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49节

  孙乾此话出口,原先不认识张谦的人也慢慢猜出了几分真相。

  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也有人对张谦深感敬佩。

  “不愧是能吟诵出‘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人,仅这为友救母的壮举,就堪称侠义典范。张兄,这一杯酒我敬你!”不远处,一少年举起酒杯,对着张谦一礼,随后一饮而尽。

  张谦同样抱拳还礼。

  “这么说来,我们这岂不是来了一位侯爷?”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

  另一人接腔:“名为文昌侯,不知道是否有真才实学啊?”

  这时,一穿着锦绣的男子跳出来说道:“我听说近日市井有传言,得徐庶首级者,赏万金,封万户侯。如果当初北上的是张谦,那岂不是说,赏万金,封万户侯的是张谦的首级?”

  锦绣男子说完,不少人眼神炙热,两眼仿佛看着一座金山,若不是这是名人雅会,恐怕不少人就要冲上来分而食之了。

  “原以为今日是君子之会,没想到却是入了虎狼之穴。莫说此时荆州和曹操还是敌人,便是荆州降了曹操,想文昌侯这样的侠义之人,你们也忍得动手?你们就不怕遗臭万年吗?况且市井流言之词,你们也敢信,万户侯,曹操手下第一能臣荀彧也才爵封两千户,你们之中有谁能配上两千户吗?”此时又一少年起身,环顾四周,说话间还带着几分嗤笑。

  众人听少年说完,双眼的炽热消退了不少。

  也是,市井流言,怎么可以轻信?额,不对,自己冰清玉洁,怎么会做这种伤天害理之事!

  “在下向宠,也敬文昌侯一杯!”少年说完,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原来是他,张谦连忙还礼。

  这时,锦绣男子身旁又一人站起,两人穿着打扮相同,容貌也有些相似。

  “张谦,你潜伏入襄阳,暗中造谣生事,意为刘备夺取荆州,此等不仁不义之人,也敢出现在这佳节盛会,莫不是以为我荆州无人?”

  此人说完,随即一招手,一队卫兵就冲了上来,将张谦等人团团围住。

  孙乾在张谦耳边轻声说道:“此二人乃是蔡瑁之子,刚才说话的是哥哥,名为蔡礼,现在说话的是弟弟,名为蔡仪。”

  张谦点点头。

  礼仪?

  寡礼少仪之徒罢了!

第87章 祭月盛典起 张谦始名扬(2)

  张谦并不惊慌,蒯家既然带他来这里,就不会让他一来就被带走。

  而且放眼望去,张谦还是看到了不少熟人的,比如马良,关平,魏昌……

  孙乾带着蒯祺找上门后,蒯越等人自然知道张谦在蒯家手中的事已经暴露了,于是就把魏昌放了,至于张谦,蒯家则言明要与他做个交易。

  果然,未等蔡礼蔡仪下令动手,蒯钧已经开口:“此乃文人雅会,你两人要在这里动手吗?”

  蒯钧年长蔡礼蔡仪许多,自从蒯良去世后,蒯钧子承父志,接触政事,虽然身份地位不如蒯越蔡瑁,但也不是蔡礼蔡仪可以无视的。

  “蒯家莫不是和刘备勾结到一起了?”蔡仪质问道。

  “胡说!”蒯钧一甩衣袍,“蒯家效忠的乃是州牧刘表,为了是大汉朝廷,岂会勾结外人。”

  “那兄台带着刘备手下两人如何解释?”

  “此乃家事,刘备军师诸葛亮乃我蒯家蒯祺内弟,此次不过受孔明所托,携带孙乾张谦二人赴会而已,至于他们所做之事,与我蒯家无关。”蒯钧很干脆的说道。

  张谦心中一笑,明明是蒯家想要试探荆襄世家的态度,居然说是受人之托,世家处事果然惯会推三阻四,敷衍塞责。

  就好像后世的:此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那蒯钧兄的意思是?”蔡仪问道。

  “祭月典礼期间,我相信诸位都不想见到流血事件发生。”蒯钧环顾四周说道。

  众人也都点点头,此乃文人相会,若是动起刀枪,颇为不美。

  “那我就给诸位一个面子!”蔡仪见众人表现,对手下挥了挥手,又对着身边一人耳语几句,显然是让他去派遣大军包围这座庭院。

  解决眼前的麻烦之后,蒯钧走向一旁,与几个交好的相聚一桌,似乎真的把张谦等人抛在脑后。

  而蒯梓蒯祺则陪在身边,两人并不多言。

  这时,马良招呼着张谦等人到一旁坐下。

  在马良的介绍下,张谦也得知一开始敬他酒的少年乃是李丰。

  “原来是李秭归的公子,在下有礼。”李丰乃是李严的长子,而李严,张谦也是在进入襄阳之前才从诸葛亮口中得知其并非益州之人,此时正在秭归担任县令。

  见到张谦对自己这么客气,李丰有些受宠若惊。

  “在下不过一游学士子,并无一官半职,当不得文昌侯如此大礼。”李丰起身表示道。

  张谦同样起身,说道:“我家主公曾言,正方(李严,字正方)乃大才,宰一州之地尚可,区区秭归一县,小矣!公子乃贤才之后,适才所见,公子尚节尚义,不畏他人之言,敢于直抒胸臆,此番胸怀,恐已得令尊几分真传也!”

  李丰哪里被人如此表扬过,当即脸红耳赤。况且张谦表扬其父的话乃是出自当今皇叔之口,想来做不得假。另外,话里的意思与自己父亲时常吐槽生不逢时,不得尽用其才也大为相合,李丰心想,若是刘备为这荆州之主,恐怕自己父亲早就得到重用了吧!

  “我再敬先生一杯!”李丰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张谦同样端起杯子,回敬一杯,顺带问道:“此番曹操南下,荆州势必难保,不知令尊有何打算?”

  李丰踌躇了一下,斩钉截铁的说道:“若是荆州有抵抗之心,我与我父当征募士卒,筹备粮草,以尽全力,若是,若是……”李丰瞟了眼蔡氏及其交好一众,“若是荆襄有人背主投降,我与我父也绝不做那屈膝折腰之辈。”

  “善!公子一身正气,正是我辈中人,我倒有一个建议,不知公子愿意一听?”

  “愿聆听先生教诲!”李丰表示。

  “若是襄阳投降,仅靠秭归边野小城,又无深沟高垒,势难抵抗曹操大军,与其拼死一搏,不如西入川蜀,留的有用之身,以图他日卷土重来。”

  李丰一愣,他原以为张谦会劝他和父亲为刘备效力,没想到却是给出了如此中肯的一个建议。

  “先生何不劝我与父亲效忠刘皇叔呢?”李丰问道。

  “我家主公虽爱惜人才,却身无立锥之地,又如何能耽误令尊这样的高才呢?而且西蜀刘璋,与我家主公乃是同宗,为刘璋效力和为我主公效力又有何不同呢?”

  此时,不仅是李丰,这一桌子人都被刘备的广阔胸襟,豁达胸怀给打动了。

  蒯梓:这张谦也挺明事理,讲礼仪的嘛!可是为何处处针对蒯家?

  “为这乱世之中,还能有刘皇叔这样的仁义君子,我们干一杯!”马良这时提议道。

  “善!”众人附和。

  从马良的眼神中,张谦明白,这些人都是被他说服,心中向着刘备的人,此时聚在一起,也算志同道合,所以相谈十分融洽。

  随即众人安坐。

  张谦这时才注意到,马良身边还跟着一温润少年,头戴冠玉,双目炯炯有神,而这少年此时正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

  “这位莫不是‘马氏五常’中的马谡马幼常?”张谦问道。

  “正是吾弟马谡,幼常,还不快见过先生?”马良对着马谡说道。

  “见过先生!”马谡先是敬了一礼,然后上下打量了一番张谦,见其年纪并不比自己大多少,于是又说道:“我听说先生在邺城仅凭三首诗就惊艳了曹操,在下不才,来日也想向先生讨教学问。”

  马良听了马谡的话很是生气,连忙起身,对着众人说道:“舍弟不才,读了几本书,便有些口出狂言,请见谅。”

  马谡虽不服气,但是兄长的话还是不得不听。

  众人则表示马谡才华过人,熟读兵书,将来必有大用,既如此,年少轻狂一些又何妨。

  马良则有些担忧,不过见众人恭维,也不好责罚太过。

  “季常兄,幼常勤学好问乃是好事。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今日我却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仅幼常要向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向幼常学习呢!”张谦释怀一笑,心里想着,以后是不是该给马谡补一补地理课。

  马谡听张谦这么说,心里可高兴了,可是奈何不能表现出来,于是又起身行了一礼。

  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突然响起。

  “堂堂文昌侯,居然要向一个孩童学习,莫不是以前的诗词文章也是他人所作,以此来巴结曹丞相,沽名钓誉的吧?”

第88章 祭月盛典起 张谦始名扬(3)

  “此蔡瑁帐下偏将军吕常之子,吕平是也。为人偏执,个性张狂,先生无须理会。”马良介绍道。

  张谦对着马良摆了摆手,示意无妨,随即转过身看向吕平:“在下于邺城留下诗赋三篇,一篇赠慈母,一篇颂侠义,一篇道神女,不知道阁下觉得,哪一篇,哪一句是阿谀奉承之词呢?”

  吕平被反问住了,他连张谦的三篇诗赋都没记住,又怎么能回答的上来。

  “世人皆知,曹操酷爱文学,你若不是要刻意巴结,为何刻意在其面前吟诗作赋?”吕平身旁一人起身说道。

  几人言语间,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按阁下的意思,难道曹操酷爱文学,我等便不能寻章摘句了吗?这是何道理?按这么说,你要是知道那曹操还喜欢人妻,难道就不娶妻成亲了?”张谦呵呵一笑,嘲讽道。

  众人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又想到先前传的那个谣言,蔡瑁要把蔡夫人献给曹操……

  蔡礼蔡仪见众人眼神不时飘向他俩,怒的拍案而起,指着张谦说道:“张谦,你在襄阳城内散布谣言,抹黑我父,是何居心,莫不是以为蔡家的刀不利吗?”

  “散布谣言?两位公子可不要凭空污人清白!在下进城乃是为了替州牧大人出谋划策,保境安民。而且,在下这些日子一直住在蒯府,你说我散布谣言,那岂不是说蒯家之人在替我传播造谣。在下区区薄名不足为虑,但是异度先生德高望重,怎么可以受你等侮辱?蒯钧兄,蒯家门风,可容得闲人败坏?”张谦说着,又牵到了蒯钧身上。

  “此乃你与蔡氏之事,与我蒯家无关!”蒯钧很干脆的表示。

  “蒯钧兄,难道我这些日子不是一直住在蒯家,受蒯家好生款待?莫不要我将异度先生书房收藏的书法作品背一遍证实一番?”

  蔡礼蔡仪一听,你们蒯家原来都把他请到书房去了!

  蒯钧这会是觉得哑巴吃黄连,他总不能解释说,那书房只是一间寻常堆放文物的吧!

  众人见蒯钧表情,也知道张谦说的是真的了,顿时心有所悟,难怪张谦有恃无恐了。

  见此情景,张谦微微一笑,再次说道:“所以蔡氏兄弟,切莫再误会外面的谣言是我传的,在下铮铮铁骨,岂会造谣这种事情。况且汝父汝姑,乃是何人?堪称襄阳擎天之柱,汉水通江之舟,有道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外面谣言所传投降献女一事,待他日蔡将军出兵之日,自可玉宇澄清。”

  张谦好话说尽,但是蔡礼蔡仪的脸却是变成了绛紫色。

  澄清个屁!

  本来投降和献女还是两码事,现在张谦当众这么一说,自己父亲要是投降了,那么别人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献女一事,万一曹操再诏蔡夫人入帐什么的,那……

  最关键的事,蔡礼蔡仪知道,自己父亲已经摆明了是要投降……哦不,归顺朝廷了的啊!

  蔡礼蔡仪气的一拍桌案,怒气冲冲的说道:“我们现在聊得是你卖弄文学,弄虚作假的事情,什么时候谈到荆州是战还是和的问题了?”

  “蔡氏兄弟,你们又弄错了,从来没有战还是和的问题。你等要战,曹操会战;你等要和,曹操还是会战,所以只有战还是降的问题,当然,两位要是觉得俯首系颈,把脖子伸到对方的刀下是和的话,那也没问题!”

  “你,你休要胡言乱语!”蔡礼指着张谦说道。

  这时,角落处一个状貌不扬,身体孱弱的儒生站了出来说道:“荆州乃大汉之地,曹操乃大汉丞相,即便是投降,又有何不可呢,这不过是使分裂之地重新归于王化而已。”

  张谦一眼望去,那几张桌子坐的都是儒生,他还看到了崔州平,与崔州平贴近者,看其相貌,应该就是孟公威了。

  张谦又仔细瞧了几眼,果然,两个女扮男装的人躲在角落,待到张谦目光望去,那丫鬟连忙将目光洒向一边,只有那崔芣,还瞪着眼,脸上满是怒气。

  张谦收回目光,看向那儒生:“阁下可是让蔡中郎倒履相迎的王仲宣(王粲,字仲宣)?”

  “正是在下!”对方同样施礼道。

  “在下有幸读过仲宣先生的七哀诗,故而,在下可以明白仲宣先生为何希望荆州归顺曹操。因为先生不忍见战火燃起,万民流离,生灵涂炭,苍生悲啼!”

  听到张谦这么说,王粲又想起了当初李傕郭汜骚乱京师,以至于自己被迫逃亡荆州的事情。

  王粲还记得他逃走的路上:

  当时的他看到一个妇人面带饥色坐在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婴儿的哭声撕裂妇人的肝肠,可是饥妇人强忍不回头看,最终洒泪独自走去,嘴里念叨着:“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呢?”

  回想到这一幕,王粲有些悲从中来。

首节 上一节 49/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