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61节

第383章 这个上位者过于靠谱

当然了,智瑶在建设内政,军事训练同样是内政的一部分。

在当前的时代,拥有常备军的国家并不多,更别提有常备部队的家族了。

太过遥远的国度不提,诸夏这边只有楚国存在常备军,也就是那一支“左右广”,家族的话仅是智氏拥有一支常备部队。

另外,随着楚国内部越来越乱,属于君主的“左右广”早不是楚共王时期的那支精锐常备军,非但兵源越来越差,平时的训练也早荒废,甲胄和武器的维持量就更堪忧了。

所以,诸夏能够算是正儿八经常备军的部队仅剩下智氏的这一支,尤其是在智瑶的重视之下,智氏常备军的装备能够称得上绝对的精良。

智瑶很清楚要追求质量更要重视数量的道理,倒不是要增加常备军的名额,主要是抓紧智氏每年两个月会集结青壮训练的事情。

这个有相关术语,智瑶称之为义务兵役。

其实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同时复杂不到哪去,智瑶借鉴西汉的更卒政策,要求各地在每年夏季下旬和冬季上旬,将本地的青壮集中起来,随后在当地进行军事相关的训练而已。

在晋国,每年召集青壮训练仅在于“羡”这个阶层,其余的黎庶并没有相关的要求。

因为晋国对“羡”有那样的制度,智氏内部的青壮对被召集进行训练很有热情,家族外部很诧异智氏怎么能备下那么多“羡”罢了。

像是魏氏,他们在诧异之后很快学习跟进,只是碍于认知上的差距,或是后勤比智氏弱一些,有增设更多的“羡”,规模方面却是比不上智氏。

随后,韩氏、狐氏、钟氏以及少数保持独立自主的中等家族,他们同样开始增加预备役人员,抄智氏的答案,一样在夏季下旬和冬季上旬召集青壮进行军事训练。

为什么会选夏季下旬和冬季上旬?简单的因为这两个季节没有必须做的事情,并且是刚刚干完农活不久,非常便于进行集结。

同理,很多列国会选择在春季下旬和秋季中旬过后出征,同样是因为当时干完了农活,不会影响到农耕,集结方面比较便利。

说到底,诸夏虽然有好些国家处在有农耕也有游牧的阶段,对农耕的重视力度会更高一些,做什么都是以不影响农耕为前置条件。

因为是在卫地的关系,智瑶免不得视察当地下半年的军事训练情况,只是显得略微招摇。

比如,窘在某天突然看见一支军队来到村落之外,看到的瞬间直接呆住了。

倒不是窘以为发生敌袭,智氏的旗帜已经见过几次,哪能分辨不出来的是什么军队,纯粹就是被大量的骑兵以及看上去大多数身穿黑甲的士兵惊到了。

那些骑兵,他们骑着比平常更高大的战马,胸甲反射着银光,马颈一侧悬挂弓、箭囊、小圆盾,手里则是拿着一杆约有四米的骑矛。

什么玩意?矛竟然还有步矛和骑矛之分?当然有啊!

首先,步矛的杆会粗一些,并且矛头会显得更硕大一些,也就是“骱(jiè)”会更大,呈现锥形的“脊”更凸出和半圆的“翼”向外扩张幅度更大。

骑矛的杆比较细,选材方面也更讲究,要么是韧性极好,不然就是容易脆碎的木材,同时矛头会更小来减轻重量。

打从事实上来说,骑矛的出现已经足够说明问题,证明智氏对骑兵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步。

智氏骑兵会装备骑矛的原因挺尴尬,其实就是骑弓太软,射没有穿甲的士兵还好,碰上有穿甲胄的敌军杀伤力近乎于无。

更尴尬的是,骑弩制造困难且造价太贵,导致能装备骑弩的智氏骑兵太少。

所以,弓骑兵这兵种在合适的骑弓没有研究出来之前,远程攻击其实就是一个骚扰作用,真正能发挥出来的杀伤力非常有限。

智瑶之前根本不知道那些事情,当了一回“懂的都懂”的大聪明,智氏骑兵几次实际运用骑射下来,及时进行战术上的调整。

装备骑矛的骑兵已经在往突骑兵的方向训练,有多大的威力只有真正投入交战才能看到实际成效了。

“甲片怎么变成黑色了呢?”窘还是第一次看到穿上黑甲的智氏士兵。

甲片变黑是因为增加了一种涂漆的工艺,目前只有智瑶的近卫队身穿这种铠甲。

给甲片上漆并不是什么黑科技,东周……或许殷商时期就已经在使用了。

当然了,漆很难获取,诸夏虽然早有出漆的树,并且还早就有人工栽种的记录,还是有“百里千刀一两漆”的说法,明显就是跟南洋或南美那边的树种存在较大差距。

智氏上了漆的铠甲并不是为了增加防御力,一般也就一毫米的厚度,主要是为了防锈。

如果不缺漆的话,好些地方的军队其实在防具上的使用很广泛,并且会往厚了去上漆,用以增加铠甲的防御力。

诸夏这边全面在甲胄上漆需要到西汉的文帝(刘恒)时期了,并且当时的甲胄数量并不多;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可能是获得漆的渠道增加,极可能也是文景两帝积累的库存足够大,不止军队列装涂漆的甲胄数量猛增,宫阙使用的漆也是数量极为庞大。

智瑶可不会搞什么微服私访那一套,拿自己的小命不当回事的同时,更是一种弃祖宗基业于不顾的行为。

直白点说,搞微服的君主都是脑子有病,一万次没事,只要出一次事,自己死了一了百了,没死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的项上人头不保。

其实吧?上位者的巡视更多是一种敦促作用,让更多的人知道上位者在巡视,效果远比偷偷摸摸去某地寻找下臣的错处好很多。

道理挺简单,各处知道上位者在巡视,但是又不知道上位者会去哪里,肯定就会更加重视一些,哪怕管理者在装模作样,效果一样是出来了。

如果是为了抓队伍里的害虫,上位者没有几个亲信吗?

或者说,派出更多的人手暗中走访与探查,好过上位者去玩瞎猫撞上死耗子吧?

这里并不是智瑶第一个进行视察的地点,他们以“濮阳”为出发点,花半个月绕了卫地一大圈,总体看下来比较让智瑶感到满意。

“宗子?”窘看到了智瑶,瞬间后脑勺有些发胀,人也呆住了。

不独窘是那样,认出智瑶的人都是一副呆滞的表情。

这种情况怎么说呢?普通人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看国家领导人,心跳瞬间加速,脑子“轰”的一声之后失去思考,大概就是这样了。

当前年代,上位者的权柄无限大,一言可决人生死,一语可令人飞黄腾达,权威性之高超乎想象,给予人们的敬畏感就是个超级加倍的效果。

村落的村长是原卫人,很早之前被俘到智氏,后来从奴隶成属民,再从属民成辅兵,跟齐地那边的灌有着相同的经历。

这是智瑶玩的一种套路,花几年的时间融合一批人,再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随后派回原地当基层。

必须说这种方法很好用,总是能够用极短的时间消化某个占领区,并且更容易让当地的人对智氏产生期待感。

那种期待感就是普通人得知努力能改变命运,对未来生活有更大的盼头。

有目标,还是能够看到和实现的目标,人就会更有干劲。

不得不说的是,以前的普通人真没有什么目标,他们就是浑浑噩噩地活着而已,一切只因为目标什么的都不可能实现。

初次有人生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那种,没有过类似体会的人,压根就形容不出来。

智瑶视察了村子一圈,没有提什么意见,甚至都没有跟村庄说过话,走的就是“我声势浩大的来了,一声不吭地走了,走时带走一两个幸运儿”的路线。

跟在队伍离开的窘全程懵逼,直至当夜驻营才有点回过神来。

“我、我……成为宗子的护卫了?”窘感觉自己在做梦。

什么情况?情况就是智瑶在视察时,会随机从一些村落或城邑带走一两个人。

智瑶带走他们当然有自己的目的,类似于打造一种“郎官”系统,能培养就培养起来,某天在军队担任军官,不能就荣归回乡去当基层,近一步帮助智氏加速对当地的融合。

这一套很多上位者都使用过,一再被证实有效到夸张的程度。

根据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阐述,他就是依靠这种办法第二次从某个小岛结束流放生涯,成功搞了一次复辟。比较惨的是百日之后,再次玩儿蛋了。

智瑶当然不是为了搞复辟才那么玩,主要是发现行之有效,为了总结出更多的经验,不止对齐人、卫人这么玩,近期更是在加强对鲁人培训。

智氏一旦完成吞并齐国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鲁国没跑了。

所以,智瑶吞下了齐国、鲁国,再迅速灭掉燕国,智氏俨然也就有了排除曹魏排除掉关中之外的格局。

呃,似乎除了疆域面积不如之外,智氏的人口比之曹魏要少?

第384章 新一轮军事竞赛(二合一)

智瑶现在颇有一种坐看他人风云跌宕起伏的心态,不到了非要插手的程度,一点都不想有多余的动作。

怎么说呢?主要还是智氏不够肥,并且还启动了一个超大型工程和另一个中型程度的工程。

哪两个工程?就是“邯郸”以东链接大野泽和大河的那一个,再来就是建造跨河大桥的这一个了。

启动了那两个工程的智氏,能不搞其它动作,最好就是消停一些,免得一动之后带来各种不确定性。

天大的实话,想要开启一场战争挺容易,什么时候结束战争则不是单独一方说了算。

什么事情最容易发生不可控意外的话,反正战争绝对是排在前端的类型。

突然间不需要为了攻击哪个目标做谋划,着实也是让智瑶有点不习惯了。

当前时代就是那个样子,要说什么最忙当属战争与祭祀。

智氏迁徙祖坟的相关祭祀有智申在忙碌。

战争则一直是由智瑶负责。

目下智氏的目标非常明确,各项已经展开的事宜除非发生意外,要不然根本不用进行更改,哪可能让智瑶不变的闲了下来呢?

忙碌了一二十年,尤其是近几年忙得脚不着地的智瑶突然变得比较闲,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他的事业已经走上正轨,并且各项事宜的进展非常顺利。

进入冬季之后,智瑶在初雪开始下之前,回到“新田”了。

“我闻魏氏欲行赵简子之法。”智申给智瑶来了一颗炸弹。

赵简子就是赵鞅,没死之前干了不少大事,死后留下不少有方案却没有实施的计划。

智瑶一时半会没有理解,问道:“大人所提何事?”

智申说道:“分田。”

呃?

这个难道不是智瑶在施行的“法”吗?怎么变成赵鞅的了。

智申看出了智瑶的疑惑,说道:“无功亦可获田。”

这……

确实,当初赵鞅有过一个提议,展开了废除“井田制”的讨论,认为应该将无主的土地分给没有土地的人。

当时的大多数人以为赵鞅不过是想借机扩大赵氏的地盘,碍于赵氏的强大和赵鞅的强势,采取了“我听到了,但是不参与讨论”的态度。

智瑶听说魏氏打算“散财”就有点迷了,问道:“新军可得,抑或皆可?”

智申一脸莫名其妙地说道:“自是新军,若人皆可得,魏氏何来如此多田亩。”

重新整理了一下信息的智瑶有点懂了。

算起来并不是智氏第一个操练新军,魏氏才是晋国的那个第一。

魏氏不止是晋国第一个对军队进行改革的家族,还是诸夏的第一家。

他们摒除了战车,专门弄纯步兵的部队,并且建立起了一支重步兵的队伍。

如果魏氏要分田,应该是走“魏武卒”的路线,也就是进行选拔,给予被选中者分配土地,随后这些被选中的人自行准备甲胄以及武器,他们得到分配的土就是前期的雇佣费,后面立功了另有赏赐。

在走这一条路线的同时,魏驹直接将“武卒”的数量定为一五万名,每人分配给了八十亩的土地。

这些土地需要“武卒”自行去开垦,大多集中在晋国的内部。

“不是吧?‘魏武卒’提前出现了。”智瑶真的感觉挺意外。

魏氏这是在弄新军,不是像智氏建立常备军。

智氏的常备军,装备是由家族进行提供,不像魏氏的“武卒”需要自行准备,同时智氏常备军的吃喝以及其它也是家族提供,魏氏的“武卒”一样需要自行备妥。

这么看,魏氏除了给予“武卒”土地之外,还规定了每年三个月集中起来的训练周期,其余跟以往的纳赋制度并没有区别。

智瑶心想:“历史上魏氏给‘武卒’的土地好像是每人一百亩?”

可以将魏氏给“魏武卒”的土地视作一种“永业田”,也就是这一批土地不能买卖,只是让“魏武卒”有足够的收入用以支撑纳赋时的支出。

智瑶想要了解魏氏的新动向更具体的情况,指定不能直接去问魏驹,派人手窥探则是可以做的。

一系列的信息再次汇集到智瑶手上,他发现魏氏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想要成为“魏武卒”身高必须在一米七五以上,并且还要是体格健硕者。

首节 上一节 261/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