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287节

  “我周瑜犯上之事都做过,又怎么会在乎犯上之言呢?孔明不会想着散播这些言论,再去离间我与主公吧?”

  “哈哈!”诸葛亮摇了摇扇子,“我与都督皆是光明磊落的君子,又怎么会做这种小人之事呢?”

  周瑜确定了要离开,诸葛亮自然不会多生闲事,可如果周瑜改变主意,赖着不走,那诸葛亮恐怕会比这更小人。

  “先生这般想,自然是最好。不过我可以告诉先生一句,我一定会走,但我不会带走很多人,若是先生打着趁我离开之际偷袭江东的事,那先生一定会栽一个大跟头,到时候江东联合曹丕,恐怕明日之刘皇叔就会如同昔日之曹操一般,从骄傲变成悔恨,到时候,先生可别怪在下没有事先提醒。”

  “都督不多带几个人,又怎么能抵御海上的风浪呢?而且即便到达新的岛屿,那也不是天然宜居之地,非得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之后,方可供族人生存,都督这一走,士农工商缺一不可,尤其是百工匠户,都督总不会想着一切从头开始吧?而且,这些人还得带上其家人子女,否则,如何做到繁衍生息呢?”

  “这些事情就不劳孔明担心了,在下虽然不才,却也遗漏不了。”

  “是在下多言了。”诸葛亮充满歉意的拱手。

  “既然子让有所耽误,那我三日后再来。”

  “等等!”诸葛亮出言拦住,“我常听子让说,都督琴音了得,亮也略懂音律之事,从这往北两里外有一座小院,亮想请都督小住几日,以乐论友,也好打发时光,不知都督可愿一往?”

  “也好!恭敬不如从命!”

  ……

第500章 诸葛周瑜斗 天下为私公

  “孔明,这三天之后又三天,你不会根本就没把此事告诉子让,存心欺骗与我吧?”周瑜手中拿着一颗棋子,眉头紧皱。

  “公瑾呐,这子让病情突然加重,使者报信的时候,你可是亲自在场啊!公瑾若是还不信,大可亲自去往襄阳验看。”

  几日间,两人从天下大势谈到风花雪月,一时间感情迅速升温,连称呼也亲切了许多。

  不过对于诸葛亮的话,周瑜显然不会当真。

  他有胆子见诸葛亮,是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明白,杀了自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但要是深入襄阳,那就不一定了。

  兴许一个立功心切的,认出了他东吴都督的身份,就拿了他的人头请赏了去。

  “生老病死,人生无常啊!”周瑜落下一子,“当年冠军侯何等英勇,可惜战胜之后突发恶疾,当即就去世了。子让年少有为,功劳不在冠军侯之下,我听说曹操死前曾在关中大加散布关于子让的谣言,你说子让这次得的会不会是心病?”

  周瑜采用了一个委婉的说法,实际上在问的是,张谦得病会不会与刘备有关。

  “我知道公瑾想要带着子让一同离开的心情,可是,公瑾就不要再说这样离心的话了。你知道子让在听说这些谣言之后说了什么吗?”

  “哦,说了什么?”周瑜手中棋子翻动,倒是很感兴趣。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啪!”

  一子落下。

  “刘备的运气真好啊,遇到了孔明还有子让这么聪慧而又愚蠢的贤才。”周瑜感叹道。

  聪慧对外,愚蠢对内。

  “不是运气好,而是天命所归。”

  诸葛亮肯定道。

  周瑜不屑的冷哼一声。

  诸葛亮也不反驳,而是问道,“公瑾知道子让是怎么与主公相识的吗?”

  “我只知道孔明是刘皇叔三顾才请出来的,至于子让,我只知道他在新野结识了刘皇叔,然后替徐庶北上,又潜入襄阳策划了刘皇叔南下,自此,才得到了刘皇叔的重用。”

  周瑜还是有些不满意的,因为像张谦这样一员大才,刘备居然让他屡屡置于险地。

  “你说的也没错。”诸葛亮接着,就把张谦两次试探刘备的话语说了出去,“此事知道的人并不在少,不过主公吩咐我们不要刻意外传,因为主公认为子让二次试探自己的言语有些毒辣,传出去落在不明事理的人中,会对子让的名声产生不好的影响。”

  周瑜沉默了。

  “如果换成公瑾,能经受得住子让的考验吗?”诸葛亮一笑。

  “我吗?”周瑜轻轻一笑,“我未必会动手,但徐庶也未必能活。”

  周瑜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

  “公瑾真是爽快人。”

  “如果换成孔明你呢?”

  “大概率和公瑾一样。”诸葛亮嘿嘿一笑。

  “从这点来看,其实我们还不如曹操,毕竟他当年放走了关云长。”周瑜突然说道。

  “当然,如果他不屠城的话。”诸葛亮说道。

  周瑜突然反应过来,眼前之人是徐州的。

  “孔明可曾想过回家看看?”

  “暂时没有。”

  “为何?”

  “你知道子让是怎么说我的吗?”

  “怎么说?”

  “他说我是‘孔明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周瑜突然顿住,随即反应过来,诸葛亮早已安插眼线到了徐州。

  “徐州连连征战,现在又被公瑾抢夺了三十多万的百姓,如今早已民生凋敝,物是人非了。”诸葛亮有些落寞的说道。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徐州有现在的‘乱’才会有将来的‘治’?不是吗?有孔明这样的大才,将来的徐州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对吗?”

  “多谢夸奖。”

  “对了,孔明,将来刘皇叔夺得天下,会采用哪种国策治理天下呢?”

  “公瑾也觉得我主能夺的天下?”

  “我主孙权不是庸才,邺城曹丕也算有能之人,只是在孔明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必胜的信心,还有那份坦然,我想不出意外的话,刘皇叔应该能成为第二个刘秀。”

  “既然如此,公瑾为何还要劝我不要染指江东呢?先前更是以曹孙联合来威胁我们?”

  “哈哈哈!因为天下事在没有出现结果之前,一切都具有不确定性。就比如此时此刻,如果刘备突然死了,又或者孔明和子让两人,突然产生了纷争,一切不又变得扑朔迷离了吗?”

  虽然周瑜说的不无道理,但是诸葛亮总感觉眼前之人是在咒他。

  “有我在,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公瑾若是为江东好的话,就应该把能带走的人都带走,我可以向公瑾保证,江东平平安安,孙家上下不会死伤一人,吴侯同样能够大富大贵。”

  “投降之后,孔明会让我主继续执掌江东吗?”周瑜不屑的问道。

  “不会。”

  “所以,孔明的提议说服不了我,也说服不了我主。虽然主公猜忌于我,但是,我还是得告诉孔明,我主是世间少有的英明雄才之主,否则,曹操挥师南下的时候,我主早已开城投降了。”

  “公瑾刚才说我与子让聪明又愚蠢,公瑾本人何尝不是呢?”诸葛亮像是自嘲般说道。

  “正因如此,所以我们虽各为其主,却一直相谈甚欢。”

  “所以说,公瑾也应该明白,子让不会与你一同走的。”

  “这不一定。”周瑜自信的落下一子。

  “为何?”

  “我刚才问孔明,你主一统天下之后会采用何种国策?孔明还记得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

  “当日,我在夷陵第一次见子让的时候,你知道我为什么对其印象深刻吗?”

  “哦,为何?”

  “因为子让说了一句,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

  “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诸葛亮默默重复了一句。

  “没错,所以孔明还认为不会与子让产生冲突吗?”

  “昔日讨董之时,刘姓诸侯并不在少,可是为何这些人都不见有什么起色?刘表刘焉等辈也纷纷困守一隅呢?因为刘姓坐这个天下太久了,久到这些刘姓宗亲都认为是理所当然,可是这对于天下有识之士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因为,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一百多年前,如果不是王莽,刘姓早已痛失民心了。”

  若非此时此地,只有诸葛亮和周瑜两人,诸葛亮早已起身大骂周瑜是个无君无父,大逆不道之辈了。

  但是两人论道,诸葛亮必须想办法从道理本身上说服周瑜。

  或许,也是说服自己。

  公天下?

  还是家天下?

第501章 集权和分权 相爱又相杀

  “莫非公瑾是想用尧舜禹禅让那一套来说服子让与你一同离去?”诸葛亮问道。

  “当然不是。”周瑜摇了摇头,又补充道:

  “上古贤君禅让不过是腐儒弄出的欺骗浅陋之君的。《孟子》一书中提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荀子也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当初舜禹都通过治水逐渐掌握了人力和物力,就像曹操一样,通过讨乱一点点将天子的权力夺到自己手中,若没有刘皇叔和我主,恐怕尧舜禹禅让的场景早就再次上演了。”

  听到周瑜这般言语,诸葛亮摸着胡子沉思了起来。半晌后,突然一笑。

  “孔明在笑些什么?”

  “公瑾恕罪,我只不过知道公瑾意欲为何了!”

  “哦,孔明猜到了什么。”

  “先前公瑾说不会带走吴侯手下太多兵力,可又说过出海各种物资,各方面的人才早有准备。若我所料不差,公瑾暗中早已联合各大世家了吧?”

  “也是,世家之人最会趋利避害,虽然他们绝对不会举族随公瑾搬迁,但是眼看曹孙刘三家还要战乱不知道多少年,他们分出一两支族人随公瑾一同离开。江东世家繁多,几家一凑,便是数万百姓,而且世家之人不乏精通耕种百工之人,我只能说,公瑾这一步,既大气,又绝妙。”

  “而公瑾说服他们的方式,应该是予以足够的权力。昔日田齐主张“不治而议论”,主张言论自由,甚至允许‘面刺国君’,稷下学宫至今仍为读书人所推崇。公瑾想的不会是由各世家各选一人,组成长老会,以此来治理天下吧?”

  周瑜没想到自己短短几句话,就被诸葛亮猜得七七八八。

  不过这并非阴谋诡计,而是堂皇大道,他也无须隐瞒。

  “孔明认为此策可行否?”

  诸葛亮一时也无法评判。

  “公瑾可知道,田齐五都共治,却被乐毅连下七十二城;而秦国郡县集权,却能一统天下。子让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看来,集权是要比权力分散要好的。”

  “成于厮者毁于厮,秦始皇一统天下,集天下大权于一人,从此穷奢极欲,征伐无度,秦国二世而亡,难道不是前车之鉴吗?”

  诸葛亮和周瑜一番讨论,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战时,权力应该集中,而非战之时,权力应该还于百姓。

  可是,这如何才能做到呢?

  就好像现在的孙权,他要是能把江东世家手中的人力物力都集中起来,早就一统天下了。

  刘备曹操虽然掌握大义,更能支配世家的力量,可这其中也有个度。

  “中原时刻面临北方欺扰,若没有皇帝一人集天下之权,又如何守护这大好疆土呢?两害相权取其轻,政必须出于天子一人。”诸葛亮说道。

首节 上一节 287/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