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453节

见杨震一到,就喧宾夺主一般将自己等人晾到了一边,只让所有人都去留心他们锦衣卫被人截杀一事,这让梁来兴很有些不是滋味儿。见事情已告一段落,便想重提参劾之事。

但他才刚想开口,杨震却又早他一步说话了:“陛下,其实并不需要如此费工夫详查,若臣所料没错的话,此次臣等被袭应是出自华亭县的徐家,也就是徐阶老大人的家人指使!”

第六百三十八章 早朝风云(下)

杨震此言一出,顿时满殿哗然。众官员立刻就发出了阵阵惊呼,同时还有不少人相互交头接耳起来,若今日是大朝会,只怕风纪官员就有的忙了。不过无论大家的表现有多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不信杨震所言。

别说就在刚才发生了有人为徐家不平弹劾杨震的事情,就是没有这事,以徐阶以及徐家在众官员心目中的地位,也不会有多少人认可杨震的指控,只会当成是他的诬陷,锦衣卫陷害朝廷忠臣的事情难道还少了么?

面对众人的质疑,杨震却并不见半点慌张,只是定定地站在那儿,脸上一副早有所料的模样。而他这样子却更是惹来了其他人的反感,尤其是梁来兴,此时更是忍耐不住,当时就指着杨震的鼻子斥道:“奸贼,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污蔑徐老大人,你真当天下人都是瞎子不成?”

说到这儿,梁来兴又转身朝万历深施一礼:“陛下,臣以为杨震他在江南欲加害徐家未能得逞,便又跑到京城来妖言惑众,实在罪不容诛,还请陛下杀此奸邪以正视听!”

“臣也以为这杨震所言皆是一派胡言,更是对朝廷和百官的毁谤,还请陛下严惩!”

“臣附议,求陛下严惩杨震以安人心!”……

一时间,之前与梁来兴一道弹劾杨震的那些官员又再次纷纷开口,对他喊打喊杀起来。

面对这么多人的攻击,杨震不但不见半点惊慌之色,反而露出了讥讽的冷笑来:“百姓都言官官相护,今日我算是见识到了。原来各位大人为了替徐家出头,竟是能颠倒黑白到如此境地的,连我为何会有此一说都不作追究,便口口声声直斥我为奸邪,试问各位大人,你们可有什么证据么?若说你们不是徐阶的朋党,我想都没人不信吧!”

这话说得既在理又诛心,直让梁来兴等人面色一变,心里也是暗自发紧。他们可没想到杨震这个锦衣卫头目竟是如此能言善辩,而且连消带打,还把自己等指做了朋党,若一旦被人信了几分,自己等人将来的仕途前程可就大有问题了。

虽然大明朝廷在嘉靖朝时就已出现了诸多党派之争,但这种各立山头,相互倾轧算计的小团体作风还是深为有识之士所厌弃的。尤其是如今当政的张居正,更是对这种作风大为不满,只要让他查到某些人有结党的可能,就会让这些人很快在朝堂之上消失不见。

明白这一点的几位官员都不觉有些心虚地瞥向了张居正。但映入他们眼帘的,却还是张首辅那张古井不波,不带半点情绪的方脸,就仿佛他已如高僧般入定了,殿内的争吵分辩完全没有听入耳中一般。

可他越是如此不动声色,这些人心里就越是担心,唯有通过反驳杨震来向张阁老表明立场了。在稍一愣后,梁来兴便再次驳斥道:“杨震你血口喷人,我等不过是看不惯你诬陷曾有大功于朝廷和国家的徐老大人,这才不得不仗义执言。至于你说证据,你之言行难道不是证明你是奸邪的最好证据?倒是你,恐怕是拿不出任何能指证徐家会对你们下手的证据吧!对了,要是真论起来,说不定就是你口中所谓的沿路被人追杀一事,也只是你们锦衣卫自己编造出来的假话!”

“梁大人所言甚是,下官也是这么想的!”

“徐家如今不过是耕读传家的士绅人家,又怎么可能有能力派人追杀你们锦衣卫呢?这一切不过是你们为了陷害徐家所编造出来的谎言罢了!”

几名官员很快也镇定下来,再次纷纷开口指斥杨震,誓要将他驳倒,个个都显得极有气势。

“哈……各位大人指鹿为马的能力确实不俗,倒是叫杨震长见识了。”杨震嘲弄似地一笑,却也没有和他们强辩的意思,而是转身朝万历道:“陛下,臣既然这么说了,自然是有理由的。”

若说这殿上百来号人里还有人肯相信杨震所说是徐家沿路截杀他们的话,万历绝对是其中的一个。见杨震这么说了,他便很是配合地一点头:“那杨卿你只管说便是了。若此事确实罪在徐家,朕……还有张师傅一定会为你做主的。”说话间,他着意地看了一眼张居正。

之前一直没什么表情的张居正在听到皇帝这话后,面颊却不觉微微颤动了一下。只不过这动作实在太过细微,并没有人能觉察到这一点。

现在皇帝已让杨震说话了,梁来兴等人即便心下再是不情愿,也只能暂时闭口。同时,他们的心也不自觉地提了起来,一丝隐隐的不安已生了出来。

杨震再次谢过皇帝之后,才缓慢地开口说起话来:“各位大人一定很奇怪,我怎么就敢一口认定是徐家派人追杀的我们,若说实质证据,我确实没有。因为当时急于脱身,虽然咱们杀了不少追击者,却也不可能在那时候验明他们身份的,除了知道他们是卫所官军外,也就没有其他线索了。

“但是,没有直接证据,却不代表我就找不出理据来。因为就我所知,至少在那一段时日里,只有徐家的人,才会如此不顾一切,不遗余力地欲要阻止我带了兄弟返回京城,哪怕因此会暴露更多的罪行,也在所不惜。只因他们有一个巨大的罪名和把柄已被我们查到了,并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大殿之内,群臣本来还有些不以为然的神色随着他最后的一句话而不觉变得有些凝重起来。事实上,徐家在江南做下的一些事情,不少人也是有所耳闻的,却不知杨震到底拿到了什么要命的把柄,竟能叫徐家狗急跳墙地干出这等截杀锦衣卫,几近于谋反的事情来。

杨震的目光先是扫了梁来兴等人一眼:“想必各位还在奇怪一件事情吧?那就是我到底奉的是什么旨意?实不相瞒,我是奉陛下之意去华亭查察徐家是否有欺压当地良善,做出多少违法乱纪之事的。就在之前,陛下曾收到了一份来自华亭县令藺文宾的弹章,弹劾徐家种种不法事,但因为徐阶老大人确实有大功于朝廷,为了不惹来更多的麻烦,也是为了徐家的名声着想,陛下才下密旨让我前往查明事情的真相。”

听他这么说来,群臣的脸色再次一变,尤其是梁来兴等几个人,想到自己居然拿这事来弹劾杨震,不就是在间接地打皇帝的脸,这让他们心里更是发沉,知道自己的前程算是彻底完了。

万历本来对于杨震说出此事实情还是有些忐忑的,但在瞧见梁来兴几个的神色后,心下反而坦然了,便点头道:“不错,朕在看到那份弹劾奏疏后虽然心下不信徐家会干出种种不法之事来,但为了百姓考虑,也为了徐家的令名着想,便叫杨卿去查明真相。”

“陛下,臣到了华亭后,便与那县令藺文宾见了面,也和他一起见识了徐家在华亭县里是如何一手遮天的。不说百姓畏徐家如虎,只知徐家而不知官府,就是那些朝廷官员,也尽皆巴结徐家,以其马首是瞻。正因如此,百姓在华亭县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却又只能把愁苦藏在心里。”杨震说到这儿,看了众官员一眼:“或许当初的徐阶老大人确是国之柱石,有大功于朝廷。但如今的徐家,却早已是我大明江南地界的一块顽疾了。”

在众人明显有些无法消化他这番话的时候,杨震已从袖子里再次摸出了一叠文书来:“这些,便是徐家在华亭强买百姓田地房宅的字据,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臣才敢相信蔺知县所奏之事确实无误,徐家确是华亭县里的一大恶霸!”

在被太监接过这些字据,又由皇帝看了分发下去,也让百官传看之后,殿上众臣的神色就变得越发难看了。之前只是耳闻,他们还可以不承认,但现在有了这些实打实的物证,徐家在华亭当地为非作歹的形象就变得可信了。

梁来兴等人的心已沉到了谷底,知道自己几个今日之后势必难以再在官场立足。但到了这一步,他们已没有了退路,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而现在,唯有一个问题还可以拿来说话,梁大人也只有硬着头皮试一试了:“杨镇抚,即便你所言确实可信,但我依然不敢相信徐家会为了这点最多让朝廷将他们从重发落的罪证而不惜派人截杀你们。这两个罪名里,后者可重得多了,我想徐家人应该没有那么糊涂吧?”

杨震等的就是他这句话,闻言眼中闪烁着精光道:“不错,若只是这点罪名,徐家只要经营得好,再加上朝中有各位大人帮衬着说话,也算不得什么。但在华亭县期间,我却查出了另一件更严重百倍的事情,就不是任何人能承担得起了。”

“却是什么?”问这话的是万历,他隐隐感觉到了什么,心里一阵悸动。

“私破海禁,以及通倭!”杨震轻轻地道出了石破天惊的几个字来!

第六百三十九章 早朝风云(终)

与刚才的情况截然相反,当杨震说出徐家这一罪名时,太和殿内霎时一片肃静,所有人都面露惊吓与难以置信的神色,不少人的嘴都张得大大的,但却没有一个发出声来,整座大殿之内,此刻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得清楚。

无数双惊疑不定的目光投在了杨震的身上,许多人都显然不信杨震所说的这一罪名,但没有人敢当众提出反对之意来。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若是此事一旦坐实,杨震没有说谎,那自己此刻为徐家说话,就很可能被打成徐家同党,下场可不光光是丢了前程与官职的事情了,甚至是抄家灭门的灾祸。

在如今的大明王朝之中,除了谋逆这一条十恶重罪之外,有三项罪名是沾着就要人命的——海禁、通倭和白莲教。现在徐家一气就和两样要命的罪名扯上了关系,即便是和他们关系再密切的官员,在面对这种事情时,也得先考虑自身安危,不敢随意为他们说话了。

就是万历,虽然早在昨天夜里就知道杨震会在今日进宫交旨,也知道他这次在江南大有收获,却也没想到他查到的事情竟如此严重,也是一脸的震惊,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在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时候,一个沉稳的声音却响了起来:“杨镇抚你这番话可当真么?你要明白,在这等事上造谣污蔑,可是重罪!”

众人循声望去,正瞧见张居正面色肃然地转头看着杨震,就是张阁老,此刻的神色也有些异样了。不过在场这么多官员里,也只有张居正有这个身份问这句话了。

面对张居正满是压力的问题,杨震没有一丝犹豫和闪躲的意思,迎着他眼中闪烁着的精光平静地回应道:“兹事体大,杨震岂敢随意编排胡说呢?事实就是如此,徐家确实和倭人有所勾结,另外,他们也早就犯了海禁,与海外诸国有所往来了。”

“是么?”张居正忍不住用力地皱了下眉头:“事关重大,口说无凭,你得拿出确凿的证据来。”

“当然,下官不但有物证,更有人证可以证明我所言非虚!”杨震说着,再次探手入袖,取出了几张轻飘飘的纸来,交到了一旁内侍的手里。

虽然因为他和其他官员有一定距离的关系,大家看不清这纸上的内容,但众官员还是下意识地伸长了脖子,努力朝纸上张望过去。同时,还有不少人又把目光好奇地落到了杨震的袖子上,不知他袖子里还有没有其他东西了。

确实,自杨震入殿以来,他已从袖子里取出了三次东西,从而让徐家的罪名一次次提升增加。这种经历让众人忍不住怀疑,杨震待会儿会拿出第四件证据,来使徐家的罪名更重上几分。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光是这第三次拿出的证据,就已足够让徐家翻不得身了,又何必再拿新的证据呢?

万历从内侍手里接过那几张纸仔细看了一下,脸色顿时就沉了下去。而杨震,也很是体贴地跟周围百官解释道:“这几件物证,一个乃是徐家写给扬州漕帮帮主严环的书信,里面的内容便是请他们代为建造海船,还有寻找熟悉海情的水手之类的要求。另外几份,则是严环等漕帮要员的口供,里面详实地记录了徐家派人与严环商议此事时的种种细节。”

顿了一下之后,他才又继续道:“不过因为担心徐家会在来京的路上对这些人证加以拦截追杀,所以下官便做了些安排,并没有带了这些人一道来京——事实也证明我的准备是正确的,若带了这些人证一道上路,他们此时不是被徐家派出的人所杀,就是被他们救走了,也就再无人证了。”

这一回,就是梁来兴几人也不敢再质疑杨震说徐家派人追杀拦截他们了。因为就目前他所拿出来的证据看,这些东西确实是会要徐家命的,他们就是冒再大的险,干出再疯狂的举动来,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杨震历数徐家的罪名尚未结束,只见他继续道:“另外,在追查他们破坏海禁一事中,下官手下之人又在无意之中获悉了一个更加惊人的事实,他徐家竟然还和不少倭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为他们提供了窝藏地点。至于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因为担心深查会被徐家觉察到,从而给我们自身带来危险,所以下官便暂时放弃了。不过,我还是派人袭击了那倭人藏匿之所,活捉了不少倭人,并也命手下将他们带回京来了。我想前一个问题,待他们到京之后,总能问出个结果来的。”

这一下,杨震算是彻底把别人可能质疑自己所说是否真实的漏洞都给堵死了。人证,可是比物证更有力的证据,而且这倭人也不是随便能找得到的,就显得更加可信了。

张居正神色又难看了两分,但还是问道:“那你口中的这些人证又身在何处?他们何时能够入京?”这也是殿上一众君臣所急切想知道的,一旦有了这些人证物证,那杨震对徐家的指控就彻底成真了。

首节 上一节 453/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