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大清 第220节

  滕毓藻的话,让杨士骧脸上喜色一闪,迅速瞟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徐世昌,诧异地看向滕毓藻。

  杨士骧的意思很明白,这样机密的事情,是否可以当着徐世昌的面说出来。

  《大公报》不仅一边倒地宣扬支持前锋军,甚至还偶有抨击时政的文章出现,这说明滕毓藻在舆论宣扬上早有布局,被政敌知道,就会成为滕毓藻的把柄。

  滕毓藻虽然还不认为徐世昌已经完全投靠自己,甚至是否彻底倒向自己这边他也不敢保证,至少徐世昌还没有做出什么举动来证明他,可出于历史上对徐世昌的了解,滕毓藻还是不担心徐世昌会不利于他。

  滕毓藻笑着说,“莲府,今天在做的都是咱们自己人,你继续说下去。”

  滕毓藻一句“都是自己人”显然表示他认可徐世昌,徐世昌只是笑着对杨士骧点点头。

  杨士骧有些惊讶地对徐世昌报以微笑回应,他很惊讶徐世昌竟然也这么快就得到滕毓藻的认可,只是还有很多话要急着向滕毓藻讲述,忙守住心神继续说道。

  “大帅,那时武昌那边刚刚得到大帅清漳河谷大胜的消息,后面的捷报还没传到那里,可已经让香帅震惊不已,急于向我打探相关军情,我只能尽我所知,将大帅在涉县以东设伏,一战歼灭六万多俄国人的战况简略说了。”

  “香帅震惊之余,对于大帅赞不绝口,说大帅是大清二百多年以来,最杰出的统军将领,此战大涨国人志气,他将全力支持大帅抗击列强。”

  “他还说,汉阳枪炮厂会全力支持,不管是炸药还是购买的炮管都要全力供给前锋军。”

  “还说,他一生从未服人,可现在在军事上他对大帅敬佩不已,自认他完全不可能做到这一切。”

  “还有,当着我的面,已经指示刘元寿镇统,把第七镇的军队一野外训练为由拉去汉口以北,然后用招收的新兵将第八镇已经训练多时的军兵替换下来,再把这新人伪装车成新兵赶来直隶加入前锋军。”

  杨士骧又说道,“香帅还对咱们能自己制造大炮和惊讶,尤其是对于咱们自己造的大炮能够快速跟随部队在山地行军很感兴趣,还想我询问详情。”

  “这可是咱们前锋军的宝贝,我只是推说,军中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才搪塞过去。”

  迫击炮暂时还是需要保密的,而且时间越久越好。

  至于第七镇,这是在朝廷同意前锋军扩协为镇的同时,不仅把第七镇的番号给了湖广的第七混成协,还给了山东的袁世凯武卫右军一个第九镇的番号,现在湖广的第七混成协,已经变成了第七镇。

  把不能参战的第七混成协和武卫右军同时扩编成镇,滕毓藻自然明白朝廷的心思,说到底,朝廷还是不愿看到前锋军一家独大,尤其是扩编袁世凯的武卫右军,明显就是存了要制衡前锋军的意思。

  “大帅,不知可否接收到那些人?”杨士骧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滕毓藻笑着说,“接收到了,这些人可是派了大用场了,否则咱们的元气不会这么快就恢复,具体情况,让凝波同你说。”

  卫靖海点头道,“莲府先生,从山里打到山外,咱们前锋军总计歼灭俘虏洋鬼子三十八万余人,还缴获了洋鬼子的数百门大炮,可咱们自身伤亡也极大。”

  “尤其是在追击逃出山外的英、法、德三国联军时,咱们伤亡最重,总计伤亡超过十万人,仅阵亡就接近两万。”

  卫靖海有些惋惜地说,“一路逃往天津的洋鬼子,得到了在天津城的洋鬼子的接应后,咱们就无力再战了,不只是伤亡过大,还有部队连续作战,早已不堪重负。”

  “好在洋鬼子不知虚实,也不敢妄动,才给了咱们时间,得到潞州府的七万多新兵和第七镇的那近四万兵员,咱们才迅速恢复过来,第七镇的这些人对咱们帮助极大。”

  滕毓藻接过卫靖海的话,“现在好了,虽然老毛子紧急从关外调来两万余人,小鬼子也从他们国内又调来了新组建的师团,并把第八师团的兵力补充齐整。”

  “可小鬼子的第四、第五、第九等师团,也彻底被咱们打残了,这些师团小鬼子只好调回国内进行整编补充,现在在咱们直隶境内,只有小鬼子第八、第十一、第十二三个师团的兵力。”

  “现在,洋鬼子在京城、廊坊各有十万人左右的兵力,在天津有二十多万人,总数应该有四十五万左右。”

  “可咱们的兵力也恢复到了二十六万,这才有能力和缺少大炮的洋鬼子在平原地区对峙。”

  见杨士骧一副担心的样子,滕毓藻摆摆手说。

  “莲府不要担心,现在咱们在潞州府和永清的第六、第八两个镇,还有正在整训的近三十万新兵,而且咱们大量轻伤员也在陆续归队,很快咱们的兵力就可以达到三十万以上。”

  “而且,洋鬼子失去了数百门大炮,他们兵力虽多,轻易也不敢来找咱们的麻烦。”

  “目前,咱们第一,第二两镇,分别驻守在涿州和固安,第三镇驻防霸州,独立纵队在香河,第四、第五两个镇,以及正在整训新兵的第六、第八两个镇,还有已经扩编的两个炮兵镇都在永清。”

  说道这里,滕毓藻指着刘长发对杨士骧笑着说道,“莲府应该还不知道,现在咱们可不缺大炮,不仅咱们的一百毫米以下口径的迫击炮全部下放到镇,每个镇还有一个山炮标。”

  “尤其是咱们的刘镇统,已经升任咱们前锋军的炮兵总监了,管着两个炮兵镇,其中第二镇有一个重迫击炮协和一个重炮协,口径都是一百毫米以上的。”

  一提到炮兵镇,刘长发就忍不住心中兴奋,咧着嘴笑个不停。

  杨士骧惊讶之余,急忙向刘长发道贺。

  “莲府,说说你这急着赶回来,是为了什么事吧?不会是你自己偷着跑回来的吧?”

  滕毓藻及时把话题,切换到他急于要知道的问题上。

  杨士骧笑道,“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大帅的慧眼,这一次赶来永清面见大帅,并不是士骧自作打算,而是受了李中堂指派。”

  见果然被滕毓藻言中,徐世昌不由竖起耳朵。

  滕毓藻点燃一支香烟后说道,“莲府,你接着说,李中堂有何事情?。”

  杨士骧坐直身子,苦笑着说道。

  “大帅,首先,李中堂要我转告三件事给大帅。”

  “一是,三天前,洋人已经通过英国驻汉口领事傅磊斯,以私人名义试探香帅,朝廷是否考虑过同八国议和一事,据李中堂说,朝廷得知这一消息,很是兴奋,已经发电征询了他的意见。”

  “李中堂回电说,现在咱们获得空前大捷,倒正是到了可以适可而止的时候,可以同洋人进行议和,不过李中堂听从了大帅的建议,坚持议和一事必须由洋人首先正式向朝廷提出,否则对于类似傅磊斯这样,以私人身份的试探行为不予理会。”

  “朝廷已经认同了李中堂的观点,暂时没有对傅磊斯议和的试探行为有任何表示。”

  对于议和,滕毓藻并不反对,唯一的要求就是则必须由洋人首先提出。

  这一点,在座的这些人都清楚,所以几人都没有什么表示。

  对于李鸿章能能听从自己的劝告,滕毓藻还是很高兴的,他很清楚,朝廷早就想要议和了,只是碍于他连战连捷,才迟迟没有提出。

  此时得知洋人有议和打算,恐怕早就迫不及待,如果没有李鸿章的劝阻,估计早就会主动联系洋人了。

  可让滕毓藻赶到不快的是,这件事朝廷竟然没有征求他这个唯一在前面为他们的江山浴血奋战的前锋军统帅的意见。

  虽然滕毓藻相信,已经和他绑到一起的载漪,很快就会有密信传来,可心中还是对慈禧此举极为厌烦。

  现在,载漪每十天就会有一封信,向他通报朝廷的情况,如果有特殊事情,还会随时来信,朝廷的大事小情,只要载漪知道的,他都了如指掌。

  可这毕竟

  虽然滕毓藻对于这件事,面无表情地不置可否,可杨士骧还是敏锐滴看出滕毓藻的一丝不快。

  再看卫靖海、刘长发,以及徐世昌,这几人已经脸现激愤之色,只是碍于滕毓藻没表明态度,卫靖海和刘长发并没出声。

  杨士骧心中已经明白,滕毓藻对此事先并不知情,也就是说朝廷并没有征询滕毓藻的意见。

  再联想到李鸿章再交代他将此事告知滕毓藻时的语气,杨士骧已经明白,李鸿章也有些无奈,可不说这件事,李鸿章后面的话就没法说出口了。

  杨士骧苦笑着说,“大帅,莫非朝廷没有发来电报给大帅。”

  对于杨士骧的发问,滕毓藻只是淡淡笑了笑没有出声,倒是徐世昌已经忍不住,愤愤说道。

  “有道是,狡兔死鸟尽弓藏。”

  “既然要议和,就再不需要大帅和前锋军了,朝廷自然不会征求前方拼死作战的将领的看法了。”

  虽然徐世昌那句“狡兔死”的成语只说了半句,没有说出后面的“走狗烹”,估计是担心这句话有碍观瞻,很可能激起滕毓藻对朝廷的怒火,所以换成了“鸟尽弓藏”这句相对伤害性要小一些的成语。

  有徐世昌先开口,刘长发也忍不住说道。

  “大帅,既然朝廷那些脑满肠肥、尸位素餐的蠢货不仁,也就不要怪咱们不义了,干脆咱们就按兵不动,单等着洋鬼子向他们狮子大开口,索要赔款和割地,那时他们就会来求大帅了。”

  卫靖海张张嘴,可最后还是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等着滕毓藻表态。

  杨士骧略一思索,忽然笑了起来。

  见徐世昌已经对他怒目而视,杨士骧忙说道。

  “大帅休要动怒,其实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第491章 三策

  杨士骧的话,让包括滕毓藻在内的几人都不由一愣。

  议和这么大的事情,朝廷竟然不征求一下如今他们赖以维持的尊严体面的前方统兵主将的看法,这分明就是某种程度上对滕毓藻的藐视,怎么在杨士骧的口中,竟然还变成未必就是坏事!

  莫非,是杨士骧想要劝滕毓藻现在就和朝廷撕破脸!

  有了这种想法,刘长发眼中已经露出兴奋的光彩。

  卫靖海,眼中也有一抹异样闪过!

  徐世昌略一思索,脸现焦灼,一副就要开口阻止的样子。

  杨士骧的话,也让滕毓藻的思维在脑中飞快地运转起来。

  现在就和朝廷撕破脸,尤其是在外敌未除的国难之时,这会让自己失去大义名分,现在国人对于自己的尊崇,顷刻就会至少缩水一半以上,尤其是那些文人士子们更是绝大多数会对他嗤之以鼻。

  滕毓藻在心中暗暗摇头,现在虽然自己兵强马壮,国内再无可同他抗衡的势力,可现在时机未至,现在可不是同朝廷撕破脸的那个合适时机。

  他现在需要大力积蓄力量,在此期间,不仅要忍耐,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要忍辱负重,忍忍不发。

  这样的时机,还需要他还要努力自己创造。

  不过,滕毓藻还是很想听听杨士骧的下文,目光示意杨士骧继续说下去。

  杨士骧的目光再次瞟了一眼徐世昌,见滕毓藻不为所动,并没有避开这几人的意思,有些尴尬地轻咳了几声,脑中快速地斟酌着表达的词汇。

  杨士骧对于徐世昌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他接下来的话,就有些难以直言,只能隐晦地表达。

  “大帅,这件事显然是朝廷有提防的意味,可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这就要看大帅是如何想的!”

  杨士骧不给众人思考的时间,继续说道,“对于这件事,有上中下三策应对。”

  “上策是,上书朝廷,明确表示坚决反对的意见,或者干脆提出大帅自己的议和条件,大帅毕竟是新晋武英殿大学士,这个衔职身份,仅在李中堂之下,发表见解理所应当。”

  “此举可明确表达,对于绕过大帅同洋人议和,大帅极为不满,借此好好敲打一番.那些朝廷重臣。”

  是否想要提防滕毓藻,甚至议和与否,绝对是需要慈禧点头的,也就是说,所有一切都能反应出慈禧的心思,要敲打的不是朝臣,而是慈禧。

  只是当着这些人的面,杨士骧还是不愿说出慈禧,而是把矛头指向朝臣们。

  见滕毓藻和徐世昌、卫靖海、刘长发都在仔细听他说,杨士骧又继续说道。

  “中策嘛”

  杨士骧意味深长地说道,“大帅可知,如今西安和保定都有大批中外记者守在那里,由于有这些记者们,西安和保定的电报局子现在的电报费飞涨,已经达到每百字二两银子的水准。”

  “朝廷要议和的消息可是一个大新闻,如果保定的那些记者们得知了这样的消息,恐怕都会挤破头,抢着第一时间向他们的报社发稿,第二天就会见著各报的头版。”

  滕毓藻明白杨士骧的意思,如今前锋军连战连捷,尤其是刚刚结束的大战,前锋军可是俘虏消灭了近四十万洋鬼子,国人抵御外虏的信心高涨,此时如果得知朝廷要同洋人议和,必定对朝廷包含非议。

  而人心会更加倒向他滕毓藻,这就是要借助舆论的力量打击削弱朝廷的权威。

  “下策,又是什么?”

  对杨士骧所说的中策,滕毓藻依然不置可否,表情平静地问道。

  滕毓藻的态度,让杨士骧稍稍有些失望,苦笑着说。

  “下策,就是大帅对这件事,装聋作哑,不置一词。”

  “只是这样,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中策的效果,可也会给大帅带来后患,具体说,就是朝廷会以为大帅软弱可欺,日后那些不长眼的朝臣们,谁都会想着有事没事拿捏一下直隶的事情。”

  杨士骧的上中下三策,让滕毓藻不由微微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直到拿在手中的烟蒂已经烧到了手指,灼热的刺痛让他把手中的烟蒂丢到地上,才回过神来,笑着说道。

  “莲府费心了,有这三策足可应对议和这件事,我可是要好好谢谢莲府了。”

  滕毓藻说完站起身,拿过一直暖着的酒壶,再一次亲自给杨士骧斟满酒,然后又给自己的酒盅同样斟满酒,双手端起,对杨士骧说道。

  “莲府,我们满饮此杯。”

  滕毓藻的举动,吓了杨士骧一跳,忙站起身,同样双手端起小小的酒盅连连说着不敢当,然后和滕毓藻一同把酒喝干。

  两人落座后,杨士骧虽然还不清楚滕毓藻最终会采用哪一策,可心中已经有了底,笑着说道。

  “大帅这谢字,士骧是绝不敢当的,身为前锋军总参议,自然要为大帅尽心办事,只是这三策并非出自士骧之手,而是另有其人。”

首节 上一节 220/2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