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567节

  杨铭笑了笑:“我以前觉得,吃亏是福,是一句糊弄人的话,但现在想想,这句话实乃智慧之言,当我们在蝇头小利中斤斤计较时,反而会舍本逐末,导致我们失去更多,吃亏是豁达、是睿智、是坦然,自然也是一种福气了。”

  “太子英明,”众人道。

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处

  太子进不了宫,杨广就动不了。

  动不了太子,就别指望动太子的人。

  为了安杨铭的心,杨广大肆册封东宫属官,但凡出门的都得了好处。

  李靖出任右御卫大将军,封陇西郡公,苏烈被封为蓟县公,射杀张镇周的朱粲封为华容县侯,火烧高士达粮草的徐世绩拜上柱国,杨元庆、单雄信等等等等都有册封,被封勋爵者多达二十四人。

  但是给了实职的没几个,杨广想给,但是眼下不敢给。

  一次天下大乱,各地出缺非常严重,这些人都是可以往地方安排的,若是没有那场谣言,杨广也就安排了。

  但是现在不敢了,这个节骨眼上,你把这些人外放出去,等于是拆解太子身边的势力,一个不好,太子立即就能反了。

  现在谁也不敢说太子一句不是,就怕刺激到他。

  因为太子有造反的能力,眼下洛阳的各路大军,除了左右备身府和左右翊卫,都是习惯了太子发号施令的,如果东宫伪造调兵令,无需虎符私自调遣大军,理论上是行得通的。

  虎符嘛,这玩意只有没见过的人,才不会造假,像杨铭这种把玩过很多次的,每一枚虎符上都有哪些隐藏特征,他是清楚的。

  比如左武卫的虎符,右耳朵是尖的,全身共有十四处凹点等等,各有各的特征。

  不过这些都是废话,因为杨铭手里没有假虎符,他不敢私铸,一旦泄露就是要命的事。

  杨铭这些天一直都在思考,逼宫的时机应该如何选择,那自然是老爹最没有防备的时候,那么什么时候杨广最没有防备呢?

  不好说了。

  要想在紫微宫逼迫杨广退位,有几个问题必须解决,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宗团骠骑。

  如今宗团骠骑是站在他这边的。

  左右监门府的两个大将军,一个是陈国公窦抗,一个是独孤老四独孤藏的长子,滕国公独孤机,这个人是杨铭安排的。

  窦抗跟杨铭的关系还算不错,但是不能指望人家会在逼宫这种事情上,站在他这边。

  至于独孤机还是靠得住的,独孤家不受杨广待见,所以早早便投靠杨铭了,这次也进屋面对面探视杨铭,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杨铭,独孤纂已经跟他打过招呼了。

  那么这样一来,杨铭举事只能走右监门府控制的宫门。

  至于左右备身府,那是杨广的禁卫,两个大将军张瑾、荆元恒,这都是杨广的人,两个军府整编共七万两千人,每月轮值,常驻宫内的基本是一半,也就是三万六。

  剩下的可不是在城外,而是在宫外,出了皇城,就有十几个卫所,驻扎的就是剩下的那三万六。

  这是拱卫皇帝的精锐,军纪严明,从上到下每天都在被灌输为皇帝效死的思想,按理说,外人是插不进去手的。

  但是杨智积可不算外人,左备身府的前身,就是左羽林卫,里面可是有不少杨智积的人,这些人很多是宗室出身,后来接任的李渊和张瑾,是换不动的。

  杨智积如果说,弟兄跟我走,逼昏君退位,左备身府能把他活剐了,但如果他说弟兄们跟我走,有人欲害陛下,跟我勤王去,那么这些人就能跨过张瑾,跟着杨智积走。

  到时候就算张瑾说破大天,也不会有人信他,因为他姓张,杨智积姓杨。

  所以说,宗室一旦抛弃皇帝,那么这个皇帝就危险了。

  杨铭现在的东宫左右卫率,一大半都已经进宫,留在王府的,只有两千人,加上他的河东子弟兵,也就六千多人。

  这些人就是他的逼宫主力。

  干这种事情,首先要确保的,就是谁可靠,谁不可靠。

  平时可靠的人,干这种事的时候,可就不一定可靠了。

  所以要筛选,河东子弟兵的四千多人,由萧世廉、宋老生、杜如晦、庞犇负责,里面哪些人靠不住,要记住名字,现在不声不响,但是举事的时候不能带。

  东宫左右卫率两千人,由杨元庆、杨玄挺、房玄龄、乔淳已去筛,就算只剩下几百人,都不能带那种不可靠的。

  而杨铭打算逼宫的事情,至今为止,身边没有一个人知道。

  这种事不能让他们知道,只有把他们逼到那个份上,不得不跟着自己一条路走到黑,才行。

  人心隔肚皮,举报太子谋反,天大之功,保不准就有人会做出选择。

  “建德将来有什么打算?或是愿望,说来听一听,”杨铭的身子好了很多,在房间内与窦建德一起吃饭道。

  窦建德道:“卑职唯愿天下太平,太子安康。”

  你跟我整虚的是吧?杨铭笑道:“你现在身上也有个柱国的勋位了,外任地方也是县令起步,由我照拂着,将来想进皇城任职,也不是不可能,人生在世,谁还不想图个功成名就,封妻荫子呢。”

  窦建德摇了摇头:“太子若是下不了狠心,卑职活不到那一天。”

  杨铭顿时皱眉:“你这话什么意思?”

  窦建德放下筷子,正色道:“建德自然希望封妻荫子,但前提是,太子您要好好的,我是您的人,您也是我最敬佩的人,但眼下时局,于太子倏为不利,若不能以乾坤手段扭转大局,太子危矣,建德亦危矣。”

  “危言耸听,你吓唬我?”杨铭笑道。

  窦建德笑道:“我知道太子心如明镜,只是不能对我说罢了,自从我们回到洛阳之后,气氛就不对劲,大家脸上鲜有笑容,这不是一支大胜之师该有的,才高遭嫉,人贤遭难,卑职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也知道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太子身边英雄汇聚,众望所归,正是执掌乾坤之时。”

  “混账!”杨铭拍桌大怒:“来人,将这个口出狂言的蠢货拉出去,杖二十。”

  窦建德被陈奎和朱三力左右架起,就这么被拖出去用刑了。

  他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是说不能容人的人没有人会亲近他,没有亲近的人也就是被人们所抛弃了,杨铭身边这么多牛逼人,说明你是有容人之量的,相比于不喜人谏的皇帝,你们俩应该换一换。

  窦建德是个顶级聪明的人,人家说话也是很含蓄的,意思传递到了就行,没必要挑明。

  他敢在杨铭跟前说,你爹不行,你顶替他吧,杨铭立即就会杀了他。

  因为这个人不会说话,将来是个隐患。

  但是现在呢,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杨铭打,是因为窦建德该打,你什么级别,敢建议我这种事情?我打你,是让你不要胡乱揣测我的想法,因为窦建德的话,何尝不是一次试探呢。

  而窦建德也愿意挨这个打,因为这番话,等于一份投名状,还在拍马屁,他心里也清楚了,太子虽然打了他,但心里是高兴的,因为窦建德忠心。

  杨铭真的高兴吗?会觉得窦建德忠心吗?你一个山野乡夫在我跟前动脑筋?你也不看看我这辈子都是在跟谁打交道。

  一次简短的交谈,窦建德这辈子都别想进皇城任职,眼界不够,水平有限,是小聪明。

  真正聪明的如杨约,是嘴上不说,埋头苦干的。

  接下来,杨铭让裴淑英将桌子重新更换菜肴,令人将许玄彻请了进来。

  他在找一个人,一个愿意冲锋陷阵,帮他控制杨广的人。

  这个人不能从世家里找,世家不愿意背这个名声,历史上控制李渊的,是尉迟敬德,那么这一世帮他控制杨广的,又该是谁呢?

  “你是巴陵人,在军府做旅帅,北征受征调,与突厥交战,先附萧铣,后降于我,”杨铭笑道:“这从南到北,再从北到南,一来一回,还是朝廷的人,如今受封虎贲郎将,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许玄彻一脸感激道:“若无殿下,卑职已经是黄泉之鬼了。”

  杨铭摆手笑道:“不能这么说,人这辈子,三分靠自己,七分天注定,时运加诸于身,你还得能把握的住,比如管崇,他这种两面三刀的,朝廷将来是不会重用的,但是你不一样,你在晋陵力拼操师乞,为来护儿提供了策应,别的不说,来护儿今后都会为你说话。”

  “都是殿下栽培,臣当初受降于殿下面前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殿下效死,”许玄彻道。

  杨铭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了。

  他感觉许玄彻,不是自己需要的那个人,没有理由,就是感觉。

  注意到太子脸上有一抹失望的神情,许玄彻赶忙道:“太子若有差遣,请托付卑职,必不使太子失望。”

  人家也不傻,平白无故找你吃饭,只是单纯的聊天吗?我算哪根葱啊,跟太子吃饭?

  杨铭摆手笑道:“不要多想,我并无嘱咐于你,就是觉得你这个人靠得住,实诚,从江都回来之后,咱们还没有坐在一些说过话,这才召你,来,喝酒。”

  杨铭的身边,聪明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干这种事的,不能是聪明人。

  需要的是那种脑子一根筋,直来直去的人,可是自己身边,谁是这样的人呢?

  有时候笨蛋,也是有大用处的。

第729章 可称神仙矣

  宫里来的太医,也不是每时每刻都盯着杨铭。

  盯杨素、盯杨约,是皇帝的旨意,但是这次皇帝可没有这个旨意,只是让他们看病。

  毕竟杨素杨约得病,基本是快死了,但是杨铭可不会死,杨广心知自己这个儿子嗅觉敏锐,又比较敏感,自然不会乱来。

  每日早中晚,以及杨铭午休起身之后,才会有太医进来查看病情恢复的如何。

  “再养十日,殿下必能痊愈,”孙思邈道:“再过五日,给殿下把药停了。”

  杨铭微笑摇头:“今日就停,是药三分毒,我不想吃那么多药。”

  孙思邈点了点头:“太子是懂医理的,那么晚上这副药,就不进了?”

  杨铭笑了笑道:“我听说很多人看病,先看命,命硬者用猛药,好得快,但也容易留下病根,你给我用的这些药,还算柔和,那么什么叫猛药呢?”

  孙思邈笑道:“适当加重剂量,又或者以药力刚猛的同类药材替代,便是猛药,太子的药理,也是在秘书省看来的?”

  “自然,”杨铭笑道:“你是太医署最懂用药的,药治人,也能治死人,宫内女眷滥用补药的情况,还挺严重,你们太医署没有给她们讲过这个道理?”

  孙思邈笑道:“贵人们最珍爱的便是自己的身体,这是劝不住的,你劝,反而会受责备,只能减轻药量,以求将药物对身体的损害降到最低,补药嘛,身体不缺就没必要补,缺了也是适当的补,不可心急,东宫的贵人们用药,还是很有节制的,可见是听了太子的劝告。”

  杨铭笑道:“听说你喜欢炼丹?当年躲在终南山,就是在钻研炼丹之术,对吧?”

  孙思邈点了点头:“是的,臣所著《丹经内伏硫黄法》有记录一些新奇的炼丹之术,可以祛除药物中的猛毒,使其更为纯粹。”

  杨铭咧嘴一笑。

  孙思邈精通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但惟独炼丹一道,火候还不行。

  不是孙思邈本身不行,而是炼丹这一行眼下还处在发展阶段,是经历华夏几千年医者的学术沉淀,方才大成。

  眼下在大隋,吃丹药,等于找死。

  历史上单是因为服用丹药而中招的,唐朝就有唐太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武宗和唐宣宗。

  因为丹药起源于道家,炼制的初衷是想成仙,这玩意被称为延年之药,也就是长生药,没有哪个皇帝能抵御这种诱惑,李世民也不例外。

  而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黄法》用的什么材料呢?

  硫磺、硝石各二两,配以木炭,这是剧毒药,炼丹就是以伏火的方式将药物中的剧毒加热处理,在其药性不挥发的情况下,除其毒性,达到人体可以服用的地步。

  肯定大毒啊,因为这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关于火药的配方。

  什么叫火药?可以着火的药,关键是,它是个药。

  我国古代火药的发展,离不开那些炼丹家,也就是道教,炼长生药炼出一个冲天大杀器。

  “那你炼的那些丹药,有作用吗?”杨铭笑道。

  孙思邈想了想,撇嘴道:“应该是有用的,不过还没有让人服用尝试过。”

  你可不能让人用啊,那是草菅人命。

  杨铭道:“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记载:金丹之药,烧之愈久,变化愈妙,百炼不消,毕天不朽,人若服之,不老不死,你若能炼出金丹,以献陛下,可称神仙矣。”

  孙思邈双目放光,表情出现一丝向往。

  像他这种古代的医者,如果说他们都有一个同样的愿望,那就是炼出长生不老药。

  毕竟古代是讲迷信的,大家都以为自己死了还有来世,历史上一些失踪的名人,也被传的挺玄乎,说是什么羽化成仙,实际上就是不知道死到哪了。

  后世每年还有失踪人口呢,古代失踪,那不是很正常嘛。

首节 上一节 567/5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