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222节

  杨铭不想打击妻子,笑道:“别的还好说,民部尚书就不要想了,我甚至觉得,未来补上这个位置的,很可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让人惊掉大牙的人选。”

  杨茵绛愣道:“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嘴上在说话,她在被子里的手却一点不老实。

  杨铭强忍着道:

  “大家都在争,给这个,那个不满意,给那个,这个又不高兴,所以还不如干脆给一个圈子外面的,以父皇的睿智手段,还真就能干的出来。”

  杨茵绛嘟了嘟嘴:

  “但是我父亲的事情,你在朝会上还是要提一提,你从来没帮他说过话,父亲心里一直有心结,只要提一嘴,能不能上去,他也没什么好埋怨的了。”

  “这是当然,一切皆有可能,”杨铭道:“也许玄感还真就能上,也说不定。”

  接下来,夫妻俩玩了一会俄罗斯方块。

  翌日,陈淑仪早早过来找杨铭,说是自己的叔父陈叔达,前来拜见,其实先前的时候,陈叔达也来过几次,但杨铭都不在。

  陈叔达可是个人才,历史上在唐太宗那堆子牛人里面,能做到礼部尚书,还封了国公,可不是凭运气就能做到的。

  而且杨铭也知道,这个人和欧阳询是好友,可惜欧阳询的墨宝,在大隋不值钱,或者说,在杨铭这里不值钱。

  因为杨铭完全可以把对方邀请至王府,别说写幅字了,誊抄一遍经书都可以。

  而且陈淑仪的面子,杨铭怎么可能不给呢?

  内苑的会客厅,只有亲近之人,才能进来。

  陈叔达见到杨铭之后,受宠若惊,赶忙行礼。

  当着陈淑仪的面,杨铭还是很会来事的,赶忙上前托住对方,笑道:

  “都是自己人,无需见外。”

  一句话,陈叔达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他终究是靠着裙带关系,才得以入仕,也因此,在皇城时常被人瞧不起。

  但如果能傍上秦王这颗大树,今后在皇城,只怕没人再敢嘲讽他了。

  陈淑仪也在场,给自己的叔叔倒了沏了一壶茶,随后坐在一边,道:

  “我也好久没见叔父了,近来在太常寺可还习惯?”

  说着,陈淑仪给对方使了个眼色,陈叔达顿时会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低头轻叹一声。

  事实上,自从高颎被罢官之后,他在太常寺过的很苦逼,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有两个侄女是陛下的宠妃,但是没人会当回事。

  能在皇城任职的,谁还没个后台?尤其他还是旧陈皇室出身,被排挤是肯定的,

  陈淑仪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才暗示他,趁着见到杨铭,赶紧提要求。

  杨铭见状,顿时心里有数,笑道:

  “太常寺也干了大半年了,是该挪个地方,淑仪是我的王嫔,所以子聪(陈叔达字)在我这里,就是自家人,皇城之中,五品以下的位置,只要我提,父皇无有不允的,子聪喜欢去哪,咱们这次就去哪。”

  也就是杨铭敢放这个话,实际上七八品的官职,都不用惊动杨广,也就是打个招呼的事情,五品左右也很好安排,因为十一寺当中,很多的五品闲差,品级是高了,但没啥权力,比较容易塞人进去。

  但是这一次,杨铭有意让对方进尚书省,因为那里,才是大隋真正的核心部门。

  而尚书省的官员,大多都得杨广点头才行。

  人家虽然这么说了,但是陈叔达肯定是不敢提要求的,在他看来,去哪都行,反正这一次,是秦王亲自举荐,那么今后没人排挤嘲讽,就行了。

  “但凭殿下安排,您让我去哪,我就去哪。”

  陈淑仪笑了笑,看向杨铭,眨了眨眼睛。

  杨铭笑道:“等着吧,六部一旦出缺,你就进去。”

  尚书省,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是你想塞人,随时就能加塞的,有这个本事的,只有杨广。

  而杨广塞人,也不是强塞,而是增设几个新职位,再往里塞,总之凡事都有个技巧。

  陈叔达知道自己该走了,起身致谢之后,就要告退。

  杨铭抬手道:“我视淑仪为妻子,子聪今后可常来王府走动,门房那边会打招呼,今后再来,就不必通报了。”

  这份殊荣,简直比进尚书省,还要让陈叔达更兴奋,如果他能常来秦王府,别说是同僚了,上司都不敢跟他摆脸色。

  有了杨铭这个靠山,他在京师,才算是真正的站稳了。

  于是他千恩万谢,甚至都激动的哭了,陈淑仪赶忙哄着,将他送出王府。

  在杨铭看来,王茁灵的事情,陈叔达夫妻是出了力的,而且杨铭也听说,老爹杨广最近,一直住在王茁灵的寝殿,可知当下非常受宠。

  枕边风这玩意,是非常要命的,杨铭不可能不重视,好在当下老爹的几个宠妃当中,至少有三个,是会帮着杨铭说话的。

  至于母后萧氏,那就不用说了,不过杨铭不敢大意,与亲娘的感情还是要维系好的。

  陈淑仪回来之后,撒娇般的一屁股坐在杨铭的大腿上,笑吟吟道:

  “谢谢你啊。”

  杨铭大力一拍对方臀bu,笑道:“看你怎么谢了。”

  “当然是任君采撷喽,”陈淑仪冰凉的嘴唇,封住了杨铭的嘴巴。

  她这个人就是这样,欲望一上来,是不分地方的。

第272章 民部尚书

  杨铭也去了韦府一趟,吊唁韦冲,顺带安抚了韦挺一番。

  当日在杨广面前,杨铭曾经帮他说话,所以韦挺心里很感激,事后将杨铭送出府外,敬重非常。

  人过五十不称夭,韦冲六十八岁亡故,其实已经算高寿了,当然,如果不是齐王妃突然暴毙,他应该还能再活几年。

  所以韦挺的怨恨,都集中在了杨暕身上,如果不是杨暕乱搞,他们家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三天后,朝会如期举行。

  杨广对这件事情绝口不提,下面的人更是不敢提,大家都当做没有发生一样。

  但杨广心里已经打定主意,等到东京建成,他就去洛阳收拾杨暕。

  在杨坚时期,任何官职出缺,什么时候补,得一直等到杨坚寻摸到合适人选。

  杨广基本上是继承了乃父的政治思路,所以经常也这么干,但是现在,民部管着运河的补给一事,必须得有人主持才行,不然洛阳那边,齐王马上就会乱了阵脚,以至于影响到运河开通。

  而杨广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合适人选,但是他还是想要听听,这帮大臣们都是什么想法。

  首先,他将目光看向了自己儿子,杨铭会举荐谁,杨广心里是非常感兴趣的。

  虽然民部尚书这个位置,无论杨铭举荐谁,他都会否决,因为他是不会让老三将手伸进民部的。

  “秦王觉得,何人可以接掌民部,以续其事?”

  杨铭站出来道:“儿臣举荐吏部侍郎杨玄感。”

  这话一出,很多人都傻眼了,包括杨广同志。

  论资历,杨玄感不够格,论能力,杨玄感不行,论形势,杨素现在下野了,弘农杨正在走下坡路。

  以此三点来看,杨玄感连作为候选人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杨玄感听到这句话,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腰杆瞬间挺得笔直,别看自己这个女婿平时不给他好脸色,关键时刻还是不会掉链子的。

  杨广呵呵一笑:“朕会酌情考虑。”

  这句话,既给了儿子面子,也没有刺激到杨玄感,但是明眼人心里都清楚,杨玄感是真不行。

  这时候,杨广的头号宠臣来护儿站出来,道:

  “臣举荐许国公,出任民部尚书。”

  许国公,就是宇文述,毫无疑问,宇文述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是宇文述自己心里也明白,自己不可能担任此职,如果是他,皇帝会提前跟他打个招呼。

  没打招呼,就是没戏。

  接下来,各方纷纷下场,举荐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选。

  既然是举荐,当然得把这个人捧起来,所以每一个被举荐之人,都被夸赞的天花乱坠,就好像民部尚书不用他,民部的工作就不能施展。

  还有人举荐杨铭,甚至还得到杨广赞扬,夸他有眼光,但杨铭心里清楚,老爹是搁这演戏呢。

  下面这帮胡涂鬼,被人家耍的团团转。

  整整一个半时辰,杨广这边都没有拿主意,很显然,被举荐的这些人,都不符合杨广的心意。

  杨铭也在心里盘算着,东宫那边到底有哪个人,适合坐这个位置。

  他认为,这个位置必然是出自太子党,杨雄、杨弘都有机会,但是这两人已经是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再兼个一部堂官,似乎权力给的太大了。

  那么还能有谁呢?

  历史上,杨广一朝做过民部尚书的,有好几个,其中一个人,按照历史看来,应该是要接班的,但是杨铭觉得,此人眼下,好像有点过于低调了。

  老爹不会是属意他吧?

  这个人给杨勇做过太子右庶子,现在是杨昭的太子左庶子,身上还兼着左侯卫将军,年龄也不小了,五十八岁。

  有没有可能,杨铭都想试着举荐一下,因为大哥杨昭注定今年会病逝,自己有了举荐这层香火情,今后说不定用得着此人。

  于是杨铭站出来道:“民部眼下责任重大,负责运河所需的民夫征调及粮食供给,这两项在东京营造期间,一直都是太子在主持,所以东宫那边可谓轻车熟路,接手民部会顺利很多,所以儿臣举荐太子左庶子长孙炽,为民部尚书。”

  杨广顿时愣住了......这小子怎么想到的?

  他是在揣摩朕的心意?如果是这样的话,老三也太可怕了。

  好在这个时候,杨铭刻意将目光移至对面,瞥了人堆里长孙晟一眼,这个微小的动作被杨广捕捉到,心中顿时释然。

  还好,长孙晟就是老三提上来的,如今帮长孙炽说话,应该是和长孙晟商量好的。

  杨广也在心里安慰自己,他的自负,不允许别人猜透他的心思,

  长孙晟收到杨铭的眼神后,也是一脸蒙蔽,你看我干什么啊?咱们俩私下可没有合计这件事啊?

  秦王一向小心谨慎,今天怎么回事?朝堂上也是能使眼神的地方?

  长孙炽是长孙晟的亲二哥。

  虽然杨广打定主意,只要是老三举荐的,他一个都不同意,但是人家跟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撞上了,那就没办法了。

  长孙炽终究是老大的人,老三就算有举荐之情,也并无大碍。

  于是杨广欣慰的点了点头,笑道:

  “秦王的提议,朕深以为然,为今之计,是尽快接续民夫征调与粮食供给,长孙在洛阳一事上,一直辅辅佐太子,驾轻就熟,由他来接手会容易很多。”

  这句话等于是拍板了,虽然诸位大臣仍有不赞成的,但是杨广一旦定下的,基本就改不了了。

  于是杨广当场宣布,长孙炽出任民部尚书,而太子左庶子的差事,仍然兼着。

  明摆着就是增加太子东宫的势力,再有异议的,基本就是傻逼了。

  朝会结束之后,长孙晟本想着追上杨铭问问情况,顺道感谢一下人家,结果杨铭主动去找苏威了。

  苏威继续向前,目不斜视道:“殿下怎么猜到是长孙炽?老夫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到会是他。”

  “当然是用脑袋猜的,”杨铭微笑着与苏威联袂而行,道:“尚书省如果出缺,苏公帮我补个人怎么样?”

  尚书省,是国家权力中枢,这里面的人,大多都有真才实学,而且很多年龄偏大。

首节 上一节 222/5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