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副将这个时候提出来这个,以为他不知兵?
看了一眼身边副将,之前贾蓉并不认识,这是理国公柳彪重孙,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刘芳庶子柳明。
本是建章营骑兵营昭勇将军,如今二十七八岁。
被任命为贾蓉副将,北征军副将权职仅在贾蓉这个主将、监军太监之下,是北征军三把手。
瞭望台上,也就只有监军太监,一个四十余岁,身材高大,名为夏松的太监。
夏松,本是京营中军营监军,临时调来北征军担任监军之职。是一个沉默寡言,不问话几乎不吭声的人。
作为监军,没有必要讨好谁,也没有必要交好谁。监军主要职责,就是率领一群太监,记录行军打仗期间,将校,军卒功与过,书写战报,基本不干涉主将指挥。
副将不同,虽不能指挥全军,也是有资格提出各种意见的。
“现如今,只有先激发他们的血性,骨子里的悍勇才是最重要的。”
柳明提出训练弊端,贾蓉很是欣慰,说明他是知兵之人:“阵型也是极其重要的,不过,之前他们的训练,也曾训练过合击之法,阵型合击,一月之后,当他们不再畏畏缩缩,敢于冲锋之时,才是阵型训练之时。”
柳明微微点头:“大将军练兵,末将只是提一点建议。”
“统兵作战,本就是主将意志,然而行军布阵总有疏漏,要是有良策,也不妨多多提些。”
贾蓉不是那种霸道之人,不允许属下提意见。
然而统兵作战之时,主将意志不容置疑,贾蓉方才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算是给柳明一个提醒。
贾蓉看得出来,柳明对自己很有自信,但是对他这个主将,似乎有些不服。
“报...”
军寨守军,骑马而来:“禀报大将军,有几个少年英豪,前来投军!”
“也有手持兵部调令,调任北征军的将校。”
贾蓉有些讶然,建元帝也够意思嘛,生怕他手下无战将调度,从兵部调来一些战将,弥补这一方面不足。
走下瞭望塔,贾蓉率先回转帅帐:“让他们进帅帐。”
来的人不多,手持兵部调令的,有六个人。贾蓉有熟悉的一个,神武大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赫然在其中。
贾蓉有些意外,这次北征,蒙古态度不明朗,给人一种不真诚的感觉。
建奴陈兵二十万,全是骑兵!
所以说,这一次北征,说是协助蒙古,击退建奴侵入,说不得就是要面临蒙古与建奴,暗中合作,绞杀大周北征军。
要是如此,北征就是九死一生,冯紫英作为神武大将军嫡子,这次调来北征军,很显然神武大将军在其中有所关系运作。
曹公笔下,冯紫英润墨不多。
宁国府与冯家虽是世交,交往也不密切,冯紫英比贾蓉小几岁,此时还是一个少年,看上去颇为雄壮,显然是常年习武。
冯家,地地道道的行伍世家,武宗皇帝北伐之时逐渐崛起,冯唐无勋爵,乃是二品军职神武将军,其族兄就是冯子振,倒是有勋爵在身。
微微点头示意,余者贾蓉没见过,显然是从各军征调而来,其中军职最高者是四品昭义将军,还有几个都是武节、武德将军,都很面生。
引起贾蓉注意的是,两个青年,三个少年。
两个青年二十来岁,有着草莽气息,虎口有着老茧,这是常年修习重兵器的标志:“两位,为何从军?”
“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年龄略长一位,拱了拱手:“祖上曾是行伍出身,做过长安守备之职。”
“叫什么名字?”
祖上做过守备之职,想必不是无名之辈。
“家祖常文峰。”
年龄略长青年叫常衡,不卑不亢。
年龄略小的青年叫常愈,也是十八九岁,倒是眼睛灵动,不是一个安分之人。
常文峰贾蓉没听说过,他身边的监军太监,开口说道:“武宗皇帝北伐之时,有一位悍勇悍卒,名为常文峰,曾斩下鞑靼先锋旗那位?”
年龄略长青年常衡眼睛一亮:“正是家祖。”
监军太监不再吭声,两个人底细已经摸清。贾蓉说道:“之前你们没有任何的职位,想要从军,就要从小卒做起,你们可愿意?”
兄弟二人没有意见,贾蓉目光落在三个少年身上。
三个少年年龄都不大,最大的不过十六岁左右,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左右:“你留下,你们两个离开吧。”
两个少年一看就是稚嫩少年,不足参军年龄,贾蓉不会留下他们的。
其中一个少年,很是不满:“凭什么?我们也要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不要看我年龄不大,你们能打败我的没有几个!”
这个少年身材高大,比一般同龄少年高出不少,看上去还挺雄壮。
只是,十三四岁少年,本就在这个年代,十六方可入军伍相差一两岁:“回去吧。”
年龄不够,就是年龄不够,少年胆子不小,贾蓉却不惯他。
“我就要留下,谁也别想让我走!”
少年还撒起泼来,很是气恼:“我大老远来从军,你告诉我,我不能参军?什么道理?”
“呵呵...”
少年胆气颇壮,并没有引起别人反感,反而引来笑声。作为战场战将,其实最喜欢这种性格的少年人的:“小子,你年龄太小,不能从军的,先回去多吃两年饭,再来参军吧。”
“你打不过我。”
少年很是气愤:“你敢试试吗?”
直视柳明,少年人还算是有心眼,没有直接找贾蓉这个主将。
柳明很是郁闷,这少年谁都不挑衅,偏偏找他?
这是因为,在诸将之中,他看上去最没用?
柳明起身,就要给少年一个教训,贾蓉忽然开口说道:“四皇子,你还是回去吧,不然陛下着人来寻,你就惨了...”
“啥?”
这少年是谁?
四皇子?
帅帐中诸将,无不是惊愕。
四皇子,怎么跑来从军了?
“你认错人了。”
四皇子姬允祥,歪着脖子,有一种被拆穿的恼怒:“我不是什么皇子,你瞎说什么?”
贾蓉嗤笑一声,就这一句话,四皇子的身份已经暴露。
少年人,还是太稚嫩。
刚要劝他回去,一道声音传来:“圣旨到,讨逆大将军贾蓉接旨!”
PS:熬夜到现在,也不容易啊,求一份支持!
第98章 族人培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将军沐森虚中以求治,实赖股肱之任臣...”
圣旨分有三种,一种是诏曰,这种圣旨,是要昭告天下的。二种是制曰,只是单纯颁旨给百官知道的,一般不会天下皆知。
第三种是敕曰,这种圣旨要是接到,就要老老实实做人了,一般都是训斥圣旨。
今日,皇帝颁下圣旨,用的是制,而不是诏,就是颁给贾蓉,还有北征军将校的。圣旨没有实质性奖励,却给了贾蓉一些大权。
“...特赐尚方宝剑,以斩不臣。三品之下,先斩后奏。特赐金龙令牌,九边之兵,任意调遣...”
这圣旨,是给贾蓉特权的,是之前皇帝许诺的。
尚方宝剑且不说,手持此剑,权力极大。
而九边的驻军调遣,才是皇帝给贾蓉最大的权限。
“臣领旨谢恩。”
贾蓉心中一定,有了这圣旨,北征之行,贾蓉信心增加不少。
九边驻军,足足有二三十万,就算是到时候,蒙古当真与建奴秘密合作,有了九边之军,贾蓉的战术发挥,将会有更大空间。
“贾县公。”
宣旨太监是一个中年,贾蓉也是第一次见。还挺客气的:“陛下让奴婢告诉贾县公,此次北征,事关重大。出征那天,陛下亲自为贾县公送行。”
皇帝送行,是一种恩荣,非一般的战将,能够得到的恩荣。
宣旨太监宣读完圣旨要离开的时候,贾蓉叫住了他:“常公公且慢,有一个人,麻烦常公公护送回去。”
常公公微微皱眉,他虽不是贴身服侍皇帝,在宫中也是颇有地位。贾蓉就算是圣眷正隆,让他护送一个人回去?
他是太监不假,却是皇帝身边的人。
对贾蓉客气,那是因为贾蓉圣眷正隆。但是贾蓉想要吩咐他做事,他还是心里不高兴。
贾蓉扫视一圈,看到四皇子姬允祥并不在帅帐,吩咐亲兵道:“去,将四殿下带过来。”
“啥?”
四殿下在北征军中?
昨天开始,四殿下失踪,皇帝几乎快疯。
好端端一个人,突然之间消失不见。皇帝几乎下旨,将皇宫翻了一个底朝天。
神京城内,五城兵马司的人,也开始行动,寻找四殿下。
四殿下此时在军营?
什么时候来的?
怪不得神京城内找不到。
最关键的是,四殿下如何避开锦衣卫的视线的?
常公公满脸讶然,四皇子是皇帝嫡二子,今年才十一岁,长的高高大大,比同龄人高出不少。
而且喜欢舞枪弄棒,热衷于武艺。
平日里很是调皮,喜欢找侍卫打架比武,没想到这次更是胆大,竟然偷偷来到了军营。
当真是胆大包天!
“放开我!”
被贾蓉亲兵带来的姬允祥,不断挣扎着:“再不放开我,我可要打你们了。”
贾蓉微微皱眉,皇帝四子姬允祥,今年十一岁,长的还挺高大威武的。只是...贾蓉不会亲近任何一位皇子,更不会参与储君争夺之中。
夺嫡,这是大忌!
当年贾家,就是因为参与夺嫡之事,从而连累贾家,本应该承袭一等伯爵位的贾赦、贾敬,最终被降爵惩罚,贾敬更是直接舍弃荣华,做了一个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