会是吃亏的那一方;再则北边除了有数的几个国家之外,其实已经没有剩下几个国家,楚君章认定会是智瑶先解决北边,届时楚国要是陷在南边诸侯的战场,智瑶能做的事情可就不要太多了。

首节 上一节 295/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