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318节

  夏侯惇的意思就是王朗不能在守在孟津关等张谦来了,必须主动引诱张谦出动。

  “大将军放心,明日老夫便率军出城击之,相信老夫只需一席话语,定将那张谦引入邙山之下,以供大将军击之。”

  “善!”

  ……

第553章 与王朗对阵 张谦时刻到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所以有些事情张谦真的不想让它发生。

  真的, 除了某天夜里做梦会笑出猪叫声之外,张谦已经很克制了。

  别看张谦谈战用兵,举止有方,进退自若,但全方面开战,对于一个统帅压力很大的。

  偏偏这时候,王朗还敢送上门来。

  是可忍孰不可忍!

  出兵!

  张谦毫不犹豫,立刻吩咐法正吴懿坐守城关,自己带领黄忠出城迎战。

  “子让,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王朗此来,必有阴谋,不如还是为兄替你走一趟吧!”法正劝道。

  “无妨,众将争功在外,我身为统帅,岂能畏敌不出,更何况,对方都已经指名道姓了。”

  “那子让务必记的,穷寇莫追!”

  张谦点了点头,随即上马出城。

  王朗虽已年过六旬,却仍能披甲佩剑,精神十足。

  他面色严谨,颇有威仪,安坐马上,可谓气势非常。

  张谦来到阵前,王朗已经等候多时。

  “来人可是刘玄德之婿张谦张子让?”王朗以手抚须,淡定问道。

  张谦微微一笑,心想着,这王朗真不给面子,我这么多名头,你偏偏要把我当做一个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男人。既然如此,那我也无须客气。

  张谦拍了拍马脖子,对着马儿轻声说道:“忘记准备四轮车了,一会我站起来的时候,你可得给我坚持住啊!”

  “我乃大汉皇叔刘玄德麾下,天子亲封文昌侯张谦是也,你是何人?”

  “村头小儿,不知乃公之大名,我乃王朗是也!”王朗有意挑衅,故而十分狂狷。

  张谦呸了一口,年纪小真是吃亏,啊不对,怎么这王司徒不按套路说些招降的话?

  “我听闻曹丕身旁有一谄谀之臣,常劝曹丕僭位称帝,篡汉自立,故得司徒之位,此溜须拍马之人也叫王朗,莫不就是阁下?”

  王朗呵呵一笑,眼前这小子只靠寥寥数语就气倒过刘晔崔琰,王朗来之前早已做好准备,要成功激怒张谦,让其穷追不舍,那就必须要彻底辩论过他。

  “汉以火德,兴盛已有四百余载,传至桓帝灵帝之时,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位,生民有倒悬之急,此乃汉火将息之兆。”

  王朗条理清晰的说道。

  张谦:微笑ing

  “先王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四方仰德,万姓倾心;今世子继承王位,神文圣武,应天合人,麒麟现世,祥瑞频发,此乃五德轮换,土代火兴之兆。”

  张谦突然觉得有些难为王朗了,如今的天下局势变成这样,王司徒已经实在找不到可以夸得了,都开始用起五德终始说了。

  而且虽然曹丕已经做好了篡位前的最后一步,但是却迟迟不肯踏出,这让他麾下的文臣武将很是尴尬。

  张谦也很气,他也想对曹丕说一句,“你怕个啥啊,赶紧替刘备把脏活给干了啊!都到这个份上了,还给自己留退路呢?可能吗?”

  王朗见张谦不说话,自以为唬住了对方,于是接着说道:“阁下素有武略文韬,先王更赐予你文昌侯位,今王更是求贤如渴,礼下士人。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你若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王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张谦嘴角上扬,切入点这不就来了吗?

  只见张谦哈哈一笑,随即手指着王朗说道:“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张谦脸色一变,神情肃穆。

  “昔日桓帝、灵帝之时,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张谦说的那叫一个顺口,宛如小学生背起了“唧唧复唧唧”一般。

  王朗此时仍面不改色。

  “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到这里,张谦说的铿锵有力。

  王朗脸色亦跟着一变,饶是他心里早有准备,也终于体会到“剑舌”的威力,

  “黄口小儿,你,你你……”王朗刚想出言反驳,就被张谦打断。

  “住口!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

  “今幸天意在刘,大汉皇叔于荆南起兵,天下义士云集响应,我今奉皇叔诏令,兴师讨贼,你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三代先帝?”

  说到这,张谦亦是想到天下局势能有今天,刘备能和曹丕形成均势,自己也是出生入死了好几回。

  再想到原本历史上,武侯命丧五丈原,姜维宁死不投降。

  张谦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对着王朗骂了出来:“二臣贼子,你枉活六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说出最后一句,张谦深舒了一口气,却见王朗一手扶着胸口,一手指着张谦。

  张谦面露惊愕,怎么这厮还不倒下?

  “王司徒!”

  “王司徒!”

  王朗身旁的裨将眼看王朗手举在半空,哑口无言,连忙上前叫喊道。

  黄忠探出头对着张谦说道:“先生,要不要趁这个时候挥兵攻之。”

  张谦伸手阻拦,这种砸招牌的事不能干。

  王朗深呼吸了几口气,硬是挺了过来,“好一张伶牙俐齿,颠倒黑白,歪曲事实。只可惜你自作聪明,你既言攻打洛阳,却畏敌不前,此时大将军已经率领十万大军西进,先出函谷,后取潼关,不出半月,关中定然易主,到时,你有何名目去面对刘备?”

  张谦不知道是自己声名在外,让王朗加了魔抗;还是老人家年纪尚轻;更有可能,张谦觉得自己是缺了辆四轮车。

  张谦扭了扭身子,又拍了拍马脖子上鬃毛,胯下骏马嘶鸣一声,似乎在说,它不背这个锅。

  不过王朗能挡住他的魔法攻击,可未必能挡得住他的魔法连击。

  “哈哈哈哈!”张谦再度大笑。

  “王朗,那夏侯惇一个‘打仗不胜,升官不止’的无能之徒,都能做到曹魏的大将军,而你,一个趋炎附势之徒,居然还唯夏侯惇马首是瞻。如此庸碌无为,狼行狈附,岂不是将三军将士之命视作儿戏?”

  “还有,你以为我不知道那夏侯惇此时就在邙山之上?你一魏国司徒,居然廉价到要行这诱敌之计,传出去,岂不是沦为天下人之笑柄?”

  “我还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伯夷叔齐不食粟,首阳山上宁采薇;

  古之义士今不见,汉室孝廉做魏臣。

  断脊之犬狺狺吠,谄谀之臣舌辩凶;

  北邙山上忠魂在,莫叫此子踏上头。”

  【伯夷叔齐采薇的首阳山有多种说法, 其中一种就是洛阳偃师北面的邙山中。邙山上安葬了很多帝王将相,仁人志士,因此有“生于苏杭,死葬北邙”的说法。】

  “王朗,今日你死还是不死?”

  ……

  张谦有没有骂死王朗仅在场的人知道,但是史书《张谦传》中却明确记载,“谦一诗吟罢,王朗堕于马下,蹄踏而死。”

第554章 报纸传海内 诸人差异多

  “好文章,胜过灵丹妙药啊!”

  自那日张谦怒骂王朗,得胜回营,法正见张谦神色不对,便询问众人,后把所有言论连带军情一同发往了荆州。

  刘备看着此文,内心一震,这惊人的文笔,惊天的意识,满腔热血,气贯古今,真不愧是他的张谦。

  当浮一大白!

  随即,刘备令人将张谦怒骂王朗的文段刊登于报纸上,发与天下,广布四海。

  ……

  崔琰自从公开露面并怒骂曹操之后,也算是坚定的站在了刘备这边,不过刘备准备赐予高位,他没有答应。他知道,刘备不是真心,而他也没有这个脸,。他帮刘备做一些整理编纂文字的工作,时不时也在报纸上发一些批评曹丕的文章。

  曹丕那边对他恨之入骨;而刘备这边对他的评价是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崔琰知道自己的定位,他只是想保全自己的家族而已。

  此时看着张谦怒骂王朗的文辞,崔琰感叹了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要是他和王朗换个身份,恐怕他是要当场被气死了。

  ……

  孙权这边,此时他被捕还没有多久,他总想着刘备吃个大败,然后有人来将他救出,到时候他振臂一呼,江东忠义之士群起响应。

  抱着这个想法,孙权时刻关心外面的事情,不过他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活在监视下。

  这天,孙权领到了最新的报纸,看着张谦怒骂王朗的文章,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快感。突然,他发现不对,他和张谦不是一边的。

  该死的!

  而且这骂人的词怎么和那日诸葛亮骂他的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刘备卑鄙阴险小人,连这方面的话术也是经过了统一培训的是吧?

  孙权心想着,下次刘备再请宴,一定要揭露他的面目。

  这时,一只肤白小手从孙权身后绕了过来,环在孙权的腰上,一张俏脸贴着孙权的后背缓缓靠近他的耳根,嘴唇轻动,口念了一声“陛下!”

  孙权浑身一震,顿时豪情万丈,什么宏图大业都暂且抛诸脑后,开始了芙蓉帐暖度春宵。

  ……

  紧接着,关羽诸葛亮也看到了报纸。

  关羽激动地气血涌上面门,满脸通红的连说了几声“好”!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自当以忠义为本,安能折腰于功名富贵?”

  “云长说的极是!”诸葛亮抚扇说道。

  对于王朗,诸葛亮知之甚多,不仅是因为王朗身居司徒,事实上,两人可以说是从同一个地方出来的。

  诸葛亮出身徐州琅琊国,张昭出身徐州彭城国,而他们中间隔着的这个东海国就是王朗的老家。

  王朗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

  寻常小民,普通小吏,投靠曹魏搏个出身还自罢了。

  王朗出身名门,拜师杨赐,可谓是世受国恩,在此国难之时居然为曹丕摇旗呐喊,还敢堂而皇之的接受魏国司徒之位,简直是恬不知耻。

首节 上一节 318/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