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西狩一事,现在谈起还为时过早,咱们还有数万军队挡在通州,洋人要打过来也需要时间,况且太后一旦离开京师,必定朝野震动,恐引发军心不稳。”
见刚毅同样脸现难色,慈禧沉吟片刻有道,“我观刚刚吴子玉带进宫来的那一小队人虽然人数只有十余人,可军武整肃,队列严整,吴子玉在花厅中回话总有一个时辰了吧。”
“可那一小队人一直站在大太阳底下,虽然人人汗流浃背,但却无一人有丝毫动作,甚至都无人去擦一把头上滚落的汗水,哀家虽是妇道人家,可也知,军纪整肃、令行禁止的军队非寻常军士可比,此等军队应该就是大清最强之军了,哀家想问一问,如果命滕兴甫入驻通州,又会如何?”
“不可!”
慈禧话音一落,荣禄就急着抢先说道,“太后,万万不可!滕毓藻守卫天津,累日迭遭围攻,已证明,只要洋人兵马足够多,他亦不能久持,如果他率军守卫通州也会同出一辙。”
“况且,通州远比天津城要小得多,洋人四面一围,滕兴甫早晚必弹尽粮绝,那时我大清唯一一支尚可与洋人一争高下的这支强军,必遭灭顶之灾,朝廷将再无任何依仗,岂不任凭洋人横行无忌!”
“现在,有滕兴甫在,朝廷尚有同洋人久持之力,一旦前锋军败亡,大清最后的希望就没了,只能和洋人和谈一途。”
载漪也说道,“太后,臣也附议荣大人所言,滕兴甫的前锋军确是一支强军,这样的强军不应困守孤城,而应游离在外,让洋人如芒刺在背,不敢放手来攻京师。”
“臣也附议。”刚毅也说道。
慈禧重重出了一口长气说道,“也罢,具体事宜你们下去商议一番,拿个章程出来。”
见慈禧要赶人,载漪忙说道,“太后,滕兴甫和前锋军是否要封赏?还有直隶军务是否.”
直隶各军连遭败绩,唯有滕毓藻前锋军在遭重兵围攻中,依然与敌以重创,怎能不赏!
这一切都和前锋军的总统滕毓藻是分不开的,在现在这样的情形下,这样的人自然要重用,可要如何安置?
载漪现在心中早已懊悔万分,若没有当初宋庆一事,现在就好办多了。
刚毅的心思和载漪差不多,只是力举宋庆就任北洋直隶军务帮办这件事,是他们军机处的手笔,他也是极力推动者,此时推翻此事,多少有些自损颜面。
刚毅暗暗一咬牙,载漪不好说出口,那就只有他来说了。
“太后,如今之势,既然只有滕兴甫才有同洋人抗衡之力,莫如就由滕兴甫任北洋直隶军务帮办,总览军务?”
知道载漪和刚毅这一帮子军机大臣如今方寸已乱,荣禄不由苦笑着说道。
“此事不妥,滕兴甫是我大清良才勇将自不必说,可如今他毕竟资历甚浅,如果没有任命宋庆还好说,可如今贸然拿去宋庆这个帮办职务,恐遭军中诟病,当今之时,正需上下一心,精诚团结,万不可自造事端。”
荣禄的意思很明白,滕毓藻接替宋庆自然是最胜任的,只是不要说在军中人脉甚广的宋庆心中会有芥蒂,他手下的人也会多有不满。
尤其是以马玉昆为首的这些老将,更会不服,这会让滕毓藻指挥起来颇为不顺,此时此刻,总不会支持滕毓藻斩杀马玉昆这样的大将吧。
慈禧环视三人,略一思衬后说道。
“滕兴甫功莫大焉,自然要封赏,哀家本想等着你们先拿出一个章程再说此事,可既然伱们说起,滕兴甫的封赏也拖不得,那哀家就说一个章程,你们议后,如可行,就拟旨吧。”
慈禧放下手中那柄青铜降魔宝杵,抬手理了理额角落下的几根发丝,又缓缓说道。
“滕兴甫抵御洋人功勋甚重,加封滕兴甫一等男爵,加太子少保衔,赏戴三眼花翎,委其为北洋直隶军务总办一职,总揽直隶一切军务,率本部驻守天津至通州一线,袭扰阻击洋人北上京师。”
“宋庆抵御洋人,劳苦功高,加封三等男爵,免其北洋直隶军务帮办一职,转任京师守御大使,总揽通州、京师诸项防务事宜。”
慈禧的这个安排让荣禄、载漪和刚毅都松了口气,慈禧将抵御洋人战事一分为二,虽然没有达到让滕毓藻总揽抵御洋人一事,可至少是京师以外都由滕毓藻负责。
而且,现在看来,京师之外的仗才应该是最为重要的。
因为,一旦洋人兵临城下,京师虽然城墙高阔,可也难挡洋人的洋枪大炮,失陷也是早晚的事。
而且,滕毓藻这个总办,可不同于宋庆那个北洋直隶军务帮办,慈禧将“帮”字换成了“总”字,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可其中含义却天差地别。
帮办是协助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管理军务,总办则完全不同,他可是名义上只对皇上负责,在军务上并不对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负责,甚至在军务上的事情,只要在直隶境内,他也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至于一等男爵,则是大清异姓公爵第五等,等同于正二品,太子少保则是官职,也是正二品。
最显赫的,则还是那个“赏戴三眼花翎”。
按清制,除因军功赏戴者外,离职即摘除,花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除贝子、固伦额驸因其爵位戴三眼花翎,就连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也只能戴双眼花翎外。
品官更须奉特赏始得戴用,而且一般都为单眼花翎,双眼的都很少见。
三眼花翎因为极为稀少、罕见。
纵观大清朝二百多年,非皇室成员赏戴三眼花翎的只有七人,可见获取的难度之大,珍贵程度之高。
在本朝,在此之前,则只有现为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和现在军机大臣职务上的同治帝的帝师徐桐这两个老臣。
尊崇如荣禄这样的人,也才只是双眼花翎。
至于宋庆,他也可以满意,至少不会心怀愤恨。
宋庆在二十多年前还是四川提督时,就是第六等爵位的二等轻车都尉,甲午时也已经加封为太子少保了,只是这些年他再无建树,以致他的爵位再无进展。
这一次,宋庆的爵位能提到第五等,也足可以让他老怀大慰了。
而且,最让宋庆满意的应该还是,至此之后,武卫左军和从天津城带来的各部,很可能就另成一军了,他就会成为该部首位总统。
甚至,这支部队不仅不会再归属直隶,是否能归属北洋管辖,都还不好说呢。
慈禧继续不急不缓地说道,“滕兴甫折子上所请诸事,一概照准,给那个宁星普补上一个候补道台,至于那个周学熙,可是周馥的儿子?”
周馥算得上淮军元老,出身诸生,多次应试未中。
同治元年李鸿章组建淮军时,周馥应募入其幕,其后一直追随李鸿章。
光绪初年历任永定河道、津海关道兼天津兵备道等职。
光绪十四年,升任直隶按察使,甲午战争爆发后,任前敌营务处总理,马关议和后,以身体病弱自请免职。
荣禄忙回答道,“周学熙是周馥四子,曾在浙江为官,现在应该是山东候补道台。”
慈禧略一沉吟,“周学熙改任直隶后补道,暂在前锋军行走。”
“还有,赐吴子玉同进士出身,加都司衔,归部候选,仍在前锋军公干。”
“其余前锋军相关有功将士,要滕兴甫拟个名单上来,一概从优叙功!”
慈禧略一沉吟后,又淡淡地又说道,“刘十九、曹福田、王德成这些义和团出身的人,毕竟入职甚短,所定品级不宜过高.”
三人听得出,慈禧对于义和团出身的人,还是不太放心,这让荣禄!心中稍安。
不过,载漪和刚毅两人的心思就不同了,任用义和团,是他们二人力主的,慈禧对义和团的人不放心,那也就是对他们当初的举荐,现在已经心存疑虑了。
虽然如此,可两人也没有办法,只是要怪也只能怪义和团和洋人的正规军队作战,鲜有胜绩,再行为义和团张目,他们实在也找不到说辞。
“太后,裕禄所遗直隶总督一职.是否由在保定的直隶布政使廷雍担任?”
载漪一边吞吞吐吐地说着,一边瞥了一旁的荣禄一眼。
载漪很想把荣禄这个慈禧身边的亲近人赶出京去,可一来荣禄身体不好,二来荣禄的官序只比直隶总督的官职高而不是低,现在让荣禄去接手直隶总督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载漪很担心荣禄会不干。
除非慈禧说话,否则空难达成他的目的。
所以,载漪这个念头只在他心中转了一圈,改变了注意,明里推出廷雍,可实际是在暗示慈禧,荣禄才是这个职位最合适的人选。
慈禧自然看出了载漪的小动作,不过在当前局势下,她也确实认为荣禄是直隶总督最合适的人选,绝无第二人。
慈禧苦笑着对载漪说道,“若在平时日子安稳时,廷雍倒不是不可以,只是现今国难之时,由廷雍来是做这个直隶总督,实在不妥。”
慈禧重重叹息一声,继续说道。
“国难思良将,板荡见忠臣,当今之时,滕兴甫就是我大清最大的良将,为了能让这样的国之良将安心御敌,直隶总督人选马虎不得。”
“滕兴甫虽然总揽北洋直隶军务,可总还要地方上支持,廷雍不熟悉军务,恐对滕兴甫恐会有所轻慢。”
慈禧转头看向荣禄说道,“仲华,哀家知你身子骨不爽,可现在国难之时,正需要你们这些老臣鼎力扶助朝廷,你与滕兴甫有旧,将他从《北洋武备学堂》教习位置上简拔为管带,也算得上知遇之恩,你就多受些累,这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一职,你还是先兼起来吧,好在暂时也不用你出京视事,你看如何?”
荣禄躬身说道,“太后抬爱,老臣自不敢辞,老臣谨遵太后谕旨。”
应该说,慈禧把诸般事情安排的都极为妥当,尤其是不仅滕毓藻所请全部照准,还想办法调开宋庆,把北洋直隶军务总办一职给了他,甚至为了他能没有掣肘羁绊,还让荣禄出山,暂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一职,真可谓仁至义尽。
林林总总安排交待了这许多事,似乎打开了慈禧的思路,慈禧想了想又说道。
“今儿既然说了这么多,索性也就把事情都议了吧,礼送洋人使馆人员一事,还有西狩之事也都说清楚,一些事情也好早做安排。”
然后慈禧又对身后的李莲英说道,“莲英,让人给三位大人各端一碗参汤来,他们年纪也都不小了,身子骨都不很利索.”
第231章 各取所得
京师,永定门。
炎炎烈日下,在一个班的特别警卫中队护卫下,一身戎装的吴佩孚,高坐在马鞍上,立马于城门外,看着眼前数百辆满载着银子、布匹、药材、米粮、生猪的大车,以及赶着上千头羊的队伍从眼前经过,吴佩孚脸上不由露出开心的微笑。
虽然从早上就开始张罗出发,可直到日上三竿,队伍才终于开始出城,由于有军机处的文书,这些车队出城并不会有任何人敢于为难。
这一次,不仅包括他在内的前锋军各级将领几乎皆获封赏,还得到了新任直隶总督荣禄和以载漪为首的军机处的全力支持,对前锋军所需一切军需物资,完全鼎力办理。
在朝廷银子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咬牙从户部拿出五十万两银子给前锋军充做军资,而且还答应,各地秋赋送达后还会有银子支持,当然,这是要前锋军继续再有捷报的情况下。
米粮倒是不缺,仅城内的粮仓中就有大批粮食,载漪大笔一挥就让吴佩孚带走五十万石,本来只要有银子,不仅是米粮,就是猪、羊,甚至牛,在城外也尽可买到,可载漪事无巨细,完全都替吴佩孚想到了,确切地说,是替滕毓藻想到了,所有的事情无论大小全部由他派人包办。
比如这一次来京师,除了送奏折,滕毓藻还交代吴佩孚一些事情要做。
比如,滕毓藻很想借着递送报捷奏折的机会把前锋军的军制和军衔正式确定下来,相关文书已先期有裕禄递送到了军机处,只是军机处迟迟未予答复,这一次载漪立刻就批复了。
虽然这需要慈禧点头后才能以圣旨明发,可这一切都由军机处的大臣们在一天内就办理妥当,如今早已明发天下了,所有新军都必须按此章程办理。
原本滕毓藻给自己定了一个少将的军衔,可载漪在这件事上可谓乾纲独断,并不征求滕毓藻意见,直接给滕毓藻定了一个上将军衔。
由于前锋军暂时兵力不足,所以其它将领的军衔,依旧按照滕毓藻此前定下的军衔由兵部一一续录。
帽徽和肩章也都由军机处交待工部紧急制作,在这些细节上,载漪也同样舍得下本钱,帽徽和肩章上的星都是黄铜镀金的。
至此,前锋军的军衔在就不是“黑户”了。
帽徽是由滕毓藻设计的,载漪也完全同意,只是在报请慈禧过目时,慈禧认为滕毓藻画的那条金龙不威风,体现不出前锋军威武气势。
载漪又在京师找了高手画师,专门绘制了一条张牙舞爪、凶神恶煞的金色团龙,龙头位于团龙图案上部,一般人乍一看上去,凶焰滔滔的气势都会让人精神立时振作起来。
此外,还定制了一批铜纽扣,这些纽扣由于数量过大,一时间还难已全部完成,不过载漪承诺,不仅半月之内全部办好,还会派人送到前锋军。
在得知滕毓藻还安排吴佩孚购买一批制作军服的布料后,载漪不仅没用吴佩孚付钱,还让人把买来的一万匹细布全部拿去染坊给染好了。
原本吴佩孚准备自己作者所有一切,下完单子自己就先回去,过一段时间再来取,只是万没想到,所有诸般事情,竟然完全由载漪负责操办,整个过程全然不需吴佩孚动一根手指。
这些天,除了被荣禄找到家中,向荣禄面呈了滕毓藻写给荣禄的亲笔信,还被荣禄拉着详谈了半天,详细向荣禄介绍前锋军的一切,然后又拿回一封荣禄给滕毓藻的亲笔信和一份盖着直隶总督大印的文书。
荣禄的这份文书,是授予滕毓藻在特殊情况下,可代行部分总督职责的授权文书。
这主要是因为,在战时,有时民政和军事很难分清界限,目的就是为了滕毓藻行事方便。
吴佩孚其余的时间,则都被载漪占用,而且安排的十分周到。
吴佩孚一行人直接就被载漪安排到他自己的家中,不仅每晚都要吴佩孚向他讲述前锋军的情况、大小战役经过,甚至滕毓藻哪里人氏,家中情况,包括他吴佩孚的家事也都一一打听,甚至还送了滕毓藻一大盒珠宝首饰,说是提前给滕毓藻娶妻的贺礼。
估计,若不是顾忌慈禧的感受,载漪都会把他的女儿嫁给滕毓藻一个。
白天载漪去军机处当值,以及过问滕毓藻前锋军的这些事情时,还安排家人陪同吴佩孚等人在京师内游览,甚至吴佩孚还有幸到了八大胡同里的清吟小班光顾。
由于要办的事情太多,吴佩孚不得不先派人回去向滕毓藻报告情况,滕毓藻也再次派来专人快马星夜兼程赶到京师,除了告诉吴佩孚安心视事外,还给载漪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激信函。
对于载漪,滕毓藻并无丝毫恶感,虽然载漪的主战,有盲从,有愚昧,还多少带有一些私心,可为了自己的儿子,做父亲的如何做都并不过分,这无可指责。
所以,对于载漪对前锋军的关怀,滕毓藻很是感激,即便这些是军机处首辅本就应该关心的,可达到这么无微不至的程度,甚至比荣禄这个直隶总督还要热心,这就不能不让滕毓藻真心感激了。
滕毓藻在信中除了对载漪表达感激之情外,还隐晦地表示了投靠致意。
滕毓藻很清楚,袁世凯在荣禄心中的地位未必就比他差,何况荣禄并不反对东南互保。
滕毓藻甚至很怀疑,袁世凯参与东南互保,完全就是他自己的自作主张。
另外,滕毓藻又将从租界里搞来的两把嵌着金丝花纹图案的勃朗宁手枪和一把缴获的精致德军的佩剑,作为礼物送给了载漪。
收到滕毓藻的礼物和信,载漪简直欣喜若狂,那一晚,载漪拉着吴佩孚喝的十分尽兴,如果不是第二天军机处还有很多事情要他拍板定案,他会一直喝得酩酊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