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199节

  “如果事泄,你们全家都得死。”

  王氏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忙不迭的点头,她知道轻重。

第243章 正月十五

  等到王氏离开之后,杨茵绛才坐下来,静下心,托腮思考整个事情的脉络。

  陈淑仪的计划步骤,其实是完全行不通的,所以杨茵绛全部给推倒了。

  玩阴谋诡计,陈淑仪完全是门外汉,她们老杨家才是行家里手,杨茵绛只是说了一句话,就让陈淑仪呆住了。

  “我当然会觉得无所谓,但是在你看来,牺牲王家一名尚未出阁的女子,你忍心吗?你如果人忍心的话,我这边什么都好说。”

  陈淑仪当然不忍心,她不过是脑子一热,才有了这个想法,根本没有来得及仔细的推敲步骤,结果杨茵绛一句话,就让她脑袋瞬间大了。

  她的本意,是要陷害杨暕,所以忽略了这么做,是以牺牲一名少女的一生为代价。

  “这么说,我的这个想法很幼稚可笑?”陈淑仪叹息道。

  杨茵绛笑道:“那倒不是,其实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想法,只是欠缺一个完美的步骤方案。”

  得到认可的陈淑仪,转忧为喜,道:“你的鬼点子一向最多,我脑子笨,远不如你,这件事要辛苦你费心谋画了。”

  杨茵绛微笑点头:“首先,你一开始的目的,是想让杨暕于半中间,将人给截下来,但是你仔细想想,齐王刚刚对你做了同样的事情,短时间内,他还敢这样做吗?”

  “似乎不会了,”陈淑仪一脸沮丧的摇头道。

  杨茵绛道:“是肯定不会,所以这个法子一开始就是行不通的,至于你所说的,齐王会以此作为交换家财的筹码,更是离谱,我虽然不知道他的家产有多少,但一定比咱们多,可以说,齐王除了请太子出面交涉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能要回他的家产。”

  当着王氏的面,杨茵绛要给陈淑仪留面子,所以并没有指出问题所在,但现在只有她们俩人,自然什么话都能说了。

  “你的方向是对的,目的是让陛下猜忌齐王,那么我们可以针对此点展开联想。”

  说着,杨茵绛略作沉吟之后,道:“王家那边,自然是要出一个大美人的,但肯定是牺牲品,你这个人啊,既然心软,就不要谋划这么大的事情,古今大事,没有一件是心软的人可以做成的。”

  陈淑仪沮丧道:“照你这么说,事情根本就做不成?”

  “当然能,”杨茵绛笑道:“我有一个办法,既不用牺牲王家女,还可以让陛下猜忌杨暕。”

  “你快说,”陈淑仪双目放光,连忙催促道。

  杨茵绛忍不住在陈淑仪身前抓了一把,一脸羡慕道:“你看你那个着急样,容我缓缓道来.......”

  .......

  陈淑仪其实是非常聪明的,但是没有动过歪脑筋,所以在玩阴谋这一块,她得管杨茵绛叫祖师爷。

  杨茵绛将自己的谋划说出来之后,旁观者清的陈淑仪,也适当的补充了一些,至此,一个完美的计划落成了。

  山东,琅琊王氏族内,会有一名超级大美人,前往京师过节。

  过什么节,当然是正月十五。

  大隋的正月十五,就是正月十五,可称为正月半、元夕或元夜,但不是元宵节,也不称上元节。

  杨坚立国之后,便非常重视这一节日,

  《隋书》记载: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伎,诡状异形。

  元宵节成为全国性的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真正的发扬光大,就是从隋朝开始。

  因为大隋皇帝遵从佛教,所以无论贵族百姓,都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元宵灯会便是由此而来。

  大业元年,也就是今年的九月份,杨广已经颁下法令,全面提倡民间做灯,各部官员按照品级,出灯若干,于正月十五前,掌于朱雀大街。

  所以说,大业二年的正月十五灯会,将是大隋立国一来,最为空前的。

  全国各地的贵族子弟,也都会前往京师参与这一盛况,老百姓来不了,没有路费,也没有那个闲工夫。

  王氏女便是以此借口入京,那么接下来,杨茵绛会通过自己的父亲杨玄感,将这一消息泄露给李子雄的儿子李珉,李珉又是杨暕的铁哥们,势必会告知杨暕,有一绝世美人在京。

  杨暕现在,因为陈淑仪的事情,已经惹皇帝和太子不快,所以肯定急于弥补,所以杨茵绛的计划,是引导杨暕接走王氏女,留着进献给皇帝,目的是讨父皇欢心,这样一来,杨暕就不会碰王氏女。

  但是杨茵绛这边,会提前通过陈淑仪的两个妹妹,给皇帝吹忱边风,意思是有个大美人来了,是要献给陛下的,但是眼下在齐王府。

  剩下的,就看父子俩怎么联想了。

  杨暕肯定会解释说:这个女人就是留着献给父皇的,而杨广或许会认为,你小子一向见了女人就走不动道,这是被我抓到了,才找这个借口的吧?

  总之无论如何,杨暕在这件事情上,最后肯定会是灰头土脸,实质性的伤害不一定有,但杨广对杨暕的不满,肯定会进一步加重。

  指望一件这样的事,就让当爹的收拾儿子,显然不可能,但陈淑仪的想法是,循序渐进,今后会一步一步的给杨暕下绊子,让皇帝越来越看杨暕不顺眼。

  这样的事情交给杨玄感,杨茵绛是不放心的,所以他特意找来李玄邃,也就是李密,好生嘱咐一番,并且答应对方,只要办成此事,会给他谋划一个大好前途。

  李密很早就跟着杨约混,后来又被杨约安排在玄感身边,他对杨家是绝对忠诚的,此人满肚子阴谋诡计,一半是天生,一半是从杨约那里学来的,由他来做,杨茵绛是放心的。

  事实证明,杨茵绛的眼光是非常不错的。

  李珉现在是越公府的常客,十月末的某天,李密在作陪的情况下,借着与玄感闲聊的机会,将事情隐晦的描述出来,话是对玄感说,其实是说给李珉听。

  李密将王氏女的美貌夸上了天,李珉听闻之后,什么都没有说,而是悄悄的把消息带给了杨暕,还言道:此女倾国之姿,非陛下不可占有,兄当早拿主意,免得被玄感捷足先登,我观玄感已然意动,咱们不可落于人后。

  杨暕心想,这是一个挽回父皇心意的大好机会,于是立即派人,分布于京师与洛阳之间各个郡县,一旦发现此女行踪,立即带回府上,等到正月十五那天,献给父皇。

  当杨茵绛派出去的细探,发现齐王府有人马离京之后,大致确定杨暕应该是入套了。

  而琅琊王家那边,也确实选定了一名女子,是陈叔宝妻子王氏的近亲,父亲曾在旧陈为官,现如今为临沂县丞。

  县丞这个职位,朝廷是不管的,由县令直接任命,王家在琅琊郡一带,威望不做第二人想,所以郡县佐官大多出自王家,没有王家的人帮忙,你管不了这个地方。

  至于此女姿色,王氏也不清楚,但是听娘家人说,王家挑不出第二个能与之相比的。

  老王家又是豪门大族,族内美女肯定不少,此女既然一枝独秀,想来绝不会差。

  而此女入京,名义上是受王女节邀请,来大兴观赏十五灯会,与其同行的,还有一些王家子弟,他们也想凑凑热闹。

  .......

  身在洛阳的杨铭,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媳妇,正在谋划这么大的事情,当他知道陈淑仪安然无恙之后,才算是彻底放心,与杨素着手安排今年的赋税收缴。

  长平郡那边,单靠一个崔家,肯定是顶不住的,眼看着又缺粮了,所以杨铭必须早做准备,将豫州地区今年的田税,早点收缴上来,供应长平。

  宫城已具雏形,这都要归功于宇文恺,为了保障宫城建设,他吃住都在工地,亲自监督,小疾不下火线,确实是难得的干臣。

  不过他这么做,也导致了极大的人员伤亡,虽说杨铭这边一直在设法斡旋,但是都没有起到效果,好在伤亡情况,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为了保障西苑牡丹的存活,宇文恺征调大量人手,临时制造了无数顶袖珍帐篷。

  帐篷呈锥子形,由六支木棍支撑,外裹树皮,每于入夜,便会扎在牡丹周围,防止夜间冻死,清晨十分,再拆掉帐篷。

  牡丹没有冻死多少,人给冻死数百。

  毕竟西苑方圆足有四百里,很多民夫就住在其中临时搭建的避风屋子里,他们取暖需要柴禾,但是西苑是皇家园林,这里的树木不准砍伐,柴火只能靠外面运送,但外面又供给不上,以至于经常受冻。

  杨铭身上披着厚厚的毛毯,坐在火炉边上,手里拿着的,是太子杨昭送来的一封信。

  大概意思是,老二让他出面,帮着索要家产,但是杨昭也觉得老二是活该,所以信上说,杨铭可以适当扣下一些,当做是弥补,剩下的拖上几个月,耗一耗老二,然后还给他算了。

  老大的面子,杨铭绝对不会不给,事实上,他必须每时每刻,都表现出对杨昭的绝对敬重。

  所以他直接给杨昭回信:

  “兄长之请,弟无有不遵。”

第244章 万国来朝

  京师,东宫。

  太子杨昭的嫡长子,出生了,杨广亲自取名,杨侑。

  这一天,杨广夫妇连袂前往东宫,探视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杨侑的出生,比杨铭儿子杨瑞,要尊贵太多,于是杨广下令,满朝文武皆有赏赐,京师百姓赏肉食美酒,举城同庆。

  杨广抱着襁褓中的孙子,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不时的逗弄孩子,而萧皇后则是与太子妃韦盈聊着一些家常。

  韦盈的父亲韦寿,死于开皇十年,是韦孝宽的四子。

  韦寿一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韦保鹫死的早,所有由次子韦保峦袭爵滑国公。

  韦保峦原先是太子杨昭的东宫右卫副率,如今借着妹妹的光,出任右武侯将军。

  老三韦义节,只是一个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如今也封为民部员外郎。

  两个女儿,一个做了太子妃,一个嫁给了杨素的弟弟,万年县令杨岳。

  总的来说,韦寿这一支,正在慢慢支棱起来。

  这时候,有东宫的宦官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

  “殿下,秦王的回信来了。”

  原本来在屋内踱步的杨广闻声,眉角微微一动,不动声色的继续逗弄孩子。

  杨昭这个人,除了自身的病情以外,没有任何事情是对父母隐瞒的,于是直接道:

  “拆开,念。”

  萧皇后与太子妃韦盈,也都停下说话,目光看向那名宦官。

  “兄长之请,弟无有不遵。”

  念完,宦官将信重新折好,装入信封,双手递给杨昭。

  这一刻的杨广,嘴角微微上翘,随后借着转身之机,给萧皇后递出一个眼色。

  于是萧皇后看向杨昭,笑道:

  “你又给铭儿派什么事情了?”

  杨昭将手里的信封,递给自己的母亲,笑答道:

  “铭弟将老二的家产扣在了洛阳,老二找我帮忙,希望我给他要回来,所以儿子才给铭弟去了一封信。”

  一提到老二,萧皇后脸上也是一阵不悦,皱眉道:

  “暕儿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你是兄长,以后要好好说教说教他,铭儿还是懂理的,这件事终究是他吃了亏,现如今还要听你的话,把东西还回去,想想也知道铭儿有多委屈。”

  “还什么还?”杨广终于转身,将孩子递给一旁的乳母,负手而立,沉声道:

  “就兴他抢老三的人,不兴老三扣他的钱?世上哪有这个道理?照我看,拿不回钱,老二也饿不死。”

  杨昭闻言,赶忙起身打圆场道:“儿子也知道老二有错在先,所以给铭弟的信中说的很清楚,嘱咐他扣下一些,算是弥补,终究是老二大半身家,都给占了,也不合适。”

  杨广冷哼一声:“别总是压着你弟弟,什么委屈都让人家受,瞧瞧他回信上说的那句话,老二就说不出这样的话来,长幼有别,我看老二从来就不听你的劝,什么东西。”

  杨昭讪讪一笑,没有搭话,兴许是老二与他一起长大的缘故,所以很多事情上,老二都不听他的,倒是老三,向来对自己言听计从,

  而杨广,其实是非常满意杨铭的回信,在他看来,老二老三,就不能有跟老大争的心思,而他们俩想要后半辈子安稳的活着,就必须听老大的话。

  但眼下,老二明显不懂这个道理,老三最小,反而最为敬重老大。

  杨广脸色难看的坐下,道:“当年在仁寿宫,如果将老三换成老二,咱们一家就不会是今天这个结果,他还不服气,觉得朕封老三秦王,委屈他了,你告诉他,以后再做错事,齐王,朕也给他免了。”

  杨昭知道自己父亲是在说气话,连忙赔笑着应承下来,这时候,外面宦官来报,说是秦王妃宇文氏,前来探视皇孙。

  “快请!”

  杨昭为了表现对杨茵绛的重视,亲自在门口相迎,然后将对方引了进来。

首节 上一节 199/5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