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全球都是基地车 第68节

  而威廉上校见此,脸色铁青,先是看着坦克一眼,又看了地图,最终一咬牙,给旁边一名军官一个眼神。

  得到示意的军官立刻屁颠屁颠的开始在地图上标注日军的坐标。

76.第76章 让德军来给我指挥战斗!(求订阅!)

  第76章 让德军来给我指挥战斗!(求订阅!)

  “确定么?”陆裕华看着地图上的坐标,歪着头看着威廉上校反问道。

  “嗯。”威廉上校觉得这种事破坏了自己的军人准则,本来他是拒绝回答。

  但考虑到这款坦克如果被运回去的话,会加强他们的装甲实力,沉默了一会,只是轻声嗯了一下。

  “很好,威廉阁下,我现在相信你们的诚意了,不过还远远不够,我希望由你负责接下来的进攻,不知道能否满足我这个愿望?”陆裕华依旧笑容满面,但语气充满着不容拒绝。

  闻言,威廉上校眉头微皱,有些不满道。

  “陆上校,这是你们与日军的战争,我们不方便牵扯进去。”

  这种事他怎么答应呢。

  这一旦被日军知道了,到时候恐怕会引起很大的麻烦。

  “放心吧,你不说,我不说,没有人会知道的。”陆裕华再次看着他,又补充了一句。

  “要是威廉阁下能帮助我拿下南宁,我这里还有一个更大的惊喜。”

  “更大的惊喜?”威廉上校有些惊讶的问道。

  这个惊喜已经足够大了,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大的惊喜?

  这让他很是惊讶。

  “当然,可以给你一个提示,关于你们海军的。”

  陆裕华似笑非笑的说道。

  他知道德国海军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

  虽说未来是航母的天下。

  但目前各国的海军,对于战列舰还是非常钟情。

  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拿出406mm舰炮的图纸,对方肯定会欣喜若狂。

  第二就是航母的图纸。

  他们的齐柏林号航母,说是航母,但是你见过谁家航母装8座双联150毫米主炮。

  而且这个时候的德国海军的思路是单艇作战模式。

  这不是坑爹么?

  航母的最大作用,就是为舰载机提供降落,起飞的。

  结果航母要变成跟战舰一样,单独作战。

  他也不知道德国佬的脑子是咋想的。

  可能科技树点差了。

  至于图纸这一块,陆裕华都给他选好了,小鬼子的翔鹤级航母。

  他好奇当翔鹤级航母遇到皇家方舟号,会是什么结果。

  当然他也有其他航母,但没必要给那么多。

  一个翔鹤级就足够德国海军慢慢吃透了。

  虽然不能直接提升德军的实力,但对他们的帮助绝对不小。

  尤其是406mm舰炮,至少不会再去玩什么380mm舰炮。

  都什么年代了,还380mm舰炮,已经淘汰了。

  “海军?”威廉上校兴趣不大,毕竟海军实力增强,意味着陆军的军费要被削弱。

  “关于406mm舰炮的资料,难道你们海军不想要?”

  一句话,让威廉上校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真的?”

  威廉上校就算再不懂,也明白406mm舰炮的含量。

  “当然,在诚意这一块,难道我还不够有诚意么?”陆裕华一脸笑意的问道。

  “好,那么接下来由我指挥你的部队,现在我需要了解你的部队有多少兵力,以及各种武器配置,还有后续援军等等。”威廉深呼吸一口气,换了一副表情看着陆裕华。

  “没问题,柳一你告诉他。”陆裕华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原本就是一个三流,不,应该是不入流的民团团长,指挥的部下也就三百余人,撑死也就一个营长的水平,哪怕他拥有各种超前理念等等。

  但无法改变,他没有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现在他麾下的士兵差不多有四千余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张发奎派来的两千余援军,还有一天的路程就要抵达。

  这样算下来,那就是七千余人。

  还有刚刚抵达的第三十六军,八千余人。

  也就是说,他需要指挥上万人作战,这对他来说,实在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更别说还有重炮,战机等等。

  所以随着人数越来越多,陆裕华明显感觉指挥的很吃力。

  他已经开始琢磨,要寻找一些旅团级的军官,当然最好是科班出身,组成一支指挥团队。

  “等等?你们还有战机?”威廉上校听着柳一的话,越听越震惊,这他娘的哪是什么德械师啊。

  简直就是一比一还原了德军的编制。

  不!

  重武器方面明显远超德军的步兵团。

  尤其是自动武器这一块,数量太多了。

  而且步兵班还配备了狙击手。

  更重要的是,除了高射炮以外,就是战机。

  “是的,大约十二架BF-109战斗机。”陆裕华看了一眼,随口说道。

  “该死,你们到底还有什么?”威廉上校觉得自己都要疯了,德军拥有的,眼前这支部队都有,他很想知道对方还有啥。

  “你们有的我都有,你们没有的我也有。”陆裕华神情淡然的说道。

  “该死。”威廉上校深呼吸一口气,迫使自己冷静下来,随后开始思考该用什么战术来消灭对方。

  德军在战斗中采用更为广泛的,则是各种“战斗群”。

  这些战斗群,小的大概在营连之间,而大的则可能超过团一级。

  其好处是,通过这种临时的编组,可以根据任务进行更为充分的作战。

  但其缺点是,这对于部队彼此间的默契和战术素养要求极高,且一般在战场冗余方面要差一些。

  战场冗余简单来可以理解为,一支部队在战争中的耐损失程度。

  而德军采用战斗群的习惯,最早可以追溯到腓特烈大帝时期。

  尤其是著名的暴风突击队,就展示了该战术的灵活性。

  而德军的步兵师,大约是1.7万人,其中一线步兵作战人员大概在八千到九千,其余则是后勤人员,这部分包括火炮等等,主要就是提供火力支持。

  所以陆裕华的守备团,看似四千余人,实际上步兵战斗人员也就在两千余人,跟德军的步兵团编制没什么区别,这也是威廉上校无比惊讶的地方。

  说完这个,再来说说德军的基本战术分队。

  这个是没啥区别的,基本战术分队都是营连,唯一的区别,则是利用不同规模的战斗群来完成不同的任务。

  营一级这一块,军步兵营通常的进攻正面约为800-1000米左右,这个与其他国家的情况近似。

  但一般来说,德军步兵营通常会与其他单位形成统一的战斗群。

  如是当这个营是作为城镇攻坚力量时,那它还可能获得1-2个工兵连或装甲连的加强。

  在这方面德军可谓轻车熟路。

  依靠通讯的优势,步兵营可以随时与装甲连保持联络,主要还是德军的电台普及率非常的高。

  尤其是野战电话方面,依靠发明的温度补偿变量振荡器,也大大提升了德军无线电通讯的稳定性,其标准的M33型野战电话被广泛装备部队。

  所以当看到这款野战电话的时候,威廉上校是非常的震惊。

  德军前期能够横扫英法等国,通讯技术就是其核心秘密之一。

  而德军步兵进攻除了后勤支援以外,剩下的就是依托MG34通用机枪。

  因为射程在一公里左右,所以德军的步兵战术都是围绕着机枪来进行,形成一个火力组和一个突击组的单元。

  遭遇敌人之后,会由步兵班长指挥机枪手压制敌人,然后班副率领剩余的步兵接近和迂回对手。

  或者则是利用机枪压制的间隙,以步兵小组往前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并建立新的掩护阵地。

  然后双方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最终将对手彻底消灭或击溃。

  “我需要对你的编制进行调整。”沉默了许久,威廉上校又与身后的军官们商讨一番之后,再次开口说道。

  “没问题,现在你就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你可以全权做主。”陆裕华双手一摊表示,完全没有问题。

  “步兵排需要混入工兵班,他们的任务是利用炸药或者铁钳破坏铁丝网等一系列障碍物,当来到碉堡附近时,工兵可以用炸药或喷火器摧毁敌军工事。”威廉上校觉得还是要说清楚。

  闻言,陆裕华不由点点头,这确实出乎他的预料。

  没想到竟然将工兵班编入到步兵排,确实让他很是惊讶。

  “火炮方面维持原样,只要提供充足的弹药即可,可以适当让150mm榴弹炮阵地向前移动。”威廉上校再次说道。

  “先让重炮轰炸地图上的坐标,摧毁日军的指挥部,切断他们与前沿阵地的联系。”

  “第105mm榴弹炮可以抵进射击,为步兵营提供火力掩护。”

  随着威廉上校有条不紊的下达命令,陆裕华在一旁默默听着,像这种现场教学的机会可不多啊。

  总结下来,还是发挥机枪和火炮的火力优势。

  不过对于一次性展开三个步兵营,陆裕华倒是略微有些惊讶,他原本以为只是动用一个营,没想到直接三个营。

  陆裕言的三营早就被陆裕华调到前线,伶俐镇则交给刚刚组建的补充营,营长是钱正清,该营目前单人的任务除了防守伶俐镇以外,就是将后方运抵的物资,送到前线,同时肩负野战医院的安全,以及各营伤亡后,缺额的补充。

  

  该补充营人员编制超过一千五百余人,基本都是以动员兵为主,少量的国民掷弹兵。

  这边,威廉上校正在有条不紊的布置步兵战术,另一边城内的日军正焦虑不安,尤其是久纳诚一中将。

  “八嘎,这些德国佬,为什么还没有回来?难道他们真的是在帮助那些支那人?”久纳诚一中将总感觉一丝不对劲,但也说不出来,到底哪里不对劲。

  “司令官阁下,我建议还是先撤离这里。”今村均中将再次劝道。

  “再等等,他们现在有求于我们,需要跟我们结盟,应该不会干出这种事。”久纳诚一中将想了想摇头拒绝这个提议。

首节 上一节 68/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