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222节

首长那也是因为独立团人少所以才愿意人手一支给独立支枪。

要是孙铭等人早些来,全团都有一千七百多人,首长那就不可能这么大方了。

当晚,李云龙就组织了一个会议。

会议的内容当然是关于孙铭这些人加入独立团的事。

李云龙在打了电话从首长那确认这一点后就高兴坏了,会议一开始就乐呵呵的挥着手说道:“老子前几天还说我这团长都快成营长了,这会儿一下就收了一千多个兵,而且还是能打的兵,痛快!这回又当回团长啦!”

完了又拍着孙铭的肩膀说:“孙副官,你是饱汉不知饿汉子饥啊,你们358团随随便便一个营就上千人,我这一个团百,这要是打起来人家还说老子一个团干不过你一个营,这多没面子!”

这话说得会议室里的干部们一个个都笑出声来。

赵刚等笑声停了一会儿,就说道:“老李,往后可不能叫孙副官了,应该叫孙铭同志!”

“对对对!”李云龙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把目光转向孙铭,说:“孙铭同志,咱们丑话说在前头,你和你的兵既然加入八路军,那就要守八路军的规矩,这叫各行有各行的行规,每个山头定的都不一样……”

“得得!”赵刚赶忙打断李云龙的话:“你胡说些什么?还真当自个是山大王呢?”

说着赵刚就转头对孙铭说道:“孙铭同志,八路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有其它的一些纪律,回头我会跟你细谈!”

李云龙“嘿嘿”笑道:“我说老赵,这不是一个理吗?你别打岔!除了纪律外……服从命令就不用说啦!”

李云龙说到最后一句时心里没什么底气,因为他自己就是个老不听上级指挥的主。

不过孙铭还是起身敬了个礼,回答:“是,保证遵守纪律服从指挥!”

孙铭感觉这种开会的氛围挺有趣的,比晋绥军那一套套的形式说的又是假大空好多了。

李云龙也不拐弯抹角,下一句就直接问孙铭:“首先是编制问题,孙铭同志,如果我把你的部队拆了补充到其它营,你不会有意见吧?”

“没有意见!”孙铭挺身回答:“一切遵从团座调配!”

其实孙铭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他手下一千多人,总不可能他带的兵比李云龙这个团长还多吧!到时谁才是团长啊?

“哎哎……”李云龙有些不乐意了:“别团座团座的喊,叫得老子都跟反动派似的!”

干部们又哄的一声笑出声来。

赵刚这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老李,我们现在一部份装备花旗中正式,一部份装备步枪,这要是混编在一块……”

“问题不大!”李云龙想也不想就回答:“老规矩,把花旗中正式集中到两个营,另外再编三个营用步枪。”

这是八路军通常的做法,也就是尽可能的将相同的装备编在同一作战单位,这样可以简化补给难度。

但王学新却提出不同的意见。

“团长!”王学新说:“我认为我们应该这样编:两个连用花旗中正式,一个连用!”

“为啥?”李云龙有些奇怪,这样编不是会造成营内补给混乱么?

王学新回答:“团长,咱们的敌人是鬼子,他们装备的是三八大盖……”

李云龙听到这里就“哦”了一声,点头道:“这话在理,要是以营为单位去打鬼子,缴获了三八大盖或是子弹,这么编就用得上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

如果一个营装备的全都是春田式步枪,打了场胜仗后,那是把春田步枪换成缴获的三八大盖呢,还是全部不要把缴获丢弃?

显然,两者都不合适。

所以,部队里也应该要有装备步枪的单位,这样一旦在战场上有缴获也能马上用上。

“另外还有一个优点!”王学新接着说:“步枪跟鬼子的三八大盖一个样,孙铭同志的部队使用的又是鬼子的战术,咱们平时正好可以用步枪的连模拟鬼子的部队实施对抗训练!”

李云龙连连点头。

部队的“三三制”战术虽说平时训练没什么问题,但往往一打起仗来又是凑一堆,比如之前在突围及打云景城时就有这样的问题。

如果在对抗演练中多揣磨多熟悉,就可以更进一步。

只是……

想着李云龙就再次把目光投向孙铭,问:“孙铭同志,你的兵扮鬼子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孙铭回答。

孙铭不明白这会有什么问题,不就是模拟鬼子的战术搞对抗演练吗?这个晋绥军的确在行。

孙铭不知道的是,八路军那是个个对鬼子咬牙切齿,这要是让一支八路军模拟鬼子,铁定就有意见了,甚至还会撂挑子不干,非得做思想工作或下命令软硬兼施不可。

第18章 营长

接着王学新又提了个意见:“团长,除此之外,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在每个营增设一个新兵排或新兵连,我们可以把刚召募没上过战场或者战斗经验不多的战士编到这个连。一方面,这可以给他们一段适应战场以及学习战斗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一般只装备自卫武器甚至不装备武器,一旦从敌人那缴获多余的步枪,就可以马上分配给他们!”

王学新这想法其实是学自汉斯,汉斯的部队里就常设一个新兵营,只不过他们不是为了尽可能的使用缴获装备而是给新兵一个适应战场的机会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战斗力。

“我同意!”赵刚点头道:“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每一个缴获的装备,并尽可能快的发挥出战斗力!”

其它干部也纷纷点头,李云龙当然也不会有意见。

赵刚多用了点心,他觉得王学新提出的这几个想法都很不错,于是就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

一边记一边想,这些经验同样适用全军。

因为八路军跟其它部队可不一样,其它部队有大量自产弹药可以不依靠缴获,八路军恰恰相反。

所以,可不能有了花旗中正式就忘乎所以,将某某营甚至某某团清一色的装备上这步枪。

要是这么编制,打起仗来可就要吃亏了。

会后赵刚将这想法往总部那一报,首长和参谋长也连连点头。

“不错嘛!”首长说:“这步枪才刚装备几天,小东北就找到问题了。这个经验很好,我看,装备花旗中正式步枪的部队都得这么编!”

这么编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原本两万支花旗中正式也许只能装备两个师,现在这么凑一凑分一分,都可以装备四个师了。

独立团这边的会议还继续开着。

李云龙说:“如果要编新兵连,咱们一个营就不能编太多人,这还得留着些位给新兵连啊。这一来咱们团一千七百多人就可以营,还缺两个营长呢!”

顿了下,李云龙就看了孙铭一眼,说:“四营长不用说了,我认为孙铭同志合适,同志们有什么意见?”

干部们哪有什么意见。

孙铭那是带了一千两百多人入伙的,这在八路军里都可以称得上是团长了,这才当一个营长,理所当然。

“至长……”

张大彪嘴巴一咧,回道:“团长,这还用得着说吗?肯定是小东北!”

张大彪其实不愿意这么说,他从一开始就想把小东北拉到自己部队里,小东北要是当了营长,那就彻底没戏了。

不过他心里也知道,这营长的位置非小东北莫属,独立团没人比他更有这资格。

果然,李云龙打蛇随棍上,说:“一营长提议小东北长,同志们没意见吧?”

张大彪在下方嘀咕了声:“这还成我的‘提议"了?”

其它干部听着一个个笑出声,然后接二连三的点头回答:

“没意见!”

“王学新同志能行!”

……

王学新心里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立下了功劳而且在独立团也有了声望……其实不只是在独立团有了声望,此时全军不知道“小东北”这外号的都不多了。

在这情况下自己如果还假意推辞,那就矫情了。

“小东北!”这时李云龙把目光转向王学新,问:“你有什么问题?”

王学新很干脆的起身回答:“报告团长,没有问题!”

赵刚满意的说道:“那就这么定了,让我们欢迎两位新上任的营长!”

会议室里马上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其实一个连长能当好,营长也就差不多了。

甚至还可以说营长的事务更少、更轻松一些。

因为连长有“兵头将尾”之称,准确的说应该是兵头官尾,也就是衔接官和兵的。

这就决定了它有上下两层的压力:上级下达的任务是一个都没少,下级还有一百多个兵要管,两头的事情挤压在一起全堆到连长身上,琐碎繁杂的东西是数不胜数,要不是有个虎子和谢宝庆帮忙,王学新还真搞不定。

营长虽说只往上升了一级,但兵一级的事务基本就不需要管了,更多的是考虑上级分配的任务并怎么独立完成的问题……

现代时更多的是连级单位独立完成任务。

只是八路军时期由于装备差弹药少,连级单位战斗力不足难以完成任务,所以常常以营级为单位作战。

王学新这可就牛了。

李云龙首先是把三营的七连给调了过来编成十三连作为骨干,然后抓了原晋绥军的两个连编成了十四、,又把和尚的侦察连给编里。

这马上就让其它几个营长不乐意了。

“团长!”张大彪闷声闷气的说:“你这不是摆明了偏心吗?谁不知道侦察连的兵个个都是好手,装备的还是冲锋机关枪!”

“是啊,团长!”沈泉说:比咱们多一个连,这也就算了,侦察连还编进去……这往后还有咱吃肉的份吗?”

最不乐意的就属关大山了,他哭丧着脸说:“团长,你瞧瞧咱们三营……小东北出去了,七连带走了,这可是抽筋削骨啊!”

也难怪关大山会这么说,七连是三营的主力营,跟着小东北一块调走还真是把关大山一棍打懵了。

李云龙凶巴巴的回应道:“喊什么喊?都说这侦察连好……侦察连难道不是小东北带出来的?冲锋机关枪难道不是小东北换回来的?人家一手整起来的队伍,现在调那叫名正言顺!”

说着手指在虚空中点着那几个营长几下,骂道:“咋了?你们一个个的现在才知道眼红?当初换装备带部队的时候你们在哪呢?你们怎么就不整些装备来呢?你们怎么就不跟洋鬼子做点买卖换点东西呢?没出息!”

说着背着手就离开了。

李云龙这么一说,几个营长就没声音了。

这要是数起功劳,还真没人比得上小东北,不服也得服。

不过王学新心里却清楚,李云龙之所以把侦察连安排,更多的是为了保护他这个营长。

第19章 顾忌

整编训练进行得很顺利。

毕竟新加入的这些兵大多都是能征善战的老兵,他们相当一部份人使用的还是之前的装备基本不需要训练。

相对比较陌生的,就是将战术换成八路军的“三三制”,但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真要说有什么难的,就是纪律和资金的问题。

纪律方面由赵刚负责,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原因是晋绥军里有些是“双枪兵”。

这些兵就不是做几次思想工作就能解决问题了,加入八路军那可就得把陋习彻底戒了。

但一下这么戒了几乎不可能。

就此孙铭还跟赵刚谈过几次话。

孙铭的意思是,这现像在顽军中很普遍,“双枪兵”中有许多是他的老部下,他信得过,希望能缓上一段时间。

首节 上一节 222/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