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335节

  当下是好事,但长久以往,就是灾难。

  所以每一条政策,其实都是有利有弊,就看运用的时机是否合适,李隆基刚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安禄山就反了,这就说明这条政策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

  历史上,唐朝山东与关中的矛盾,主要还是世家之间的利益之争,山东士族的上升通道被堵死了。

  杨铭继续道:“科考这件事,我们必须做为每年的头等大事对待。”

  杨广沉声道:“说时容易做时难,眼下无论京师还是地方,没有那么多位置,想要动一动,也没有那么容易,好在这次河北大乱,朕才有机会给河北士族腾出来一些位置,但终究是有限的。”

  杨铭震惊了,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如果说河北之乱,也在老爹的预计之中,那么杨广这个人就不是一般的可怕了。

  到底运河改工期为六个月,是为了方便他从涿郡乘船南下,还是他故意逼反河北,从而给河北士族提供一个短暂而理由正当的上升通道,这就说不清楚了。

  如果是这样,杨广简直就是天生做皇帝的料子,够狠、够绝。

  因为大隋八成以上的地方太守,都是出自关中,想要打破关中对地方主官的垄断,谈何容易。

  而逼反河北的方式,叫做不破不立,这就是为什么陈君宾、崔弘峻都没事,就杨万石被押解进京。

  杨铭已经不想再联想下去了,他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视万民为刍狗的皇帝,几十万条人命只是为几个人铺设了一条进入中枢的道路,想想都觉得后怕。

  杨广好奇的看向脸色难看的儿子,问道:

  “你怎么了?”

  杨铭摇了摇头:“儿臣没事,那么父皇是否打算在各地重新开办学堂?给寒门士族一个机会。”

  “废止容易,再设艰难,”杨广道:“你祖父当年大建学堂,为的就是给地方世家提供入仕的机会,可是学堂里的学生都是些什么人呢?有几个是当地世家出身?解决不了地方主官的出身问题,重开学堂也只是一个笑话。”

  杨铭深表赞同,事实也确实如此,开皇年间的地方学堂,已经完全沦为官二代集中地,没有几个是真正去学习的,培养出来的也都是一群可以子承父业的。

  这时候,杨铭突然道:

  “儿臣希望杨侑能和杨瑞一起读书,希望父皇准允。”

  杨广一愣,顿时皱眉道:“你为何突然有这个念头?”

  杨铭没有隐瞒,直接将韦盈私下约自己见面,以及韦盈的担忧都说了出来。

  杨广确实忌讳杨铭和韦盈私下见面,但是他更忌讳杨铭瞒他。

  但是儿子说了实话,杨广反而释然道:

  “妇人便是这样,见识短浅,你与你大哥乃一母同出的骨肉兄弟,怎么会加害自己的亲侄呢?是她太多疑,亦或受人蛊惑。”

  在杨广心里,他杀杨勇的儿子,不算残酷,因为那是一帮庶出,他打心眼里并不认为杨俨杨恪是他的亲侄子。

  汉王杨谅这都造反了,但是杨广只杀了他的庶子杨煜,而嫡子杨颢可是活的好好的,就养在宫里。

  杨铭知道,杨广其实心里也担心,所以他才会选择开诚布公,把话撂明白了,好让老爹消除疑心。

  “大哥早逝,杨侑杨瑞同庚,兄弟俩平日却难逢一面,儿臣以为他们应该从小便在一起,兄弟和睦以便将来共匡我大隋江山社稷。”

  杨广欣慰点头:“你能有这个想法,朕心甚慰,但朕不会同意,杨瑞是太子嫡长,他是朕的皇孙里最尊贵的,不宜与他人同学,年龄再大点之后,可以考虑,但现在不行,就让杨侑与杨瑾一起,去给那个王通做弟子吧。”

  杨铭好奇道:“父皇不是不喜王通吗?”

  “喜或不喜,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杨广笑道:

  “记住了,不要让人猜到你内心的真实想法,裴矩向来目空一切,但却独独看重王通,可知其人还是有长处的,还有那个魏征,此人也是名门出身,今后一些得罪人的事情,你就让他去做,平息事情的时候,也让他去顶,他能活多久,完全取决于他能帮你顶多久。”

  杨铭压力巨大的点了点头,给皇帝当儿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分分秒秒全是算计。

  怪不得历史上很多皇帝好色,因为只有这种最原始的欲望,才可以让神经放松下来。

  期间,杨铭又询问了关于太子冼马的人选,杨广这边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说是会慢慢甄选。

  杨铭提到了王劭,杨广嗤之以鼻,直接给否定了,认为对方就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

  离开两仪殿之后,杨铭只觉整个神经都是紧绷着的。

  于是他离宫了,去了一趟秦王府,因为只有高玥这样新鲜而美味的肉体,可以让他舒缓下来。

  这不是沉迷肉欲,只是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

第415章 东宫新面孔

  杨弘胜的安排,是为了方便以后出行做准备的。

  常年憋在皇宫,这不是正常人可以承受的,但是杨铭又不希望自己的出行情况被太多人知晓,所以这个位置必须换人。

  如果他是去大兴宫,走三门即可,如果是出宫,最后一道门就成了昭阳门,而昭阳门是独孤怀恩亲自坐镇的,任何人员的出入都有备案,备案也只有皇帝一个人能看到。

  出了宫城,还要走朱雀门,朱雀门是左监门府大将军窦抗亲自坐镇,杨铭和窦抗是老相识,当年的仁寿宫之变,就是窦抗和杨智积在杨铭的暗示下,闯入仁寿宫,接管宫城,迎杨广继位。

  杨茵绛要吩咐堂弟杨弘胜的,自然就是让他把嘴巴闭紧点,把下面人管好点,任何关于杨铭的出行情况都不能泄露出去,就算是他亲爹杨岳都不行。

  因为杨岳现在的老婆,姓韦,是太子妃韦盈的亲姐姐。

  大隋皇宫禁卫,皆为关中子弟,其中脉络关系错综复杂,杨铭现在是所有人的重点关注对象,自然会有人在私底下打听杨铭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杨铭会有一种孤独感,因为他觉得身边没有多少人是值得信任的。

  赤条条的躺在高玥怀里,杨铭的心绪暂时得到了安抚,高玥也在一点一点的帮他擦拭着身上的汗水。

  不过他没有停留多久,便起身离开了王府,就像一个提起裤子不认账的嫖客。

  患得患失的高玥望着杨铭离开的背影,幽幽叹息,她也觉得很孤独。

  回宫之后,杨铭在承恩殿与自己的属官聚首,如今的大家,一个个的脸上都洋溢着志得意满。

  魏征也在这里,不过暂时被安排成了一个整理卷宗的小吏。

  这是杨铭入驻东宫之后,第一次和众人聚头商议国事,因为今天人都来全了,所以他有必要见见那几位生面孔。

  开皇年间,杨勇只有初一、十五参加朝会,剩下的时间都在东宫主持小朝会。

  但现在不同了,杨铭每天都要参加朝会,而东宫的小会议,没有那么多精力主持,所以他急需一个太子冼马。

  李纲这老小子,被吏部给捞上来了,他竟然被贬去了扶风郡做了一个郡丞。

  “数年不见,李公老当益壮,令人欣慰,”杨铭笑道。

  李纲老脸一红:“再逢小殿下,竟已过了十年之久,世事变迁令人欷歔。”

  他当年从杨勇的太子冼马离任之后,去做了尚书右丞,是右仆射的佐官,那时候右仆射是杨素,于是他把杨素给得罪了,后来右仆射换成了苏威,他又把苏威给得罪了。

  原因就是李纲只会做臣,不会做官,臣和官是两个概念。

  诸事为国为皇帝,就是不考虑上司的感受,不得罪人才见了鬼了。

  杨铭看向元文都,笑道:“文都是初任,有些不懂的地方,还要多多向李公请教。”

  元文都赶忙起身,朝着李纲行了一个弟子礼,道:“末学后进,今后还要倚仗李公,若有不妥冒犯之处,李公只管训诫。”

  “不敢不敢,”李纲起身道:“都是为太子效力,只求政务不失,虽不能面面俱到,但求尽善尽美。”

  他们俩,是东宫最重要的门下坊主官,两位左庶子,加上太子冼马,一共就这三个人,有劝谏杨铭的资格。

  接下来,杨铭又看向陈叔达:“没有打招呼,就将你调入东宫,还忘不要怪罪唐突。”

  “臣下岂敢?”陈叔达赶忙起身道:“能为太子效力,是臣的荣幸。”

  杨铭抬了抬手,示意对方坐下,然后又看向风尘仆仆,最后一个赶回京师的封德彝,

  “德彝与卢赤松,谁兄谁弟?”

  封德彝跟杨铭不会见外,因为他清楚,自己绝对算得上太子的心腹,因为他是杨素临终前托付给杨铭的,而太子妃又是杨茵绛,所以他在杨铭夫妇这里,都算自己人。

  封德彝笑道:“回殿下,略长一年,侥幸为兄。”

  卢赤松,是卢思道的儿子。

  房玄龄这才惊讶道:“封兄竟与卢大儒是亲戚?”

  卢思道入隋后,官做的不大,最高也就是五品,但是在北齐的时候,已经是门下省给事黄门侍郎了,而且这个人名气太大,在北方士子当中,极受推崇。

  封德彝点头道:“实为家母亲兄,在下亲舅。”

  “原来如此.......”房玄龄与众人这才恍然。

  房玄龄他们这都是小辈,大一辈的其实都知道这个情况,封德彝也属于齐臣之后,人家祖父是北齐的太保,曾祖是北魏的司空,要不然他爹能娶了人家范阳卢氏的闺女?

  杨铭继续问道:“你这个表弟,现在于何处任职?”

  封德彝答道:“今在渭源县做县令。”

  杨铭点了点头,渭源县听名字也知道,这是渭水的源头所在,就像河源郡,是黄河源头所在一样,隶属陇西郡。

  这个卢赤松肯定不如他爹,但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杨铭有意用一用,毕竟这个人姓卢,出身范阳卢氏的北祖大房,内史令卢楚,也是北祖,不过是帝师房,算是很近的亲戚了。

  杨铭点头道:“东宫的两坊三寺,人员大量紧缺,我跟吏部打个招呼,把卢赤松要过来吧。”

  “非臣举贤不避亲,卢赤松之才,臣所不及,”封德彝赶忙道。

  杨铭笑道:“德彝过谦了,能被楚公看重的人,岂是一个卢赤松所能比较。”

  对待自己这帮手下,杨铭说话也是需要注意的,要照顾到每一个人感受,不管封德彝是否真心觉得比不上他那个表弟,但是杨铭这番话,他一定爱听。

  门下坊和典书坊的四名左右庶子,都配全了,但是下面的内舍人、管记舍人、宣令舍人、主事令史,还远远不够。

  比如门下坊内舍人的编制为四人,眼下只有房玄龄和薛收。

  薛收这小子今年才十八岁,但却是杨铭要重点培养的人物,毕竟他是历史上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伯褒(薛收字)住在薛司隶府上,还是在京师另有住处?”杨铭问到。

  薛收,典型的文人长相,而且还挺帅,来东宫之前,姐姐薛池就打招呼了,务必尽心尽责,辅佐太子。

  而他也知道姐姐和太子是发小。

  “不便住在伯父府上,其中缘由,殿下是知道的,”薛收嘿嘿笑道。

  因为他是被薛道衡过继出去的,肯定不方便住进薛道衡家,人家现在有亲爹,也姓薛,叫薛孺,不差钱,眼下在襄城郡做郡丞,太守是李建成。

  薛孺想在京师给儿子置办一座宅子,洒洒水啦。

  杨铭笑道:“初入仕,要学习的地方多着呢,好好跟着玄龄做事。”

  “殿下放心,伯父(薛道衡)来之前都有嘱托,”薛收道。

  接下来,杨铭又嘱咐了乔淳已,崔处仁等人一番,便让他们开始着手整理卷宗。

  现在的他们,正处在一个接手的阶段,很多业务完全不熟悉,每天需要来往于三省,求取一些备案卷宗,好做整理。

  东宫小朝会,是可以参议国事的,而杨铭今后在大朝会上的所有言行,就是从小朝会议出来的。

  他们负责对接杨铭,杨铭负责对接皇帝,太子对国策有着极大的干预权,而他们负责干预太子。

  李纲是老业务员,在他的主持下,一切事务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离开承恩殿,杨铭去了宜春宫,因为徐景说,世民元吉他们回来了,李秀宁找杨铭有事。

  宜春宫的主位,是裴淑英,然后陈淑仪李秀宁,也都住在这里,只不过在偏殿。

  “阿爷给我写信,说是家里藏着一个本族的人,其人工文史,涉猎极广,说是殿下可以一用,”

  李秀宁让人将儿子杨琮带了下去,然后从背后抱住杨铭:“不要怪我多管闲事啊,阿爷现在想给你传信,只能通过我。”

  正大光明的事,李渊可以给杨铭上奏疏,但是不方便写在奏疏里的,只能是通过家里的人告知李秀宁,再经李秀宁知会杨铭。

  杨铭笑道:“为什么要怪你呢?你又没做错什么。”

首节 上一节 335/5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