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第206节

  “不仅如此,你们去其它国家都求购过战斗机,漂亮国那里开价高的离谱,而且给你们的依旧是阉割版,最要命的是所有的核心部件都有技术锁,没有他们的授权,那就是一堆废铁!而毛熊国那里的东西,价格高不高先不说,买来肯定也不是阿三的对手,因为阿三给毛熊国的钱实在太多了,这个‘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想必不用我多说。”

  陈江没有丝毫顾及对方越来越难看的脸色,“而我们提供给你们的枭龙战斗机,没有技术锁,最重要的一点,价格也是非常的合理,那么你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呢?除了我们,你们还有第二家可以选择吗?”

  陈江的话可谓是掷地有声,有理有据,让穆巴拉克哑口无言。

  因为他的话字字命中要害,

  确实,虽然这里的要求有点高,但总归不算离谱啊!开出的价格没有太过分。

  陈江见对方在思考,又是紧接着说道,“至于你们和漂亮国的技术合作协议,那东西本来就是霸王条款,狗屁!不然他们也不会动不动就锁死你们的发动机。当然了,我们也不会让你们为难,只要派出我们的技术小组,偷偷的前往你们的空军基地,近距离研究一番,可谓神不知鬼不觉,难道漂亮国的人不用吃喝拉撒,天天抱着这些战斗机睡觉的?”

  陈江的话引来周围的人一阵哄笑。

  也就是现在,人家的监控技术还没有到后期那么完善,所以陈江有充足的把握钻一下空子。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没办法在枭龙上面装技术锁,一来这些战斗机将来会比较落伍,二来也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去锁死它们限定它们,那么与其搞的小家子气,还不如大方一点,在别的地方捞点实惠。

  好在对方也不清楚我们的底牌,所以被陈江的一通忽悠弄的晕乎乎的。

  最终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经过了一系列艰苦而又复杂的谈判,最终双方都作出了一定的让步,

  巴方基本同意了我方的要求,但是付款方式采取了其它诸如矿产等综合途径,

  而我方则是把200架减少为150架枭龙战机。

  这个谈判的结果,从明面上看,巴方是占了大便宜,但实际上陈江有自己的打算,用这些将来注定上不来台面的过渡性武器换来一大批科研经费,推动本国的装备再提升,今后再打包卖出去赚钱,实现良性循环。

  这,才是大赚!

  双方合同签署后,枭龙战机很快就进入到了紧锣密鼓的生产阶段,由于我们国家的流水化操作非常熟练,所以产能极高,这150架战斗机要不了多久就能实现完全交付。

  等这批战斗机交付后,这条生产线也会同步转交给对方,这期间不仅需要帮巴方熟悉这套生产工艺,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培养枭龙战机的飞行员,以及PL11空空导弹、雷达等先进设备的使用。

  当然了,生产如此多的飞机,也能为我们积攒大量的经验,这是非常划算的。

  最让陈江看中的,还是我方派出专家团队,秘密到巴方去探究F16技术的事情。

  虽然漂亮国搞了一堆的保密措施,还上了所谓的技术锁,但这能难倒我们伟大的科研工作者么?

  陈江交给他们两个任务,一是尽可能获得多一点F16的技术,为今后新战机的研发积攒经验,二是把人家的那套技术锁给搞搞明白,将来国家出售尖端武器,也要走这条路,一味的白送或者半卖半送是很吃亏的,这对不起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他也不担心巴方故意把自己这边的动作泄露给漂亮国,从而中止这次的学习借鉴之旅,因为条款中明确写清楚了,如果由于巴方的原因,他们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他觉得人家对漂亮国还是很惧怕的,就算号称中东小霸王,但在世界级大国面前,还真是不够看。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是陈江需要关注的事情了,他现在国内的军备研发工作太过于繁忙,导致他不怎么可能再出国做这些事情了。

  鉴于他在装备处工作的这段时间,成绩显著,上级再次作出了人事任免命令:陈江成为了总装的班子领导。

  虽然职务和军衔没有变化,但所有人都看的出来,这已经是在无限靠近将军的队伍中了。

  同时进步的这批大校军官里,还有贺援朝。

  他的消息十分灵通,第一时间就来恭喜,表示当初自己还是陈江的上级呢,这一眨眼的功夫,两人一样了。

  贺援朝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虽然他也进班子了,将来再进一步的概率也很大,但陈江的潜力明显更大,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军备方面的研发,这个装备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自己在后勤处上也干得风生水起,不然也没有这次的重用,但从长远来看,后勤是肯定没有军事装备发展前景好的。

  因此他甚至都有一种冲动了,要不要离开机关去一线部队发展。

  陈江只是在电话里寒暄了几句,互相勉励了一下,他实在太忙了,

  首先是需要全力主抓《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的修订,这部条例进一步规范了武器装备研发生产流程,建立了分类管理机制。

  一旦实施,国防科技工业在信息化设计水平、模块化生产能力等方面都会取得极大地提升。

  同时还要推动建成数字仿真、半实物仿真等试验设施,这些工作都需要他亲力亲为,让他忙的几乎连家都很少回。

  不过最核心的工作还是J10战机的设计定型并形成战斗力。

  这是目前我国即将投产服役的最先进战斗机,代表了国防科技的最高水平。

  就在J10项目进入最紧张的试飞定型阶段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悄然降临。

  一天深夜,陈江还在办公室研究一份关于J10新型雷达的测试报告,桌上的红色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来电的是他在巴方合作项目中的副手,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急。

  “陈处,出问题了。我们派往巴方研究F16的技术小组.可能暴露了。”

  陈江的心猛地一沉,但声音依旧沉稳:“具体情况?慢慢说,说清楚。”

  “根据我们初步判断,很可能是漂亮国安插在巴空军基地内部的间谍嗅到了味道。他们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已经向巴方施加了巨大压力,要求立刻清查基地内所有‘未经报备的外籍技术人员’,并以‘临时安全检查’为名,派出了一个技术团队,明天就要抵达!巴方现在很紧张,暗示我们的人必须立刻撤离。”

  这无疑是当头一棒。

  F16技术资料的获取对后续一系列研发至关重要,此次行动更是绝密。

  如果人员被当场发现,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外务纠纷,导致前期谈妥的合同有变数,更会让刚刚建立的互信和战略合作毁于一旦,漂亮国绝不会放过这个打压的机会。

  “知道了。”陈江的声音冷峻如铁,“启动紧急预案,授权现场负责人临机决断。告诉他们,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和已经得到的核心资料安全撤离。”

  “是!”

  挂断电话,陈江深吸一口气,立刻又拨通了几个号码,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资源。

  尤其是驻巴大使馆,他希望能通过那边的关系给予最大限度的助力。

  幸运的是,陈江早在计划之初就预见到了这种风险,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

  技术小组的成员都是精挑细选的精英,不仅技术过硬,反侦察能力也极强。

  在接到指令后,他们利用提前规划好的多条撤离路线,借助当地友好人士的掩护,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在漂亮国技术团队抵达前数小时,安全且彻底地离开了目标区域,并成功带回了大部分关键的数据和影像资料。

  这些数据与资料,对于正在研制定型的J10战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大家都属于轻型战斗机,很多方面还是互通的。

  科研人员立足于J10的现有基础,反复打磨、修改、验证。

  终于,在一个朝霞满天的清晨,最新一架改进型J10战机呼啸着拔地而起,在空中完美地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战术动作,平稳降落后,试飞员激动地报告:“这次的改进型,它的操控性更强了,我敢说,它完全不输于西方国家的第四代战斗机!”

  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陈江看着那架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战鹰,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这意味着,中国空军正式拥有了自主研发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第四代战斗机!

  J10的成功,如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极大提振了整个国防工业的士气。陈江顺势而为,以此为契机,大力整合研发资源,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优势单位聚焦高端装备,使得整个军工体系的效率和创新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一次内部战略研讨会上,陈江指着黑板上的世界军事装备数据比较图,语气坚定地说道:

  “J10的成功只是起点,解决了‘有无问题’。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是‘超越问题’。世界军事强国已经开始了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的研发,即隐身战机。我们必须迎头赶上,甚至未来要力争引领潮流。”

  听到陈江这么说,参会人员心情激动,这话明显就是剑指五代机隐身战斗机项目了。

  早在一个多月前,陈江参加高级别研究会议的时候,上级首长就听取了我国自行研制五代隐身战机的可行性报告。

  当时国内还是有不同意见的,都觉得国内的四代机都还没弄明白搞成熟,盲目的上马隐身战斗机项目,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上级首长也犹豫过,并当面征求了陈江的意见。

  陈江当时就慷慨激昂道:“现在全世界的军事强国都在致力于研发第五代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涉及到的尖端科技很多,具体来有这么几个标准:超音速巡航、高度隐形、超级机动性与超级信息优势!这些要实现一个就难如登天,但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做了!要知道,在未来战场上,装备一旦产生代差,那就要无数的鲜血和人命去填,而且还不一定有效果!”

  他的话令在场的不少老一辈专家潸然泪下,大家都清楚,中国军队在以前弱小的时候吃了多少武器装备上的亏,难道现在还要重蹈覆辙?

  所以上级首长当即下定了决心:中国的五代机,一定要提前谋划,尽早试飞!!!

第261章 不惜一切代价!你懂这个意思

  就当所有的科研项目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时,一个噩耗传来:川西省某地发生特大地震。

  灾情就是命令!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所有人都必须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陈江所在的装备处,更是担负起了很大一部分的重点工作,他第一时间就被召集前往抗震救灾指挥部开会。

  在会场,气氛相当严肃,

  从前方传来的卫星图片与我军的侦察机拍摄到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

  “同志们,这场地震的强度史无前例,这场地震造成的伤亡令人痛心,所以关键时刻,咱们子弟兵必须第一时间前往救援!”

  指挥长没有多余的开场白,直接点出了开会的主要目的。

  “下面,我宣布一下救灾的主要步骤。”

  所有人瞬间全部起立,尤其是与会的军人,更是站的笔挺,眼神中透露着坚毅!

  “第一步,是通过伞降的方式,快速向震中灾区投放精锐部队,让群众知道,我们就在他们身边!因为地震的缘故,通往震中的道路全部毁坏,通讯也全部中断,所以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

  “第二步,是调集工兵部队,对损毁的道路桥梁进行紧急修复,确保后续的救灾队伍能尽快抵达灾区。”

  “第三步,全国齐心协力,调集物资与医疗救援力量,共同前往灾区救灾!”

  指挥长两鬓斑白,锐利的目光扫视了一周,“大家有什么补充意见么?现在可以提出来!”

  这时候,空降兵部队的领导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长,震中的情况比咱们照片上看到的估计还要恶劣,在这种什么情况都不知道的前提下,派出咱们的伞兵进行空降支援,这个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其它人也明白这一点,毕竟灾区所在的位置,常年都有大雾且高山峻岭密布,为了运输机的安全,只能采取高空盲降的办法,这个风险确实很高。

  “哼,”指挥长面无表情,“你也知道恶劣,下面群众的生存条件不恶劣?如果什么都好,我要派你们去干什么?一句话,有条件要降,没有条件也要降!”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面对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军人的使命不用多言。

  空降兵部队的领导听后老脸一红,顿时不敢多说了。

  “还有没有补充?”

  “有!”

  突然,陈江举手发言。

  他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站了起来。

  “首长,派人空降是没错的,但我们的主要目的不仅是送去安心,同时也要考虑送过去的人能最大限度的派上作用,比如紧急救援和物资投送。还有一点,因为降落的条件不清楚,所以我建议派出有很强野外生存能力的部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救援能力。”

  首长看着眼前的这名英气勃勃的军官,他并不认识陈江,还是边上的人在他耳边小声低语了几句,他才恍然大悟。

  “哦,原来是总装的同志!那你说说看,我们派哪支部队比较合适,还有要注意点什么?你但说无妨!现在说说清楚,可以群策群力。”

  陈江面不改色,继续说道,“我建议派特种部队,一来他们的野外生存能力很强,二来他们学习过一定的救援能力,其它伞兵虽然战斗力不俗,但这次毕竟是去救灾。”

  “同时投放下去的要有灾区急需的药品与干粮、饮用水!以及一部分救援工具,这些东西灾区应该都很缺。”

  指挥长听后,脸上露出了赞同的表情,“嗯,说的不错,”他环视了一圈,“哪支特种部队有这个能力?”

  众人都沉默不语,他们的特种部队平时都注重战斗力的提升,在抗震救灾的任务里恐怕未必好使,而专业的救援队伍,又没有那么好的跳伞水平。

  一时间,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指挥长的眉头皱了皱,正当他又要发话之时,陈江提了出来,“让A大队去吧,他们各方面的素养都比较高,我觉得他们完全可以胜任这次的任务。”

  “A大队?”指挥长由于级别太高,并不清楚军中的这支部队。

  这时候边上的其它领导赶紧向他介绍,他听后点了点头,“派这支部队有把握么?”

  “有!”陈江挺直了胸膛,“我也在这支部队里服役过,所以对这支部队知根知底!”

首节 上一节 206/2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