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大清 第176节

  滕毓藻带着近卫协一路急行军,终于抢在联军的前面通过了龚辛庄赶到紧临拒马河岸边的义安,顾不得休息,就直接开始过河。

  虽然没敢有片刻耽搁,一赶到桥头,就立刻开始安排过河,可车辆和马匹实在太多了,而且桥面过窄,大车和驮马只能拍成两排同时过河。

  除了李金昱依旧率三个营,在龚辛庄通往石桥的路上预设的阵地上警戒,滕毓藻只让吴佩孚在桥东留下一个营的部队断后以防万一,近卫协的主力和迫击炮营已经全部赶到河西,开始构筑阵地。

  此时,在距离河岸二百米远近的两座小山丘上,近卫协的战士们正在紧张地构筑阵地。

  而迫击炮营的几个观测参谋,正带着几个战士在河两岸紧张地测绘炮击诸元。

  迫击炮阵地,就设在两座山丘后面五百米的位置,炮火打击范围,可以将河对岸四公里内的位置全部笼罩进去。

  两个小时过去了,可停在北岸的运输车辆和驮马已就还有三分之一。

  这样的情况,让满头汗水的滕毓藻,时而焦急地看向河对岸停留的长长的车队和大群混乱的驮马队,时而侧耳倾听远处的炮声,时而又频频看着腕上的手表。

  辎重营的官兵们已经尽力了,组织的也井然有序,他实在不好再给他们施加压力。

  滕毓藻虽然表情平淡,可他的动作已经说明了一切,他的内心焦急异常。

  一旁的卫靖海几次想要开口劝说滕毓藻,可最终都没有说出话,他也同样焦急。

  这么多弹药物资,对于前锋军来说极为珍贵,有了这批弹药物资,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满足前锋军的需求,否则扩军基本就无从谈起。

  即便枪支数量足够,缺少弹药也同样起不到多大作用。

  “老师。”

  就在卫靖海也无计可施的时候,同样一偶头汗水的吴佩孚,快步走过来。

  “炸药已经安放完毕,导火索也已经连接到河岸上,你就放心吧,等到明光带人一撤回来,我立刻就下令把这石桥炸了,洋鬼子短时间肯定追不过来,那是咱们就安全了。”

  滕毓藻摇摇头,“炸药可以先安放妥当,只是石桥却不必急于炸掉。”

  “不炸,为什么?”

  卫靖海和吴佩孚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诧异问道。

  滕毓藻耐心地对两人解释道,“你们想想,这百里之内,只有这么一座大型石桥,如果把他炸了,追过来的洋鬼子的大炮,短时间内可就过不来了。”

  滕毓藻的话让两人更加疑惑起来,过不来岂不更好,那样正好可以安心对付从东仙坡猛扑过来的那股洋鬼子啊?

  滕毓藻叹口气说道,“如果这里的洋鬼子放弃过河的打算,我担心东仙坡追过来的洋鬼子恐怕也不敢独自追过来了。”

  “对!”

  卫靖海一拍额头,“大帅深谋远虑,让我等惭愧!”

  吴佩孚也是一脸惭愧的样子,可看向滕毓藻的目光中,敬佩之色又加重了很多。

  滕毓藻笑着鼓励二人“你们也不要妄自菲薄,我在伱们这个年龄时,恐怕比你们二人还要差许多呢。”

  滕毓藻说的是实话,只不过他说的是他的前世,在这个年龄还在上大学呢。

  “各方面情况都如何?可有新情况?”

  卫靖海点头说,“正要向您汇报。”

  卫靖海说着打开手中的那个时刻不离身的牛皮封面的本子说道,“刚刚接到刘协统派人送来的消息,第一混成协和突击纵队已经赶到了,距离咱们三十多里的易县待命。”

  “第二混成协正护卫着炮兵协和野战医院全力赶来,刘协统预计,他们赶到易县的时间,最快也要夜里,伤员们已经向潞州府转送。”

  滕毓藻知道,这是刘玉枳担心这里的战况,率领第一混成协和突击纵队先行赶来了。

  卫靖海接着又有些担心地说道,“胡协统报告说,北面的洋鬼子在昨晚已经赶至石亭,当晚就对石亭发起猛烈炮击,并且发动了两次夜袭。”

  “胡协统还说,他们已经查探清楚,北路的洋鬼子由两万老毛子和东洋小鬼子的第九师团两个旅团组成,人数在四万以上,但肯定不会到五万人。”

  “胡协统说,他会在石亭坚守下去,除非全军覆没,否则再不会后退一步。”

  卫靖海的话,让滕毓藻吃了一惊。

  你们的支持,就是醉马的动力!

第397章 打一场歼灭战

  卫靖海的话,让滕毓藻吃了一惊。

  他原以为北路的联军,应该只是由在京师退到城北的日军第九师团那一个旅团和俄军的两万人组成,也就是指有三万多人。

  可现在,联军北路军中的日军部队,竟然几乎就是第九师团的全部。

  而第三混成协的兵力,现在只有一万三四千人,虽然第三混成协的伤亡轻伤居多,可毕竟也是伤员,都已经送往潞州的营务处那里。

  以一万三四千人阻击近五万装备有大炮的联军,难度不小,每多打一天,都会有极大的伤亡,硬顶肯定不是办法。

  甚至,第三混成协稍有疏忽,还有被联军包围的危险。

  滕毓藻略一思索,就果断地说道,“命令。”

  滕毓藻一开口,卫靖海就迅速掏出钢笔,准备在他的本子上记录。

  “第三混成协不必死守石亭,尤其要注意,绝对不能被洋鬼子包围,要他们沿沿庄、八岔沟、八里庄,一路边打边撤,退往北涧头。”

  “最后退到北涧头的时间,不得早于明日十五时,但也不可以退的过慢,最晚中午就要从八里庄撤出。”

  “同时,还要命令胡殿甲,夜里如果洋鬼子停止攻击,他们也不要让对方轻松,就采用咱们在京城时的方式,派出小部队,在夜里对洋鬼子进行骚扰。”

  为了引起卫靖海的注意,滕毓藻加重语气。

  “还要叮嘱胡殿甲,他们这一次夜间骚扰洋鬼子,同京城时要有所不同,这一次,不以杀伤洋鬼子为目的,只要不让这些洋鬼子好好休息,就达到目的。”

  滕毓藻深吸口气,继续下达着命令。

  “再命令刘玉枳,要他催促第二混成协和炮兵协加快速度,务必在今晚二十二时前,赶到易县修整待命。”

  滕毓藻又对卫靖海说道,“凝波,八里庄到北涧头之间,虽然不是山区,可已经处于山区边缘,丘陵山谷众多,你立刻派出侦查人员,详细勘察沿途地形,寻找适宜打伏击的地点,画出草图,咱们就在那里打北路洋鬼子一个伏击。”

  “是。”

  听说要打北路联军的伏击,卫靖海不由兴奋起来。

  “大帅,我这就赶回司令部去传达命令,同时我会派出几个参谋跟随侦查部队,一同前去查看地形,天黑前务必带回来详细地形图。”

  见卫靖海转身就要离开,滕毓藻又叮嘱道,“凝波,记得派人通知沿庄、八岔沟、八里庄一带的村民,洋鬼子就要来了,要他们先出去避一避,最多三天之后,就安全了,要他们克服几天困难。”

  前世的三观,让滕毓藻还是免不了不愿让百姓遭到人员和财产损失。

  卫靖海刚一离开,吴佩孚就急不可耐地说道。

  “老师,我们近卫协是什么任务?”

  看着吴佩孚急不可耐的样子,滕毓藻笑着摇头说,“你们近卫协的任务,就是堵住这股追过来的洋鬼子。”

  见吴佩孚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滕毓藻提醒着说道。

  “按照明光传回来的情报,这股洋鬼子是由英、法、俄、日四国联军组成,人数可是有五万多人,大炮不少于二百门,而且还有大口径大炮。”

  “其中,一百毫米以上的大口径大炮,超过八十门。”

  按后世的标准,一百二十毫米以上的大炮,才算大口径火炮,只是此时,国内习惯上将一百毫米以上的大炮,都划进大口径范围内。

  滕毓藻又一指眼前的拒马河,“虽然你占有地利优势,可在保留这座石桥的情况下,想要堵住这股洋鬼子,难度不小。”

  为了引起吴佩孚的注意,滕毓藻又说道。

  “不要小看这个任务,伱能否堵住这股洋鬼子两天,可是关系到咱们伏击北路洋鬼子的成败。”

  “你如果能挡住这股洋鬼子,咱们就很有可能一举歼灭北路这近五万洋鬼子,这将是咱们前锋军成立以来打的最大的一场歼灭战,如果达成战役目的,最少会为咱们前锋军再争取到一个月左右的修整扩军时间。”

  “反之,如果让河对面追来的洋鬼子过了河,不但咱们无法完成歼灭北路洋鬼子的战役目的,咱们还会被十万洋鬼子一路追着打。”

  “而且,现在的这两路洋鬼子兵力加到一起,也才十万人左右,他们还应该有包括新来的三万德军在内的五万人左右,还没有出现,他们很可能就跟在对面的洋鬼子后面,你们的担子不轻啊!”

  “老师。”

  吴佩孚一挺胸说道,“只要学生还活着,洋鬼子就绝对过不了河。”

  滕毓藻点点头,看着河对岸逐渐稀少下来的马匹、车辆,又说道。

  “辎重营过河后就会直接赶去易县,不会拖你的后腿,如果实在挡不住洋鬼子,你就可以把石桥炸了,那样我也不会怪你,毕竟你现在的兵力不足万人。”

  滕毓藻拍拍吴佩孚的肩头,语气凝滞地说道,“你要记住,我不要死子玉,我只要活着的吴佩孚,你现在已经是前锋军的高级将领了,再不是一个武卫前军的普通士兵,老师更希望你好好滴活着,成为老师的一个强有力的助力和帮手。”

  见吴佩孚眼睛有些发红,滕毓藻忙又说道。

  “子玉,不要只盯着石桥,还要注意上下游的动静,防止洋鬼子派人涉水过河,抄你的后路。”

  见吴佩孚郑重地点头答应,滕毓藻又有些担忧地说道。

  “明光他那里的炮声已经停下来了,这是洋鬼子又要进攻了,他们支持不了太久,剩下的这些车辆、驮马,最多在有半小时就应该差不多都过来了,派人通知明光吧,要他一个小时后就撤回来吧。”

  “好,老师,这里有我,你就放心回司令部吧,那里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你。”

  滕毓藻摇摇头,“我就在你的指挥部里等你,你抓紧布置,然后尽快赶回指挥部,这里的阻击战,要有你自己来指挥。”

  一个小时后,在距离石桥五百米外的山丘上,一座外表经过伪装的掩蔽部内,滕毓藻和吴佩孚正举着望远镜在观察着石桥方向。

  虽然掩蔽部里也有一架炮队镜架在观察口,可滕毓藻并没有占用这架炮队镜。

  这架炮队镜,是近卫协炮兵营唯一的一架炮队镜,此刻正有一个观测参谋将眼睛贴在炮队镜上仔细观察。

  河对岸的辎重营满载弹药、物资的大车和驮马,在二十多分钟前就已经全部通过了石桥,现在对岸已经空无一人了。

  “撤回来了。”

  吴佩孚既兴奋又担忧的声音,在掩蔽部内响了起来。

  其实,目光敏锐的滕毓藻,早已经在他的望远镜视野中看到了撤回来的部队。

  只是,后撤部队的情况让滕毓藻的心不由一沉.

  你们的支持,就是醉马的动力!

第398章 追击和后撤

  撤回来的部队,之所以让滕毓藻的心感觉发沉。

  是因为,这些人的数量不多,只有一千多人,可却抬着几百副担架,而且,徒步行走的官兵也有许多人头上或者手臂上,缠着雪白的绷带。

  伤员裹伤,一律使用白色消毒纱布绷带,虽然在国外也是二十年前才开始出现,可北洋的《施医储药医院》的医生都是洋人医生,是他们带来了这种消毒绷带。

  只不过,这种消毒绷带,只在《施医储药医院》里能见到,各军中的战场包扎还是随意的很,并没有专用包扎伤口的绷带,找到什么就用什么。

  自从滕毓藻把北洋的《施医储药医院》和附属学堂拐带过来后,就在前锋军全军推行使用消毒绷带,这也是如今国内各军中,唯一使用消毒绷带给受伤士兵包扎伤口的部队。

  虽然远处还在响着轰轰的炮弹爆炸声,显然那里还有近卫协的部队在同联军激战,可撤下来的伤员数量太多了。

  按照撤下来的伤员数量估算,应该还有数百人战死在战场上就地掩埋了。

  这样算来,李金昱带去的三个营三千多人的伤亡,绝对超过千人,这样大的伤亡比例,李金昱还能坚持下去,实在很不容易。

  李金昱带去的三个营能坚持下去的原因,还应该得益于前锋军的优厚抚恤制度。

  对于这个优厚的抚恤,高级军官们几乎一致反对。

  他们反对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担心日后朝廷会不认可如此高昂的抚恤费用,不给前锋军拨付这笔抚恤金,最终让抚恤制度无法持续下去,反而引来士兵们的愤怒,只是军心动荡。

  这个制度最终开始实行,完全就是滕毓藻一人在独自坚持的结果。

  可也正是有了这个优厚的抚恤制度,让官兵们没了后顾之忧,否则,在这么大的伤亡比例下,前面的部队恐怕早就溃散下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76/2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