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311节

  毕竟上元节快到了,街道上的花灯很多都已经挂上,小孩们最喜欢热闹。

  裴淑英甚至还专门派人去了齐王府,邀请被封了淮安王的杨胤一起游览东都。

  她才不在意杨胤,纯粹就是恶心人,果然,人家那边没同意。

  夜晚,华灯初上,这时候的洛阳,是地球之最,再没有哪个地方配和洛阳比较。

  灯火通明,华光璀璨,亦幻亦真,让人恍惚,仿佛置身于仙境。

  裴矩收到女儿派人送来的消息后,也从家里出来,与儿子裴宣机夫妇一起,于天街与秦王府车队汇合。

  天街,就是定鼎门大街,是洛阳最宽的一条街道,但不是最长的,而且也不在东西正中,而是在城西,北接天津桥可直抵紫微宫,南至定鼎门,相当于大兴的朱雀大街。

  裴宣机人家是驸马,而且是皇帝唯一的驸马,眼下是左备身府将军,也就是曾经的左羽林卫。

  他对姐姐由正变侧,是不太高兴的,但他这个不高兴,并没有在自己的妻子杨婵面前表现出来。

  裴宣机也在老爹裴矩面前发过牢骚,怪他爹不给姐姐争气,杨素都没了,杨家还有谁值得你顾忌的?

  当时就被裴矩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让他以后把嘴巴闭紧,不准在任何人面前,再提起这件事。

  今天晚上,也是裴矩第一次与自己的亲外孙近距离接触。

  没办法,人家姓杨,要是别的姓,裴矩都能抱着外孙在城内耍一耍,但现在,他不能抱。

  杨瑾在裴淑英的教育下,还是懂礼貌的,今年他也四岁了,说话也利索了,而且一股子浓浓的关中口音。

  见了裴矩,主动行礼问好:“外祖父好。”

  裴矩赶忙拉起外孙的手,笑呵呵道:“殿下终于吃胖一些,但也不能太胖,饮食要合理。”

  “嗯,”杨瑾嗯了一声,就没再搭理裴矩,而是目光好奇的看向街道两旁的花灯,与杨瑞指指点点,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什么。

  这个时期的小孩,是不愿意和大人交流的,亲妈都不行。

  裴淑英牵着世子杨瑞的手,与身边的公主杨婵说话,裴宣机和杨玄感在屁股后头跟着,而在她们周边,全是禁卫。

  杨玄感瞧瞧自己外孙,再瞧瞧裴矩外孙,怎么看也是自己的顺眼,个子也高,方面大耳的,将来一定非常威武,比那个杨瑾霸气多了,小胳膊小腿的,一看就当不起大任。

  逛了一个时辰后,裴矩故意落后一步,来到杨玄感身边,小声道:

  “杨中书已经走了,临走前,关于河北的事情,杨中书有没有什么吩咐给你?”

  眼下俩家是站在一条战线的,目的都是扶持杨铭上位,于是玄感态度谦和道:

  “有的,叔父吩咐,在回京师之前,不要再提河北的事情。”

  裴矩点了点头:“返京之后,玄感当与我通力合作,以秦王为主,先看他怎么做,你我在旁协助。”

  “我明白,”玄感点头道:“那个魏征,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叔父再三嘱咐我,一定要保住这个人,不能让他死的太早。”

  在裴矩和杨玄感看来,魏征早晚都得死,因为这个人本来就是一步死棋,皇帝拢共才两个嫡子,你都给骂了,那和直接骂皇帝,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但是死,你也要死的有价值,而魏征,就是拉开河北算账这道帷幕的关键所在。

  裴矩道:“你找机会给杨文思交个底,让他有个准备,你们和清河的崔家,是姻亲,最好也打个招呼,告诉他们在河北的事情上,无论如何都不能退让,把两条腿站稳了。”

  “明白,”玄感点了点头。

  两人边走边聊,刻意与裴淑英她们拉远距离,以便商讨大事。

  而京师那边,杨铭也在准备今年的上元节。

  这个节日,是真的费钱,但这个钱杨铭还不能省,毕竟节日是给老百姓过的,他们一年到头,也就那几个节日可以给自己找个理由放松一下,所以这个钱必须花。

  卢楚接到旨意之后,第一时间便来拜访杨铭。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没有臂助,在被关中世家把持近三十年的内史省,根本就站不稳,下面的人没有几个把他当回事。

  人嘛,总是希望能够争取更多,既然站不稳,那就想办法站稳。

  “殿下近来整日忙于公务,臣却在深夜求访,心中难免不安,”卢楚坐下之后,一脸惭愧道。

  不安个屁,你当初来找我告状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杨铭笑道:

  “公务繁重,还没来得及恭贺卢中书荣升之喜,”杨铭举杯示意。

  卢楚赶忙举起酒杯:“惭愧惭愧,以微末之才出任中枢,臣的心里还是非常惶恐。”

  说罢,他先干了。

  先干为敬嘛。

  杨铭笑道:“贵族声高冠带,为世盛门,卢中书既为其中翘楚,自然不应自贬微末,慢慢来,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我这边不会推辞。”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卢楚大喜道:“今后真的要时常叨扰殿下了,很多事情,臣这里还是希望殿下能帮着拿主意。”

  他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他在暗示杨铭,只要你肯帮我,那么内史省有些事情,我就会照顾你的意思,大家各取所需。

  杨铭点头道:“我向来以诚待人,卢中书应该是听说过的,我帮你并非有所求,而是希望卢中书能早早接手内史省,将省内政务理顺,不负陛下所托。”

  “臣当竭尽所能,”卢楚一脸肃然道。

  等到卢楚走后,躲在屏风后面的陈淑仪才走了出来,一屁股坐进杨铭怀里,笑道:

  “这个人来的可真不是时候。”

  杨铭嘴角一翘,在陈淑仪的娇嗔声中,一把扯掉了她身上的衣物.......

  这丫头秉性难改啊,还是不分地方。

第384章 和亲公主

  裴矩经略西域,是非常有成果的,杨广北巡的时候,裴矩是从张掖郡出发,在榆林郡等待皇帝。

  那时候他的身边,就带着一个外国使团,高昌国。

  高昌国是西域诸国之中,距离大隋最近的一个国家,处在铁勒薛延陀部南边,西突厥王庭的东边,与大隋的敦煌郡,只隔着一个伊吾城,或者叫伊吾国。

  伊吾国是非常小的一个国家,胡汉混居,时而依附西突厥,时而依附薛延陀,就是特么没依附大隋。

  这是生存环境所决定的,大隋对他们的威胁,远没有西突厥和薛延陀来的那么直接。

  裴矩是很有心机的,他带着高昌国的使臣一路跟着杨广的北巡队伍,让对方见识一下我大隋的军威是何等的雄壮,五十万精锐大军浩浩荡荡奔赴东突厥,这样的景象在高昌国使者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大隋太牛逼了,大隋皇帝更牛逼,东突厥启民大可汗,都对大隋皇帝卑躬屈膝,那么高昌国除了依附大隋,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于是高昌国使者从东突厥王庭离开,返归高昌,半年后,高昌王麴伯雅带着一支使团亲自来了。

  他现在已经住进了大兴城专门用来接待外宾的地方。

  高昌这地方,屁点大,跟大隋两三个郡的面积差不多,杨铭本来是没把对方放在眼里的,但是裴矩给他的来信中说,他已经在劝说皇帝,对伊吾国用兵,所以要暂时安抚高昌王。

  等到灭了伊吾,再收拾高昌。

  秦朝至今,在对外族的压迫上,目前为止的大隋,是做的最好的,东西突厥全部臣服,西域诸国乖巧懂事,也就是一个高句丽经常冒头,这也是为什么杨广盯上高句丽的原因。

  杨铭干脆将高昌王那支使团,请到了晋阳楼,吃喝玩乐好好的供着。

  而他在处理完上元节的一些事情后,便去了晋阳楼见见那位高昌王。

  在这里,他见到了一个熟面孔,胡商麴(qu)莱,也就是当年卖给杨铭高昌马的那位。

  这小子是高昌国王室成员,常驻京师,一直以来都负责高昌国与大隋的贸易,职位叫什么伏波将军,好像在高昌还算一号人物。

  “高昌王这次来,没有带些上等良驹吗?”杨铭在厅内坐下后,笑道。

  高昌是说汉语的,交流没问题,不需要翻译。

  麴伯雅笑道:“秦王放心,我这次来带着两千匹最好的马儿,眼下还在路途当中,应该三五日就能抵达京师。”

  两千匹不算少了,但肯定不是最好的,最好的人家舍不得给,而大隋也不在乎他的数量,只在乎人家的马种。

  有了种马,就可以慢慢配种。

  杨铭颇为满意道:“那么高昌王这一次来大隋,除了朝拜我大隋皇帝之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麴伯雅笑了笑,朝身边的麴莱使了一个眼色,后者赶忙起身道:“我们国主希望与大隋和亲,恳请大隋皇帝能赐给我们一位公主。”

  高昌?和亲?你们倒是真瞧得起自己,杨铭点头道:“你的意思,我会转呈大隋皇帝陛下,至于能不能行,还得看陛下的意思。”

  这时候,麴莱嬉皮笑脸的让人送上来一个小箱子,放在了杨铭面前的长几上,道:

  “希望秦王能帮我们说说好话,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杨铭挑了挑眉,给一旁的苏烈使了一个眼色,后者上前打开箱子。

  满满当当的一箱黄金。

  高昌王心里也清楚,他与大隋和亲,是不够格的,因为眼下的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都还没能和大隋和亲,而西突厥一直都是西域最牛逼的。

  杨铭当然也这么想,以老爹杨广的脾气,你一个屁点大的地方,也想跟我和亲?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但是裴矩的信里说的很清楚,一定要安抚好高昌王,安抚好对方,大隋将来就能以最少的兵力攻灭伊吾。

  和亲公主嘛,本来就是糊弄人的,皇帝女儿是不可能和亲的,只有宗室女,而且还是边缘宗室的女儿。

  例如你让人家杨雄的女儿去和亲,现实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杨铭心里一直都有一个疑问,历史上大隋与高昌国的和亲公主,姓宇文,名叫宇文玉波,被杨广封为华容公主,下嫁给了麴伯雅。

  既然你姓宇文,怎么能做大隋的公主呢?

  杨铭也搞不清楚,于是他只能道:“本王试试看看吧。”

  他这边一放话,苏烈立即便将那箱金子收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乐团献艺,大家也不说话了,各想各的。

  返回王府之后,杨铭直接去见妻子杨茵绛,让她派人打听一下,有没有一个叫宇文玉波的女人。

  杨茵绛的生母,出身北周皇室,是周武帝宇文邕次子,杨丽华丈夫宇文赟的亲弟弟汉王宇文赞的女儿。

  她的三个舅舅,宇文道德、宇文道智、宇文道义都是死于杨坚之手,她的母亲嫁给了杨素的长子玄感,才得以免祸,但也因家族倾覆,难以承受打击,以至早亡。

  所以杨铭找杨茵绛打听这个人,是找对人了。

  宇文玉波,跟杨茵绛还是个亲戚,是她外祖宇文赞六弟宇文兑的女儿。

  “宇文兑的女儿,你还得管她叫姨母?”杨铭好奇道。

  杨茵绛点了点头:“她今年应该有三十二了,就住在静照庵,带发修行。”

  麴伯雅看年纪,也有小四十了,但是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封为和亲公主,是不是有点过份了?

  这可是古代,女人没有那么多保养品,一过三十鱼尾纹都出来了,想改年龄装嫩,都装不了,也不好生育了啊。

  算算时间,宇文玉波应该是在大隋立国之后,就被扔去静照庵,那时候也就四五岁的样子,既然是尼姑,应该是处的。

  但杨铭清楚,老爹绝对不会同意跟高昌和亲,老杨家宗室凋零,如果有适合和亲的人选,为什么不跟西突厥和亲呢?

  裴矩都说了,收拾完伊吾,就会收拾高昌,那么还有和亲的必要吗?

  于是杨铭思来想去,还是想先看看老爹的意思,写好奏疏之后,他令人加急送往洛阳。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妻子又去了一趟牛耳山的静照庵。

  杨茵绛见到宇文玉都,完全没话说,两人虽然是很近的亲戚,但几乎没有见过面,所以也就没有任何感情。

  宇文玉都,相貌普普通通,但或许是修行的缘故,一点也不显老。

  你说她才二十来岁,肯定有人信,但你说她十八九岁,那就是胡说八道,但一般和亲公主,都是十七八岁左右。

首节 上一节 311/5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