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277节

  “耿大人,你一向以汉臣自居,曹贼封王之时,你却劝我等隐忍,今日曹贼身死,你又待如何?”

  “今日之事事有蹊跷,曹贼奸诈并非一次两次,若是曹贼故意以死相诈,引诱我等心存汉室之人又待如何?”

  “哼,我看曹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一个个都觉得曹操计谋过深,觉得事事都在曹操的谋划当中。如今曹操对外屡战屡败,难道你们还觉的曹操深不可测吗?”

  “没错,而且,今日报信之人故意大张旗鼓,未必不是以假乱真,以真作假,我等都知道曹操心怀奸诈,所以这一次曹贼身边之人故意大方视人,让我等心中产疑。”

  “说的有理,至少,狼子曹丕神情作为不似为假,若是曹操有意欺诈我等,那曹丕又为何要替他掩饰,画蛇添足呢?”

  众人的讨论都在说服彼此,那就是曹操的死讯是真的,即便不是真的,也要借此民心惶惶之时,将其变成真的。

  “诸位,即便我等有报国之心,可是我们手下没有一兵一卒,又能如何呢?”耿纪摊开手说道。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等手下无兵,却还有族人,家仆,加在一起已经超过千人,只要能拿下邺城,据城而守,北方必然云集响应,到时候一呼百应,并可使得汉室再复光明。”

  “没错,没兵没卒又怎样?只要我们心有壮志,便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众人一时间豪情无限。

  耿纪提醒道:“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只要我们安心潜伏,等到确认曹操身死,到时候,刘皇叔大军一样可以打进中原,那时,汉室同样兴复,而我等亦无须使族人担负更多风险。”

  耿纪话音刚落,便遭到了众人的反驳。

  “耿纪,原来你是这样的人,那曹操是外姓贼,刘备何尝不是家贼?那刘备若是有心迎接天子,何必畏首畏尾,驻足不前呢?”

  “没错,刘备口口声声说为了兴复汉室,说到底,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当皇帝罢了!”

  “我听说耿大人出身扶风,莫不是早就暗中投靠刘备了吧?”

  耿纪没有说话,事实上,他还真收到了族人的信,信中让他明哲保身,保护好汉室的有生力量。虽然这是族人的信,但信中明显有刘备的影子。

  这也是耿纪没有反对曹操称王,一直安分守己的原因。

  “耿大人,你好糊涂啊!刘备能够今日,不过是占着一个刘字。只要我们能够铲除曹贼,以天子之名发布诏书,那刘备顷刻之间便可失去大势。他若是真心存忠义,便与我等一起重振朝纲,若是假仁假义,不肯朝见天子,那便与反贼无疑,曹操的今日便是他的明日。”

  听到这些人的说话,耿纪突然想笑,却又笑不出来。

  这些人之所以这么急,除了痛恨曹操外,更多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力。

  等到刘备打过来,他们这些人一辈子可能只是做一个小官小吏。

  但要是趁曹操之死夺取附近郡县,扶持当今天子,那将来未必不能与刘备平起平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人诚不我欺!

  ……

第482章 曹操至许昌 天子的应对

  “丕儿,你知道父亲为什么要故意传出假死的消息吗?”

  马车内,只有曹丕和曹操两人。

  曹操身上披着厚厚的袄,但看上去精神还不错。

  “父王是想把那些心怀不轨,暗怀叵测的人全部引出来,好一网打尽。”曹丕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嗯,说得对!”曹操闭着眼睛,又说道,“但还不仅如此,你在想想。”

  曹丕苦思冥想半天,说道:“孩儿愚钝,未能猜出父王心思。”

  “那我告诉你,我之所以这么做,不仅是在考验那些坏人,也是在考验丕儿你。”曹操停顿了一下,“如果你只想着邺城安危而不来见我,那说明你根本没有把父亲放在眼里。但如果你来见父亲,却把邺城给丢了,那只能说明你愚蠢。”

  “孩儿宁肯做那愚蠢之人,也绝不敢做不孝之人,父王明鉴。”曹丕诚惶诚恐的说道。

  “你没让父亲失望,等见到天子,父亲会告诉他,立你为世子,等父亲死后,你就是魏王,曹氏的基业就要由你来保护了!”

  “孩儿驽钝,担不起如此重任,孩儿只希望父亲长命百岁,能庇护孩儿一辈子。”曹丕痛哭流涕的说道。

  “真是个傻孩子!”饶是曹操奸诈一生,此时也被曹丕的真情所打动,“出去吧,父亲想一个人待会。”

  曹丕出来的时候,曹操身边的亲卫正脱下身上的孝服。

  既然要诈死,自然要做的充分一些,不过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曹丕注意到军队的方向有些不对,并不是往邺城去的,于是找到贾诩,询问道。

  “魏王准备回邺城前,先去见一趟天子。”毕竟曹操的死讯传到,最有可能出问题的不仅是邺城,还有刘协的身边。

  曹丕点点头,但又很惊讶:“可是,父亲不回去,万一邺城那出了问题。”

  “邺城的那几只耗子不动也就罢了,一旦动手,一举一动很快就会落在魏王的眼中。”贾诩自信的说道。

  想来也很正常,邺城是曹操的大本营,如果连邺城曹操也管控不了,那又如何管理整个中原呢?

  “看来我是多此一举了!”曹丕小声说道。

  “公子做的很好,哦不对,在下说错话了,应该改口称呼您为世子了。”贾诩惶恐的行了大礼,又解释道:“先前传信一事乃是魏王亲自交待,非是在下有意瞒着世子。”

  “贾大夫何须如此多礼,在下能走到今天,还多亏了贾大夫的谆谆教诲。”

  当初曹丕曹植夺嫡越演越烈的时候,曹丕惶恐不安,问计于贾诩,贾诩告诫曹丕说:“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因为贾诩有很大的把握,曹操早就确定了世子的人选,之所以看曹丕曹植斗下去,一来是借此看清群臣的态度;二来,也是对曹丕的一种保护。

  只要曹丕不犯错误,世子的位置就是曹丕的。

  ……

  曹操的死讯传到许昌,自然有许多人弹冠相庆,但当曹操要亲临许昌的消息传到,这些人马上就变得战战兢兢,瑟瑟发抖了。

  可惜,他们没能逃脱毒手,很快就被曹操给解决掉了。

  其实,曹操之所以诈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找理由解决一批刘协身边的官员。

  曹操定下的屯田税赋为什么要那么重?因为大汉的官员,大魏的官员都要俸禄,减赋二字看起来大家都很满意,但如果提到减俸削禄,那反对的声音马上就就会铺天盖地的响起。

  曹操临终之前,准备大刀阔斧把汉室这个空壳子再给他砍一砍。

  曹操很快就见到了刘协。

  如今的刘协正值壮年,头戴冕冠,身穿冕服,只是经过董贵妃和伏皇后的事情,此时的刘协已经失去了天子的威严,站在曹操身边,有些胆战心惊,生怕就是来夺皇位的。

  “陛下是在怕什么?”

  此时殿内并没有他人,只要刘协冲上去,定能与曹操分个死活。

  “我……朕没有怕,朕只是觉得魏王为国征战,劳苦功高,想提醒魏王多多保重身体。”刘协脸上陪着笑。

  “陛下请坐!”曹操指了指龙椅,待刘协坐下后,曹操随意找了个台阶坐下来。

  “陛下觉得我是忠臣,还是刘备是忠臣?”曹操手搭在剑上,问道。

  “那还用说,自然是魏王,魏王既是朕的大将军,又是朕的国丈。朕没有一日不渴望魏王消灭刘备,好一统天下。”

  曹操面上露出微笑,然后马上又严肃了起来,一本正经的说道:“陛下有这个认知自然是好的。”

  “不过,我倒是希望陛下内心深处也是这么想的。”

  曹操说出这句话,刘协先是面色一变,接着马上要表明心口如一的态度,结果却被曹操拦住了。

  “陛下无须与我解释,陛下只要想想,为什么刘备早早攻进了宛城,却迟迟不派人来救天子呢?他是没有这个能力,还是没有这个想法?”

  “陛下不妨再想想,为什么民间人总是喜欢舅舅,帝王家总喜欢用外戚呢?臣为大汉南征北战,为陛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个王位已经被千夫所指,但臣所作的一切只是为了凝聚国力,早早一统天下,好把完整的天下还到陛下手中。但是刘备就不同了,刘备一旦占据中原,高祖之后的身份,会有数不尽的人劝说他当皇帝,陛下觉得自己还能坐在那个位置上,还能活着吗?”

  如果说,刘协一开始还希冀刘备夺取天下后,能够扶持他继续做天子,哪怕是由刘备统摄国政,刘协也觉得对得起列祖列宗,但是听完曹操这些话,刘协心中被泼了一盆冷水。

  曹操需要他这个傀儡,但是刘备需要吗?

  曹操知道点到为止,没有多说。

  在这私下见面之后,第二天,曹操又在众文武的见证下拜见了刘协。

  这一次的曹操显得毕恭毕敬,甚至入内前,主动卸下了随身佩剑。似乎忘记了“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

  而刘协也十分的慷慨,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还同意了曹操任命五官中郎将曹丕为世子的请求。

  离开的时候,曹丕问曹操,为什么不带着刘协一起返回邺城呢?

  曹操的回答是:“就让他再替我们挡一挡南面的敌人吧!”

  ……

第483章 邺城一二事 曹操再教子

  曹操回到邺城之时,这里刚刚结束了一场杀戮,邺城的天空布满了鲜红的血色。

  下属将叛贼名单、处罚结果交上来的时候,曹操看都没看,就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回到了魏王府内殿。

  曹操太累了。

  他之所以诈死,是因为他真的要死了。

  曹冲回来后,看到曹操躺在病榻上,也是悲痛不已。

  曹操抚摸着曹冲的脸,问他:“这次前往江东可学会些什么?”

  “冲儿高估了自己,未能替父亲求得帮助,冲儿惭愧。”

  “冲儿还小,就已经在江东闯下了赫赫威名,父亲为你骄傲。”对于曹冲到江东后的事情,曹操知道的一清二楚,自然有人把曹冲说的做的传回来。

  虽然没能说服孙权出兵,可那是孙权的问题,不是曹冲的问题。

  曹冲言语过程中,没有给曹操丢脸,更没有让曹操背上污名,这已经不错了。

  “父亲!”曹冲趴到了曹操的身上。

  曹操抚摸着曹冲的头,询问道:“如今你二哥已经被立为了世子,三哥当了将军,四哥封了侯,你呢,你想要讨要什么封赏。”

  “孩儿不求封赏,只求父亲母亲平平安安,长命百岁!”曹冲哭着说道。

  “你也是个傻孩子!冲儿,你的去处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冀州的最东面是渤海郡,郡下有个县叫做高城县,以后那就是你的封地,等你与母亲告别之后,就去那里赴任去吧,记住,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许再回来。”

  曹冲恭敬的磕了几个头。

  不久后,曹操的王令便发出,曹冲出使江东有功,特封其为高城侯,邑万户,无诏不得返都。

  其余长成的子嗣也一一都有封赏,不过除曹植曹彰外,其余人都比不上曹冲。

  随着寒冬的到来,曹操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

  宫门外,许多文臣武将跪倒在地,口中议论河东的事。

  “刘备出兵河东,如今并州诸县纷纷告急,此事要不要禀告魏王?”

  “嘘,你小心一点,此事还是先请教一番世子吧!”

  曹丕同样为此十分困扰,如果刘备对洛阳下手,那曹丕马上就可以调集重兵布防,可是对于河东郡及其周边地区,因为东面被太行山阻拦,所以出兵十分的困难,更很难借助河水之便利输送兵将粮草。

  因为这些困扰,所以许多人甚至提议,放弃河内及北面的并州部分地区,如此,更能减少边防的压力,把一部分鲜卑和匈奴人的入侵丢到刘备手上。

  只不过当曹丕请教司马懿整个问题的时候,司马懿却说道,河内一定不能丢,如果三晋之地全部落到刘备手上,那刘备就会对邺城乃至整个北方形成俯攻的局面,大魏将十分的危险。

  而司马懿也不得不佩服刘备在军事上的眼光独到之处,如果刘备抱着一战定乾坤的态度,一定会遭到曹魏的强烈反抗,可是这种从边边角角逐渐蚕食的方式却让偌大的魏国无可奈何。而且某些人眼中,只能看到肥沃的河北平原,却看不到上党高地对河北的重要性。

  真是一记妙招啊!

  司马懿每天抄完文书回到家都在思考,将来如何平稳的倒旗易帜?

首节 上一节 277/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