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把自己的佩剑送给了吕蒙,不过孙权并未委任吕蒙为都督,只是让他代行都督之权。”
“这吕蒙何许人也?”刘备问道。
“吕蒙,字子明,汝南人,因治军有方而被孙策看中,后经孙权劝导习读兵书,又多有跟在周瑜身旁学习,实力不可小觑。”
“江东才俊何其之多也。”刘备感叹道,“不知军师有何对付吕蒙的方法?”
“主公,我听说子让出使江东之时,和吕蒙多有照面,主公不妨召子让前来商议一二。”
“我早已派人前往征召子让,不知今日为何子让迟迟不来?”刘备一脸愁眉。
“不好!”诸葛亮突然面色一惊。
“孔明何故惊慌?”
这时,下人来报。
“主公,子让先生已经连夜赶往关中,只留下书信一封。”
刘备面露惊愕,随即打开了书信。
上面写着孙刘一战,唯一的意外就在曹丕,所以张谦准备星夜赶往关中,敦促河东的张飞庞统对上党发起进攻,以此来牵制曹丕的军队。
信上还说,灭江东,非诸葛亮不可。
刘备看完后把信交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再也不复关羽在时的侃侃而谈。
“孔明向来神机妙算,却没想到这一次被子让摆了一招吧?”刘备大笑。
诸葛亮苦着脸,对刘备说道:“不瞒主公,昨晚子让登门,与我商量江东该如何攻打,我本以为他猜到了我定会推举他,结果没想到,他倒是与我玩起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备笑个不停,接着说道:“不过子让说的没错,拿下江东非一日之功,若是曹丕前来捣乱,恐怕多有意外发生,子让此举倒是去除了一个隐患。”
诸葛亮心在滴血,这都是昨晚他跟张谦说的啊!他还信誓旦旦和张谦说,不需要他特别吩咐,只要荆州与江东开战的消息传到河东,庞统自然知道怎么做。
结果,张谦就以这个理由跑了!
“孔明,战场之事,你尽管吩咐云长去做,这战场之外,我就拜托你了。”刘备起身对着诸葛亮一礼。
荆州能有今日的面貌,大局向来是诸葛亮在掌握的。
其实无论张谦走不走,后勤什么都是诸葛亮负责的,不过张谦此次怕是不想再站在台前,抢了诸葛亮的功劳。
诸葛亮的功勋,刘备深知杜明,不过此番能让诸葛亮站在台前,日后论功行赏,也免了他人一些闲话,所以刘备就着张谦这份信,把大小事务都推给了诸葛亮。
“亮谨遵主公之命。”
诸葛亮之所以推荐张谦,只是因为他自己不想与东吴大臣打交道。
上一次去江东,可以骂个痛快,因为他只要说服孙权周瑜就行了;但是这一次,光是武力占取可是不行的,必须要说服东吴的人配合,为北伐提供粮草军械,这不是去挨骂吗?
孙权是江东之主,况且受了不少气;
诸葛亮深深叹了一口气。
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军师,怎么会有宰相的气度呢?
得想个办法骗骗,啊不是,说服一下江东的文武。
张谦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求同存异!
就这个了。
……
另一边,张谦带着鲍三娘乘坐在船上。
“船家,麻烦再快点。”
“好嘞!”
“夫君啊,你怎么一直往后看,难道后面还有人在追我们吗?”
“咳咳——”当然不是,“你夫君我只是一时诗兴大发,正在酝酿好词佳句呢!”
“是吗?那夫君你快点做啊!”
张谦摆正了身子,又咳嗽了一下,吟诵道:
“船在前面开,猪在后面追;风水轮流转,苍天饶过谁!”
鲍三娘脸上一愣,这也叫诗吗?
肯定是在欺负她识字不多!
等回了家,有他好看的!
船家是个和蔼的大叔,张谦刚念完,他就赞颂道:“好诗啊,真是好诗。我听说刘皇叔正在广招贤才,先生这般贤才,怎么不去为刘皇叔效命呢?”
张谦嘿嘿一笑,“刘皇叔要的是治理国家的贤才,我这随口说两句,当不得大才。”
“那可不一定,你听说没有,刘皇叔最喜欢的人才就是文昌侯,那文昌侯就是靠写诗出名的,刘皇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先生写的诗不比文昌侯差,说不定将来也能娶个皇叔之女呢?”
张谦怀疑这厮在高级黑。
“船家,没想到您一把年纪还对诗词这么有研究!”
“老朽不识字,不过这诗词好与坏,我一听就知道,像先生这般英俊潇洒,想来写出的诗词也一定是世间少有。”
……
第509章 曹丕的抉择 曹魏的功防
邺城。
曹丕戴着王冕,抖了抖衣袍,十分惬意的安坐在王位上。
“众爱卿可知,江东近日发生了一件大事?”
曹丕话语一出,许多曹姓,夏侯姓的将领便笑了出来。
“大王,孙权自断臂膀,周瑜器量狭小,二人相斗,周瑜负气离开,此正是我大军南下的大好时机。”曹休率先说道。
“没错,江东没了周瑜,不过是一群鼠辈,我大魏随时可以发兵,将那孙权小儿擒了回来。”
众将兴奋不已,纷纷要求出兵讨伐江东。
曹丕点了点头,说道:“孙权早晚必被我所擒,不过诸位别忘了,刘备还在荆州等着呢。而且近日荆州水陆大军调动频频,诸位觉得刘备是要冒犯北境还是挥师东下啊?”
曹丕此问一出,众人议论纷纷。
曹丕看向了贾诩,“不知道太尉对此事有何看法?”
贾诩摸了摸胡子,对着曹丕说道:“魏王,微臣在想周瑜叛离江东一事和荆州军马调动会不会有关系?”
“哦,太尉觉得其中有何关联?”
“臣在想,如果刘备要对我们动手?为何不选在魏王即位之初呢?那时刘备的兵马已经集结在了潼关,东出并非难事。为何要回到荆州之后,再从南向北动手呢?这不是给自己添加难度吗?”
熟知大汉疆域的都知道,大汉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自古就是由西向东易,由南向北难。
“所以太尉的是意思?”
“臣在想,如果周瑜离开的时候与荆州有关,荆州方面早已知道此事,故而早早集结军队,就等周瑜离开给予江东致命一击呢?”
“太尉的意思是周瑜背叛了江东?”
“或许不需要周瑜出卖,但诸葛亮极其善于抓住时机,他一定是事先注意到了什么!而现在他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时机。甚至就在我们会谈的时候,诸葛亮很可能已经出兵了。”贾诩肯定的说道。
曹丕觉得贾诩说的大有可能,于是问道:“那太尉觉得,我大魏此时应该如何插手此事?”
“魏王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趁机吞食江东土地,以壮大大魏;另一种,便是趁孙刘开战之时,攻打刘备。”
“太尉觉得何者为上?”
“前者可以取利,壮大大魏实力,但一旦孙权灭亡,天下就只有魏王和刘备二人,龙虎相争,再无顾虑;”
“至于后者,可以阻断刘备崛起之势,一旦刘备灭吴失败,孙刘一定会分崩离析,从此,天下三分,再成鼎足之势。”
“臣建议魏王取后者,因为江东不足为虑,但得到了关中的刘备却不得小觑。况且我军即便得到了江东也不过是得到了一块险地,若能趁孙刘开战之际,夺取宛城,或是潼关,其利远大于得到江东。”
曹丕点了点头,又看向众人身后的司马懿,“仲达,你有何高见啊?”
司马懿待在众人之后并不起眼,不过曹丕早在成为世子之前便多和司马懿有所接触,曹操临终前更是嘱咐曹丕,司马懿是个大才。
司马懿起身,毕恭毕敬的走到中央,低头道:“在下觉得太尉之言甚为有理,不过在下还想到了一点别的。”
“哦,仲达尽管之言。”
“在下想请魏王不仅要思考如何去进攻,更要思考如何去防守。”
“司马懿,你的意思是说,刘备现在不仅是要打江东,还要连我们一起打是也不是?那诸葛亮又没有三头六臂,他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兵,又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粮食?”曹休质疑道。
“在下并不觉得刘备会大举进攻我们,不过为了掩护拿下江东,刘备的部下一定会四处骚扰我们,如此情况下,如果我们的防御出现差错,那么假打就会变成真打。”
“那刘备也就占着地利才敢与我大魏交战,潼关交手之后,刘备连追都不敢追,只敢躲在潼关内。我敢断言,三年之内,刘备绝对不敢东出潼关一步。”有将军说道。
司马懿也不反驳,“这只是在下一点愚见,请魏王三思。”
“兵法有云:算则胜,不算则不胜;多算胜,少算则不胜。仲达未胜先虑败,不失为稳妥之间。只是我想问仲达一句,这刘备若要四处骚扰,首重在何处?”
“重点有三处。其一,许昌;其二,洛阳;其三,上党。”
“许昌东南有于禁率领的数万大军,已与徐庶文聘对峙多时,恐怕刘备一时也占不到便宜;洛阳城高防重,我只生怕刘备不来,只有上党,刘备的精锐骑兵都在河东,我恐怕徐晃夏侯尚不是对手。”曹丕说道。
曹丕一时犯了难,如果他专门防守肯定不难,可是他不能眼看着刘备趁机吞灭东吴,如果尽起大军南下的话,那恐怕许多地方的守备力量就要不足了。
这时,殿下一个靠后的世家子弟挺身而出,对着曹丕说道:“魏王,臣有一策。”
“哦,你有什么建议?”
“只要魏王允许边境郡县在强敌来犯之际可以自行组建军队,定可阻拦逆贼来犯。”
曹丕看了说话者一眼,依稀记得眼前之人只是一个小世家的子弟,刚刚被提拔了起来。
大概率只是世家推出来的一块挡箭牌。
“诸位,对此事如何看待啊?”
许多人觉得此人说的有理,但也有人意识到,这是趁机在夺取军权。
“子鱼,你觉得如何?”
曹丕点名了华歆。
“臣觉得此事不妥,此计或可解一时之忧,但后患无穷,若被有心人利用,大魏或有覆巢之险。”华歆皱着眉头说道。他知道曹丕看出来了某些世家的用心,但是却不愿得罪世家之人,所以拿他来做挡箭牌。
幸好,自己还是有用的。华歆这样安慰自己。
“不愧是我大魏的丞相,见识不是孺子可以比拟的。”曹丕看了谏言者一眼,“念你好心谏言,此番孤便不责怪于你了,只是朝堂之上,当以稳妥为重,回去多读两年书吧。”
曹丕口中的两年,很可能就是被推出之人的一生。
就在曹丕准备继续与众人商议出兵之事时,又一个消息传到了。
周瑜奇袭了东面的船坞,把所有海船都给劫走了。
临走之时,还让船坞的管事给曹丕带了一句话,让曹丕抓紧时间联孙抗刘,否则,留给他的时间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