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264节

  五千人直接将树墩城部冲击的七零八落,周发尚派出来的三千骑,已经只剩下两千了,见到援军之后,下意识的往苏烈这边靠拢。

  但是他们发现,越靠越远,前面这支援军好像完全没有打算跟他们汇合。

  于是他们这两千人,在主将杨才的率领下,始终缀在苏烈屁股后头。

  长孙晟早就往南边撤了,当他被敌军分割之后,心知自己已经救不了麦铁杖,那么他这一部,就不能再出事了,否则南部主力骑军就会彻底完蛋。

  进入赤水城之后,长孙晟派斥候四处刺探麦铁杖部的下落,于晚间时分,喜讯传到,麦铁杖部主力尚有七千人,正在往赤水城而来。

  苏烈完全就是走哪打哪,根本没派斥候,一路都是急行军,哪有敌军,就冲哪杀过去。

  坐下的战马受不了,无妨,周边到处都是散落的无主战马,换乘即可。

  人受不了?不存在的,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个个早就杀红眼了,喝口水,吃口干粮,就能接着干。

  慕容连池部,钵斥图部和树墩城部,全线溃逃,被五千人给杀穿了。

  伏俟城,皇宫。

  仆射拓跋十雅道:

  “看样子,南边应该才是隋军骑军主力,北边的祁连城,骑兵人数不会很多,如此南北分进,只怕秦王主力在中,意图我王城所在。”

  慕容伏允脸色阴沉道:“裴矩这个阴险小人,到现在还给我写信,说什么隋军是在寻找战马,祁连城都没了,他还在找马呢?”

  “此人最是阴险,他的话一句都不能信,”尚书赵信说道:“可令托来王、大通山王以及临羌王三部合于一处,夺回祁连城,”

  “祁连城现在已经不重要了,祁连王都没了,夺回来有什么用?”仆射拓跋十雅道。

  此时的殿内,祁连城名王的儿子拔木射也在,闻言,他站出来道:

  “我父王虽死,但是各部落只是散落各处,请大汗给我两千人,让我往北收罗部众。”

  慕容伏允点了点头:“你先下去,让我再想一想。”

  拔木射一脸无奈,只能退下。

  没了部族的名王,什么都不是,要不是需要从他这里得知前线战况,慕容伏允都不会让他进殿。

  人走后,慕容伏允道:“我也猜测隋军意在王城,可是南北皆有大军,我若放弃不救,王城一样会丢,你们怎么看?”

  拓跋十雅道:“大汗最好将家眷提前往西迁至党河一带,我们集中王庭所有精锐,往南往北都可以,只要我主力在,就算丢了王城,也不要紧的。”

  “我赞成,”赵信道:“只要击垮隋军骑军主力,步卒根本不足为惧,丢了王城,我们也能拿回来,最怕的就是被隋军分儿击之,导致我主力四散,各自为战,这才是最糟糕的情况。”

  慕容伏允沉默良久后,猛一咬牙:

  “立即联络各部,往王庭方向靠拢,然后集中主力,先把南边的长孙晟灭了。”

第322章 慕容灭族

  土谷浑王城以南的南方三部,赤水城、曼头城都被打的七零八落,也就是树墩城勉强算是保留了大部人马,跟随着钵斥图和慕容连池往王城方向撤回。

  而大汗慕容伏允于十天之内,召集北方三部,于王城一带形成了一支人数超过十万的主力骑军,在慕容伏允的亲自率领下,直扑赤水城。

  长孙晟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立即派人禀报杨铭,而他与麦铁杖部、苏烈部大肆在城内搜刮一番后,弃城南下。

  而杨铭即刻下令,史万岁中军主力三万,外加南北策应的萧摩诃部、周法尚部全部出击,过西海,也就是青海湖,直扑土谷浑王城。

  西平郡与伏俟城之间,隔着一座青海湖,周法尚部会从浇河郡出,进驻树墩城,为南策应,兼顾长孙晟等南下大军。

  萧摩诃本部一万精锐,将提前一步出发,与杨玄挺部于大通山一带汇合,扫清主力西出通道。

  史万岁加快行军,两天一夜后抵达伏俟城下,然后不惜代价,直接攻城。

  杨玄挺部留下,策应攻城大军,萧摩诃率军绕开伏俟城,南下追击慕容伏允本部主力。

  杨铭则率领麾下一万大军,离开金城郡,进入西平郡的湟水县。

  黄河上游,长孙晟部一路南逃,于积石镇整军。

  “人太多了,前方斥候报,土谷浑的王城主力全都出来了,还见到了北方三部的王旗,加起来至少十万人,咱们怎么打?”麦铁杖站在苏烈身边,不时的拍拍对方肩膀,举动颇为亲昵。

  但他的话,是对长孙晟说的。

  长孙晟沉声道:“铁勒这帮狗东西,现在还没有动静,外族果然是靠不住,他们估摸着是想坐收渔翁之利,毕竟土谷浑的主力都在这边,东面地域虽广,却大多为沙漠苦寒之地,也就四五个大部落,加起来还凑不够三万骑。”

  苏烈资格太低,所以只有听的份,但是他身份特殊,是秦王的库直,而这次又解了麦铁杖之围,所以帐内诸将,还是颇为尊重他的。

  临行前,秦王就有交待,让他跟着长孙将军多多学习,所以他虽然不吭声,但是脑子里一直在转。

  麦铁杖道:“我们不能再往南退了,南边全是一马平川的旷野,被敌方主力追上,我们有被围之险,还不如主动出击。”

  长孙晟皱眉道:“敌军十万,必然参差不齐,其中恐有大量并不擅战的牧民,而我们这边皆为关中精锐,不是不能打,而是要把握好打的时机。”

  接着,长孙晟指着地图道:“周法尚部在树墩城,可为我东北策应,想来眼下,太平公差不多要拿下伏俟城了,届时必有骑军南下,支援我们,今晚我们就得主动出击,但愿太平公部主力早点南下,与我南北夹击,此战可定。”

  这时候,苏烈疑惑道:“我方背靠黄河,决战于我不利,最好还是往南边旷野移动,躲开黄河之后,一边往南退,一边东西奔杀拉扯敌军阵线,只要等到太平公的主力到来,我们才可主动出击。”

  长孙晟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

  “你这个想法,其实还是保守了,我们与太平公之间,隔着敌军主力,军情无法传递,所以我们并不能准确掌握,援军南下之机,可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如果我们错过最佳的出击时机,必然影响整个战局,反倒会牵联太平公部。”

  “你就直说吧,到底怎么打,这次我保准听你的,”麦铁杖道。

  长孙晟沉声道:“以太平公之勇,最多一日一夜,王城必然拿下,那么眼下,玄挺部和萧摩诃部,必然已经有一支南下了,那么大概一天之后,攻城的步军主力至少会抽出两万人,跟着南下,所以我们出击的最佳时刻,就是今晚。”

  “如果我们计算错了呢?这可是很冒险的。”麦铁杖道。

  长孙晟道:“敌军十万,势必极为分散,而且各部协调都会出问题,我们往树墩城方向拉扯,周法尚必然来救,实在不行,就往浇河郡方向撤兵。”

  “就这么干,”麦铁杖拍桌道:“将士们休整已有两个时辰,敌军追军南下,正是我以逸待劳之时。”

  事实上,史万岁主力步军三部,在确定王城空虚之后,直接大胆下令,张定和部及屈突通部南下,只留史万岁一万步军,加上玄挺部的一万五千精骑攻城。

  那么眼下的形势,慕容伏允十万大军,分为三个方向,直扑积石镇,而长孙晟部两万骑军主动迎击,扑向东北方向的的慕容连池部。

  萧摩诃麾下,最为精锐的一万骑军,直扑慕容伏允本部,屈突通、张定和两万步军,大军南压。

  周发尚率军渡河,为长孙晟策应。

  也就是说,眼下的黄河上游区域,隋军共有近六万人对上了慕容伏允的十万人。

  这是真正的决战。

  杨铭得到消息之后,率军从湟水县出,抵达浇河郡的河津县,随时准备进驻树墩城。

  战场上,最狠的就是苏烈部、麦铁杖部及萧摩诃部,以绝对精锐,不断的撕扯着土谷浑的防线,将慕容伏允的十万大军割离的七零八落。

  但真正惨烈的厮杀,也正是小股对小股,这才是真正的人间炼狱。

  而萧摩诃最早便收到杨铭将令,无论如何,不能放走慕容伏允,否则拿着自己的脑袋来请罪吧。

  所以萧摩诃始终盯着慕容伏允的本部,无论如何拉扯,都不能让对方消失在自己的侦擦范围之内。

  慕容伏允也没有想到,对方会来的这么快,难道王城连两天都没守住吗?眼下到处都是隋军,他们的人从哪过来的?

  尤其是那支轻骑隋军,一个比一个猛,已经把慕容连池部给杀穿了,军报说,那支五千人的轻骑,正在朝他这个方向杀来。

  长孙晟给苏烈的命令,就是随便杀,你想去哪就去哪,你想打谁就打谁。

  因为长孙晟已经摸出苏烈的优势在哪里,这就是一支战场搅屎棍。

  眼下就连长孙晟,也不知道苏烈跑哪去了。

  一天一夜之后,随着萧摩诃和苏烈顺利杀入慕容伏允部,整个土谷浑的阵线,全部被扯烂了。

  当杨玄挺部杀到之后,眼见形势不对,西面的慕容蛰允部率先往西溃逃,至此,慕容伏允十万大军分崩离析。

  整个决战,持续了四天之久,慕容伏允率部投降。

  杨铭率兵进驻树墩城,受降。

  城外,当慕容伏允及部众两千,被押解至杨铭面前时,他直接朝杨铭跪下道:

  “请求大隋秦王,准许我部归降。”

  杨铭淡淡道:“这都快两年了吧?大隋给过你机会,是你自己不懂感念上国君恩,屡屡犯我边境,你说,我会饶你吗?”

  慕容伏允大惊失色,赶忙道:“我愿立誓,慕容氏永为大隋臣子,帮大隋治理河西,请大隋秦王宽恕我的罪。”

  杨铭冷笑道:“你想多了,从今往后,河西,就是大隋的疆域,再没有土谷浑这个汗国了,何须你来治理。”

  说罢,杨铭看向苏烈和杨玄挺,道:“诛杀慕容氏族,土谷浑朝廷一应诸臣,全部斩首,家眷迁往关中。”

  慕容伏允浑身剧颤:“你要灭我族?没有我们,河西部落,没人会服你的。”

  “不服者,统统杀光!”杨铭策马转头,吩咐一旁的高颎道:“记得把这个人的首级,送往江都。”

  高颎点了点头。

  树墩城,杨铭聆听着着麾下各将汇报战果。

  土谷浑主力十万,应该有四万已经跑了,阵亡者两万五,余者皆降。

  这些降兵必须打散,一部分发配张掖,一部分发配武威,剩余的会暂时驱赶至关中,等到拿下整个土谷浑,再设法安顿。

  大隋这边,阵亡七千人,杨铭下令收殓尸体,就地下葬,这些将士的家眷,会得到抚恤。

  接下来,玄挺部和萧摩诃部,会被补足整编的两万人精骑,继续往西追击敌军,杨铭则率大部主力,进驻伏俟城。

  他已经收到消息,铁勒动手了。

  算算时间,铁勒人应该很快就会接近伏俟城。

  土谷浑人口的三分之二,集中在东部,也就是与大隋接壤的这一带,而剩下的西部疆域,占整个土谷浑疆域的五分之四,都属于穷山恶水的苦寒之地,而且沙漠遍布,人口非常稀少。

  铁勒人就是从西边进来的,那边大规模的部落并没有多少,所以他们东进会很顺利,最多半个月,就会抵达伏俟城。

  而杨铭就是要在这里等他们,因为铁勒人一定会跟他谈判,瓜分土谷浑。

  而杨铭,会寸土不让,铁勒要是不同意,那就在这里打一架吧。

  其实,整个过程当中,最苦逼的是裴矩。

  他硬是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苦苦压制着蠢蠢欲动的西突厥,等到杨铭顺利拿下伏俟城之后,他的压力才算是减轻了。

  当然,他也是给了处罗可汗不少好处,才将对方哄骗下来,免得西突厥入场,那么西域就要乱成一锅粥了。

  加急的奏报,杨铭已经派人送往关中,再经关中送往江都。

第323章 河西五郡

  杨铭不在京师的日子,杨约辅佐河东王杨瑞,主持朝会,杨雄一旁协助。

  实际上,杨瑞在朝会的大多数时间,都在打瞌睡。

  他很想玩,但是被自己的母妃按在坐位上死死的,一动都不能动,起初杨瑞很不适应,也哭闹过,杨茵绛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也不好责罚他,但是事后,会警告儿子,不许在朝会上乱跑乱动,否则会告诉父王。

  听到杨铭,杨瑞虚了。

  于是他干脆摆烂睡觉,渐渐的,他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每次睡醒的时候,就是在回家的路上。

  眼睛一闭一睁,嘿,回家了。

  但是今天,杨瑞突然被殿内的一阵哄闹声吵醒,睁开眼睛一看,发现那些长着胡子的大臣们都站起来了,正朝着殿外方向看去。

  外面好像也有什么声音,挺响亮的,而且声音越来越近。

  “河西大捷!”

首节 上一节 264/5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