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371节

  灌钢法的主要宗旨,不是为了调剂铁中的含碳量,而是排除夹杂,使其更为精粹。

  生铁因为碳元素的渗入,成了钢,熟铁因为脱碳,也成了钢,两者一结合,就可以烧制出精品钢。

  铁水池内,火焰沸腾,这个过程,就是熟铁与生铁开始融合了,用熟铁中的氧,来氧化生铁中的硅、锰、碳等元素。

  这个过程什么时候结束,就看铁水什么时候平静下来,然后将表面那层被排出的杂物,也就是铁渣去除,那么剩下的就是精炼钢。

  一个半时辰后,铁池内再没有了动静。

  如今的铁水,是可以直接进模具的,而且还可以千锤百炼的锻打,当然了,因为铁水太过精纯,锻打的过程已经不是去处杂质,而是定型。

  铁水舀出,灌入一座横刀的模具台当中,随后以双液淬火法淬火,加速其冷却过程。

  杨铭与所有工匠一起,都在静静的等待着。

  等到模具中的铁水逐渐凝固,处于半定型状态后,工匠们便以铁钳将其夹出,在锻台上锻打。

  只看通红的刀体在每一次锻打之后,表面并没有浮现出一层黑色的杂质,大家就已经知道,大隋的灌钢工艺有了重大突破。

  这个时候,整个炼场已经沸腾了,比铁水池的铁水,还沸腾。

  许多工匠们相拥而泣,庆幸自己能够亲眼目睹这种超凡工艺的诞生。

  嗤的一声,刀身入水冷却。

  然后,工匠们装好刀柄,开刃之后,交给云定兴,云定兴双手持刀,跪在杨铭面前,老泪纵横道:

  “请太子试刀。”

  接着,所有人纷纷跪地,口中高呼着:请太子试刀。

  杨铭深吸一口气,接过刀来,道:

  “取一副最好的甲胄。”

  陈奎毫不犹豫解下自己身上的明光铠,套进了一根一人粗的试刀柱内。

  在众目睽睽之下,杨铭握刀向前,深呼一口气,一刀劈出。

  只听咔嚓一声,大隋工艺最好的明光铠,齐胸而裂,破口笔直干脆。

  再看刀刃,毫发无伤。

  云定兴浑身颤抖,扑通跪地,失声痛哭。

  太子英武、大隋永固的声音,响彻炼场。

第461章 官办官督

  深夜,洛阳城外,定鼎门下。

  “河东喜报,太子铸成精炼钢铁,为陛下献刀,开城门!”

  萧世廉带着两百精锐铁骑,一路护送着锻造出来的第一把钢刀,从河东星夜赶来洛阳。

  城防的守卫一听太子名号,从城门的门洞之中验查来人名牌,确认无误之后,将城门大开,引萧世廉等人入城。

  从定鼎门开始,一道道城门打开,两百铁骑最后只剩下十余骑直入皇宫,向皇帝杨广禀报这一喜讯。

  眼下已经是丑时了,杨广早已熟睡,殿外,负责守夜的麻老六敲响殿门,由内侍通报给居住在寝宫深处的皇帝。

  “陛下,陛下,河东有喜报,”

  杨广皱眉起身,迷迷糊糊道:

  “河东怎么会有喜报?”

  外面传来内侍兴奋的声音:“闻喜高炉制成精炼钢铁,材质非凡,坚韧无匹,太子派人,将锻炼而成的第一口宝刀,敬献陛下。”

  精炼钢铁?杨广坐在榻上愣了半天,突然双目一凝,猛地掀开被子就往外走。

  “掌灯!”

  推开殿门之后,杨广令麻老六将送刀之人引入大殿。

  只见萧世廉双手捧刀,跪在大殿中央,神情激动道:

  “新炼宝刀削铁如泥,吹毛断发,乃古今未有之神器,太子令卑职星夜送呈陛下,供陛下御览。”

  杨广朝老六使了一个眼色,后者接过刀来,递给杨广。

  左手握鞘,右手握柄,杨广缓缓拔出宝刀。

  只见一抹寒光迸射,在灯火的映照下,整个刀身光亮照人,杨广的面容也映照在了刀身上。

  他整个人都呆住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比镜子还要明亮的刀身,这无疑是千锤百炼、呕心沥血之作啊。

  杨广眼中眼中神彩迸发,手腕一转,看向萧世廉道:

  “太子可曾试刀?”

  萧世廉道:“回禀陛下,陛下手中之刀,斩甲三十副,刃口不伤。”

  杨广顿时一愣,下意识的看向麻老六。

  麻老六是高手,擅用各种兵器,见状道:

  “齐人綦毋怀文的宿铁刀,便可斩甲三十扎,但三十过后,刀身崩裂,陛下手中之刀,连刃口都未有丝毫损伤,应属精品了。”

  杨广顿时开怀,大笑道:“看来吾儿并未在河东虚度光阴,还是有成效的。”

  “陛下,”萧世廉道:“太子试刀之时,斩的是灌钢明光铠,整整三十副,断口齐整。”

  杨广大惊,一脸的不能置信。

  皇宫禁卫,基本上就是配装的灌钢铠甲,如果以灌钢刀劈砍,非常难砍,如果说手里的这口宝刀,能砍断三十副明光铠,那这份工艺,简直就是骇人听闻了。

  麻老六不用皇帝吩咐,已经领殿外侍卫入内,脱下身上的明光铠,置于地下。

  杨广将宝刀收回鞘中,扔给了麻老六,老六握刀上前,毫无征兆的一刀劈出,随即收刀入鞘,动作干脆利落。

  再看地上的明光铠,齐齐的断成两截。

  那名脱下甲胄的禁卫浑身一颤,这特么的,这是什么刀啊?这要是砍在我身上,我岂不是一命呜呼?

  杨广疾步上前,查看铠甲断口,半晌后,只见他双拳紧握,兴奋的朝高野道:

  “立即召百官进宫。”

  .......

  今天的朝会提前了。

  自打杨广继位之后,这是第一次于丑时便召见百官举行朝会。

  群臣自然晓得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所以接到旨意的官员一个比一个麻溜,拼命的往宫里赶,有的都是在路上才整理好朝服。

  等到百官齐至,杨广令殿外候着的萧世廉携宝刀入殿。

  献刀者萧世廉跪地高呼:“河东炼窑工艺大进,此刀为出炉之第一刀,乃吹毛之利刃,无坚不摧,太子令卑职献予陛下。”

  杨广面带微笑,扫视群臣脸上的表情。

  殿内已经哗然,群臣左顾右盼,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原本安静的朝堂,此刻热闹如洛阳坊间清晨的集市一般。

  宇文述愣道:“吹毛断发,本为形容之辞藻,大殿之上,不可用此夸大之词。”

  萧世廉嘴角一动:“夸大与否,陛下一试便知。”

  不用试了,人家杨广已经试过了,今天拿到朝会上,是让别人来试一试,让他们开开眼。

  于是杨广道:“取木桩套甲,试此刀之锋锐。”

  不一会,五根木桩被抬了进来,上面套着灌钢的明光甲、细鳞甲、锁子甲,步兵甲、以及轻骑皮甲。

  试刀者,这一次换成了萧世廉,他先是拔出宝刀,双手捧着,于殿内来回走动,由群臣们观摩刀身。

  这里面识货的可不少,杨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见状,他第一个惊呼出声:

  “明可照人,刀锋锐利,此为难得之利器也。”

  太府寺的元寿也是行家,立时就看出精妙所在,惊诧道:

  “这是从未有过的精炼之钢,刀身毫无杂质,通体一色,这是什么工艺?”

  宇文述自打第一眼看到刀身,就知道这道绝非寻常,毕竟是军伍出身,刀光剑影半辈子,兵刃好坏,不用上手,一看便知。

  整个大殿立时哄闹起来,本来有一些因为早起而昏昏欲睡者,眼下也打起了十倍精神,

  试刀开始。

  萧世廉没有麻老六那么干脆利落,他先是朝着那副轻骑皮甲,一刀挥出。

  皮甲应声而断,断裂的皮甲后面,木桩上被划出一刀深深的刀痕。

  这就是功夫不行,要是换成麻老六,斩甲就是斩甲,绝对不会有丝毫接触到木桩。

  斩断皮甲还不能说明问题,于是萧世廉又是一刀,将那副灌钢的步兵甲,齐胸斩断。

  “嚯~~~”

  群臣已经惊呼出声,所有人都忍不住向前进步,好能看的更加清楚。

  接下来,剩下的三副甲,也在众人瞠目结舌之下,一一被斩断。

  萧世廉还是双手捧刀,由众人观摩刀锋是否破损,转了一圈后,萧世廉跪地道:

  “此刀已斩甲三十副,请奏陛下,是否继续斩甲。”

  杨广哈哈一笑:“斩!”

  就这样,一副皆一副的灌钢铠甲被套上木桩,由萧世廉试刀。

  一副两副三四副,五副六副七八副.......

  再斩三十副,刀刃翻卷,已经是斩不动了,但是其刀身却无丝毫开裂之象。

  也就是说,把刀刃再磨一磨,还能接着砍。

  群臣沸腾了,

  裴矩站出来,兴奋道:

  “恭贺陛下,今于我大军将发之际,太子携此重礼以奉陛下,可见陛下远征之策得皇天眷顾,是天要助我大隋皇帝,一举攻灭蛮邦。”

  杨约也赶忙道:“冶炼工艺百年未有精进,千年来削铁如泥仿如传说一般,今得见神兵,臣之幸也,太子献礼,实为陛下御驾亲征之奠基也,臣请陛下立即派人前往河东,接管炼窑,以免工艺泄漏。”

  “爱卿之言,甚合朕意,”杨广神采飞扬道:

  “传诏,河东增设都督府,直属门下省管理,独孤怀恩为检校太府寺卿兼河东大都督,专责监督炼窑,以防工艺外泄,参与之工匠,尽数编入太府寺,改炼窑为官办官督,着令太子再献宝刀,备身府杨庆杨和,携宝刀于东都城内,演练斩甲,朕要让全天下的百姓知道,我大隋神器天降,助我国威浩荡。”

  工艺泄漏,基本上是防不住的,但如果防范得当的话,至少也能维持个一二十年。

  毕竟朝廷不可能只在河东推广这一工艺,一旦各地铺开,懂得人越来越多,那么泄露是早晚的事,但是核心机密,必须严防死守。

  接下来,苏威站出来奏请道:

  “臣以为,此神兵若能提高产量,我隋军将立于不败之地,若以此精炼钢做甲,试问谁可伤我大隋儿郎分毫?太子应该在这方面,再动动心思。”

  宇文述脸色难看,心里复杂至极。

  杨广点头赞同,看向萧世廉道:“此刀做成,需耗几月光景?”

首节 上一节 371/5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