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410节

  “嗯!”叶华点头。

  “她,她没事吧?”符昭信担忧道,一个女孩子,遇到了这么大的乱子,她该多提心吊胆啊?符昭信凶巴巴道:“我跟你说,对我三妹好点,信不信,你要是有点闪失,她保证会立刻自杀的!”

  叶华微微点头,“我知道的。”

  两个人从府邸出来,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了政事堂的前面,这时候其他人已经都聚集过来,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比一个狼狈。

  魏仁浦披头散发,韩熙载受了伤,从肩头到胳膊,全都是血,陈乔不知道怎么弄的,胡子都被烧了,徐铉最惨,身上还插着一支箭,所幸不太深。

  有人请军医给他治伤,却让徐铉骂走了。

  那么多生命垂危的弟兄不管,管老夫作甚!

  不得不说,这个小老头也有可爱之处。

  陈石受了内伤,和叶华见过之后,立刻就去休息了。

  总而言之,大家都挺惨的,但是全都活着,没人丧命,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

  回到了政事堂,老魏是感慨万千,唉声叹气。

  “侯爷,老夫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你怎么就安排了这点人马守卫金陵,哪怕再多一点也好啊?杨业呢,杨重勋呢?还有王廷义,刘延钦,还有唐牛,石守信,这么多将领,你都放在哪了?”

  其他人也都是一脸疑问,觉得叶华有些太大意了。

  叶华却长叹口气,“金陵有多少人马,你们心里有数,我是担心顾此失彼,或许真正的恶战,还不在金陵!”

  “在哪?”魏仁浦好奇道。

  “这里!”

  叶华走到桌案前的一个沙盘,指了指润州。

  “这才是重中之重!”

  大家伙凑过来,稍微思索了一下,韩熙载恍然道:“润州和对面的扬州,扼守大江南北,乃是长江锁钥,陛下亲征,中原粮饷,都要经过运河,输送江南,假如润州有失,粮饷断绝,就不只是金陵不保了。”

  看到这里,他们才如梦方醒。叶华安排高怀德带着八千人马,去援救润州,实在是高招。

  “侯爷果然见解独到,我等自愧不如。”

  叶华无奈道:“我也是没办法,手上的兵就这么多,只能赌一下,想要顾两头,就有可能两头皆失,不如以润州为重,在金陵放手一搏。看起来我赌对了,敌人比我们更在意润州,高将军那边怕是要陷入苦战了。”

  赵匡胤大笑,“白马银枪将,又有八千精兵,何惧叛军宵小,有再多,都是土鸡瓦狗,不值一提!”

  赵大对自己的妹夫,那是信心十足。

  老魏感叹道:“一场苦战,金陵已经乱成一团了,该收拾残局了。”

  说这话的时候,老魏的声音阴冷,简直让人打冷颤。

  疆场拼命,这些文官或许不怎么样,但是到了下手杀人的时候,他们可要比任何人都来得狠辣果决,没有半点客气可言。

  更何况他们死里逃生,正准备报仇雪恨呢!

  首先就是水师,这是最重要的一支武装。

  赵匡胤,陈石,符昭信,三个人联手拿下了水师,毙杀杜贞,当下水师群龙无首……老魏询问赵大,“这些水师当中,有可造之材,忠勇之士吗?”

  赵大不熟悉水师,只能说道:“我收编了一些降兵,其中有几个作战非常勇敢,他们最先杀到宫门解围。”

  “哦!把他们带上来!”

  转眼叫上来三个士兵,全都年纪不大,为首的叫徐石陵,是个都头,今年刚刚二十三岁,冲锋在前,受伤三处,毙杀十人!看起来高大挺拔,眉宇之间带着傲气,很不一般。

  “你可愿意为大周效力?”

  “当然愿意,谁不想振翅高飞,翱翔九天!”

  “说得好!”老魏道:“你作战勇敢,为什么才是个区区都头呢?”

  “因为我不愿意加入摩尼教!”徐石陵愤然道:“杜贞任人唯亲,若要提拔,须在肩头刺上日月标记,还要去拜什么神仙尊者,徐某自幼读书明理,岂能甘心跟妖邪为伍!”

  老魏皱眉道:“怎么,南唐军中,竟然要入教,就没人管?”

  “上面怎么管得过来!”徐石陵不客气道:“那么多人马,每年的俸禄军饷都被克扣,想不挨饿,就要入帮会,或者去给将领当家丁,部曲,我什么都不愿意,自然什么都捞不到了。”言语之间,难掩怒气牢骚。

  军中居然有帮会,有摩尼教,老魏也不尽感慨,实在是够乱的。

  “徐石陵,老夫不需要你入教,也不需要你当我的家丁,还能给你权力,我想问你,可有把握把水师整顿好?”

  徐石陵认真想了想,昂首道:“要看给我多大的权力!”

  “哈哈哈!”魏仁浦大笑,“老夫就任命你为水师都指挥使,授予全权,立刻整顿水师,不得有误!”

  徐石陵眼睛放光,他咽了口吐沫,艰难道:“给末将全权……杀人也行嘛?”

  “哈哈哈,老夫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有一支完全听从大周号令的水师!”

  徐石陵大喜,立刻躬身,“末将领命!”

  跟在徐石陵身后的两个人,分别叫王周,褚平,他们一个被任命为副都指挥使,一个被任命为都虞侯。

  这俩人都跟中了头等大奖似的,脑袋晕乎乎的。

  开什么玩笑啊?

  他们还是小兵,一下子成了统帅,面对昔日的长官,谁能听他们的?

  “怕什么,忘了我们手里的权力吗!谁敢不服,一个字:杀!”

  徐石陵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他首先带着水师的兵卒,返回营地,将剩余的俘虏和残兵聚集在一起,他十七岁投军,在军营已经六年多,非常熟悉情况。

  徐石陵先找出了一百多名军头,全都给推到了秦淮河边,直接砍头,没有半点犹豫。

  然后又揪出了一百多。

  “刚刚斩杀的是摩尼教的,现在杀的是贪墨军饷的!”

  “还有,畏敌不前,侵吞弟兄军功的!”

  ……

  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杀了七百多人,剩下的全都老老实实,经过裁汰老弱,原来三万人的水师,现在只剩下不到八千人。

  虽然人数少了许多,但斗志上来了,士气也有了,徐石陵指挥操练,很有章法,假以时日,这支水师,似乎有望跟任天行抗衡!

  “这个徐石陵真是个人才,只是杀心有点重!”老魏接到回报之后,十分感慨。

  恰巧叶华也在,他微微一笑,“魏相公,若是你也出身名门,祖上威震天下,投奔大唐,却不得重用,拼了多年,才当上个都头,怕是你的怨气比他还大几倍不止!”

  “徐石陵出身名门?”老魏不解,“我没听说有姓徐的世家啊,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叶华白了他一眼,“你只知道世家,不知道将门吗?”

  “将门?”老魏好奇了,“是哪一家?”

  “大唐英国公,徐世勣。”

  

第591章 一本奇书

  

  听完了叶华的话,魏仁浦连想都没想,直接告诉他,“你丫上当了!”

  精明强干的冠军侯能被人骗了,真是天下奇闻,太好笑了!

  “当浮一大白!”

  老魏乐不可支,手舞足蹈,仿佛都忘了刚刚的血战,什么不愉快都抛开了。

  叶华黑着脸道:“魏相公,有这么值得好笑吗?”

  “哈哈哈,冠军侯,你还是读书太少了。”老魏抓着胡须,笑呵呵道:“罢了,我给你讲讲吧。这个徐世勣的确是少有的名将,深得唐太宗的赏识,赐他姓李,然后有因为避讳,所以改名为李勣,若是他的后人,应该姓李才是,更何况他已经没有后人了。武后称帝的时候,李勣之孙李敬业起兵造反,结果被武则天满门抄斩,连李勣的坟都给挖了!”

  魏仁浦说完,对叶华道:“冠军侯,这回你听懂了吧,那个徐石陵绝对是冒牌货!也罢,这年头总有人欺世盗名,有人说自己是谢家子孙,还有人说什么五姓七宗,总而言之吧,乱世之中,见怪不怪。”

  魏仁浦还故作大度,“不管徐石陵是不是李勣的后人,他都算是个材料,值得栽培。”

  老魏故作大方,叶华微笑不语。

  “是不是李勣的后人,我说不好,你还是问问他!”

  叶华一转头,陈抟走了进来。

  老道也没废话,直接将一本书,放在了魏仁浦的面前,老魏闪目看去,上面有两个字:脉经!

  魏仁浦眉头一皱,急忙拿起,才看了两页,就浑身震颤,目瞪口呆。

  “这,这是李勣的那本《脉经》?”

  陈抟微微一笑,“不愧是魏相公,还真识货!”老道说完,从魏仁浦的手里夺过来,放在怀里藏好,连看都不让魏仁浦看。

  再瞧老魏,那叫一个垂涎三尺啊!

  李勣一生征战,立下的功劳不计其数,这些事情不用多说了。李勣还有一点很了不起,他在七十多的时候,带兵远征高句丽,一举灭亡。要知道这是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没有完成的壮举,是在李勣手里实现的。

  七十多岁的老人,统帅大军,深入苦寒之地,光是想想,就让人目瞪口呆……后世演义之中,说李勣能掐会算,仿佛半个神仙,也是有道理的。

  其实李勣不是修道有成,而是他会养生,能想象么,李勣一个武夫,参与编修《唐本草》,够让人吓一跳了吧!

  等到晚年的时候,李勣根据自己多年练武,研习医学的经验,写下了一本《脉经》,在这部书中,李勣记载了他对经络的理解,还着重写了,习武之人应该如何练气养生,消除病痛。

  有很多名将,就像秦琼,浑身伤病,早早就死了,而李勣呢,却能活到七十六岁,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老魏现在年纪也不小了,看到了《脉经》,能不抓狂吗?

  “仙长,你从哪里弄来的?”

  “徐石陵给我的。”陈抟干脆道。

  “他真的是李勣的后人?”魏仁浦惊问。

  “你不说不是吗?”

  魏仁浦老脸瞬间就红了,好在他根本不知道脸皮为何物,连忙笑道:“老夫不过是推测而已,还要请仙长解惑!”

  陈抟深吸口气,“其实在一年多之前,我就见过了徐石陵,当时他找我算卦,询问前程。”陈抟很感慨,徐石陵并非是李勣的真正子孙,他祖上是李勣的兄弟,因此李勣这一支被赐姓李,他依旧姓徐。

  只是后来李家被灭族,徐家这边就选出了一支,继承了李勣的香火。

  徐家代代相传,出了一些官吏,家族也还算兴旺。只是到了黄巢起义的时候,徐家也不幸遭到屠戮,子孙损失惨重,败落下来。

  徐石陵的祖辈不得已投军,参与剿杀黄巢,徐家从文走到了武,到了徐石陵这一辈,几乎是听着李勣的故事长大的。

  他们家族当中,还保存了一些李勣的手稿,有关兵法的,也有这本珍贵的《脉经》,徐石陵从小研读,苦练武功,等到他长大,准备投军。正好赶上了郭威取代后汉,登基称帝。

  假如徐石陵投靠了大周,或许就什么这么多糟心的事情了。

  偏偏他是个倔驴!

  老子祖上是李勣,是大唐的名将,老子就算投军,也应该投靠大唐才对!

  后唐没了,不是还有南唐吗?

  徐石陵满怀信心,跑到江南投军,结果倒好,只是当了个大头兵。

  没关系,从小兵干起,一样能像祖先那样,名扬天下。

  徐石陵想得很美好,干得很起劲儿。

首节 上一节 410/5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