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谅没有等来雁门、代州一带的援军,知道大势已去了,在城内又过了半个月的富贵王侯梦,饮酒、作乐、歌舞、御女等,享受了差不多,在最后的关头,出城投降。
晋阳城外,兵阵如林,全部是寒芒闪烁,声威雄壮。
杨谅卸下了战甲和蟒袍,只穿着内层布衫,一脸颓废地走上前,身旁跟着几个文官,手中持着兵符、官印等,算是正式投降了。
杨素坐于马背上看着杨谅,冷冷道:“卿本亲王,奈何做贼!”
杨谅瞥了杨素一眼,讥笑道:“不过是我杨家皇族养的一条老狗,你为杨广做了那些事,到头以为会得善终?哼哼,功高盖主,自古以回去你和我,谁先死,还是未知数!”
杨素脸色沉下来,他当然明白对方的话意,如果在几年前,他不屑一顾,因为杨素自持自己弘农杨氏的门阀势力,还有自己的才能,君王要器重他,拉拢他,恩宠他,可当隋文帝死去,杨广登基之后,他有时候,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五十知天命,六十岁之后,人老成精,往往更能感应祸兮旦福了,杨素冷冷盯着杨谅,虽然有怒气,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随意处置,毕竟杨谅是亲王,皇室血脉,他只能收押,打算在牢狱和途中给他些苦头吃。
杨素喝令道:“这是乱军贼首,大逆不道,兴起战乱,给百姓和府兵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来人,所有罪臣,一律捆绑看押,周罗睺将军,你带两万军队入晋阳城,查封一切罪臣家属,鱼俱罗将军,带人接管降军,收缴所有武器,全部迁出晋阳城五里外扎营看守!”
“末将领命!”周罗睺、鱼俱罗等人拱手领命。
杨谅等叛乱的罪臣全都被捆绑关押了,几万守军也被聚集拉出城外,集中扣押了。
藩王之乱,就这样被平定下来,城内的百姓夹道欢呼,朝廷大军前来解围,否则不知道要被杨谅和他的军队鱼肉到什么时候,有没有活路。
罗昭云亲自参与到这个历史事件中,看到了杨谅的志大才疏,空有野心,却无那个魄力
胸襟,难成大事,他的结局早已注定。
“结束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好好睡一觉了。”罗昭云轻叹,这番出征北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等处理完晋阳的事,还有对周围州县进行一次威慑和梳理,然后才能撤军回京师,那时候,又是一个多月的事了。
罗昭云和他的八千前军驻扎在晋阳的西门三里外,连绵的营地,篝火明亮,许多将士围绕着篝火载歌载舞,喝酒吃肉,这是三军胜利的临时犒赏,大吃大喝一顿。
隋唐人爱歌舞,所以军中也有军舞,多数是跟胡人学的舞步,毕竟自东晋五胡乱华之后,北魏、北周、大隋等都是有胡人血统的关拢贵族当权,他们的文化和爱好中,一半保留了胡人的习俗。
明月如一轮圆盘高挂天穹,月色如水,照射荒野和大地上,洁白一片,哪怕没有篝火的区域,也有些如银的光。
罗昭云与麾下的亚将、俾将、都尉们饮酒一番,兴致很浓,这次北伐对他的历练很大,亲自带兵,不论进攻还是后退,都有法度,与兵书战策相吻合,给他如何带军为帅,统兵打仗奠定坚实基础。
一名守军营大门的甲士前来通报:“禀告将军,大帅带人前来巡营了,已经到了辕门外,此刻正在入营。”
罗昭云起身,带着众将正要过去迎接,刚走出十几步,从营门方位,走来一簇人马,为首的正是杨素。
“不必恭迎了,本帅已经到了。”
“拜见大帅!”
“不必多礼了。”杨素一摆手,又微笑道:“你们先锋营,在这次北伐汉王过程中,立下不小功劳,朝廷一定会有所封赏,尤其是你,罗成,一战成名,再回京城,估计那些以前觉得你靠撞大运才破格提拔的人,可以闭嘴了,见识到你带兵能力。”
罗昭云抱拳道:“大帅过奖了。”
杨素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大战结束了,本来做统帅的老夫巡营在外面观察一下,就可以走了,但突然听到营内的歌舞声,热闹非凡,不由得引起一些兴趣,想听一听你,能否当场做一首诗文,符合此场景,权当尽兴了。”
罗昭云本要推辞,但被杨素强求,只得临时想到了一首,改动了一句,赋诗出来:“三军营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许多人沉默了,诗文牵动了不少将士的心声,还有许多士兵,已经魂葬疆场,回不了故乡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班师凯旋
北伐的朝廷大军在并州驻扎,以晋阳城为核心,向四周辐射,陆续收编了降军,彻底将杨凉藩王之乱,给平息了。
杨素将胜利消息写成奏折,派人快马送往大兴城,让新登基为君的杨广,能尽快得知前线胜果,安抚朝堂,将京城人心抚定。
不足十日,杨广在上早朝的时候,脸色大悦,所有文武大臣都能感受到皇帝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北面前线已经传来消息,杨柱国千里迢迢,不辞辛苦,三战三捷,大破叛军,如军已经彻底评定了北方藩王之乱,安抚了人心,大隋江山将继续安定,诸位卿家不必再为此事疑虑,过于担忧了。”
文武大臣们听到之后,多少有些意外,没想到声威浩荡,来势汹汹的杨凉,手里握有三十万大军,粮草充足,兵强马壮,有二十州的地盘,竟然被杨素的十万大军,不足三个月,就彻底平定了。
有些门阀士族的朝廷大员,心中各有算计,有的失望,有的安心,想法不一,但是脸上都表露着欢喜之色,装作为江山社稷的稳固而高兴。
“恭贺陛下,贺喜陛下,平定叛乱,稳固盛世!”
“陛下天命所归,无人能撼动!”
大臣们开始纷纷高呼称赞,一片兴高采烈,真实想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朝廷之处,是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如同一个漩涡,即便表面祥和,风平浪静,暗中也是波涛汹涌,冷箭难防,各怀鬼胎。
杨广眼神微眯,在上方俯视着大臣们,嘴角溢出笑容,杨凉被活捉,叛军被迅速平定,充分显示他福泽深厚,有大气运加身,那就是天子之运。
如果讲究天命,哪怕得到正统的路数不正,也希望凸显出他的与众不同,神权能够烘托出王权的高贵。
自从战国五行学说之后,讲究五德,金木水火土的循环,西汉董仲舒后又讲究天人感应,重视皇权兴衰,上天有征兆,乱力神怪之类,烘托出王权的神秘性。
隋炀帝杨广道:“杨柱国取得如此战绩和功劳,当如何封赏?”
内史侍郎虞世基站出来道:“回陛下,杨柱国战功赫赫,平定叛乱,安抚并州一带的民心,臣以为,当有大封赏,只是柱国出将入相,已经贵为左仆射,当朝宰相,领衔颇多,年纪又过花甲,职务再高也近封顶,不如册封杨柱国的几位嫡系公子,这样皇恩浩荡整个杨氏家族,体现出陛下的宠爱。”
杨广沉思了一下,微微点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如果再册封杨素,几乎没有什么可提高的余地,而且功高震主,他也不希望把杨素继续抬高了,甚至心中对杨素已经开始忌惮了,毕竟自己登基的过程和细节,都有杨素的参与。
只要有杨素在,杨广总觉得有点不自在了,以前是强力助手,现在觉得是一个阴影,看到他,杨广就会想到自己夺权中的种种,阴暗一面、无助一面就会涌出来,他志向远大,欲干出一番大业,成为千古明君,绝不希望有以前的影子困扰他。
隋炀帝杨广道:“好,念杨柱国平定战乱,劳苦功高,特拜太子太师,另册封杨玄感、杨万石、杨仁行,杨玄挺都为仪同三司,并赐给他们织物各一万段、绮罗一千匹,前方的将军们,官加一爵,按功行赏………”
“陛下圣明!”文武百官回应着。
很快,隋炀帝杨广派遣杨素的弟弟修武公杨约,携带亲笔诏书慰劳杨素。
这一桩心事解决了,杨广已经把目标放在迁都洛阳和打压关拢门阀的大事上,准备明年立新的年号后,展开一番大作为。
晋阳城内,杨素见诏后也上表陈述了自己的谢意,让功曹按照军功大小,记录在册,还有申请提拔的职务写好,回京城之后,要交给兵部来审核、批准。
杨素特意把罗成的名字列在最前,对于这个年轻人,他十分看好,觉得日后必有一番作为,能成为大隋的中流砥柱,日后自己万一归去了,杨家虽大,却无一个智勇双全的人接班,家族势力会逐渐衰微,若是提前扶持起一位后起之秀,日后不论在军方还是朝廷,都能对杨家感恩抚照。
半个月后,已经过了中秋,天气转凉,北风开始折杀原野上的枯草。
杨素带领大军班师回朝,罗昭云告别了这里,他心里清楚,如果历史继续按照原来规矩发展,十几年后,这里就是唐王李渊的地盘,揭竿而起,雄霸天下。
罗昭云在这没有看到李渊的家人,因为这个时候,李渊还在长安城当个没有实权的从三品官,家族的人都在京城内,李世民也不过是一个七岁的孩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