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平行射击指的就是炮管尽量要与地面保持平行而不是上下移动用准星瞄准某个目标。
不难想像,当敌人成群结队的对八路军防线发起冲锋时平行射击会尽可能多的将敌人串在炮弹上。
由此就可以得出一系列9在实战中的具体战术:9更适合布设在宽阔平坦的地形,炮身适合低平设置,最好比步兵弯腰跃进时的高度稍低,作战时适合对敌人冲锋实施压制而不是点对点瞄准……点对点瞄准是浪费炮弹,这完全可以交给机枪甚至步枪。
又因9的装甲是半开放式的,可以判断其不惧敌人正面火力却挡不住鬼子曲射的掷弹筒。
于是在实战中就要求步兵必须配合压制鬼子掷弹筒。
吴子仓甚至还向王学新提出要求:“我认为我军应该多装备迫击炮或五零小炮,只有这种曲射炮才能有效压制敌人的掷弹筒!”
王学新没有反对,因为事实的确如此……曲射炮的优势就是可以躲在掩体或弹坑内朝外打,步枪、机枪甚至直射的高射炮都对其无可奈何,要压制掷弹筒的确需要迫击炮或五零小炮。
不过王学新认为这远远不够。
王学新反问了一句:“要是鬼子有步兵炮或榴弹炮呢?”
吴子仓瞬间就愣住了。
这的确是个难题。
这并不是说八路军没有火炮压制鬼子的步兵炮和榴弹炮,此时的八路军已经从毛熊那进口了“老三管”,这炮足以压制鬼子绝大多数火炮。
问题是……如果高炮团同时还要装备“老三管”的话,就又会出现之前吴子仓担心的问题:一个高炮团可能会有上百辆汽车导致部队过于庞大。
考虑了一会儿,吴子仓就回答道:“团长,我认为敌人火炮的问题,最好由航空兵解决!”
“如果我军航空兵暂时无法支援呢?”王学新又问:“或者敌人也有航空兵掩护呢?”
一支部队拉出去作战不应该有什么短板,否则很容易被敌人利用出大问题。
见吴子仓那边好久没回电,王学新就回道:“还有另一个方案,我们可以减少十辆9自行高炮,改为炮侦雷达加六门0榴弹炮的组合,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好,自行选择!”
吴子仓并不想放弃9,但想来想去却觉得非放弃不可。
因为如果没有炮侦雷达和0榴弹炮的话,一旦碰到有带着炮兵的鬼子那就必死无疑……第三高炮团与普通部队不一样,普通部队在被敌人轰炸时可以散开甚至可以灵活的避开公路退入丛林。….
但第三高炮团,他们装备的是雷达、是计算机、是防空飞弹……全是车载的,它们必须在公路上机动,一旦公路被鬼子炮火封锁就无路可走无处可逃,于是这些昂贵的装备就只有两个结局:要么被敌人炸毁要么就要面临被敌人缴获的危险。
考虑良久,吴子仓咬了咬牙,回道:“要0和炮侦雷达!”
王学新看着电报点了点头,这显然是正确的选择,因为10辆9的火力对于高炮团已经足够了,只要炮弹充足,这10辆9能在高炮团外围成一圈对鬼子疯狂的输出。
在这情况下,多10辆9能有什么意义?
但如果把这多出来的10辆9换成榴弹炮和炮侦雷达就不一样了,后者可以完美的压制住鬼子的炮兵,不管是步兵炮还是榴弹炮,必要时还能成为9平射火力的补充,也就是9平射压制鬼子的冲锋,0曲射对其轰炸……没有人能冲过这上下两重的立体火力。
吴子仓在做完选择后才渐渐明白选择0搭配炮侦雷达的好处,他不禁感叹道:“政委,我差点又犯了一个错误!这要是贪心选了9,在战场上就很可能出大问题了!”
政委哈哈大笑起来,回道:“老吴,你要是选了9,战场上倒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倒是你这个团长……”
说着就摇了摇头不说话。
吴子仓仔细一想就明白了……有王学新在那把关呢,他当然知道第三高炮团的装备应该怎么搭配。
所以政委说得对,战场是不可能出问题的,会出问题的就是他这个团长……到时第三高炮团团长可能就是别人了。
这事其实不会发生,因为王学新那没有更好的人选可以替代吴子仓。
何况,吴子仓组建的还只是第一个防空飞弹的高炮团,接下来还要组建第二个、第三个,至少要六个高炮团才能解决八路军的燃眉之急……六个高炮团也只是解决燃眉之急,实际十个高炮团才勉强够用。
因此,此时的八路军急需有能力的高炮指挥员,吴子仓就是其中之一,甚至应该说还是顶尖的指挥员。
吴子仓不一样,他是高炮战术的开创者,所有的偿试都要从零开始,而其它的高炮部队只需要以他为模板以第三高炮团为样板团复制就可以了。
对于这样的有能力的指挥员王学新当然不会把它替换掉,他要做的就是适时提点意见让吴子仓更快的成长。
所以,这时代的高炮部队其实并不简单。
确切的说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高炮部队不简单……别国的高炮部队包括鹰酱在内,就是简单的把高射炮布设在需要防空的位置,顶多就是派一队步兵协防。
八路军的飞弹防空部队不一样,他们要尽可能保障防空系统的安全,这会衍申出许多问题。
其结果就是让吴子仓忙得够呛:他既要学习9自行高炮防空,又要学习步坦协同、步炮协同,甚至空地协同也不能落下…….
远征士兵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精华书阁】w w w.jhssd.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wap.jhssd.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第766章 安全绳
八路军的直升机战术逐渐成形,参与训练的毕竟是和尚带领的侦察兵,他们平时就没少干过攀岩或利用绳索爬上爬下的事,直升机索降之类的对他们而言都是小意思。
如果说有什么要学习的,那就是与直升机协同,比如利用直升机上的火箭炮或是机枪打掉某个火力点或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又或者地面部队消灭敌人有可能存在的防空部队为直升机提供掩护等战术。
王学新这段时间对武装直升机做了进一步改进:取消机舱门。
其实不仅取消了机舱门,王学新还在直升机的另一侧又开了一个机舱门。
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包括艾伯塔少校。
当王学新向艾伯塔少校提出这个改进方案时,艾伯塔少校反对道:“团长同志,这么改并不困难,我们要做的只是卸掉一边的舱门再在另一边开个同样的机舱口。可是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吗?”
艾伯塔问这个时王学新沉默了一下。
这是由于王学新知道鹰酱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而且还会成为华夏的敌人,所以不管有什么先进的装备或是超前的战术思想都不太愿意让鹰酱知道。
不过王学新随即想到:直升机开舱门的好处只要实战一两次就知道了,鹰酱也很容易得到相关信息,隐瞒没什么意义只是徒增鹰酱的猜忌。
于是王学新就解释道:“当然有意义,少校!取消舱门能方便直升机增加火力,比如在侧门装上一挺固定机枪,同时舱内的士兵还可以朝地面射击,索降之类的活动也能更快、更方便!你知道的,直升机作战最重要的就是速度!”
艾伯搭微微点头,他听着觉得王学新说的有些道理,不过他还是担忧的回道:“可是团长同志,改成这样……当直升机大机动转弯或倾斜飞行时,你就不担心士兵无法保持平衡被甩出去?”
“安全绳,少校!”王学新回答:“我们可以用一根安全绳将士兵绑在直升机舱顶另一头扣在士兵腰带上,它能保证直升机大机动飞行时士兵不掉出舱外。另外,这根安全绳还可以帮助士兵快速撤离!”
“快速撤离?”艾伯塔不明白这与快速撤离有什么关系。
“是这样的!”王学新说:“索降时我们的士兵可以从直升机上滑到地面,这时直升机可以悬停在半空不需要降落到地面。撤离时却做不到,我们需要把直升机停在地面,等士兵登机后才能撤离,而这对士兵对直升机都十分危险的!”
听到这艾伯塔就明白了,他瞪大了眼睛说:“如果直升机上有安全绳就不需要这样了,我们可以把安全绳设置成可伸缩的,到时只需要把安全绳抛下扣在士兵腰部,就能在紧急情况下将士兵快速撤离!”
王学新点了点头:“这就是我想说的!”
….
“好主意,团长同志!”艾伯塔发自内心的称赞道:“您又发明了一种新战术,而且看起来还是很实用的战术!”
这当然不是王学新的创意,现代直升机的特种作战就是这么弄的,只不过要谨慎使用,因为安全绳如果太长太多的话往往会绞在一起发生不可预估的危险。
但如果在极端情况下直升机根本就没有降落的条件,用这方法也未尝不可。
这个改进的确不难,两天后所有十架武装直升机就全都在两端开了口,艾伯塔甚至还很有心的在舱门旁装了一个备用机枪架……这个机枪架在不需要时可以折叠到起落架上方完全不影响直升机作战,需要时就抽出来展开并用一根支柱组合固定,就可以架上机枪射击了。
王学新虽然大多时候都在利源没法看到侦察大队的训练,但他每天都在着施沙提交的总结报告。
在这方面王学新丝毫不敢怠慢,因为这关系到能否夺取太原兵工厂,而这又是王学新改变战略方向打算先收复太原的关键。
这天傍晚,就在王学新翻看侦察大队的训练报告时,张宗平急急忙忙的拿着电报走到王学新面前说:“团长,鬼子在大同方向有动作,有人发现有大批鬼子走出太行山!”
“走出太行山?”王学新吃惊的望向张宗平,问:“有多少人?”
“现在还不太清楚!”张宗平回答:“估计至少有一个大队!”
王学新不由皱了皱眉头。
鬼子这么大规模的部队横穿太行山而八路军直到现在才知道……这说明鬼子一路都很小心,这同时也在告诉王学新鬼子必定有所图谋。
张宗平问:“团长,鬼子的目标是不是大同?”
王学新稍一沉吟,就摇头说道:“其最终目标或许是大同,但目前,他们的目标应该是阳原通道!”
如果以八路军以前的实力,鬼子穿***一个大队的确有可能直接进攻大同。
但现在的八路军今非昔比,一个大队或者更多的鬼子想要进攻大同无异于痴心妄想,毕竟此时的八路军拥有制空权,鬼子不可能不知道那点兵力很可能还没赶到大同就被航空兵炸得差不多了。
所以鬼子这么费心的穿插就只有一个目的:切断大同与阳原通道的补给同时内外夹攻,这样在鬼子主力沿着阳原通道进攻时八路军主力团就无力对其发起反攻。
如果是在以前,鬼子出其不意的这一招的确能捏到大同的要害。
阳原通道是大同的主要屏障,王学新在通道两侧的阴山余脉和恒山布设了六个主力团。
如果这六个主力团的补给线在战前就被切断,就无力走出山脉与鬼子主力在平原作战……就算勉强作战也会因为补给不足后续乏力,到时自保都成问题更别说将通道切断了。
通道一丢,鬼子大军就会涌入腹地进攻大同甚至分兵夹击雁门关,到时八路军就难以两头兼顾。
不过现在……
王学新说了一句话:“我们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鬼子还不知道我军有直升机!”
远征士兵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精华书阁】w w w.jhssd.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wap.jhssd.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第767章 准备
正在指挥利源机场运作的陈松勇或许听到了消息,他匆匆丢下手里的事赶回指挥部。
“团长!”陈松勇了解情况后就建议道:“咱们是不是提前进攻太原?”
提前进攻太原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围魏救赵:太原战斗一打响,鬼子就要将兵力和物资用于防守太原上而不是进攻阳原通道,这么一来阳原和大同不说安全,但压力肯定会小得多。
王学新不加思索就否决了这个方案。
“不!”王学新说:“我们不仅不应该提前,还要延缓进攻!”
“延缓?!”陈松勇和张宗平不约而同的朝王学新投来不解的目光。
两军对战在战略上很讲究“先发制人”,也就是尽量成为战役的主导而不是被迫应战。
比如顽军发起的淞沪会战就是如此:
当时鬼子的进攻路线由北往南,这进攻路线更合理,原因是华夏的交通线大多都是南北走向,鬼子保持这个进攻方向,其机械化部队就有可能长驱直入将华夏切割成东西两半并将顽军主力及工业封锁、包围在沿海城市,那时顽军的兵力和工业甚至想搬到重庆都来不及。
顽军看到了这个危险,因此决定主动出兵进攻上海。
接下来的事就像历史发展的那样:鬼子不甘心丢失上海这个重要港口于是派兵增援,顽军也派出援军……如此反复,双方兵力都使劲往上海堆越打越大。
结果就是顽军把鬼子主力调到上海硬生生的改变了其进攻方向。
这就是战略上的成功,之后虽然鬼子在战术上取得胜利甚至占领了顽军的首都南京,但战术上的胜利永远也无法弥补战略上的失败。
此时八路军面临的就是类似的问题:
如果让鬼子先动手突破阳原通道进攻大同和雁门关……因为大同和雁门关不能有失,否则八路军这段时间所有的努力和牺牲都白费了,所以八路军必须应战。
应战的结果就是部队大量和有限的物资都往大同方向堆从而失去了进攻太原的能量。
陈松勇和张宗平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认为抢先发起进攻既可以“围魏救赵”又可以主导战役,何乐而不为?
除非……
“团长!”陈松勇一脸担忧的说:“你认为我们有能力支撑两个战场?”
王学新微微点头:“可以这么说,敌人想要通过阳原,那就让他们过,他们越多兵力被拖在大同在太原方向就越空虚,我们的进攻计划就越有可能成功!”
“可是团长!”陈松勇反对道:“大同也许还能守住,但是雁门关……”
雁门关的确是个问题。
这不只是因为兵力问题,虽然目前在雁门关的兵力只有两个团,但因为雁门关是个易守难攻的险地,两个团的兵力并不少。
重点是雁门关是个关,关的意思就是它是在峰峦之间卡在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上。….
如果只有一面是敌人那没问题,雁门关就很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