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第251节

“你也觉得,应该放弃辽东城?”

罗昭云提出建议:“臣只是根据当前局势,城内粮草不足,留下几万人等若孤军,难有作为,如果留下十万重兵,粮草短缺,也很危险,不如撤军回去,最好迁徙走城内一些大户,带回北平郡,这样使辽东城变成孤城,下次来攻,就容易多了。”

隋炀帝缓缓点头,觉得他说的道理更充足,于是下旨,立即迁徙辽东城的子民,去往辽西、北平,不给高句丽留下这里的百姓,让它成为一座孤城。

第三百七十二章 招募骁果卫

隋炀帝决定尽快撤走,因为在辽东城里,觉得很不安全,时刻都有被围困阻击的危险。

大部队休整一夜,次日一早,数十万大军离开了辽东城,回到辽西之地,这里草原、山林茂密,居住着契丹、奚、室韦、鲜卑等少数民族。

隋炀帝不做停留,继续赶往北平郡,过了临渝关后,是大隋的疆域,这才放心。

辽东城的百姓被卷走了不少,使得偌大城池,变成一座孤城,迁徙的百姓都被安置在北平郡的县邑。

这一次伐辽东失败了,隋炀帝脸面无光,但并不死心,反而觉得明年开春出兵,时间延长,兵力再增加,肯定能攻克平壤,征服高句丽,俯首称臣。

隋炀帝下诏,把这活着回来的数十万大军,安插在北平、渔阳、涿郡三地,安营驻扎,加强训练和阵法操练,几个月后,要重新攻入辽东去。

由于这次征战失利,也让隋炀帝意识到,目前的府兵制,太过守旧僵化,百姓参军入伍,却没有了战斗力,因为大隋承平日久,各地府兵治所,往往都是兵农合一,士兵已经习惯了开垦种地,厌倦了战争,这样的军队,已经没有了多少战斗力,更不愿意背井离乡,远征辽东。

裴矩上奏,请隋炀帝重新以募兵形式,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提升战斗力,而不是从各地抽掉那些民兵性质的府兵。

这条建议被隋炀帝采纳,于是刚回洛阳,杨广就下诏,在京城外成立一支骁果卫,隶属于左右备身府,置左右雄武郎将,官职比各地鹰扬郎将高半阶。

它虽然仍属于十六卫所,但依旧不是府兵制,而是募兵制,不需要屯田种地,就近入伍,而是从全国各地招募勇士,来京城附近编军入伍,不限户籍和地域,既然选择背井离乡,就没有了牵挂,可以四处征战,骁勇彪悍。

各地英雄豪杰,懂一些拳脚功夫、刀枪剑术的,纷纷不远千里赶来,要加入骁果卫中,因为军中不看出身,只比勇武,完全是一支为战而集合的队伍。

罗昭云没有跟回洛阳,而是继续留在涿郡,监督兵器制造,为明年第二次伐辽东做准备。

他有一种预感,大隋的气数将尽了,因为从各地得来的情报看到,不少前朝遗族和地方义军,都在蠢蠢欲动,四方灾难增多,百姓疾苦。

由于第一次征战争动员百万雄狮,粮草需求和运输都是一个大困难。

比如山东民夫运米至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反,士卒死亡过半。江淮以南民夫船运黎阳、洛口诸仓也是如此,运送者因劳累而死枕藉,沿途遍地死尸。还有朔方数十万车夫,护送粮草,因为道理崎岖,消耗巨大,最后送到之后,只是原来数目的三分之一,畏罪逃亡。

大批的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逃亡深山老林避难,社会萧条,民心不安。

今年山东、河南发生大水灾,重役、灾荒之下,官府不加救恤,反而苛逼,已经有人起义造反了。

邹平人王薄拥众聚长白山,率先打起反隋旗号,自称‘知世郎’,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此为号召,收聚了大批逃亡的百姓和从前线逃散回来的士兵。

罗昭云轻轻一叹:大隋真的要完了。

………

大雪纷飞,但是各地郡县接到朝廷诏书后,开始召集勇士入伍,要推向朝廷,加入骁果卫。

漳南县邑。

一个壮年大汉,国字脸,络腮胡,浓眉大眼,身材挺拔,手中提着一把带鞘宝剑,走在县城街道上,因为他勇武本领在郡县很有名气,被县令拉拢,许诺他二百夫长之职,过几日,就让他带着县里凑齐的人,去京城外的骁果卫驻军之地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窦建德!

他正要去县衙里报道,街道上忽然蹿出一个男子身影,衣衫褴褛,对着他喊道:“窦大哥,你让我找的好苦!”

窦建德转身望去,愣了一下,愕然:“安祖,你怎么来了?”

原来这个浑身狼狈的人正是他的同县密友,结拜兄弟,孙安祖。

“窦大哥,此处不是说话之地,可否借一步说话!”

窦建德点头,带着孙安祖离开大街,来到一处酒楼雅间,孙安祖讲述了他经历,原来他所在的镇子遭遇洪水,房屋财产被洪水冲走,老婆孩子饥饿而死,但县令派去的官吏看上孙安祖骁勇,也把他选进了队伍。孙安祖以家庭贫穷为理由不愿入伍,向那官吏当面申说,但征兵官吏大发脾气狠狠打他,孙安祖一怒之下,杀死了那几名征兵官吏,逃跑投奔窦建德。

“这件事,麻烦了。”

孙安祖道:“窦大哥,现在大隋各地都出现乱象,咱们不能为大隋出兵远征,客死他乡。”

窦建德沉思半晌,对孙安祖说:“文帝在位时,天下富裕兴旺,派出百万人马征讨辽东,尚且被高丽打败。今年发生水灾,百姓贫困,但皇上不体恤民情,要御驾亲征,亲自到辽东督战,加上往年西征,损伤的元气还没有恢复,百姓疲劳困乏,连年征战,长年在外的人不能回家,如今又要出兵,容易酿成动乱。男子汉大丈夫只要不死,就该建功立业,怎能去当仓皇逃跑的俘虏,我熟悉高鸡泊面积辽阔方圆几百里,湖沼上的蒲草又密又深,可以到那里去隐藏起来,找机会出来抢劫,足够生活、积蓄,拉起人马以后,等待时局动荡,必然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第三百七十三章 根基已固

洛阳皇宫内。

大雪下了一夜,清晨刚停,晨曦初照,整个宫廷院落都披挂一层洁白羽衣。

如意公主出来透气,穿着华丽的霓裳裙,里面有棉绒袄衣,披着上等狐皮材质的大氅,面容娇美清丽,看着一片梅花,整个人心情说不出的欢喜。

她在宫里,已经得知了前线的消息,虽然大军失利,差一点就征服高句丽,但这等战争国事,她并不如何关心,但是听回来的大臣、宫里人都说,罗昭云最后立功,还当面向圣驾提亲,求婚如意公主。

“他做到了,没有辜负我的一片痴心!”如意公主面似桃花,整个人都感觉美滋滋的,虽然不在场,但是她可以想象,自己的白马王子,一身铠甲,征战而归,立下战功,当着文武大臣的面,不求封赏,却提出迎娶如意公主,这一下,天下皆知,都在歌颂这段郎才女貌的爱情。

少女情怀总是诗!

这样浪漫、忠贞的感情经历,充满了战场厮杀后的沉淀,铁甲背后的柔情,还有远方伊人的厮守,综合在一起,如意公主十七八的年纪,简直把自己都迷醉了。

萧后的凤驾,在宫女的簇拥下走过来,看到自己小女儿那样痴迷发怔,时而发笑,时而羞涩,开心地跟梅花、雪花为乐,心中一叹,女大不中留,自己这丫头,中情太深了。

她心中有些担心,一旦出了差头,这婚姻没有成,可能对她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只怕难以活下去。

萧后心中暗下决定,这件事,自己一定要撮合成,否则,自己小女儿会痛不欲生。

………

罗昭云因为最后阶段的出彩表现,再次奠定了的军中地位,少年成名,有真才实学,绝非运气好那么简单,这次一下子挽救数十万将士的生命,使他的威望空前高涨,以前不少人觉得他年纪太轻,还有些不服气,现在从大将军到士卒,都不会再轻视这位大隋少帅!

隋炀帝为了挽住颜面,也特意提升罗昭云的官职,褒奖一番,鼓舞士气,并且给了他特权,荣升为三军总管,涿郡、渔阳郡、北平郡都归他暂时管辖、调度,整编退回来的大军,三郡鹰扬郎将、郡守等,归其统领,连罗艺也要遵从儿子麾下。

不过,父凭子贵,罗艺爵位和官职再次提升,原幽州的两个鹰扬府兵力都归他直接统领了。

一些出征的大将军,如杨义臣、薛世雄、李景、樊子盖、赵才等,都已经跟随圣驾,回到洛阳过年了。

整个东北边戍,留下的大将军不多,以罗昭云的官职最大,可以说,他已经成为三郡无冕之王。

罗昭云的权力增大,促使罗家的地位水涨船高,自己安插了一些亲信进来,好几人都是跟他一起征战过吐谷浑,如今都提拔成都尉了,再往后,就是郎将、偏将。

首节 上一节 251/7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