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96节

魏驹知道答案,嘴上却说道:“赵简子之因也。”

还不是在赵鞅的谋划之下晋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内乱,一下子灭掉了两个卿位家族,并且开启了外部诸侯干涉晋国内政的先河。

认真来说,那一次内乱之后,别看智氏、魏氏、韩氏、赵氏吃得满嘴流油,内战中战死或残废的士兵数量太庞大,物资上的损耗不计其数,相当多生产设施也是遭到了破坏。

所以是好些家族或许得到壮大,实际上晋国的整体实力是遭到了削弱。

更为严重的是有了诸侯联合起来干涉晋国内政的例子,哪怕晋国的实力依旧强横,一下子却是让列国对晋国的恐惧感大大降低了。

心态呀,一个人不再畏惧另一个人,哪可能会再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呢?

上升到国家的高度,一旦不再畏惧就没有可能再次次让步,不是逼得太甚都敢比划两下子,轮到要玩命是真的敢玩命了。

智瑶却是听得一愣。

刚才魏驹说什么了来着?是说晋国现在这样赵鞅要负最大的责任。

“这事……,有点不对劲啊?”智瑶心想。

倒不是为尊者讳那一套,再则魏驹也是晋国的“卿”,地位上某种程度跟赵鞅平级。

魏驹突然讲这些话,像是在支持智氏打压赵氏。

问题是什么呢?智瑶觉得目前其余家族哪怕不联合起来压制智氏,魏氏之主魏驹也不该对赵氏有这样的态度。

魏驹接下来开始改变话题,更是让智瑶觉得里面有猫腻。

这么判断的话,刚才魏驹说赵鞅的不是,要么是一种内心真实想法的抒发,不然就是一种失言,也可能是在暗示什么。

智瑶在想的是:“加塞礼器明显是一个家族干的。以种种迹象来看,刺杀则是好几个家族参与,或是他们碰巧遇到了一块。”

智氏父子死了的话,得到好处的是谁呢?总得来说,对其余卿位家族都有好处,好处最大的却会是魏氏。

毕竟,晋国除了智氏之外,当属魏氏最强大,智氏倒下肯定是魏氏占更多的便宜。

之前,智瑶想的是乱起来对赵氏有好处,认为魏氏很清楚自家的悬疑会是最大,导致魏氏哪怕想做也不会实施行动。

现在,智瑶觉得自己好像是走入一个误区,也就是那一套最有可能相反没有可能的误判。

智瑶忍得比较辛苦才没有用狐疑的眼神打量魏驹,看似认真在听魏驹说话,心里则是在想道:“哪怕魏驹之前心思比较简单,成为魏氏之主增加了责任感,思维肯定是会起到变化的。”

这种事情光是怀疑没有什么用处。

甚至可以说,哪怕是智氏掌握了刺杀是魏氏干的,或是魏氏碰巧参与,掌握了实质的证据也不是说翻脸就翻脸。

像他们这种体量这么大的家族,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因为一时冲动就干,该做的事情先部署好一切再发作。

“我本以为赵毋恤和国君合作最有可能,也只有赵氏和公族合作才能拉出那么多死士。魏氏和其余家族也有嫌疑,看来怀疑每一个人是对的。”智瑶觉得这么世界真实险恶。

这事智瑶也就重新捋一捋,反正当下即便是找到主谋或参与者,发作是不可能发作的。

应对来自外部的威胁才是首要之急,内部保持应有的警惕,时机合适再算账才是明智之举。

所以了,上位者碰到了事要想的事情着实太多,真的无法随心所欲。

智瑶以一句“诸侯会盟非一朝一夕,我之邦交亦不可绝。”来作为这一次会面的结语。

从头到尾极少说话的智申进行了背书。

魏驹却是一点没有想要离去的意思,转而说道:“我闻赵氏出一‘师’北上,复邀代君往‘晋阳’作客。”

赵氏那一个“师”早应该进入代国的地界,干了什么有心留意,不难去窥知。

这件事情智氏这边已经知道。

智瑶更加清楚魏驹为什么会说出来。

果然,只听魏驹接着往下说道:“赵氏一‘师’并无回转,仍旧在代。代君往‘晋阳’一行,得返否?”

智申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想的是:“代国不是对赵氏悔婚了吗?怎么还会受邀前往‘晋阳’呢。”

智瑶则是立刻说道:“操弄权柄,太阿倒持?”

魏驹品味了一下下,苦笑道:“恐是如此。”

晋国贡献给诸夏的成语不少,包括马首是瞻,鞭长莫及,掩耳盗铃等等,有了智瑶那一句话,看来是要再贡献一个了。

就说吧,赵鞅还是挺有眼光,知道赵伯鲁不是当家作主的料,无法持家的同时,内部也是极容易出现权力倾轧。

智瑶多问了一句,道:“代君并无悔婚之举,乃是伯鲁受骗?”

魏驹极其肯定地说道:“必是如此!”

事情变得有点意思了。

怎么看都像是魏驹要把赵氏推出去,要给智氏增加一个讨伐对象的意思。

而现在智氏正在东扩,尤其是才刚刚执行兼并卫国的计划,一边应付着齐国,本就是多条战线在用兵,再多一个赵氏可能需要讨伐,要说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

智瑶问道:“便是如此,赵氏攻代,与我有利也。”

这么说吧,智氏和魏氏都能以家族私战的模式进行扩张,没道理赵氏不能够。

魏驹认同,可是又说道:“诸侯会盟,赵氏再行北扩,不逢其时。”

如果脑子不好使,极可能被魏驹给弄得晕懵了。

捋一捋的话并不复杂,魏驹同意了智瑶关于诸侯尽早联盟再来作战,有利于晋国的观念;然后,魏驹开始认为安份不下来的赵氏是隐患,非常不希望晋国在应对诸侯威胁的同时,赵氏搞出什么幺蛾子,乃至于变成再次内乱的诱因。

智瑶完全听懂了魏驹的暗示,大概就是:智氏不是在针对赵氏吗?现在赵氏内部有人弄权,干脆智氏联合魏氏帮赵伯鲁清除掉那些操弄权柄的人,能够还赵氏一个干净的同时,削弱赵氏到不可能再有瞎胡搞的实力,保证爆发国战期间的内部稳定。

当然不能排除魏氏在给智氏挖坑,看的其实就是两家主事者阶层的智商和经验,要不然明明是合作或者好事,也能变成推下万丈深渊的阴谋。

谈完事的魏驹走了。

智申开始询问,刚才魏驹那些话之中的一些含义。

智瑶很有耐心地给智申一一解释,再讲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可以肯定的是魏氏感觉到了危急感,不管之前干了一些什么事情又有什么目的,接下来的态度介于跟智氏加深合作,或者是形成分庭抗礼的格局。

听完的智申彻底懵逼,怀疑自己没有智商,还是智瑶解读过度了。

某种层面上,智瑶觉得自己应该是有解读过度的地方,认定的是魏氏这一波有点怪异。

“有点隐喻是决出胜负或是分庭抗礼的意思。历史上赵、魏、韩就是在这种局面下分裂晋国的吗?”智瑶心想。

…………………………

APP端口的书友圈有一个置顶的推书赢天团白银打赏,作者菌能不能也有一位白银盟,全靠大家啦。请大家帮忙多点赞和品论,算是帮作者菌争取获得一个众筹白银盟哦!

另外,继续求一下票,多谢,感谢!

第290章 形势越加扑朔迷离

赵氏谋算代国这件事情上,智瑶一直是在暗中观察的阶段,不出意外接下来会干一些推波助澜的操作。

说白了就是,以赵氏当前的实力很难短时间内吃下代国,哪怕最终能够完成目标,他们应该损耗掉多少实力呢?

有一句话叫“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还有另外一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赵氏无法打得过代国,他们会被扫入历史垃圾堆;赵氏打赢了代国,他们一样会被扫入历史垃圾堆。

智瑶的一系列筹谋和布局之下,赵氏的结局不会变,存在出入的仅是史书对赵氏的盖棺定论会是怎么样而已。

在这个极度在乎身后名的年代,史书的定义对某些人来说太重要了!

“如果不是智氏灭赵,会更有利于智氏兼并赵氏。”智瑶想着。

毕竟,智瑶和芬嬴已经有了孩子。这个孩子不出意外会是智氏的未来家主,他身上有着赵氏的血脉,由他来接手智氏的管理,某种程度上等于智氏也有赵氏的一份。

这种想法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用于自我安慰,不过有些人就吃这一套。

赵氏要感谢赵鞅将女儿嫁给智瑶,他们会因为这样而留下一些旁支,不会真的所有男丁被干掉。

以为灭族是在开玩笑?真就不是!

历史上多少庞大家族的男丁被灭得干干净净,一杀数百上千或者更多皆有。

赵氏是个很庞大的家族,他们的历史还足够悠久,碍于曾经被灭以及生产力的关系,没有繁衍出几万、几十万有血缘关系的人,数百人绝对是有的。

而有数百人并不算多,也不能说少。赵武复立赵氏时就他一个男丁,百年左右让赵氏的族人增加到数百人,四代人的努力成果很是可观了!

只是数百人而已,智氏或许无法逮住所有人,灭掉其中的绝大多数绝对能够办到,还能恫吓所有家族不敢收留那些漏网之鱼。

不管是在什么年代,仅仅是没有出头之日这一点,不超过三代人基本上就是废了。

现在有智开的存在,赵氏的直系肯定会全灭,旁支最终却是会保留下来。

“我应该找机会将赵获除了!”智瑶觉得必须先断掉赵氏与国君的直接联系。

为什么智瑶会怀疑赵氏跟国君联手?不就是赵获目前担任阍卫一职嘛。

所以,不要怪智瑶想差了,怪就怪着实是怀疑显得有理有据。

关于诸侯找周天子哭诉的事情,某天周王室那边有公卿来到“新田”这边,明确转达了周天子的意见。

后来,智氏安排这位来自周王室的公卿前往“邯郸”,智瑶肯定是要跟着一块过来,作为智氏之主的智申更不能缺席。

他们为什么要到“邯郸”呢?主要是南子以及卫君辄等卫人全在这边。

周天子认为这一次智氏占理,惩罚卫国属于合情合理,只是不能将卫氏的国祚弄没了。

智氏当然会好好款待天使,少不得再给予足够的礼物。

“不使国祚断绝?此事自然。”智瑶都已经划出留给卫氏的城池在哪。

挑都不用刻意挑了,直接就放在“沫”这个地方。

那个“沫”很早之前叫朝歌。

没错,就是殷商曾经的都城之一,后来大河北岸的疆域被晋国谋夺,主导的就是赵氏。

赵鞅死了之后,赵氏遭到了几个家族分割,“沫”一度属于魏氏,后来转手到了智氏手上。

目前“沫”是智氏跟魏氏相邻的一个点,比较特殊的是那边还有一个凡氏。

这个凡氏就是范氏的残余,他们的家主凡皋夷曾经是智跞的追随者之一,碍于这层关系的因素,魏氏对凡氏的信任度有点低了。

现场有南子以及卫君辄。

周王室的公卿在场时,南子以及卫君辄并没有做什么夸张的事情。

实际上,卫君辄没有到晋国之前就已经是生病的状态,来到“邯郸”接受智氏医者的治疗,好歹是风寒被治好,精神上的病则不是想治就能治了。

再没有实权,卫君辄好歹是卫国的国君,搞到目前那副模样,怎么可能会没有出现精神上的问题?

南子看上去则是非常平静,甚至好几次阻止卫君辄说话。

现在有脑子的人,谁看不出智氏就是要吞并卫国?代表不是什么言语上的交锋,或是撒泼滚打就能改变结局。

南子看来,要么是智氏败在诸侯联军的干涉之下,不然就是晋国爆发内战让智氏无暇再去兼并卫国,要不然根本无法阻止智氏对卫国的吞并成为事实。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许接受现实对卫氏会是最好的下场,没有那份实力又不肯接受现实,极可能连一座用于安身的城邑都要没有了。

只是吧?南子不免要嘲笑周王室,本来的落魄至少还假装坚强在守护脸面,搞到现在是连装都不装了呢。

智瑶看到的则是另外一面。

周王室不止是派出公卿来到晋国,其余列国也有使者前往,代表周天子带领周王室重新活跃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96/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