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429节

  兵部也很为难啊,将士们携功而返,一个个傲娇的很,你让他们再出苦力,不合适。

  于是兵部又去找民部,商量借点民夫,民部说,不好意思,我这里实在没有多余人手。

  最后没办法了,只能是强迫辽东城以及附近山城的高句丽百姓,充作苦力。

  一般情况下,对于刚占领地盘上的老百姓,是不会动粗的,因为怕你搞事情,也不想再增敌意,不然以后没法管。

  杀些刺头是无伤大雅的,但是你全面征调,不合适。

  果然,高句丽的本土百姓,非常抵触,但是隋军手里的鞭子可不会手软,于是近两万平民被征调,去建一座受降台。

  整个高台,被分为九阶,层次鲜明,寓意受降者为九五之尊。

  每层高台上,都列有重兵,密密麻麻,其实也是为了遮丑。

  礼部这边等到高台建成之后,根据礼仪排练了几场便上报皇帝。

  太常寺选了一个良辰吉日,杨广带着自己的左右备身府,浩浩荡荡的出城。

  高台周边大军遍布,群臣分列两旁让开主道。

  杨广带着苏威、裴矩、宇文述、来护儿、杨玄感、牛弘等众臣,在奏乐声中,一步一步登上高台。

  登顶之后,杨广的身边只有他那十二个千牛备身,以及礼部尚书杨玄感,吏部尚书兼太常寺卿牛弘。

  下方不远处,礼部官员高声诵读着受降诏书,一念就是半个小时。

  不过这位官员的嗓子是真牛逼,声音高亢,字字清晰,庄严肃穆。

  高元灰头土脸的双手捧着一个托盘,上面铺着一面黄绸,放着一枚国玺。

  其实他已经在礼部的引导下,排练过好多次了,前几次步履盘跚,泪流满面,但是今天,他不能哭出来。

  当然了,也不能笑,祖宗英灵在天上看着他呢,做为亡国之君,他已经进不了祖坟了。

  高元就一个人,穿着一身羞耻的,花里胡哨的降服,一步一步往高台上走去。

  半中间,有一座小方台,高元需要在这里停步,然后宣读请降书,大概意思是,我愧对祖宗,愧对百姓,没有治理好国家,但是大家不要担心,现在有一个比我强百倍的君王,会继续管理这里,我们以后就是隋人了。

  念这段话的时候,高元几次忍不住差点哭出来,但是他不能哭,否则今后的日子不好过。

  说白了,他就是个软骨头,也是一个贱骨头。

  杨坚警告过高句丽好多次,你们不听,杨广也警告你了,当初你要是老老实实去洛阳朝见杨广,就没有今天的事情了。

  你说你贱不贱?当然了,一国之君首要考虑的还是自身利益,高元认定大隋早晚会收拾他,所以才提早准备,既然选择硬刚,那你就有点骨气,难道平壤城就找不到一颗歪脖子树吗?

  念完请降书,高元继续往高处走,一直走到了杨广面前。

  而杨广自然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势,冷眼盯着高元:

  “彼之一方,虽地狭人少,然普天之下,皆为朕臣,朕几次劝告,汝若洒心易行,率由宪章,即是朕之良臣,然汝聚一隅之众,昏狂骄傲,不从朕言,方有今日。”

  高元面若死灰:“辽东粪土臣元,请大隋皇帝受降。”

  杨广嘴角一勾,牛弘上前接过国玺,然后往前几步,朝着高台下喊道:

  “高句丽,亡!即日并入大隋版图,设七郡,扶余郡、新城郡、辽东郡、国内郡、卑奢郡、乌骨郡、平壤郡,下设五十四县.......”

  “册封高元为辽东郡王,忠武大将军。”

  接着,杨玄感又站出来,手里拿着一卷稿子宣读,大意是免除当地百姓三年赋税,准其往中原经商,设辽东抚慰使,教化当地,按大隋制,予百姓重新授田。

  至于那些本土大族,全部迁往内地安置,这其中应该就有高仙芝的祖上。

  但是他们的迁徙,是分批次,一次迁不过去,历史上高仙芝就是跟着他爹高舍鸡迁徙到了安西,也就疆新那一片。

  迁走贵族,就是怕他们造反,老百姓造反都是被忽悠的,把忽悠人的弄走,就会安稳很多。

  受降仪式结束的第三天,东路军传来捷报。

  国内城被卫玄攻克,渊太祚被俘,高建武自尽。

  至此,高句丽整个版图,落入大隋手里,杨广亲征高句丽,得竟全功。

  那么接下来,杨广要走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装逼,当初朕要亲征,你们不同意,现在看到了吧?还得是朕。

  高句丽的的烂摊子,还需要有人收拾。

  大隋本来就有辽东郡,但是治所只有一个通定镇,眼下的新辽东郡,囊括了辽东城及周边十余座山城,太守还是邓暠这个人是立了功的,杨广赏罚分明,封了柱国。

  其余六郡,也都任命了太守,周法尚运气不好,成了平壤太守,而且跟着他打高丽的两万大军,眼下还不能走,需要消除一些小规模的叛乱。

  他自己肯定不愿呆在这个地方,但是皇命不可违,举荐他出任平壤太守的,就是来护儿的慰抚使游元。

  所以说啊,读书人的心眼很小的。

  新城郡太守是渡河有功的薛祚,一个小小的骠骑将军,一下子成了太守,听起来挺牛逼,实际上是苦差事,他今后几乎每天都得提心吊胆,担心被当地人暗杀,在他看来,这样的太守,不做也罢。

  卑奢城的太守,是高以贤,他倒是还能接受,因为这里是大连,跨海过去就是他的老家渤海郡,朝海那边望去,就是家乡,其实也还行。

  乌骨太守,是段文振的长子段絟,国内太守是黄君汉,扶余太守是杨万石。

  杨万石快吐血了,我特么是东宫左虞候率,太子需要我,凭什么把我放在这样一个地方?我不服。

  于是他直接找他的大哥杨玄感和叔父杨约去给他求情,但是两人这一次,没搭理他。

  你个笨蛋玩意,越是乱的地方,才能浑水摸鱼,中原的太守,你敢乱来?但是在这里,没人管你,干上几年多捞点,就会把你调回去。

  扶余城是哪,辽宁省开原市,好地方啊这是,地处松辽平原,粮食富庶,这你还不满足?

  咱大中国就那几块平原地区,都是产粮大区,你在东北平原的黑土地上做地方官,难是难了点,好处绝对不会少,就看你会不会干。

  七个郡的太守,除了周法尚之外,都是年轻一代,因为辈分高的,杨广不好意思把人家安排在这里,所以只能让年轻人来干,但是你得留一个老成持重的,所以周法尚倒了血霉,被杨广给留下了。

  我一把年纪了,远离故土守在这里,周法尚欲哭无泪。

  所以他早早便写信派人送往京师,呈给太子,您可一定要尽快捞我,我不想死在它乡。

  大业七年,十月十三,杨广走卢龙道,返回中原。

  本来他从河北进山西,但是河北的叛乱还没有结束,大臣们都劝他不要这么干。

  于是杨广只能走驰道,然后从雁门关南下去太原郡晋阳县,验收晋阳宫。

  李渊这边收到消息后,花费重金铺设道路,清理县城。

  他监修的晋阳宫,极为恢弘,内中用料奢侈,以显帝王尊贵,原先他搞来的那点钱,早就花完了,一点油水没落着,还欠了武家一屁股债。

  但是这个债,他可不打算还,已经上报民部了,我是给陛下修皇宫,这个亏空,应该是你们民部解决。

  民部这边也是火大,旧账未还,新账又生,吗的,这个阿婆面。

第540章 没钱

  杨铭近几天收到的奏报非常多,大部分来自于辽东。

  有裴矩的、杨约的、冯盎的、还有宇文述的。

  裴矩杨约主要是汇报一些兵部不会汇报的事情,而宇文述则是告诉杨铭,我给你留了个大美人,已经在给你送去的路上了,您劳驾接收一下。

  兵部对整场战事的复盘,还没有结束,而李靖他们给杨铭写的信,还在半道上,所以杨铭还不知道详细过程。

  但是不管怎么说,高句丽拿下了,虽然可以预见,未来二十年,那地方都不会太安稳,不过没关系,慢慢来,让高句丽平民真正认可大隋,融入中原,是需要时间的,这个着急不来。

  冯盎的信,则是关于女儿的事情,杨铭这里已经收到老爹的旨意,意思是让他收下冯玉致,好好安顿。

  冯玉致本来是东宫的客人,在杨茵绛面前不卑不亢,但是眼下不行了,人家是正妻,你一个妾见了正妻,规矩多了去了。

  东宫的女眷,只有裴淑英和陈淑仪能和杨茵绛斗嘴,其她人都不行。

  “父皇应该快要起程返京了,不过按照时间来看,年前应该是回不来的,那我们当下是不是不用太着急准备?”杨茵绛在寝殿问道。

  杨铭笑道:“父皇多半是要在晋阳宫过年的,李渊这小子很快就会跟民部要钱,好张罗准备,今年虽难,但也总算是熬过去了,希望明年不会再有大事了。”

  杨茵绛笑了笑,来到杨铭身边,跪坐下来,抱着自己丈夫道:

  “别人不知道你的辛苦,我都知道,你坐镇京师,监国主政,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你在办,操心费力,真是苦了你了。”

  杨铭反手将妻子揽过来,抱在自己的大腿上:

  “也辛苦了你,不过玄感在山东买田的事情,你现在不要跟他提,就当作不知道吧。”

  杨茵绛无奈的叹息一声:“见缝就钻,我对他也真是服气了,可是我现在不警告他,怕他今后更加放肆。”

  “不要紧的”杨铭笑道:“贱买田亩而已万石、元庆都在前线,杨约和玄感也随军了这都是有功的,况且玄感借粮给张须陀,这也是功劳,些许小事,没人会在意的。”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想,我只是怕你不高兴,”杨茵绛直视丈夫的眼睛,问道。

  她是了解自己丈夫的,但是她不敢说完全了解,杨铭所有的女人当中,真要说对杨铭死心塌地,其实还是杨茵绛、裴淑英和陈淑仪,其她人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些政治味道。

  杨铭皱眉道:“我不高兴,肯定是有点的,但也不好怪罪他,毕竟功大于过,有些小错是可以容忍的,既然要容忍,就不能提,提了就是不容忍,明白吗?”

  杨茵绛微笑点头:“我听你的,如果需要警告他了,你告诉我,我去做。”

  杨铭点了点头。

  杨茵绛道:“冯玉致已经被父皇封了太子良媛,我将她安顿在了宜秋宫的福宁殿,跟着她一起来的侍女,也都留下了,另外按规制给她配足额宫女奴仆,淑仪搬往宜秋宫居住,为一宫之主,你看怎么样?”

  “可以,”杨铭点了点头。

  东宫的光化殿,是杨铭和杨茵绛的寝殿,宜春宫主是裴淑英,燕小棠、韦纤惠、李秀宁都在这里,宜秋宫是陈淑仪,独孤凤儿、冯玉致会被安顿在这里。

  其实说起来,杨铭的女人并不多,当然了,他还年轻,以后还会有。

  杨铭又道:“将高玥接回来吧,总是让她一个人呆在王府,也不合适。”

  杨茵绛微笑点头:“可以,但是她身份特殊,年纪也大了点,不好生养的。”

  “这个我知道,”杨铭笑道。

  高玥是旧齐后主高纬的亲闺女,不适合怀上杨家的血脉,再说她那个年纪生孩子,风险比较大,别看历史上人家杨妙智44岁才给武士彟生孩子,还安全生下三个,但这毕竟是极少数。

  实际上在大隋,超过三十生孩子,就很危险了,当然了,指的是头胎,如果三十岁以前生过,那就不要紧。

  大隋皇帝御驾亲征,攻灭高句丽,已经在京师传播开来。

  打了胜仗的好处就是,已经被压迫的很惨的平民,也会非常高兴,疯狂庆祝,比过年还高兴,尤其是家里有随军远征的将士,胜仗就意味着,他们的亲人很可能活下来了,甚至还立了功。

  只要能安全返回来的,肯定能带回来点好东西,家里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这就是为什么,隋军一旦攻下一个地方,肯定会大肆劫掠,人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家人,朝廷给的赏钱跟你自己抢回来的,差距非常大。

  你要是抢了一串金项链而且还没有被上司搜走,那你们家可以吃香喝辣了。

  朝廷这边再难,眼下也得拨点钱出来,赏赐酒肉给全城百姓,让他们好好的去庆祝。

  “民部的帐上,还有多少钱?”翌日朝会,杨铭询问崔仲方道。

  崔仲方道:“还有四百万,其中两百万要用作陛下返京之后的庆典,而此番将士的赏赐抚恤,预计要在五百万左右,也就是说,眼下已经有两百万的亏空,李渊那边修晋阳宫,落下了七十万的亏空,民部这边还没有给他拨钱呢。”

  按制度,国库每年,至少都要留存七百万做为应急储备,不能动,但是远征高句丽,耗费实在是太大了,保底的钱都花了一半了。

  杨铭脸色难看道:“今年的赋税,大概什么时候能收缴上来?”

  崔仲方道:“各地不一,快的年底就行,慢的,在来年的三月之前,怎么也能缴上来,但是今年情况特殊,恐怕赋税会很不理想。”

  “眼下急需拨钱出来,赏赐京师百姓,”杨雄插嘴道:“不能先拨出一点吗?陛下今年年底,多半是回不来,先把庆典的钱,挪用一下。”

  崔仲方看向杨铭:“这个得太子点头。”

  “陛下亲征得竟全功,乃国之大庆,这个钱必须得出,”杨铭沉声道:“把那两百万用了吧,催一催关中今年的赋税,让下面的地方官,早点收缴上来。”

首节 上一节 429/5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